第5章
走着走着就到了厢房门口,魏大椿不在,门上虚挂着一把锁,林故渊示意那驼子归还担子,驼子却不肯,抱着光溜溜的扁担不松手:“神仙,我说的都是实话,不信你去陕西俺们老家那里打听……”
“好。”林故渊道:“你说,你是怎么上来的?”
他借着夺扁担的当口一把搭住驼子的脉门,要试他的底细,那驼子也不知道反抗,大喇喇地伸着手,脉搏突突直跳,没有真气,倒是有一股子馊饭的臭气。
山谷四面皆是万丈高峰,唯一进谷的路需要穿过昆仑派境内,驼子听他这么问,面露得意之色:“爬上来的,这山还算高吗?我们从小在山里野惯了,渴了喝泉水,困了枕着石头睡,别说这档子山,就是悬崖峭壁那也不在话下!你别看本大爷……不,谢阿丑是个驼子,猴子都没我灵便!怎么样怎么样,神仙,你瞧着我身手还行吧?是不是有仙骨……哎别走别走,就算没仙骨,这两下子在你们那混口饭吃行不行?”
林故渊去摘门上的锁,冷不丁被那驼子一把抓住了手腕,低头一看,是极脏的一只大手,黑红粗糙,冻得裂了口子,再一回身,只见那驼子光脚穿着两只破草鞋,脏黄的大拇指伸在外面,鞋底都要磨穿了。
他叹了口气:“要不嫌弃,进来吃口热饭吧。”
他烧火热饭,原是想一顿剩饭打发了这叫花子,不想那驼子瞧见饭碗里青青白白一丝肉星也没有,汤也是白菜萝卜三两根,倒嫌弃上了,说什么也要把背上的两只黄兔送给他,见他没有要接的意思,风风火火的去找菜刀和炒锅,要给他闷兔子肉吃。
林故渊练乱雪剑法,讲究身心洁净,多年不食荤腥,被他缠得没法子,只好把兔子挂在门栓上等魏大椿回来。
魏大椿上午拉了一车白菜去了门派厨房,天擦黑才赶回后山,从斗篷里掏出一封玉虚师尊亲笔写的书信,短短两字墨迹淋漓:速归。
林故渊准备连夜上山,那驼子着了慌,陀螺似的围着他左转转右转转,就是不走,林故渊将随身衣物打成一只锦绣包袱,没来得及往肩上扛就被驼子抢走了,驼子呲着牙笑,一张麻脸皮色更黑了:“神仙,赏个差事做吧?”
林故渊生平最怕与人拉扯不清,打算运起轻功彻底甩开他,回头一看,见驼子眼巴巴地盯着自己,破衣烂衫,满手冻疮,心想宗门弟子尚不能全然抵御山中寒气,自己这一走,这驼子误打误撞,离了百花谷,怕是要冻死在雪地里了。
昆仑山顶人迹罕至,听说厨房一直缺做粗活的伙计,这驼子人高马大,像是有把子力气,若他能踏实上进,凭力气吃上口饱饭,也算是自己做了一桩善事。
这么一想,眉头就舒展了,回头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我姓谢。”驼子满脸堆笑,抹了把鼻涕,一脸痘疤呼之欲出,“从小长得难看,没个正经名,就叫阿丑。”
林故渊回屋取了件土布棉袍,一双旧布鞋递给他,叹道:“若是从前,给你找个差事倒不算什么,眼下我犯了大错,已是自身难保,恐怕许不了你什么,你且跟我走吧,看你命数如何。“
驼子三两下把袍子披在身上,高兴地眉飞色舞,抓着他问:“你可真是菩萨转世,菩萨能犯什么错,必定是一群坏人,欺负你年轻俊俏!”
