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楚心柔站在王宁身边,问:这几天,她怎么样?
  王宁叹了口气,还是老样子。
  回了一趟村子,丢了半条命回来。
  楚心柔想了想,看向王宁说:我有个不情之请。
  王惊讶地看着楚心柔,想不到,这样的人,能有什么事儿求她。
  王奶奶的到来,或许是乔潇潇这段时间里,最为开怀放松的时刻。
  电话里听到孙女的话时,老太太就乐得合不拢嘴。她日日惦记着孙女和潇潇,总在视频里瞧青心的模样,如今终于拄着拐杖站在了青心门口,笑得假牙都快掉出来,活像个老小孩。
  说什么也不肯先去酒店歇脚,一下车就嚷嚷着要直奔青心。老太太背着手,慢悠悠地在工作室里转了一圈,最后晃进乔潇潇的办公室,眼睛笑成两条缝,颤巍巍地从布包里掏出一个保温盒,我包的野菜饺子,路上一直捂在怀里呢!
  王宁尴尬得脚趾抠地,赶紧上前要拦,乔潇潇却已经笑着接了过来。她轻轻打开盖子,热气混着野菜香扑面而来:奶奶,你还记得我爱吃这个。
  记得,记得。王奶奶拍着她的手,看着乔潇潇大口大口吃的香,她皱纹里都漾着欢喜。
  乔潇潇想给王宁放假,让她去陪陪好不容易来的奶奶的,可王宁说什么也不去,到最后,变成了王宁留下加班,boss乔潇潇带着王奶奶到处转。
  大家看着吊着大大黑眼圈敢怒不敢言的王宁。
  ???
  乔潇潇月没怕折腾,坐高铁带着奶奶去北京看天安门。
  上了高铁,王奶奶眼睛都不够用了,这看看那看看的,什么都觉得新鲜。
  到了天安门,阳光洒在广场上,老太太仰头望着城楼上飘扬的国旗,浑浊的眼里闪着光。她颤巍巍地从口袋里掏出老年机,非要潇潇帮她和天安门城楼合影。
  潇潇啊,奶奶这辈子值了。王奶奶粗糙的手抚摸着汉白玉栏杆,笑得像个孩子。
  乔潇潇突然发现,原来老人的快乐可以这么简单一笼热气腾腾的包子,广场上飞过的白鸽,哪怕是自己搀着她慢慢走过金水桥时,路人投来的善意微笑,都会让王奶奶很开心。
  奶奶年轻的时候,也是吃过苦的。
  王宁爸妈长期在外面打工,是她一个人腿脚不好,除了点手艺活,基本没有什么赚钱的法子,她还是把王宁拉扯大了,并且,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孙女,让她的童年是开心快乐的。
  在万柳村那闭塞的小山村,王奶奶也听过不少有关于乔潇潇是瘟神的话,每一次,她都拄着拐破口大骂:你们这群缺了八辈子德的腌臜人,不骂她那个家暴的爸,不骂她那个跑了的妈,骂一个八岁的孩子,你们还要不要脸啊?
  潇潇本来想的打车带奶奶在北京再溜达溜达的,可王奶奶一辈子节省习惯了,说什么也不打车,那么大岁数了非要坐公交车。
  上了车,她还很新奇的四处看着,真感情啊,大城市的公交车真干净啊,还有空调呢。
  乔潇潇有些心酸,她看着王奶奶说:奶奶,我们明天
  哎呀,你们年轻人去忙,别管我。王奶奶大手一挥,堵住了乔潇潇的话,嘿嘿,现在看着宁宁和你这么出息,你不知道奶奶多开心,在村子里走路腰都直了,你还记得隔壁村每次看到你都骂人的那个张二麻子么?
  其实人家也不是麻子,就是脸上有几个坑。
  可是被王奶奶看到他骂过潇潇之后,老人家就一直这么叫了。
  乔潇潇点了点头,王奶奶脸上的骄傲与得意要溢出来了,他现在见着我啊,恨不得鞠躬弯腰走路,你不知道那谄媚劲儿,这叫什么?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她看着乔潇潇,潇潇,你现在可是咱们村子的骄傲!
  乔潇潇盯着奶奶看了好半天,浅浅的笑了,是么?
  王奶奶用力地点头,是啊!死了爹又怎么样?没了妈又怎么样?我们潇潇那么出息!
