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办?我爹是奸臣! 第29节
孙知县刚要骂人,却听陈琰道:“县尊,所谓怪力乱神,当敬而远之,还是宁可信其有吧。”
“你……”孙知县已经被陈琰整蒙了,这人到底哪头儿的?
陈琰又对他使了个眼色。
于是孙知县一拍惊堂木:“今日公审到此结束,待开棺验尸之后,择期再审。退堂!”
故事听一半,百姓们都意犹未尽,只好一齐跪地,送县尊大人离开大堂。
……
县衙三堂,孙知县对着陈琰好一顿埋怨。
“彦章啊彦章,你好糊涂啊!”孙知县苦着脸道:“我已作困兽进退两难,还指望你入仕之后能拉我一把,如今你上赶着把自己扯进来,你可真是……”
“我不这样做,县尊如何向府里省里交代?”陈琰道:“我把事情闹大,您才能‘骑虎难下,形势所逼’。”
“可你这样大张旗鼓的一嚷嚷,不怕打草惊蛇吗?”孙知县道。
陈琰浅笑不语。
孙知县随即想到:“你是为了引蛇出洞?”
“县尊今夜加派人手守在孟氏的坟茔附近,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哦——”孙知县理解了,又问:“那知府大人问下来,我该如何交代?”
“发疯。”陈琰道。
“……发啥?”孙知县以为自己听错了。
“发疯。”陈琰道:“被苦主逼的,被上司逼的,被全县的士绅儒生大户们逼的,只要你够疯,他们就拿你没办法。”
孙知县脑子有点乱。
陈琰不妨再解释的清楚一点:“县尊,家师给我的书信中提到过,巡按御史顾宪即将出任平江按察使,不日抵达平江,此人铁面无私,是陛下派来整顿江南官场的。你如今已是进退两难,杀出第三条路来,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孙知县脑子更乱了:“不是……你直接告诉我,我该怎么做?”
陈琰道:“从今日起,做一个嫉恶如仇、刚正不阿的大清官。”
孙知县兀自消化了一阵,正正衣襟道:“我平时也没那么差吧……我觉得。”
陈琰道:“那是自然,不过要再正一点,能镇邪。”
幸好陈琰没见过他长满绿毛的公服,不然只怕是崩不住的。
……
回到陈家巷,陈三爷竟然在堂屋里等他,想同他单独谈谈,陈琰只得将他请至书房中,叫阿祥倒茶。
向来强势的陈三爷今日显得很局促,两手对搓几下,脸色也有些发白,像是突糟了什么变故。
“族兄遇到难事了?”陈琰明知故问。
“是……是老二家的事,你知道他,心宽体胖不懂治家,放任家里做下一些恶行。为兄今后一定严加管束,绝不会再出现这等事。”陈三爷道。
“这些话,你同孟氏去说,她还能听得见吗?那怀孕的妇人,刚直的小吏,他们的冤魂能安息吗?”陈琰道:“族兄,你身为一家之长,姑息养奸,纵容包庇,是想埋下更大的祸患吗?”
陈三爷沉默良久,窗外的天气骤然阴沉下来,一场大雨将至。
“阿琰,你听我说,咱们南北陈家终究是一个祖宗,一笔写不出两个陈字,一家好两家欢,一家落难两家担,往日里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有些摩擦在所难免,可到底是自家人,面对外人的时候……”
“族兄。”陈琰不是沉不住气的人,可这番话他是真的听不下去了:“我小叔落难之际,可没见你们当他是自家人。”
陈三爷有些恼羞成怒:“他当年不帮着外人,怎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平业杀了人也坐了牢,你们叔侄为何总揪着不放呢?”
