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幸而只有你我二人在此,不然叫外人看了,总是有碍声名。”
“有碍声名?”薛鸣玉问他,“有碍谁的声名?我是不在乎这个的。你在乎?”
崔含真耐下性子和她掰碎了讲:“我自然也不在意。只是众口铄金,传出去了总对你不好。尤其你已经与山楹结契,若是被他知晓,惹出误会来,也是一桩麻烦。”
“那就更不要紧了,他也不在意这个。”
薛鸣玉云淡风轻答道。
崔含真一噎,勉*为其难地夸赞道:“山楹果真是年轻一代的典范,为人如此贤德宽厚。”
“不提他,”眼看着话题越来越歪,薛鸣玉努力把话头扯回正道上来,“你身体里的蛊是被除去了吗?后来有荒云的人来看过了?”
崔含真闻言立即正色道:“荒云的人来过了,但没有把蛊虫除去。说是这蛊虫极为罕见,寻常药物无法将它即刻杀死。只能暂且用法术冰封在我身体中,使我先行清醒过来。”
“后来荒云的那位凌山长还亲自来瞧过我,她说她或许有法子可解,只是需要一味药。这药世间难寻,只在陵山上生长。可你也知道,陵山是屠善的地盘。有她在,这药一时半会儿是拿不到的。”
“陵山……”
薛鸣玉思忖着低下头。
“或许,屠善就是明知如此,刻意用这味药引着我们去陵山。”她思索着说道。
“大概吧。”崔含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问她,“我的事暂且不要紧,何况还有凌山长帮忙盯着,总不会出大岔子。你呢?你此行前往沂州,可有收获?”
谈及收获,薛鸣玉便顺势举起手,给他瞧了瞧掌心的镜面。
“这是……穿云镜?”他轻轻抚过她掌心,讶异极了。
“你认识?”
“在书上见过,”他轻描淡写地说,“甚至,当年我师尊死于屠善之手时,我曾试图寻找过这面镜子,妄图借助这面镜子扭转乾坤。可惜我找到了沂州,沂州的人却笑我痴心妄想。”
“他们说,若是这镜子有这样的本事,桐州的锁妖塔也不至于被摧毁,两州的百姓也不至于流离失所,甚而为了活命辗转异乡了……”
“那不过是件唬人的玩意,命数这东西,不是镜中花,是手心的掌纹。看镜子救不了谁的命,你得把命捏在自己手里头。”
崔含真:“那些人当年是这么同我说的,于是我便彻底歇了这个心思,只一心修炼突破。”
“虽然不清楚你是如何找到它的,但是有一点我从前忘了同你说,现在说却也不迟。”他郑重其事地注视着她,“鸣玉,这些来历不明的仙物固然奇妙,但万万不可沉溺依赖于它们。”
“凡事必有代价,走捷径更是如此。有些天材地宝虽短时间内有莫大的妙处,可长久看来必然会对修行之根本有所损伤。你要懂得取舍,万不能被欲.望俘获。”
“再则,人之所以为人,而非妖魔,便是因为人能够克己复礼,守心明性。”
崔含真柔和地对她说:“你是个聪明孩子,一定能明白这其间的道理,对吗?”
薛鸣玉不作声地听他说了许多,等他终于说完,她忽然驴头不对马嘴答:“错了,我如今不是个孩子了。”
“你那天神志不清时,还卧倒在我怀里,要我抱着你,给你喂血呢。”薛鸣玉轻声反问他,“你是个聪明的师尊,你一定记得的,对吗?”
崔含真忽然感觉额头的筋用力跳了一跳。
“此事……此事,为师已有几分模糊,记不大清了。你救了为师,为师自然感激不尽。倘若你想要什么,也大可以提出。凡我能做到的,必定不推辞。”
他眼神有一瞬的慌乱,快得几乎没让薛鸣玉看清就恢复了镇定从容。但他话语中错乱的称呼显然已昭示了他不平静的心。
薛鸣玉记得,他几乎从不在她面前摆师尊的谱。
这会儿一口一个为师,倒像是刻意与她划清界限,搞个泾渭分明。又或许是提醒他自己,不该越过的线断然不能碰。
薛鸣玉忽然就笑了。
她说:“那就先欠着罢,日后再提。”
她高高举起,又将此事轻轻放下,这一来一回之间简直像把他的一颗心当风筝放,忽近忽远、忽高忽低。以至于他总觉得心脏里好像裹了一粒石子,硌得慌。
但他面上却仍旧含着笑。
两人又不痛不痒说了些话,无非是分开的这段日子里各自发生了何事。
崔含真还告诉她,陆植醒了。
荒云的人接好了他的舌头——因为怕他哪日吓到山上的小孩子,但却没有让他能开口说话。他也有自知之明,并不闹着要人治好他,醒来后就像变了一个人,沉默极了。
给饭他就吃,不给他就成日里对着院子里满地的落叶发呆,也不喊饿,也不喊渴。
终于有一天,有人去看他,发现他不再是枯坐着了。
他蹲在地上,捡了一根枯树枝在泥地里反复地、反复地写着一个名字。写了好多好多遍,乍一眼看去,倒还真有些吓人。
“薛——鸣——玉,”传话的人笑着对崔含真道,“就这三个字,我想了又想,忽然记起来,这不是您的弟子吗?于是,我就想着,他不肯出声,或许,就是一直在等她去看他。”
崔含真告诉薛鸣玉:“我便和他说,他不肯出声,难道不是因为他是个哑巴?”
