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办?我爹是奸臣! 第48节
“万一他为了抓你,特意早起呢?”阿蛮问。
……也不是没有可能。
平安只好闭上嘴,加快脚步往学堂走去。
进屋先换鞋,将木屐和雨伞整齐的摆在进门处的墙边,刚坐下来,小叔公就到了,掏出帕子擦干脸上的雨水,半开玩笑地朝平安摆出一个“我盯上你了”的手势。
还没开口,便见陈琰的小厮阿祥站在门口探头探脑。
“什么事?”陈敬时问。
“四老爷,我们老爷和大爷叫您过去一趟。”阿祥道。
陈敬时自打开始坐馆,还没被中途打断过,知道定是发生了大事,吩咐孩子们各自背书,重新换上木屐,撑着伞走进雨幕。
孩子们探头探脑地朝窗外看去:“出什么事了?先生怎么走了?”
“走了还不好?”
那可太好了!
不到两刻钟,见先生迟迟不回,孩子们全放了羊。
什么人人有事做,事事到个人,一点用都没有,平安这才明白,原来自己是拉大旗扯虎皮,全靠小叔公那根戒尺镇着他们。
陈平继伸手去扯竹姐儿发髻上的珍珠绸带,小姑娘出门前梳好的漂亮小鬏鬏,都被他扯乱了。
陈平信把玉凤的新毛笔抢在手里,满书堂跑,凤姐儿年纪小,追不上他,眼睁睁看着一道抛物线穿过大雨,被扔进鱼池子里。
陈玉凤是陈老爷二堂兄陈敬良的孙女儿,娘亲是独女,爹是赘婿,有点残疾又为人木讷,只为个招上门来传宗接代,偏偏陈敬良为人荒唐好赌,闭眼蹬腿的那天,小辈们才知道他几乎败光了私产。
玉凤才七岁,就能做饭扫屋照顾弟弟了,族里要求在室的姑娘全部上学,她爹娘压根不同意,到了开学第二天,陈敬时跑到她们家,二话不说拽着她的手臂将她带出家门。
小叔公送她的毛笔,是她最重要的东西。
她哭着跑进大雨,阿蛮打着油纸伞追上去:“算了,别找了,我的送给你。”
玉凤摇头,执意要下水。
阿蛮索性扔掉雨伞,跳进冰冷的池塘,伸手在水底摸索。
平安和几个堂姐也追出来,沿着池塘边帮忙找。
“在这里!”丹姐儿弯腰指着一处莲叶:“在这个下面!”
阿蛮俯身去捞,果然找到了!
平安将阿蛮拉上来,想让她赶紧回家换身干净的衣裳,还没开口,阿蛮就挣脱他的手,怒冲冲朝着檐下走去,顺手从墙根下捡起一个大箩筐。
陈平信本带着一脸坏笑在看热闹,冷不防一个箩筐兜头扣下,被人一脚踹进大雨里。
第46章 天底下最好的娘亲!
陈平信滚了一身泥水,从竹筐里挣扎出来,骂道:“你个下人生的,敢打少爷?”
阿蛮捡起竹筐,又将他扣了进去。
陈平继还在跟亲姐姐犯贱,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回头一看弟弟被打了,哪能干看着,正要上来帮忙,却听丹姐儿喊了一声:“揍他!”
七八个女孩儿围上去,按住竹筐就打,场面极其残忍。
陈平继赶紧转个弯儿,假装自己在忙……
……
陈家主院里,陈琰夫妇都在,向来嘻嘻哈哈的陈老爷一脸凝重。
衙门来人说,临海县发生了海啸,海水倒灌进盛江,又赶上春汛期,潮水倒灌引发了洪水,水位线猛涨,孙知县命士绅大户派人陪同巡视江堤。
“儿啊。”陈老爷道。
“知道了。”陈琰起身,命人收拾一下,拿上蓑衣木屐,套车去县衙。
“等等。”陈敬时不放心道:“人不会这么快到齐的,我先回去把孩子们安排一下,陪你一起去。”
陈琰点点头:“去堤上一时半刻回不来,索性留好功课,让他们散学吧。”
“知道了。”
陈敬时回到学堂时,还以为进了菜市场。
所有人都不在原位,呜呜喳喳的说着话,一半的孩子浑身湿透,陈平信鼻青脸肿,衣衫凌乱,坐在讲台上哭。
“先生来了!”陈平义喊了一声。
无关人员纷纷散开,迅速缩回座位,陈敬时低声喝道:“怎么回事?”