陈琰眸光一凛:“族兄弄错了,揪着不放的不是我们,是天。”
话音刚落,雷声炸破天际,窗外的天色骤然阴沉下来,银杏叶打着卷儿飘进屋里,陈琰从容起身,去关门窗。
陈三爷不免心惊,声音都在发颤:“阿琰,就当为兄求你这一回,不要再插手了,同气连枝的族兄弟,伤了谁也不好。”
“哦?”陈琰道:“看起来,族兄已经知道真相了,可愿将案情始末原原本本告知于我,我也好帮着想想办法,毕竟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陈三爷怎可能将真相告诉他,只是摇头道:“他们错的太离谱,回不了头了,这个案子牵涉到许多大人物,阿琰,冷静一点,你还有平安,多为他考虑考虑。”
雷声过后,大雨即至。
平安打着小油纸伞,穿着木屐,蹚着雨水,深一脚浅一脚的来到前院,敲响书房的门:“爹爹,参茶煮好了,娘亲叫你回去喝。”
陈琰道:“正是为了我儿,我不能教他做一个任人宰割的顺民,畏首畏尾的懦夫。”
言罢,起身送客。
平安在门口等了一会儿,就见三族伯气呼呼的离开了,他都没来得及打声招呼。
随后老爹从书房里出来,慢条斯理的,看上去不怎么生气,平安甚至怀疑这世上能惹怒老爹的只有自己……
陈琰牵着平安往内院走,一边叫来阿祥:“找几个机灵些的守住巷口,一旦有北陈家的下人出逃,立刻送官。”
第28章 那个陈解元,简直是丧!……
玉琼山半山腰有一座孤坟,坟包上插着白幡纸串,地上洒落着残破的黄纸、残香、已经风干的贡品——齐明镇孟家庄孟员外的幼女孟婉在此长眠。
这一夜,刘捕头亲自率人拿获了两名意图掘坟毁尸的盗墓贼。
孙知县命人去陈家巷,管他东西南北陈,立刻派个头脑清醒说了算的,来县衙回话。
果不其然,一直不肯露面的北陈家来人了。
不只有陈三爷,还有陈二爷,他们硬着头皮下了马车,由小吏引着进入三堂,向孙知县行礼。
陈三爷举止镇定从容,不卑不亢,仍保持着乡绅的派头,陈二爷却难掩心虚,目光四下游移。
堂内不只有孙知县,还有两个被五花大绑,嘴里塞着破布的精瘦男子。
孙知县此刻正坐在大案后头,慢条斯理的喝着茶,见他们到齐了,搁下茶盏:“二位来得巧,地上这两个人刚刚还提到你们。”
陈二爷登时两腿发软:“县尊,他们一定是含血喷人!”
陈三爷闭了闭眼,这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早知道就不带他来了。
“哦?”孙知县惊讶抬头:“看来你们认识。”
陈二爷匆忙撇清:“不认识,真不认识。”
“你们认识他吗?”孙知县问地上跪着的人。
两人拨浪鼓似的摇头。
“按道理,你们应该还不知道,昨晚发生了一件十分蹊跷的事,这两个贼人去掘孟氏的坟茔,被刘捕头当场抓获。”孙知县再次端起茶杯。
陈三爷用目光按捺住躁动不安的陈二爷,对孙知县道:“掘坟盗墓,是伤天害理的勾当,县尊为民除一大害,实乃盛安县百姓的福祉。”
“谢谢。”孙知县笑笑,又蹙眉道:“不过,本官昨天刚说要开棺验尸、滴骨认亲,立刻就有人去挖孟氏的坟,这又是为什么呢?”
“呵呵,”陈三爷道,“可能是赶巧了吧……”
孙知县一拍大案:“这么多巧合凑在一起,就不是巧合了!分明是有人意图毁尸灭迹,掩盖真相,来人。”
衙役手持水火棍上前,“笃”的一声戳在青石地板上。
陈二爷险些吓跪了,被陈三爷抄了一把,才勉强站稳,心说这孙知县今天怎么一惊一乍的。
孙知县从签筒中抽出一支绿头签,挥手掼在地上:“用刑。”
三木之下,两个盗墓贼立刻松了口:“大老爷明察,我们也是拿人钱财,受人指使!”
孙知县挥手叫停行刑的衙役,指着堂上的两位陈家人:“可是受他们指使?”
盗墓贼快哭了:“真不是……是个膀大腰圆的汉子,没这么清秀。”
陈二爷这才松一口气。
孙知县冷笑道:“你们可想好,掘坟盗墓在本朝可是大罪,开棺见尸者,绞,未开馆者,也要徒刑三十年,你们想要牢底坐穿,尽管替幕后之人遮掩,如果从实招来,本官念你们受人指使,必定从轻发落。”
话音刚落,刘捕头从外头捉回一人,还真是个膀大腰圆的汉子。
汉子态度还挺强硬:“光天化日,县尊为何随意拘拿良民?”