“可他说——”
他说:“您没见过,大概不知道。哑巴,也不是完全不能出声的。他们也会哭,也会咿咿呀呀地挣扎着从喉咙里挤出不成字调的音。很多人,尤其是从好好的人变成哑巴的,刚开始不习惯总是会忍不住要说话的。”
“但他自醒来,就没有人听见过他的声音。”
“有人故意问他,地上写的名字是谁,是他喜欢的人吗?”
“他却说——噢,他的说就是拿着那根树枝在地上写,他慢慢点了一下头,又摇头,说,是一个很好的人。然后不论别人怎么问他,他都不开口了,只是专注地写那个名字。”
“倘若您不介意的话,能不能请这位薛道友得空去瞧瞧那个哑巴?看着真是怪可怜的。”
崔含真望向她,“我知道你有你的顾虑,便没有做主替你应下。我只说,我记下了,得空会和你说的。你呢?要去见见他吗?”
薛鸣玉垂下眼睑,出了会神,然后才慢慢答应着。
“好。既然他醒了,我总要去见见他的。”
崔含真颔首,不再多言。
正当薛鸣玉意欲离去时,天空中忽然射来一支飞箭,嗖的一声直直钉入崔含真书房外的窗棂中。两人顿时一惊,不由警惕地看去。
却见这飞箭尾羽是用的极罕见的凤羽,柔韧鲜亮,五彩斑斓。方才破空而来时,笔直的箭矢拖着美丽的尾羽,像是绮丽的流星。
崔含真的眼神立即一转为了悟。
“……是召集令。”
他蹙眉取下这支飞箭,夹在食指与中指间细瞧。然后用灵力震碎箭身,果然从里面掉出一卷纸条。展开一看,他不觉怔住了。
薛鸣玉问:“怎么?”
崔含真的目光慢慢从纸条上熟悉的字迹挪到她脸庞,顿了一顿,而后又隔空遥遥望向另一座山头的方向。良久,他才喃喃轻声道:“临仙门要开了。”
薛鸣玉也蓦地愣住。
临仙门……
她当然不会忘记这是什么。要登九千白玉阶,就要先请开临仙门。可上一回她是受人胁迫,这一回又是所为何事?
一把抢过纸条,她一目十行地刷刷扫完寥寥数语,最后她的视线只凝固在末尾一行字上。
“三日后午时,临仙门将开。楹愿登白玉阶,负荆请罪。”
第80章 八十朵菟丝花
◎……◎
“鸣玉,鸣玉……”
一只手轻轻按在她肩膀上,并伴随着头顶一声叹息。
薛鸣玉终于恍然回过神,扭头看向身旁静立着的侧影。崔含真眉眼间藏着淡淡的忧虑,正一脸为难地注视着最前方的那人。
“你叫我?”她问。
好不容易得了她回复,他无可奈何地收回手,敛入宽大的袍袖中。而后对她说:“你已经看了山楹很久,真不去见一见他吗?或许,他正在等你。”
他劝告的嗓音也轻缓柔和,眼神宁静。
薛鸣玉又看了一眼前面的山楹——只顾着拭剑,下压的眉头微微拧起,神色平静又冷淡。无论周围人同他说什么,都一副不痛不痒、无关紧要的模样。
忽然,他似乎察觉到有人在看他,立时敏锐地投来雪一般冷冽的视线。
薛鸣玉与他对视了个正着,也不慌,反倒冲他点了点头。他看向她的目光中流动着一种寂静的情绪,嘴角也压得很平。
有那么一瞬,薛鸣玉以为他会向自己走来。
居然没有。
他看了一会儿就视若无睹般侧过脸去。
“有碍声名?”薛鸣玉问他,“有碍谁的声名?我是不在乎这个的。你在乎?”