“先生,她们打我。”陈平信出声告状。
陈敬时上下扫他一眼:“站起来说话。”
陈平信忙站起身,擦一把眼泪,指着阿蛮道:“她先动的手。”
陈敬时见他起坐如常,知道没有伤着骨头,略略放心。
“你该打!”丹姐儿怒道。
“先生,不关她们的事,是陈平信先把我的毛笔扔进池塘里。”玉凤道。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吵起来,陈敬时感觉自己进了鸭子塘。
“陈平安。”陈敬时小声道:“拿过来。”
平安知道他说的是什么,迅速将一张“情报单”递上,刚刚发生的事,每一帧都记录得清清楚楚。
陈敬时一目十行地看完,也觉得陈平信欠揍,可他实在没时间升堂审案,洪水来了,陈琰还等他一起去县衙,遂将稿纸折叠塞进袖子,沉声道:“所有人,抄二十遍学规。”
“啊——”
那些没涉事的,纷纷发出哀怨的声音。
“我是被打的,为什么也要被罚?她们打人,才抄二十遍学规,这不公平。”陈平信不服气地说。
陈敬时又仔细看了看他,一只眼眶乌青,模样十分滑稽,点头道:“是不太公平,毕竟是你先挑起事端,她们抄二十遍,你抄五十遍。”
“呃……”陈平信不敢说话了。
陈敬时将戒尺拍在案头,止住碎碎的议论声,将每个人的功课交代清楚,宣布散学。
直到陈敬时匆匆离开学堂,孩子们都来不及反应,怎么就散学了?
幸福来的太突然,冲淡了被罚抄写的郁闷,孩子们纷纷回座位收拾书箱。
玉凤拿一张练过字的废纸,将毛笔反复擦拭,对阿蛮说:“谢谢你!”
“小事。”阿蛮道。
“我们走吧。”平安拿起雨伞,对阿蛮和小福芦道。
三人撑着伞回家,一脚迈进大门,小福芦有些忐忑地问:“阿娘知道了,会打姐姐吗?”
“傻福芦。”平安道,“你不说我不说,你阿娘怎会知道?”
小福芦指了指院子里。
原来是堂婶拉着陈平信,正在屋檐下跟林月白和曹妈妈告状呢。
“这也太快了……”平安唏嘘。
相比于陈平继的嘴严,陈平信鼻子底下简直长了个瓢。
只听堂婶李氏拉着林月白道:“弟妹啊,我可提醒你,有些人是养不熟的,千万别养个白眼狼出来,反咬自己人一口。”
林月白全程保持着礼貌的微笑,不做评价。
倒是曹妈妈脸色惨白,眼见阿蛮从外面回来,不容分说地拉过她,朝身后狠狠盖了几巴掌,骂道:“借你几个胆子,还敢在学堂里打架!”
李氏颐指气使地看着阿蛮:“可不是胆大包天,还不给我们平信道歉。”
倒是林月白将曹妈妈拦住:“人家父母找上门来,说你几句权且听着,孩子回来要先问问清楚,阿蛮是那惹是生非的性子吗?”
“哎?”李氏瞪起眼来:“弟妹你怎么说话呢,难道平信会说谎?”
“就是陈平信先挑起事端!”平安将阿蛮挡在身后,三言两语解释了前因后果。
李氏的脸色由青转白,一时理亏,搡了陈平信一把:“你是不是手欠?!”