“回老爷,此人是陈二爷家的管事黄忠,一大清早,陈家家丁发现此人带着衣裳细软急匆匆离开陈家巷,怀疑是偷盗了主家财物,将他拿了送来县衙,小人见他神色慌张,便自作主张将他带进来查问一番,请大老爷恕罪。”刘捕头道。
孙知县慢悠悠地说:“抓得好,回头给你补一张拘票。”
黄忠还想叫嚣,忽见被打的辗转哀嚎的两个盗墓贼回过头来,两厢看了个对眼。
“就是他!”盗墓贼指认道:“我们收了他的钱财替他办事,大老爷明察啊!”
“胡说,我压根不认识你们。”
“大人,此人昨夜给了我们三十两银子的定钱,亲自给我们指路,雇我们兄弟将坟茔里的尸体偷走。”
黄忠却说:“大人明鉴,小人昨晚一直在家中侍奉主家,陈家上下都可以作证。”
刘捕头忽然从袖中掏出一样东西,“咣啷”一声扔在黄忠脚下,竟是一串钥匙。
“禀大人,这是昨夜从两个盗墓贼身上搜得的物件,说是从黄管事身上偷的,怕他不结余钱。”
“这是什么?”
黄忠的气焰登时熄了大半:“是是……小人从路上捡的。”
孙知县不紧不慢地说:“黄忠,咱们打个赌,如果这串钥匙打不开陈家任何一间房门,本官亲自给你作揖赔礼,如果打开了,本官可要判你主使掘墓,杖一百,徒刑十年。”
黄忠瞬间变了脸色,陈二爷脸色同样惨白。
“县尊,县尊!”直堂吏一溜小跑进来:“府台大人来了,在二堂等候,小人告诉他您在审案,他说您再不现身,就闯进来见您。”
孙知县倒吸一口冷气,来得真快啊。
陈三爷轻拍一下陈二爷的手臂,让他稍安勿躁。
郭知府直截了当,是来索要尸体和卷宗的。
孙知县按照陈琰的法子,哭丧着脸扑通一声跪下来:“府尊真是救下官于水火啊!”
郭知府都被他弄蒙了。
“孙知县,成何体统,起来说话。”
“府尊有所不知,下官本想先与您通气的,谁知那个陈解元,简直是丧!心!病!狂!,他居然击!鼓!鸣!冤!简直是把下官架在火上烤啊!!!”
“你……”孙知县已经被陈琰整蒙了,这人到底哪头儿的?
陈琰又对他使了个眼色。
于是孙知县一拍惊堂木:“今日公审到此结束,待开棺验尸之后,择期再审。退堂!”
故事听一半,百姓们都意犹未尽,只好一齐跪地,送县尊大人离开大堂。
……
县衙三堂,孙知县对着陈琰好一顿埋怨。
“彦章啊彦章,你好糊涂啊!”孙知县苦着脸道:“我已作困兽进退两难,还指望你入仕之后能拉我一把,如今你上赶着把自己扯进来,你可真是……”
“我不这样做,县尊如何向府里省里交代?”陈琰道:“我把事情闹大,您才能‘骑虎难下,形势所逼’。”
“可你这样大张旗鼓的一嚷嚷,不怕打草惊蛇吗?”孙知县道。
陈琰浅笑不语。
孙知县随即想到:“你是为了引蛇出洞?”
“县尊今夜加派人手守在孟氏的坟茔附近,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哦——”孙知县理解了,又问:“那知府大人问下来,我该如何交代?”
“发疯。”陈琰道。
“……发啥?”孙知县以为自己听错了。
“发疯。”陈琰道:“被苦主逼的,被上司逼的,被全县的士绅儒生大户们逼的,只要你够疯,他们就拿你没办法。”
孙知县脑子有点乱。
陈琰不妨再解释的清楚一点:“县尊,家师给我的书信中提到过,巡按御史顾宪即将出任平江按察使,不日抵达平江,此人铁面无私,是陛下派来整顿江南官场的。你如今已是进退两难,杀出第三条路来,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孙知县脑子更乱了:“不是……你直接告诉我,我该怎么做?”