林故渊心里冷笑,心说眼下人人骂我是个祸害,恨不得我立刻死了,把陈远师兄换回来,你倒是有趣,得了一身一文不值的破烂棉袍子,就把我当成天上神仙,当真是没见过世面,一副蠢相,傻得冒气。
他也不辩解,点头道:“走吧,跟我回昆仑。”
他有轻功在身,踏雪无痕,脚步飞快,驼子在后面追,一边用棉袍裹紧了自个儿,一边呵白气,一叠声挥手叫着:观音菩萨,观音菩萨等等我——
林故渊没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关于大师兄陈远的议论刚告一段落,这随手捡回去的丑驼子在他回门派的第一天,又一次把他狠狠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山谷外正在下雪,山路难行,回到门派已是后半夜,第二天一早沐浴更衣,前往兼山堂面见师尊,顺便也带上了谢阿丑,打算在议事结束后顺道提一句让他去后厨帮忙的事。
玉虚、玉移、玉清、玉玄四位师尊都已到齐,端正坐于上首,旁边依次排开八张檀木交椅,这是同辈师叔的位置,二十四位白衣弟子分列两侧,绿衣弟子次之,蓝衣、灰衣弟子皆在堂外聆听教诲。香风环绕,琴音袅袅,端的是一派仙风道骨,驼子低头跟在林故渊身后,从未见过如此排场,唬得攥着衣角,用余光左瞄右看。
“师尊平生最恨别人举止猥琐。”林故渊低声道:“庄重些。”
驼子又不敢胡乱张望了。
玉虚师尊急召他回去,是要召集全派共同商议魔教业火堂堂主欧阳啸日现身一事。
半个月前昆仑派收到嵩山少林寺发来的英雄帖,夹有一封慧念方丈亲笔写就的密信,信中提到一件奇事,原来少林元月十七至元月二十三举办无遮水陆大法事,今年赶上佛祖诞辰,格外隆重,不仅照往年的例举办诵经、礼忏、祈福、供斋、施放瑜伽焰口等功德法事,还请出了遗失江湖多年、刚刚寻获的佛家法器金刚降魔杵向信众展览。
消息放出几天后一个清晨,天还没放亮,小沙弥早早的开了寺门,举着扫帚打扫房梁的蛛网,为无遮大会做准备,抬头看见大雄宝殿的大匾正中端端正正插着一支飞镖,钉住一方素绢。
那飞镖有手掌般长,通体纯黑,冰冷沉重,尾部镶赤红翎羽,很是精致好看,小沙弥爬上梯子端详半天,竟不知道是哪门哪派的暗器,摘下素绢一看,里面横七竖八写着一行大字:秃驴备好金刚伏魔杵,元月十七静候我等来取——圣教业火堂欧阳啸日敬上。
听到消息,慧念方丈拄着禅杖颤巍巍的来了,一看见那飞镖,登时变了脸色,喃喃道:“回来了,到底还是回来了。”
小沙弥好奇:“太师父说的是谁?”
“魔教。”一名武僧道:“业火堂是魔教的分舵之一。”
“不,区区一个业火堂翻不起这么大的浪来。”慧念摸摸小沙弥的脑袋,“是红莲,红莲回来了,这飞镖就是他的信物。”
这个消息霎时惊起轩然大波,钟声响彻山谷,全寺僧人立即集合,彻夜商讨对策,慧念方丈左思右想,认为魔教里排得上前三的魔头“红莲”的信物现世,仅凭少林一派之力恐怕难以支撑,因此向武林广发英雄帖,邀请各门各派速派人手前来支援。
就在林故渊在后山种菜浇粪的当口,少林寺的帖子千里迢迢被送上了昆仑山。
玉虚道:“我意亲率昆仑派白衣弟子共赴嵩山少林,共抗魔教,尔等意下如何?”
玉清一向不喜干戈,迟疑道:“我派驻守昆仑山,一向独善其身,不问江湖中事,与魔教更是素无瓜葛,十余年相安无事,此番贸然插手,恐怕凶吉难料。”
“师弟还是老样子,一遇事就隐忍退让。”玉玄道,他身材矮胖,脾气急躁,“魔教作恶多端,其行径早已被侠义道所不耻,武林门派同气连枝、理应肝胆相照,此番少林有难,若此时不加以援手,岂不是要让天下正义之士耻笑我派尽是胆小鼠辈?”