“我跟她闹着玩的。”陈平信小声道。
“闹着玩,也要别人觉得好玩,你这是作弄人。”林月白此时得了理,态度大变:“堂嫂你也知道,我们平安从小怯懦,这才让阿蛮陪着上学,你们平信总惹事,让别人家很为难。”
“他胆小怯懦,你认真的吗?”李氏简直无语:“再说平信又没欺负平安,你为难个什么?”
“他是没欺负平安,可耽误我们平安读书啊。”林月白道:“你可听说过一颗老鼠屎能坏一锅粥?”
“你怎么骂人呢?”李氏急了。
“我也是就事论事。”林月白道:“我们家平安,以后是要像他爹一样,考举人、点进士,将来还要当宰相的!跟你们平信一起读书,不知要耽误多少功课……”
“你想怎样?”李氏警觉地问。
林月白道:“不是说了么,不能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等我夫君回来,大家商议一下,这种寻衅滋事的孩子该不该继续留在学堂。”
“你……你疯了吧?”李氏道:“族学又不是为陈平安一个人开的,能任由你说了算?”
林月白看着她:“那你就试试看。”
李氏瞪她半晌,忽然泄了气:“弟妹啊,大家都是亲戚,说话做事留点余地……我回去一定好好说说他,让他别再惹事了。”
林月白道:“堂嫂,这话跟我说不着,得跟苦主去说。”
李氏咽下一口气:“我这就带他去给玉凤道歉,行了吧。”
林月白又堆起一脸礼貌的笑:“我送送你。”
“不必!”
李氏母子一走,林月白瞬间换上一脸不屑:“跟我来恶人先告状,不知轻重。”
转而对曹妈妈道:“别怪阿蛮了,先生要罚是因为坏了学堂的规矩,我们当娘的心里得清楚,孩子没有错。”
曹妈妈惭愧难当:“我带着两个孩子来上工,蒙大奶奶关照,给他们吃穿给他们治病让他们读书,她有一万个理由也不该给大奶奶惹事。”
……也不是没有可能。
平安只好闭上嘴,加快脚步往学堂走去。
进屋先换鞋,将木屐和雨伞整齐的摆在进门处的墙边,刚坐下来,小叔公就到了,掏出帕子擦干脸上的雨水,半开玩笑地朝平安摆出一个“我盯上你了”的手势。
还没开口,便见陈琰的小厮阿祥站在门口探头探脑。
“什么事?”陈敬时问。
“四老爷,我们老爷和大爷叫您过去一趟。”阿祥道。
陈敬时自打开始坐馆,还没被中途打断过,知道定是发生了大事,吩咐孩子们各自背书,重新换上木屐,撑着伞走进雨幕。
孩子们探头探脑地朝窗外看去:“出什么事了?先生怎么走了?”
“走了还不好?”
那可太好了!
不到两刻钟,见先生迟迟不回,孩子们全放了羊。
什么人人有事做,事事到个人,一点用都没有,平安这才明白,原来自己是拉大旗扯虎皮,全靠小叔公那根戒尺镇着他们。
陈平继伸手去扯竹姐儿发髻上的珍珠绸带,小姑娘出门前梳好的漂亮小鬏鬏,都被他扯乱了。
陈平信把玉凤的新毛笔抢在手里,满书堂跑,凤姐儿年纪小,追不上他,眼睁睁看着一道抛物线穿过大雨,被扔进鱼池子里。
陈玉凤是陈老爷二堂兄陈敬良的孙女儿,娘亲是独女,爹是赘婿,有点残疾又为人木讷,只为个招上门来传宗接代,偏偏陈敬良为人荒唐好赌,闭眼蹬腿的那天,小辈们才知道他几乎败光了私产。
玉凤才七岁,就能做饭扫屋照顾弟弟了,族里要求在室的姑娘全部上学,她爹娘压根不同意,到了开学第二天,陈敬时跑到她们家,二话不说拽着她的手臂将她带出家门。
小叔公送她的毛笔,是她最重要的东西。
她哭着跑进大雨,阿蛮打着油纸伞追上去:“算了,别找了,我的送给你。”
玉凤摇头,执意要下水。
阿蛮索性扔掉雨伞,跳进冰冷的池塘,伸手在水底摸索。
平安和几个堂姐也追出来,沿着池塘边帮忙找。
“在这里!”丹姐儿弯腰指着一处莲叶:“在这个下面!”