崔含真耐下性子和她掰碎了讲:“我自然也不在意。只是众口铄金,传出去了总对你不好。尤其你已经与山楹结契,若是被他知晓,惹出误会来,也是一桩麻烦。”
“那就更不要紧了,他也不在意这个。”
薛鸣玉云淡风轻答道。
崔含真一噎,勉*为其难地夸赞道:“山楹果真是年轻一代的典范,为人如此贤德宽厚。”
“不提他,”眼看着话题越来越歪,薛鸣玉努力把话头扯回正道上来,“你身体里的蛊是被除去了吗?后来有荒云的人来看过了?”
崔含真闻言立即正色道:“荒云的人来过了,但没有把蛊虫除去。说是这蛊虫极为罕见,寻常药物无法将它即刻杀死。只能暂且用法术冰封在我身体中,使我先行清醒过来。”
“后来荒云的那位凌山长还亲自来瞧过我,她说她或许有法子可解,只是需要一味药。这药世间难寻,只在陵山上生长。可你也知道,陵山是屠善的地盘。有她在,这药一时半会儿是拿不到的。”
“陵山……”
薛鸣玉思忖着低下头。
“或许,屠善就是明知如此,刻意用这味药引着我们去陵山。”她思索着说道。
“大概吧。”崔含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问她,“我的事暂且不要紧,何况还有凌山长帮忙盯着,总不会出大岔子。你呢?你此行前往沂州,可有收获?”
谈及收获,薛鸣玉便顺势举起手,给他瞧了瞧掌心的镜面。
“这是……穿云镜?”他轻轻抚过她掌心,讶异极了。
“你认识?”
“在书上见过,”他轻描淡写地说,“甚至,当年我师尊死于屠善之手时,我曾试图寻找过这面镜子,妄图借助这面镜子扭转乾坤。可惜我找到了沂州,沂州的人却笑我痴心妄想。”
“他们说,若是这镜子有这样的本事,桐州的锁妖塔也不至于被摧毁,两州的百姓也不至于流离失所,甚而为了活命辗转异乡了……”
“那不过是件唬人的玩意,命数这东西,不是镜中花,是手心的掌纹。看镜子救不了谁的命,你得把命捏在自己手里头。”
崔含真:“那些人当年是这么同我说的,于是我便彻底歇了这个心思,只一心修炼突破。”
“虽然不清楚你是如何找到它的,但是有一点我从前忘了同你说,现在说却也不迟。”他郑重其事地注视着她,“鸣玉,这些来历不明的仙物固然奇妙,但万万不可沉溺依赖于它们。”
“凡事必有代价,走捷径更是如此。有些天材地宝虽短时间内有莫大的妙处,可长久看来必然会对修行之根本有所损伤。你要懂得取舍,万不能被欲.望俘获。”
“再则,人之所以为人,而非妖魔,便是因为人能够克己复礼,守心明性。”
崔含真柔和地对她说:“你是个聪明孩子,一定能明白这其间的道理,对吗?”
薛鸣玉不作声地听他说了许多,等他终于说完,她忽然驴头不对马嘴答:“错了,我如今不是个孩子了。”
“你那天神志不清时,还卧倒在我怀里,要我抱着你,给你喂血呢。”薛鸣玉轻声反问他,“你是个聪明的师尊,你一定记得的,对吗?”
崔含真忽然感觉额头的筋用力跳了一跳。
“此事……此事,为师已有几分模糊,记不大清了。你救了为师,为师自然感激不尽。倘若你想要什么,也大可以提出。凡我能做到的,必定不推辞。”
他眼神有一瞬的慌乱,快得几乎没让薛鸣玉看清就恢复了镇定从容。但他话语中错乱的称呼显然已昭示了他不平静的心。
薛鸣玉记得,他几乎从不在她面前摆师尊的谱。
这会儿一口一个为师,倒像是刻意与她划清界限,搞个泾渭分明。又或许是提醒他自己,不该越过的线断然不能碰。
薛鸣玉忽然就笑了。
她说:“那就先欠着罢,日后再提。”
她高高举起,又将此事轻轻放下,这一来一回之间简直像把他的一颗心当风筝放,忽近忽远、忽高忽低。以至于他总觉得心脏里好像裹了一粒石子,硌得慌。
但他面上却仍旧含着笑。
两人又不痛不痒说了些话,无非是分开的这段日子里各自发生了何事。
崔含真还告诉她,陆植醒了。
荒云的人接好了他的舌头——因为怕他哪日吓到山上的小孩子,但却没有让他能开口说话。他也有自知之明,并不闹着要人治好他,醒来后就像变了一个人,沉默极了。
给饭他就吃,不给他就成日里对着院子里满地的落叶发呆,也不喊饿,也不喊渴。
终于有一天,有人去看他,发现他不再是枯坐着了。
他蹲在地上,捡了一根枯树枝在泥地里反复地、反复地写着一个名字。写了好多好多遍,乍一眼看去,倒还真有些吓人。
“薛——鸣——玉,”传话的人笑着对崔含真道,“就这三个字,我想了又想,忽然记起来,这不是您的弟子吗?于是,我就想着,他不肯出声,或许,就是一直在等她去看他。”
崔含真告诉薛鸣玉:“我便和他说,他不肯出声,难道不是因为他是个哑巴?”
