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前任的大佬小叔后[年代] 第31节
  林婉当时只是随口想敷衍两句:“你记性还真够好的。”
  她甚至以为那个时候的傅修怀压根没往发宣传单的自己身上看一眼。
  傅修怀似乎十分认可林婉的赞美:“那天的椰子汁和玉米软糖好吃吗?”
  林婉闻言又是一惊:“你连这个都知道...”
  那次发完传单,林婉带着小梅去凯华结算工资,领到辛苦发宣传单的四十块钱的同时,还被工作人员送了一瓶冰镇椰子汁和一把玉米软糖。
  当时工作人员只道是看她辛苦送的。
  当天夜里,林婉一时半会儿没有睡着,回忆着和傅修怀见的第一面,没想到他竟然对自己有印象,那他在第二次见面时,也假装没见过自己,看来真是装的。
  林婉思绪起伏,难得地睡迟了些,第二日醒来时已经是天光大亮。
  今天难得放晴,初冬阳光明媚,卧室里已经没有了傅修怀的身影。
  男人在床头柜留下一张纸条,笔走龙蛇,苍劲有力的几个字跃然:“临时有事,去公司开会。”
  待林婉下楼吃饭时,王婶也听傅修怀的嘱托再汇报一次。
  林婉点点头,用稀饭和包子填饱肚子。
  今天闲来无事,林婉准备在家里看看电视看看书,随意打发时间,结果还没坐热沙发,就被何燕妮找上门,没多久便坐上了她的桑塔纳。
  “在家里闲着闷哪,我们去凯华给他们一个惊喜!”何燕妮老公孙鸿波也去了凯华建筑公司,同其他合作商一起参与傅修怀主导的会议。
  何燕妮正好儿没事干,也准备去凑热闹,顺便拉上林婉同行。
  林婉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鬼使神差地答应了何燕妮的提议,也许是昨晚傅修怀提到两年前的那次见面,她突然回忆起兼职发宣传单的时光。
  此时的凯华建筑公司与两年前林婉结算工资去的地方不一样,那次是在凯华的商品房售楼部,如今楼盘早已售卖一空,售楼部自然也不在了。
  凯华建筑公司安稳矗立,雄姿英发,很是气派,林婉和何燕妮过来没有提前打招呼,在一楼大堂时,登记人员是个新手,自然也不清楚二人的身份,尤其不知道大着肚子的漂亮女人是自家老板娘。
  “您好,请登记一下。”
  何燕妮决心给惊喜,自然也没搬出林婉的老板娘身份,干脆认真给登记上,只道她们是来找交明运输队的孙老板的。
  “孙老板今天过来开会,这会儿应该没时间。”前台人员不清楚别家公司的老板行程,只当两人真有事,干脆请她们在大堂等着,“这边有椅子,我再给你拿个靠枕垫着,免得不舒服,你这肚子看着挺大了,是不是快生了?”
  林婉感谢地接过靠枕:“是啊,还有两个月。”
  前台人员又道了水,再拿了些糖果果盘到小桌上:“你们慢慢吃。”
  林婉看着会客椅中间的小茶几上摆放的食物,再扫一眼不远处的置物箱,上面有各种饮料和糖果,其中就有119椰子汁和玉米软糖,都是自己的最爱。
  “郝同志。”林婉同前台工作人员寒暄,“你们这儿待客真周到,什么吃的都备着呢。”
  “那可不。”小郝入职凯华半年,因为形象气质佳,和另外一个同事轮班前台,这会儿没什么人来,她也乐得有人说说话,“都是我们老板吩咐的,说一定要招待到位。”
  “我以前给你们公司的楼盘发宣传单的时候也收到过,那个和这个。”林婉指了指119椰子汁和玉米软糖。
  “你还给我们公司楼盘发过宣传单?”小郝一时惊喜,“那太有缘啦!什么时候的事?”
  “是啊,我大二的时候,两年前的夏天。”
  “两年前...”小郝小碎步往前跑去,没多久叫来正出办公室来走廊接水的同事,“宋姐,你以前是不是负责过兼职发宣传单啊?今儿来了个客人,你可能认识。”
  林婉确实一眼认出了宋姐,当初她就是由宋姐简单面试才定下这个兼职的。
  发宣传单的兼职还挺抢手,也算突出重围。
  宋姐也一眼认出了林婉,其实名字不大记得,不过这模样实在漂亮,是她见过的人模样最俏的,忘不了。
  “小林,我记得你以前发宣传单可挺厉害的。”
  “宋姐,当初多亏你给我个挣钱的机会。”
  “你大学毕业了吧?现在在哪儿工作?”
