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办?我爹是奸臣! 第38节
  “陈平安,我跟你没完!!”陈平继的声音回荡在巷子里。
  可是陈平继抓回去,其他孩子又跑了,老张先生只好挨家挨户的“家访”,反反复复苦口婆心地劝说他们的父母,要重视孩子们的学业,积极配合教学工作,“家塾联合”,把学生的人品和成绩提高上去……
  南陈家几乎所有人,都被他的职业精神所感动,每天将孩子们“押送”到学堂,反复叮嘱他们好好读书,别给老张先生添麻烦,他真的太不容易了。
  可是送到学堂又如何,这些长期放羊的孩子根本坐不住,安分不了几天就乱跑,老张先生只好再来新一轮的“家访”。
  寒冬腊月里,老张先生奔波在家塾之间,苦口婆心,循循善诱,希望把孩子们拉回正道,经常被折腾出一身热汗,又一头扎进刺骨的寒风。
  半个月后,他终于……病倒了。
  赵氏和陈老爷带着礼物、现银以及深深的歉意,亲自去张家探病,老张先生得了很重的伤寒,沉沉咳嗽,高烧不退。
  即便如此,老张先生固执依旧:“扶我起来,我还能教!”
  小张却不得不将他按回床榻上,还教,命都要搭进去了。
  赵氏哪敢让他这样回陈家巷教书,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不是作孽吗?
  于是同他商量道:“张先生,您先安心养病一段时日,容我们回去再想想办法,把这些离经叛道的孩子们捋捋明白,到时在请您回去,您看如何?”
  老张先生点点头,反复叮嘱:“一定要让他们读书明理,不能放弃啊!”
  回去的路上,赵氏不知想到了什么,忽然一拍车壁,吓了陈老爷一跳。
  “就听平安的,以毒攻毒!”赵氏道。
  陈老爷张口结舌:“什……什么?”
  ……
  这天晚饭时,全家人一边吃饭,一边开家庭会议,主要商议两件事:
  第一是陈琰春闱。
  陈老爷和赵氏倾向于放弃,林月白表示中立,平安因为前科过多被剥夺投票资格,最终以多胜少,决定让陈琰暂避锋芒,下一科再考,毕竟今年新皇登基,后年极有可能加开恩科,不必再等三年。
  第二是请陈敬时回来教书。
  正好小寒要到了,盛安有小寒团聚吃糯米饭、喝羊肉汤的习俗,陈老爷便让陈琰去瓷坊街,请陈敬时回来聚一聚,顺便提出让他回来教书的事。
  陈琰直白地说:“请过好几回了,他不想回来,他说一回到陈家巷喘气都费劲。”
  陈老爷喘了一大口气:“喘气有什么费劲?”
  赵氏也道:“你去都不去,又怎知人家不来?明天就去,你们夫妻一起去。”
  陈琰敷衍地应着,对平安道:“明天你带着阿蛮、小福芦一起去,把你小叔公请回来。”
  平安正埋头吃饭呢,闻言抬起头:“为什么让我去?”
  陈琰毫不掩饰地说:“天太冷了,我不想出门。”
  平安无奈道:“爹,也没必要对小孩儿这么诚实。”
  ……
  最终还是平安带着两个小伙伴去了瓷坊街,江南一带冬季湿冷,平安裹得像个大毛球,揣着小手直嘟囔:“大懒使小懒,小懒干瞪眼。”
  阿蛮却很喜欢出门,她好像不怕冷似的,曹妈妈明明给她缝制了厚厚的棉袄,她非要穿薄袄在外头乱跑,且从不见她生病着凉。
  平安把自己缩成一团:“阿蛮,咱俩像两个季节的人。”
  阿蛮笑嘻嘻地说:“你也太弱了,每天早上起来跟我们一起练功吧。”
  平安断然拒绝:“不可能,起不了一点。”
  陈敬时还是很喜欢这几个孩子的,尤其是他的小侄孙陈平安,孩子们热情相邀,连拉带拽,他也就半推半就地跟着回来了。
  两年未踏足陈家巷,多少有些恍惚,可看着热情过了头的兄嫂,又觉得好像是一场“鸿门宴”。
  果然,酒酣耳热之际,赵氏和陈老爷趁机提出,已经把他旧宅子的抱厦改成了小私塾,供家里的十几个孩子读书,希望才高八斗满腹经纶饱读诗书学富五车的陈敬时小兄弟可以回到陈家巷教书。
  陈敬时早就不是那个酒劲上头就随便许人要求的单纯青年了,闻言翻他一记白眼:“绝不可能。”
  他连孩子都不想生,居然想让他回来带孩子,带那么多逆子,简直是痴人说梦。
  “只是过度一段时间,让孩子们改邪归正即可,毕竟这事儿你熟。”陈老爷道。
  陈敬时翻个白眼:“污蔑,我可从没邪过。”
  陈老爷掰着指头数:“那是谁拿臭鳜鱼、臭豆腐、臭鸭蛋、霉苋菜梗……腌成一缸,搬到学堂里摔碎,害的学堂整整一个月进不去人?”
  陈敬时:……
  “是谁往塾师的鼻烟壶里放芥末,辣的人家睁不开眼,跑去脸盆架上洗脸,盆里的水还被换成了墨汁?”