“玉玄师弟所言甚是。”玉虚颔首,昆仑派掌门真人云游之后,他居于四位代掌门首位,暂理昆仑大小事务,说话最有分量,缓缓道:“昆仑派不问江湖事,却并非不知善恶,近年魔教动作频繁,武林各派早有防备,我派今年加开‘升衣战’也正是为了此事。”
说罢看向玉移:“师弟的意思是?”
玉移低垂了眉毛,道:“但凭诸位师兄决断。”
四位代掌门涵养极佳,你来我往,兀自讨论。
座下一干徒弟、徒孙一个个垂首肃立,大气也不敢出。
林故渊双眉紧蹙,魔教之事他曾听师父多次提起,所谓魔教,本名天邪九令,最先是一名叛出师门的正派人士所创,至于哪一门哪一派则已经无处追寻——各派谁也不肯揽这盆脏水。
天邪九令在鄱阳湖一代举起义旗,号称“笑世上可笑之事,容天下难容之人”,专门收容武林中犯下重错、被逐出师门的弟子,间或吸纳一些古怪文人、巫医方士、游侠乞丐等等,信众来自三教九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只是一个松散的民间组织,行事低调,并不随意滋事。
第6章 下山
那名叛逃弟子寿终之后,一名全真教叛逆继承衣钵,自称长生老祖,开始在江湖活动,此人气量狭窄,善妒嗜杀,被逐出全真后一直心怀怨恨,偏在武学上颇有见地,借着盟主之位,多年四处求索,把手下信众不成体统的各路武功归纳扩展,梳理出一套狠辣绝伦的独门武学——臭名昭著的《天邪十九式》和《歃血书》。
长生老祖从此不问善恶是非,一心一意与武林正派为敌,他掌教的数十年里,武林中屡发灭门、屠杀惨案,手段极其残忍。
“好。”林故渊道:“你说,你是怎么上来的?”
他借着夺扁担的当口一把搭住驼子的脉门,要试他的底细,那驼子也不知道反抗,大喇喇地伸着手,脉搏突突直跳,没有真气,倒是有一股子馊饭的臭气。
山谷四面皆是万丈高峰,唯一进谷的路需要穿过昆仑派境内,驼子听他这么问,面露得意之色:“爬上来的,这山还算高吗?我们从小在山里野惯了,渴了喝泉水,困了枕着石头睡,别说这档子山,就是悬崖峭壁那也不在话下!你别看本大爷……不,谢阿丑是个驼子,猴子都没我灵便!怎么样怎么样,神仙,你瞧着我身手还行吧?是不是有仙骨……哎别走别走,就算没仙骨,这两下子在你们那混口饭吃行不行?”
林故渊去摘门上的锁,冷不丁被那驼子一把抓住了手腕,低头一看,是极脏的一只大手,黑红粗糙,冻得裂了口子,再一回身,只见那驼子光脚穿着两只破草鞋,脏黄的大拇指伸在外面,鞋底都要磨穿了。
他叹了口气:“要不嫌弃,进来吃口热饭吧。”
他烧火热饭,原是想一顿剩饭打发了这叫花子,不想那驼子瞧见饭碗里青青白白一丝肉星也没有,汤也是白菜萝卜三两根,倒嫌弃上了,说什么也要把背上的两只黄兔送给他,见他没有要接的意思,风风火火的去找菜刀和炒锅,要给他闷兔子肉吃。
林故渊练乱雪剑法,讲究身心洁净,多年不食荤腥,被他缠得没法子,只好把兔子挂在门栓上等魏大椿回来。
魏大椿上午拉了一车白菜去了门派厨房,天擦黑才赶回后山,从斗篷里掏出一封玉虚师尊亲笔写的书信,短短两字墨迹淋漓:速归。
林故渊准备连夜上山,那驼子着了慌,陀螺似的围着他左转转右转转,就是不走,林故渊将随身衣物打成一只锦绣包袱,没来得及往肩上扛就被驼子抢走了,驼子呲着牙笑,一张麻脸皮色更黑了:“神仙,赏个差事做吧?”