  “服装厂。”
  “挺好,铁饭碗!”
  两人叙着旧,林婉心中隐隐有些预感,状似不经意地问道:“宋姐,我记得当初发完宣传单结算工钱,你还送了我瓶椰子汁和几颗玉米软糖,当时可让人感动。”
  宋姐仔细回忆一下是有这事儿,本来不算什么,可确实有些离奇,她印象才深:“这事儿主要不是我贴心,是我们老板,那时候我才进公司四个月,都没和老板说过半句话,结果就你们来结工钱之前,老板让我去买点喝的和吃的发给兼职发宣传单的人员,还点名就要买119椰子汁和玉米软糖,看看,多好的老板啊!”
  林婉心头一动,后面的话再也听不进去了。
  在前台坐了会儿,得知楼上开会结束,林婉同何燕妮坐着电梯上楼,听身边人八卦:“哇,原来两年前你就和傅老板见过面啊?”
  何燕妮还是头一回听说这八卦,不禁自动开始脑补爱情电视剧的套路:“傅老板不会当时就看上你了吧?!”
  “怎么可能!”林婉条件反射般脱口而出,“你别瞎说了,燕妮姐。”
  “哎呀,婚都结了怎么还害羞了,小年轻就是脸皮薄。”
  两人坐电梯来到六楼,以往林婉都是直接上六楼,这里有些人见过她,尤其蒋莉一眼看见,忙招呼人去老板办公室。
  孙鸿波开会出来正准备和傅修怀再取取生意经,前脚进了办公室,后脚就见到自己老婆过来,不由惊喜:“老婆,你怎么来了?”
  “当然是来给你惊喜的啊!”何燕妮亲昵地挽上孙鸿波的手臂,“待会儿一块儿吃午饭~我得监督你,省得你忙起来就不吃饭。”
  孙鸿波一脸幸福:“那是,有你在,我吃饭都更香。”
  两人旁若无人地甜蜜,一旁的林婉同傅修怀面面相觑,一时不知道说些什么。
  孙鸿波和何燕妮夫妻俩去过二人世界,待他们一走,办公室里突然安静下来。
  傅修怀问出了和孙鸿波一样的问题:“怎么突然过来了?”
  林婉突然想到刚刚何燕妮的回答,不过她是万万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的:“燕妮姐一个人过来太无聊,就拉着我一起。”
  傅修怀点点头:“那待会儿一起吃午饭?”
  林婉点头,确实正值饭点了。
  凯华建筑附近有餐馆,傅修怀让员工订了餐送来,*省得林婉再上楼下楼地折腾。
  打包好的饭菜色香味俱全,冬瓜红烧肉、素炒山药、南瓜饼和菠菜丸子汤。
  林婉点的菜,以清淡为主。
  两人就在傅修怀的办公桌前吃饭,渐渐消灭一空。
  等午饭解决,林婉擦了擦嘴,攥着纸巾没忍住问出心头疑惑:“当年你为什么突然让员工给发宣传单的兼职人员送水和糖啊?”
  林婉一句话问得突然,傅修怀只愣了一秒,转而回答:“突然想当一个心善的老板。”
  林婉:“...”
  狐疑地盯着男人看了两眼,林婉试图从他脸上看出什么端倪,不过傅修怀神色平常:“真的假的,你别骗我。”
  “假的。”傅修怀坐到办公椅上,宽阔背脊靠着椅背,更显高大,漫不经心道,“其实是我那时候就看上你了,信不信?”
  林婉心口猛地一跳,只觉得这人嘴里没一句实话:“你还不如说是想当心善的老板呢。”
  傅修怀唇角一弯。
  ***
  星期一上班时,林婉收到秦芳递来的玉米软糖时,一下又想起昨天的一幕。
  秦芳喜欢吃糖,又知道林婉最爱玉米软糖,特意给她留了一个:“听说没?凤燕都把辞职信交上去了,不过凤主任没给她批。”
  林婉一惊:“这么快啊?”