  陈敬时:……
  “又是谁从街上捡了一把没人要的锁,一大早将塾师锁在屋里,带着同窗在学堂院子里疯了一天,要不是夜深人静路过的更夫听见呼救声,就把人家饿死了。”
  陈敬时破防,陈敬时撂筷子,陈敬时起身走人,连一句告辞都欠奉。
  赵氏对着满桌狼藉的杯盘,嫌弃的瞥一眼陈老爷:“早给你使眼色让你不要说了,求人办事还揭人短。”
  陈老爷道:“这叫短啊?我一直以为他挺骄傲的。”
  赵氏摇头道:“就知道他不会答应。”
  “诶呀,真让人头疼。”陈老爷再次看向陈琰:“儿啊……”
  陈琰忙道:“别叫我,我这回真没办法。”
  ……
  一家三口回到东院,陈琰看书,林月白坐在镜子前卸妆,平安像个猴子一样在屋里爬上爬下,爬上娘亲的梳妆台。
  “娘,你很久没给我念《三侠平妖传》了。”平安道。
  说起这个,林月白就气。
  《三侠平妖传》更新到第六回 ,这个月突然停售了,无良的书商祝他们早日破产!
  平安和老爹对视一眼,小叔公一定又卡文了。
  这时代的作者真幸福,断更也有书商背黑锅。不过他们十分默契地选择继续对娘亲隐瞒,毕竟作为忠实书粉,谁也不希望最喜欢的作者是自己丈夫的亲叔叔……
  平安眸光一转,又想到一个好主意。
  断更的作者最怕什么,当然是催更啦。
  他神秘一笑,被陈琰和林月白捕捉到,一个检查自己的文书户籍,一个检查自己的账本首饰。
  “你们别紧张,我已经很久不藏东西了。”平安道。
  陈琰和林月白稍稍松了口气。
  平安借口去天井里玩,拦住九环,拉到角落,在她耳边小声说:“九环姐姐,你帮我找一些生面孔,人越多越好,每人出场费五十文,拉到瓷坊街……”
  九环皱眉:“诶呀,是不是太缺德了?”
  平安笑道:“你得八钱,是总导演的费用。”
  九环也顾不得问总导演是什么,只是表态道:“这可是替天行道的大善事,我去!”
  第37章 捣蛋的祖宗回来了。……
  清晨,天地间一片白雾,第一缕阳光照唤醒了宁静的瓷坊街,渐渐有店铺撤下门板,开门营业。
  街口上传来一阵吵嚷,睡眼惺忪的伙计们纷纷探出头去看,只见男女老少足有数十人,涌进不太宽敞的街道。
  “乖乖,今天生意这么好?”有人唏嘘道。
  “不像来买瓷器的,倒像来砸场子的。”
  “还有这好事?”
  各家听了这话,忙把镇店之宝拿出来,摆在门口最显眼的位置。
  可惜这些人小心地绕过瓷器,可谓秋毫无犯,有组织有目的的朝着街尾走去,在一个很不起眼的,生意惨淡的瓷器作坊门前停下来。
  各店的掌柜东家,纷纷投去羡慕的眼光。
  可他们只是一味的吵,半晌都没有动手,围观群众都开始打哈欠了。
  有个伙计从人群里钻出来,回去向掌柜汇报:“他们说什么……风流倜傥玉树临风才高八斗的空山闲客,居然做出断更这等伤天害理丧尽天良穷凶极恶灭绝人伦的事,他们等的花都谢了鸟都飞了草都黄了人都凉了,衣带渐宽人憔悴,猛男沉默女流泪,还不给个准话,到底什么时候更新第七回 ?”
  掌柜的闻罢直摇头:“什么乱七八糟的……”
  ……
  陈敬时也不明白,一向有书商背锅的他,怎么就突然被人肉了?
  他躲回家,这些“读者”便跟着他回家,他去集市买纸笔,将口鼻用围巾包裹严实,只留着三个窟窿看路和喘气,都会被人认出来。
  不胜其烦的陈敬时东躲西藏,最后拐进了陈家巷,这才把人甩掉,他加快步伐往南陈家走,没回自己从前的宅子,先躲进了兄长家里。
  平安正在天井里踢毽子,忽见一个蒙面人溜了进来,吓得他扯着嗓子大喊:“有刺客——”
  随即被捂住了嘴,发出呜呜的声音。
  阿吉冲上来撕扯蒙面人的裤脚,无奈它个头太小,蒙面人纹丝不动,
  “嘘——”蒙面人摘下三个窟窿的面巾,露出一张务必熟悉的面孔。
  “小叔公?!”平安惊喜道:“你在玩什么游戏?带我一起玩。”
  “不是游戏,”陈敬时看看大门外,一脸紧张之色:“有任何人找过来,都不要说见过我。”
  平安点点头:“知道了。”
  “你祖父祖母在家吗?”陈敬时又问。
  “在的。”平安说着,就将陈敬时领进了主院,一边嚷着:“祖父祖母,快看谁来了!”
  陈敬时大步走进堂屋,接过丫鬟递上来的茶,一饮而尽,茶盅“砰”一声蹲在桌面上,大喇喇的坐下来,开始卸层层包裹的衣裳。
  听说了陈敬时的遭遇,陈老爷很不厚道地笑了半盏茶功夫。
  陈敬时一脸无语地看着他:“一把年纪的人了,别把自己笑抽过去。”
  陈老爷这才稍稍收敛,忍不住问:“所以,第七回 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