林故渊生平最怕与人拉扯不清,打算运起轻功彻底甩开他,回头一看,见驼子眼巴巴地盯着自己,破衣烂衫,满手冻疮,心想宗门弟子尚不能全然抵御山中寒气,自己这一走,这驼子误打误撞,离了百花谷,怕是要冻死在雪地里了。
昆仑山顶人迹罕至,听说厨房一直缺做粗活的伙计,这驼子人高马大,像是有把子力气,若他能踏实上进,凭力气吃上口饱饭,也算是自己做了一桩善事。
这么一想,眉头就舒展了,回头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我姓谢。”驼子满脸堆笑,抹了把鼻涕,一脸痘疤呼之欲出,“从小长得难看,没个正经名,就叫阿丑。”
林故渊回屋取了件土布棉袍,一双旧布鞋递给他,叹道:“若是从前,给你找个差事倒不算什么,眼下我犯了大错,已是自身难保,恐怕许不了你什么,你且跟我走吧,看你命数如何。“
驼子三两下把袍子披在身上,高兴地眉飞色舞,抓着他问:“你可真是菩萨转世,菩萨能犯什么错,必定是一群坏人,欺负你年轻俊俏!”
林故渊心里冷笑,心说眼下人人骂我是个祸害,恨不得我立刻死了,把陈远师兄换回来,你倒是有趣,得了一身一文不值的破烂棉袍子,就把我当成天上神仙,当真是没见过世面,一副蠢相,傻得冒气。
他也不辩解,点头道:“走吧,跟我回昆仑。”
他有轻功在身,踏雪无痕,脚步飞快,驼子在后面追,一边用棉袍裹紧了自个儿,一边呵白气,一叠声挥手叫着:观音菩萨,观音菩萨等等我——
林故渊没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关于大师兄陈远的议论刚告一段落,这随手捡回去的丑驼子在他回门派的第一天,又一次把他狠狠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山谷外正在下雪,山路难行,回到门派已是后半夜,第二天一早沐浴更衣,前往兼山堂面见师尊,顺便也带上了谢阿丑,打算在议事结束后顺道提一句让他去后厨帮忙的事。
玉虚、玉移、玉清、玉玄四位师尊都已到齐,端正坐于上首,旁边依次排开八张檀木交椅,这是同辈师叔的位置,二十四位白衣弟子分列两侧,绿衣弟子次之,蓝衣、灰衣弟子皆在堂外聆听教诲。香风环绕,琴音袅袅,端的是一派仙风道骨,驼子低头跟在林故渊身后,从未见过如此排场,唬得攥着衣角,用余光左瞄右看。
“师尊平生最恨别人举止猥琐。”林故渊低声道:“庄重些。”
驼子又不敢胡乱张望了。
玉虚师尊急召他回去,是要召集全派共同商议魔教业火堂堂主欧阳啸日现身一事。
半个月前昆仑派收到嵩山少林寺发来的英雄帖,夹有一封慧念方丈亲笔写就的密信,信中提到一件奇事,原来少林元月十七至元月二十三举办无遮水陆大法事,今年赶上佛祖诞辰,格外隆重,不仅照往年的例举办诵经、礼忏、祈福、供斋、施放瑜伽焰口等功德法事,还请出了遗失江湖多年、刚刚寻获的佛家法器金刚降魔杵向信众展览。
消息放出几天后一个清晨,天还没放亮,小沙弥早早的开了寺门,举着扫帚打扫房梁的蛛网,为无遮大会做准备,抬头看见大雄宝殿的大匾正中端端正正插着一支飞镖,钉住一方素绢。
那飞镖有手掌般长,通体纯黑,冰冷沉重,尾部镶赤红翎羽,很是精致好看,小沙弥爬上梯子端详半天,竟不知道是哪门哪派的暗器,摘下素绢一看,里面横七竖八写着一行大字:秃驴备好金刚伏魔杵,元月十七静候我等来取——圣教业火堂欧阳啸日敬上。
听到消息,慧念方丈拄着禅杖颤巍巍的来了,一看见那飞镖,登时变了脸色,喃喃道:“回来了,到底还是回来了。”
小沙弥好奇:“太师父说的是谁?”