“可他说——”
他说:“您没见过,大概不知道。哑巴,也不是完全不能出声的。他们也会哭,也会咿咿呀呀地挣扎着从喉咙里挤出不成字调的音。很多人,尤其是从好好的人变成哑巴的,刚开始不习惯总是会忍不住要说话的。”
“但他自醒来,就没有人听见过他的声音。”
“有人故意问他,地上写的名字是谁,是他喜欢的人吗?”
“他却说——噢,他的说就是拿着那根树枝在地上写,他慢慢点了一下头,又摇头,说,是一个很好的人。然后不论别人怎么问他,他都不开口了,只是专注地写那个名字。”
“倘若您不介意的话,能不能请这位薛道友得空去瞧瞧那个哑巴?看着真是怪可怜的。”
崔含真望向她,“我知道你有你的顾虑,便没有做主替你应下。我只说,我记下了,得空会和你说的。你呢?要去见见他吗?”
薛鸣玉垂下眼睑,出了会神,然后才慢慢答应着。
“好。既然他醒了,我总要去见见他的。”
崔含真颔首,不再多言。
正当薛鸣玉意欲离去时,天空中忽然射来一支飞箭,嗖的一声直直钉入崔含真书房外的窗棂中。两人顿时一惊,不由警惕地看去。
却见这飞箭尾羽是用的极罕见的凤羽,柔韧鲜亮,五彩斑斓。方才破空而来时,笔直的箭矢拖着美丽的尾羽,像是绮丽的流星。
崔含真的眼神立即一转为了悟。
“……是召集令。”
他蹙眉取下这支飞箭,夹在食指与中指间细瞧。然后用灵力震碎箭身,果然从里面掉出一卷纸条。展开一看,他不觉怔住了。
薛鸣玉问:“怎么?”
崔含真的目光慢慢从纸条上熟悉的字迹挪到她脸庞,顿了一顿,而后又隔空遥遥望向另一座山头的方向。良久,他才喃喃轻声道:“临仙门要开了。”
薛鸣玉也蓦地愣住。
临仙门……
她当然不会忘记这是什么。要登九千白玉阶,就要先请开临仙门。可上一回她是受人胁迫,这一回又是所为何事?
一把抢过纸条,她一目十行地刷刷扫完寥寥数语,最后她的视线只凝固在末尾一行字上。
“三日后午时,临仙门将开。楹愿登白玉阶,负荆请罪。”
第80章 八十朵菟丝花
◎……◎
“鸣玉,鸣玉……”
一只手轻轻按在她肩膀上,并伴随着头顶一声叹息。
薛鸣玉终于恍然回过神,扭头看向身旁静立着的侧影。崔含真眉眼间藏着淡淡的忧虑,正一脸为难地注视着最前方的那人。
“你叫我?”她问。
好不容易得了她回复,他无可奈何地收回手,敛入宽大的袍袖中。而后对她说:“你已经看了山楹很久,真不去见一见他吗?或许,他正在等你。”
他劝告的嗓音也轻缓柔和,眼神宁静。
薛鸣玉又看了一眼前面的山楹——只顾着拭剑,下压的眉头微微拧起,神色平静又冷淡。无论周围人同他说什么,都一副不痛不痒、无关紧要的模样。
忽然,他似乎察觉到有人在看他,立时敏锐地投来雪一般冷冽的视线。
薛鸣玉与他对视了个正着,也不慌,反倒冲他点了点头。他看向她的目光中流动着一种寂静的情绪,嘴角也压得很平。
有那么一瞬,薛鸣玉以为他会向自己走来。
居然没有。
他看了一会儿就视若无睹般侧过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