阿蛮俯身去捞,果然找到了!
平安将阿蛮拉上来,想让她赶紧回家换身干净的衣裳,还没开口,阿蛮就挣脱他的手,怒冲冲朝着檐下走去,顺手从墙根下捡起一个大箩筐。
陈平信本带着一脸坏笑在看热闹,冷不防一个箩筐兜头扣下,被人一脚踹进大雨里。
第46章 天底下最好的娘亲!
陈平信滚了一身泥水,从竹筐里挣扎出来,骂道:“你个下人生的,敢打少爷?”
阿蛮捡起竹筐,又将他扣了进去。
陈平继还在跟亲姐姐犯贱,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回头一看弟弟被打了,哪能干看着,正要上来帮忙,却听丹姐儿喊了一声:“揍他!”
七八个女孩儿围上去,按住竹筐就打,场面极其残忍。
陈平继赶紧转个弯儿,假装自己在忙……
……
陈家主院里,陈琰夫妇都在,向来嘻嘻哈哈的陈老爷一脸凝重。
衙门来人说,临海县发生了海啸,海水倒灌进盛江,又赶上春汛期,潮水倒灌引发了洪水,水位线猛涨,孙知县命士绅大户派人陪同巡视江堤。
“儿啊。”陈老爷道。
“知道了。”陈琰起身,命人收拾一下,拿上蓑衣木屐,套车去县衙。
“等等。”陈敬时不放心道:“人不会这么快到齐的,我先回去把孩子们安排一下,陪你一起去。”
陈琰点点头:“去堤上一时半刻回不来,索性留好功课,让他们散学吧。”
“知道了。”
陈敬时回到学堂时,还以为进了菜市场。
所有人都不在原位,呜呜喳喳的说着话,一半的孩子浑身湿透,陈平信鼻青脸肿,衣衫凌乱,坐在讲台上哭。
“先生来了!”陈平义喊了一声。
无关人员纷纷散开,迅速缩回座位,陈敬时低声喝道:“怎么回事?”
“先生,她们打我。”陈平信出声告状。
陈敬时上下扫他一眼:“站起来说话。”
陈平信忙站起身,擦一把眼泪,指着阿蛮道:“她先动的手。”
陈敬时见他起坐如常,知道没有伤着骨头,略略放心。
“你该打!”丹姐儿怒道。
“先生,不关她们的事,是陈平信先把我的毛笔扔进池塘里。”玉凤道。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吵起来,陈敬时感觉自己进了鸭子塘。
“陈平安。”陈敬时小声道:“拿过来。”
平安知道他说的是什么,迅速将一张“情报单”递上,刚刚发生的事,每一帧都记录得清清楚楚。
陈敬时一目十行地看完,也觉得陈平信欠揍,可他实在没时间升堂审案,洪水来了,陈琰还等他一起去县衙,遂将稿纸折叠塞进袖子,沉声道:“所有人,抄二十遍学规。”
“啊——”
那些没涉事的,纷纷发出哀怨的声音。
“我是被打的,为什么也要被罚?她们打人,才抄二十遍学规,这不公平。”陈平信不服气地说。
陈敬时又仔细看了看他,一只眼眶乌青,模样十分滑稽,点头道:“是不太公平,毕竟是你先挑起事端,她们抄二十遍,你抄五十遍。”
“呃……”陈平信不敢说话了。
陈敬时将戒尺拍在案头,止住碎碎的议论声,将每个人的功课交代清楚,宣布散学。
直到陈敬时匆匆离开学堂,孩子们都来不及反应,怎么就散学了?