  凤主任向来疼这个侄女,也习惯了事事为她瞻前顾后,此刻并不愿意侄女做出冲动的决定。
  “对啊!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秦芳刚在外头听杨大姐她们在聊,“现在凤主任给她放假,让她冷静冷静。”
  “林婉,你进来下。”秦芳话音刚落地,办公室门口突然传来声音,凤主任开口,林婉和秦芳对了个眼色,起身进屋。
  “凤主任。”林婉原本以为凤主任是要问自己港商推进改革的事,没想到却不是。
  “林婉,你知道那个什么新西方吗?学英语的,什么靠托福去m国。”
  “听说过。”林婉记得自己在大学时,就有学子跃跃欲试办英语培训班。
  “凤燕的事儿你们应该都听说了,她就是去报名新西方学英语,想考什么托福,想去m国挣钱淘金,真是想得太简单了!”凤主任说着就来气,嗓门越来越大,片刻后才冷静下来,“我听说新西方就是你们学校的几个毕业学生办的,你能不能帮忙打听打听,是不是不靠谱?”
  林婉这会儿倒是挺理解凤主任的心情,一个年轻女孩子真要远渡重洋去外国,肯定是难让人放心的。
  “我问问看,有同学应该了解。”
  “行,那麻烦你了啊。”凤天娇刻意放缓了语气,她也是没法子了,只能找林婉帮忙试试。
  虽说工厂里江城大学的毕业生不少,可在厂办的就两个,再者,凤天娇看在眼里,论说话办事,还是林婉最靠得住。
  林婉依稀记得同学里有人提到过创办新西方的师哥,等有空找上秋梅去打听打听。
  从凤主任的办公室出来,港商代表贺敏来厂办找林婉,邀请她过去帮忙确认些细节。
  服装厂为三名港商代表提供了专门的独立办公室,屋子宽敞透亮,此刻林婉坐于其中,帮着确认服装厂多年来的生产面料和生产技术和款式细节。
  “过去十多年,最流行的布料就是的确良。”林婉以防她们不知道这个称呼,又解释一遍,“就是涤纶面料。”
  贺敏恍然:“涤纶做的衣服硬挺,有型,也不容易坏,不过不透气。”
  “不过那时候大伙儿都缺布料,有布料不容易,做出来还格外笔挺,其他缺点都不叫缺点了。”林婉记得小时候能有一件的确良的褂子就能开心好久,这可是过年才能做的新衣裳,“另外还有用劳动布做衣服的,就是比较粗的纺布,现在各大工厂和单位的工作服都统一用的劳动布。”
  程景茂和刘鸿发想起来,外头穿着深蓝色工作服的工人们:“和牛仔面料有点像,耐磨耐造。”
  “没错。再就是蓝士林、黑市林,都适合用来染布,有个颜色总归好看些,冬天一般是灯芯绒和华达呢...”林婉入职后整理过许多资料,又经常出入各大车间核对原材料和成品的情况,掌握的理论知识相当丰富。
  “至于生产技术...”
  林婉同三人确认好各项细节,令几大车间主任是松了一口气,实在是双方语言有些沟通障碍。
  三个港商代表普通话不过关,说得非常塑料,而服装厂的车间主任们都是中年人,没怎么上过学,同样说不好普通话,双方一沟通,简直是塑料粤语和塑料江城话的对决,互相都听着费劲。
  “那这几大布料可以淘汰了,没必要大量生产。”贺敏根据考察数日的江城老百姓常见服装趋势来判断,“做产品得睁开眼看看市民到底需要什么。”
  林婉深表赞同,以前是布料和衣服紧张,大家根本没有挑选的资格,如今生活水平提高,对于服装,大家开始挑质量挑颜色挑款式。
  “全部直接停产这几种布料也许会引发几位主任的反对,折中的话可以先减产。”林婉在中出主意,试图中和。
  几位车间主任听到这话,面色稍微好看些。
  任谁都舍不得自己生产了多年的材料直接淘汰,这既是挑战权威,也是动摇根基。
  “还有款式,一些老掉牙的款式别生产了。”港商代表程景茂说话直接,甚至用上了来江城学到的词汇,令几个车间主任脸又是一黑。
  林婉忙又出来打圆场:“现在大家更追求轻便时髦的款式,可以稍作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