“魔教。”一名武僧道:“业火堂是魔教的分舵之一。”
“不,区区一个业火堂翻不起这么大的浪来。”慧念摸摸小沙弥的脑袋,“是红莲,红莲回来了,这飞镖就是他的信物。”
这个消息霎时惊起轩然大波,钟声响彻山谷,全寺僧人立即集合,彻夜商讨对策,慧念方丈左思右想,认为魔教里排得上前三的魔头“红莲”的信物现世,仅凭少林一派之力恐怕难以支撑,因此向武林广发英雄帖,邀请各门各派速派人手前来支援。
就在林故渊在后山种菜浇粪的当口,少林寺的帖子千里迢迢被送上了昆仑山。
玉虚道:“我意亲率昆仑派白衣弟子共赴嵩山少林,共抗魔教,尔等意下如何?”
玉清一向不喜干戈,迟疑道:“我派驻守昆仑山,一向独善其身,不问江湖中事,与魔教更是素无瓜葛,十余年相安无事,此番贸然插手,恐怕凶吉难料。”
“师弟还是老样子,一遇事就隐忍退让。”玉玄道,他身材矮胖,脾气急躁,“魔教作恶多端,其行径早已被侠义道所不耻,武林门派同气连枝、理应肝胆相照,此番少林有难,若此时不加以援手,岂不是要让天下正义之士耻笑我派尽是胆小鼠辈?”
“玉玄师弟所言甚是。”玉虚颔首,昆仑派掌门真人云游之后,他居于四位代掌门首位,暂理昆仑大小事务,说话最有分量,缓缓道:“昆仑派不问江湖事,却并非不知善恶,近年魔教动作频繁,武林各派早有防备,我派今年加开‘升衣战’也正是为了此事。”
说罢看向玉移:“师弟的意思是?”
玉移低垂了眉毛,道:“但凭诸位师兄决断。”
四位代掌门涵养极佳,你来我往,兀自讨论。
座下一干徒弟、徒孙一个个垂首肃立,大气也不敢出。
林故渊双眉紧蹙,魔教之事他曾听师父多次提起,所谓魔教,本名天邪九令,最先是一名叛出师门的正派人士所创,至于哪一门哪一派则已经无处追寻——各派谁也不肯揽这盆脏水。
天邪九令在鄱阳湖一代举起义旗,号称“笑世上可笑之事,容天下难容之人”,专门收容武林中犯下重错、被逐出师门的弟子,间或吸纳一些古怪文人、巫医方士、游侠乞丐等等,信众来自三教九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只是一个松散的民间组织,行事低调,并不随意滋事。
第6章 下山
那名叛逃弟子寿终之后,一名全真教叛逆继承衣钵,自称长生老祖,开始在江湖活动,此人气量狭窄,善妒嗜杀,被逐出全真后一直心怀怨恨,偏在武学上颇有见地,借着盟主之位,多年四处求索,把手下信众不成体统的各路武功归纳扩展,梳理出一套狠辣绝伦的独门武学——臭名昭著的《天邪十九式》和《歃血书》。
长生老祖从此不问善恶是非,一心一意与武林正派为敌,他掌教的数十年里,武林中屡发灭门、屠杀惨案,手段极其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