陈琰道:“从今日起,做一个嫉恶如仇、刚正不阿的大清官。”
孙知县兀自消化了一阵,正正衣襟道:“我平时也没那么差吧……我觉得。”
陈琰道:“那是自然,不过要再正一点,能镇邪。”
幸好陈琰没见过他长满绿毛的公服,不然只怕是崩不住的。
……
回到陈家巷,陈三爷竟然在堂屋里等他,想同他单独谈谈,陈琰只得将他请至书房中,叫阿祥倒茶。
向来强势的陈三爷今日显得很局促,两手对搓几下,脸色也有些发白,像是突糟了什么变故。
“族兄遇到难事了?”陈琰明知故问。
“是……是老二家的事,你知道他,心宽体胖不懂治家,放任家里做下一些恶行。为兄今后一定严加管束,绝不会再出现这等事。”陈三爷道。
“这些话,你同孟氏去说,她还能听得见吗?那怀孕的妇人,刚直的小吏,他们的冤魂能安息吗?”陈琰道:“族兄,你身为一家之长,姑息养奸,纵容包庇,是想埋下更大的祸患吗?”
陈三爷沉默良久,窗外的天气骤然阴沉下来,一场大雨将至。
“阿琰,你听我说,咱们南北陈家终究是一个祖宗,一笔写不出两个陈字,一家好两家欢,一家落难两家担,往日里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有些摩擦在所难免,可到底是自家人,面对外人的时候……”
“族兄。”陈琰不是沉不住气的人,可这番话他是真的听不下去了:“我小叔落难之际,可没见你们当他是自家人。”
陈三爷有些恼羞成怒:“他当年不帮着外人,怎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平业杀了人也坐了牢,你们叔侄为何总揪着不放呢?”
陈琰眸光一凛:“族兄弄错了,揪着不放的不是我们,是天。”
话音刚落,雷声炸破天际,窗外的天色骤然阴沉下来,银杏叶打着卷儿飘进屋里,陈琰从容起身,去关门窗。
陈三爷不免心惊,声音都在发颤:“阿琰,就当为兄求你这一回,不要再插手了,同气连枝的族兄弟,伤了谁也不好。”
“哦?”陈琰道:“看起来,族兄已经知道真相了,可愿将案情始末原原本本告知于我,我也好帮着想想办法,毕竟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陈三爷怎可能将真相告诉他,只是摇头道:“他们错的太离谱,回不了头了,这个案子牵涉到许多大人物,阿琰,冷静一点,你还有平安,多为他考虑考虑。”
雷声过后,大雨即至。
平安打着小油纸伞,穿着木屐,蹚着雨水,深一脚浅一脚的来到前院,敲响书房的门:“爹爹,参茶煮好了,娘亲叫你回去喝。”
陈琰道:“正是为了我儿,我不能教他做一个任人宰割的顺民,畏首畏尾的懦夫。”
言罢,起身送客。
平安在门口等了一会儿,就见三族伯气呼呼的离开了,他都没来得及打声招呼。
随后老爹从书房里出来,慢条斯理的,看上去不怎么生气,平安甚至怀疑这世上能惹怒老爹的只有自己……
陈琰牵着平安往内院走,一边叫来阿祥:“找几个机灵些的守住巷口,一旦有北陈家的下人出逃,立刻送官。”
第28章 那个陈解元,简直是丧!……
玉琼山半山腰有一座孤坟,坟包上插着白幡纸串,地上洒落着残破的黄纸、残香、已经风干的贡品——齐明镇孟家庄孟员外的幼女孟婉在此长眠。
这一夜,刘捕头亲自率人拿获了两名意图掘坟毁尸的盗墓贼。
孙知县命人去陈家巷,管他东西南北陈,立刻派个头脑清醒说了算的,来县衙回话。
果不其然,一直不肯露面的北陈家来人了。
不只有陈三爷,还有陈二爷,他们硬着头皮下了马车,由小吏引着进入三堂,向孙知县行礼。
陈三爷举止镇定从容,不卑不亢,仍保持着乡绅的派头,陈二爷却难掩心虚,目光四下游移。
堂内不只有孙知县,还有两个被五花大绑,嘴里塞着破布的精瘦男子。
孙知县此刻正坐在大案后头,慢条斯理的喝着茶,见他们到齐了,搁下茶盏:“二位来得巧,地上这两个人刚刚还提到你们。”
陈二爷登时两腿发软:“县尊,他们一定是含血喷人!”