幸福来的太突然,冲淡了被罚抄写的郁闷,孩子们纷纷回座位收拾书箱。
玉凤拿一张练过字的废纸,将毛笔反复擦拭,对阿蛮说:“谢谢你!”
“小事。”阿蛮道。
“我们走吧。”平安拿起雨伞,对阿蛮和小福芦道。
三人撑着伞回家,一脚迈进大门,小福芦有些忐忑地问:“阿娘知道了,会打姐姐吗?”
“傻福芦。”平安道,“你不说我不说,你阿娘怎会知道?”
小福芦指了指院子里。
原来是堂婶拉着陈平信,正在屋檐下跟林月白和曹妈妈告状呢。
“这也太快了……”平安唏嘘。
相比于陈平继的嘴严,陈平信鼻子底下简直长了个瓢。
只听堂婶李氏拉着林月白道:“弟妹啊,我可提醒你,有些人是养不熟的,千万别养个白眼狼出来,反咬自己人一口。”
林月白全程保持着礼貌的微笑,不做评价。
倒是曹妈妈脸色惨白,眼见阿蛮从外面回来,不容分说地拉过她,朝身后狠狠盖了几巴掌,骂道:“借你几个胆子,还敢在学堂里打架!”
李氏颐指气使地看着阿蛮:“可不是胆大包天,还不给我们平信道歉。”
倒是林月白将曹妈妈拦住:“人家父母找上门来,说你几句权且听着,孩子回来要先问问清楚,阿蛮是那惹是生非的性子吗?”
“哎?”李氏瞪起眼来:“弟妹你怎么说话呢,难道平信会说谎?”
“就是陈平信先挑起事端!”平安将阿蛮挡在身后,三言两语解释了前因后果。
李氏的脸色由青转白,一时理亏,搡了陈平信一把:“你是不是手欠?!”
“我跟她闹着玩的。”陈平信小声道。
“闹着玩,也要别人觉得好玩,你这是作弄人。”林月白此时得了理,态度大变:“堂嫂你也知道,我们平安从小怯懦,这才让阿蛮陪着上学,你们平信总惹事,让别人家很为难。”
“他胆小怯懦,你认真的吗?”李氏简直无语:“再说平信又没欺负平安,你为难个什么?”
“他是没欺负平安,可耽误我们平安读书啊。”林月白道:“你可听说过一颗老鼠屎能坏一锅粥?”
“你怎么骂人呢?”李氏急了。
“我也是就事论事。”林月白道:“我们家平安,以后是要像他爹一样,考举人、点进士,将来还要当宰相的!跟你们平信一起读书,不知要耽误多少功课……”
“你想怎样?”李氏警觉地问。
林月白道:“不是说了么,不能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等我夫君回来,大家商议一下,这种寻衅滋事的孩子该不该继续留在学堂。”
“你……你疯了吧?”李氏道:“族学又不是为陈平安一个人开的,能任由你说了算?”
林月白看着她:“那你就试试看。”
李氏瞪她半晌,忽然泄了气:“弟妹啊,大家都是亲戚,说话做事留点余地……我回去一定好好说说他,让他别再惹事了。”
林月白道:“堂嫂,这话跟我说不着,得跟苦主去说。”
李氏咽下一口气:“我这就带他去给玉凤道歉,行了吧。”
林月白又堆起一脸礼貌的笑:“我送送你。”
“不必!”
李氏母子一走,林月白瞬间换上一脸不屑:“跟我来恶人先告状,不知轻重。”
转而对曹妈妈道:“别怪阿蛮了,先生要罚是因为坏了学堂的规矩,我们当娘的心里得清楚,孩子没有错。”
曹妈妈惭愧难当:“我带着两个孩子来上工,蒙大奶奶关照,给他们吃穿给他们治病让他们读书,她有一万个理由也不该给大奶奶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