  如果别人说这话,乔潇潇可能笑笑随便听听,并不往心里去。
  可王奶奶,对于她的意义不同。
  大伯虽然把她带回了家,养育了她,但到底他沉默寡言,还有黄素兰对她非打即骂,乔潇潇对于那个家,从来没有什么归属感。
  可奶奶不同。
  乔潇潇童年记忆里,无论是过年,还是过节,亦或是她饿的受不了的时候,老太太都会偷偷给她端过来一碗饭。
  家里有什么,就给潇潇端什么。
  明明她和王宁也才勉强够度日。
  明明她们非亲非故。
  可王奶奶就是日复一日的把善意给了这个苦命的孩子,当初,她帮潇潇的时候,从没有想过她会有今天的成就,只是一门心思的希望她能够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活下去,别这么被人欺负死了。
  乔潇潇的眼圈湿润,报站的声音就在耳边,她看着王奶奶.头发上的银.丝,轻轻地说:谢谢奶奶。
  谢我干什么?
  老太太和她一起下了车,一边走一边说:要谢就谢你那个大善人。
  乔潇潇微微一怔,看着王奶奶,王奶奶笑了笑:宁宁那孩子啊,还以为能瞒的了我,潇潇,奶奶是岁数大了,眼睛花了,但是心里却像是明镜一样,就她忙成那个样子,能有心情把我接过来?这一路上,安排的这么妥当?我刚下车,就看见宁宁给那姑娘打电话,不用说了,肯定是因为担心你,她才把我叫过来的。
  王奶奶是个直肠子。
  潇潇又是从她眼皮底下长大的孩子。
  别说现在是什么老太太不懂的boss了,就是皇帝老子,在她眼里也只是个孩子。
  乔潇潇低下了头,眼眶湿润。
  姐姐
  俩人沿着胡同慢慢走着,不知不觉拐进了一家老北京风味的小馆子。
  乔潇潇原本想带奶奶去全聚德尝尝烤鸭,可老太太一听价钱,立刻皱起了眉头:哎哟,吃顿饭花那么多钱,这不是糟蹋钱吗?说着就要板起脸来。乔潇潇知道拗不过,只好顺着她,找了这家藏在巷子里的老店。
  店面不大,木桌木椅,墙上还挂着泛黄的老北京黑白照片。王奶奶坐下后,瞄了眼菜单,还是忍不住小声嘀咕:这面怎么比咱家那儿贵这么多可终究没再坚持,只是念叨着:尝尝味儿就行,别点太多。
  她只要了一碗炸酱面,乔潇潇却趁她不注意,又悄悄加了一份焦圈、一盘芥末墩儿,还有老太太年轻时最爱吃的炒肝儿。菜上桌时,王奶奶嘴上埋怨着浪费,眼睛却忍不住往盘子里瞟。
  这顿,算是乔潇潇这几天吃的最多的一次了。
  最主要是王奶奶绝对不允许浪费一点,她话很直接:吃啊,潇潇,人是铁饭是钢,啥事儿也不能影响咱娘俩吃饭,宁宁不是说你是什么大胃王吗?今天一点不许剩。
  乔潇潇:
  胃被填的满满的,吹着小风,王奶奶很是开心,饭后,乔潇潇带着奶奶短暂的休息后,又坐高铁返程了。
  到了地方,乔潇潇想让她去住自己家的,奶奶笑了笑说:你要是没成家我就去了,成家了我还去什么?
  乔潇潇像是被订在了原地,王奶奶拍了拍她的手:奶奶啊,虽然一直在村子里,但是都懂。
  如果不是爱,不是喜欢,楚心柔怎么会对潇潇这么好。
  她不是老古董。
  看到王宁的爸妈打了一辈子,看着隔壁潇潇家妻离子散的,她怎么会还那么封建腐朽。
  只要孩子们快乐就行呗。
  因为一路的奔波,潇潇没让奶奶再折腾,让工作室的司机过来接了俩人。
  这一路上,潇潇的话都不多,但是在王奶奶的记忆里,还停留在她过去孤僻内向的时候,也没有觉得异常,只是快到王宁家的时候,王奶奶突然说了一句:孩子啊,不要难过了,你想啊,如果当年不是王素走了,你也遇不到现在的姐姐。
  这样虽然不好听,但是道理就在其中。
  这句话像一记闷雷,在乔潇潇心头炸开。她沉默了,快到家的时候,让司机把她放下,她慢跑着回家,奶奶朴素的话语在脑海中不断回响。
  就在快要到家门口时,一个熟悉的身影让她猛地停住脚步。徐毅王素的贴身秘书,正笔直地站在路灯下。他穿着熨烫平整的深色西装,手里捧着一个暗红色的房产证,在灯光下泛着刺目的光泽。
  见乔潇潇走近,徐毅快步上前,双手恭敬地递上那个红本子。乔潇潇下意识后退半步,像避开什么烫手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