陈三爷闭了闭眼,这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早知道就不带他来了。
“哦?”孙知县惊讶抬头:“看来你们认识。”
陈二爷匆忙撇清:“不认识,真不认识。”
“你们认识他吗?”孙知县问地上跪着的人。
两人拨浪鼓似的摇头。
“按道理,你们应该还不知道,昨晚发生了一件十分蹊跷的事,这两个贼人去掘孟氏的坟茔,被刘捕头当场抓获。”孙知县再次端起茶杯。
陈三爷用目光按捺住躁动不安的陈二爷,对孙知县道:“掘坟盗墓,是伤天害理的勾当,县尊为民除一大害,实乃盛安县百姓的福祉。”
“谢谢。”孙知县笑笑,又蹙眉道:“不过,本官昨天刚说要开棺验尸、滴骨认亲,立刻就有人去挖孟氏的坟,这又是为什么呢?”
“呵呵,”陈三爷道,“可能是赶巧了吧……”
孙知县一拍大案:“这么多巧合凑在一起,就不是巧合了!分明是有人意图毁尸灭迹,掩盖真相,来人。”
衙役手持水火棍上前,“笃”的一声戳在青石地板上。
陈二爷险些吓跪了,被陈三爷抄了一把,才勉强站稳,心说这孙知县今天怎么一惊一乍的。
孙知县从签筒中抽出一支绿头签,挥手掼在地上:“用刑。”
三木之下,两个盗墓贼立刻松了口:“大老爷明察,我们也是拿人钱财,受人指使!”
孙知县挥手叫停行刑的衙役,指着堂上的两位陈家人:“可是受他们指使?”
盗墓贼快哭了:“真不是……是个膀大腰圆的汉子,没这么清秀。”
陈二爷这才松一口气。
孙知县冷笑道:“你们可想好,掘坟盗墓在本朝可是大罪,开棺见尸者,绞,未开馆者,也要徒刑三十年,你们想要牢底坐穿,尽管替幕后之人遮掩,如果从实招来,本官念你们受人指使,必定从轻发落。”
话音刚落,刘捕头从外头捉回一人,还真是个膀大腰圆的汉子。
汉子态度还挺强硬:“光天化日,县尊为何随意拘拿良民?”
“回老爷,此人是陈二爷家的管事黄忠,一大清早,陈家家丁发现此人带着衣裳细软急匆匆离开陈家巷,怀疑是偷盗了主家财物,将他拿了送来县衙,小人见他神色慌张,便自作主张将他带进来查问一番,请大老爷恕罪。”刘捕头道。
孙知县慢悠悠地说:“抓得好,回头给你补一张拘票。”
黄忠还想叫嚣,忽见被打的辗转哀嚎的两个盗墓贼回过头来,两厢看了个对眼。
“就是他!”盗墓贼指认道:“我们收了他的钱财替他办事,大老爷明察啊!”
“胡说,我压根不认识你们。”
“大人,此人昨夜给了我们三十两银子的定钱,亲自给我们指路,雇我们兄弟将坟茔里的尸体偷走。”
黄忠却说:“大人明鉴,小人昨晚一直在家中侍奉主家,陈家上下都可以作证。”
刘捕头忽然从袖中掏出一样东西,“咣啷”一声扔在黄忠脚下,竟是一串钥匙。
“禀大人,这是昨夜从两个盗墓贼身上搜得的物件,说是从黄管事身上偷的,怕他不结余钱。”
“这是什么?”
黄忠的气焰登时熄了大半:“是是……小人从路上捡的。”
孙知县不紧不慢地说:“黄忠,咱们打个赌,如果这串钥匙打不开陈家任何一间房门,本官亲自给你作揖赔礼,如果打开了,本官可要判你主使掘墓,杖一百,徒刑十年。”
黄忠瞬间变了脸色,陈二爷脸色同样惨白。
“县尊,县尊!”直堂吏一溜小跑进来:“府台大人来了,在二堂等候,小人告诉他您在审案,他说您再不现身,就闯进来见您。”
孙知县倒吸一口冷气,来得真快啊。
陈三爷轻拍一下陈二爷的手臂,让他稍安勿躁。
郭知府直截了当,是来索要尸体和卷宗的。
孙知县按照陈琰的法子,哭丧着脸扑通一声跪下来:“府尊真是救下官于水火啊!”
郭知府都被他弄蒙了。
“孙知县,成何体统,起来说话。”
“府尊有所不知,下官本想先与您通气的,谁知那个陈解元,简直是丧!心!病!狂!,他居然击!鼓!鸣!冤!简直是把下官架在火上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