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 第241节
  于是嬴政传令大军暂且驻兵西楚,把新打下的楚国作为一个驻点,等大军休整万事俱备后就继续去打南越。
  回了咸阳,嬴政让人把那一大堆礼物送到明光宫,夜里把宫女宦官们都赶出去,自己盘腿坐在虎虎的藤编大窝窝里,一边撸大老虎,一边拆盒子看这些礼物。
  “李园的族人送来的?哼,寡人可知道李园是豪富大贵之家,怎么就送了个金制莲花座?拿钱砸呢?!没诚意!”——李盛心说铲屎官真是太不讲道理了,这还没诚意?
  他伸出爪子拍拍眼前能把人眼晃花的金制莲花,这一朵莲花就足有他的老虎头那么大一个,这一座摆件是三朵花两片荷叶,他收到这个的时候觉得自己的两只虎眼都快被闪瞎了好不好!
  在李盛自己看来,金钱就是最大的诚意啊!
  “屈氏族中送的这个倒是还能入眼,这等亮丝银灰的玉石也是难得,回头等行宫那边修葺好了,用这块玉石给你在那边做个浴池,这些猫眼石就潜到蹲兽的眼睛上去。”
  李盛歪头看了看,这块玉石,灰色的底子特别透,像是玻璃一样,但是中间却有着发晶一样的纹路,这纹路还特别规律,像是那种松针纹一样,大概没隔着一尺就有一层最细密的银丝,然后这一层往两侧扩散开大概一掌那么宽,银丝便逐渐稀疏起来,直到变成彻底透亮的玉石。
  确实漂亮珍贵,别说后世,他跟着刘彻那会儿都没见过了。
  据说这是屈氏在西南之地的山底挖出来的,只有两块,一块献给当时的楚王做了一副香炉盘馔,这一块还没动过。
  不过,用来给他做浴池的底石,是不是有点奢侈啊?
  看看铲屎官兴致勃勃的样子,算啦,你高兴就好。
  “这个木料倒是不错,还有些香气,虎虎你闻一闻。”
  李盛凑过去动了动鼻子,扭头打了个喷嚏,用爪垫把木料推远了。
  ......
  李盛的虎头放在自己的两只爪爪上,卧在旁边默默地陪着铲屎官,已经平定了六国实现人生目标的嬴政,看起来真的很快乐,像是一个拆生日礼物的小孩子一样,自从登上王位,这是他最高兴的一天了。
  兴致勃勃的嬴政看完了整个大殿的所有礼物,表示还是昭氏送来的虎形玉雕他最喜欢,他决定把这座雕像摆到明光宫的大殿上,就放在他的王座旁边,而且“再寻一墨色宝玉雕以飞龙,分立两侧”。
  李盛想了想,人家是左青龙右白虎,嬴政这是左黑龙右玄虎,也,行叭。
  今天晚上嬴政本来就小酌几口,这会儿有点兴奋的嬴政再次站起来激情发言:“等寡人百年之后,就让这一双玉雕陪着我安于地宫!”
  李盛一爪子勾住他的衣服后背,把他扒拉了个屁墩坐在了藤编窝里,另一个爪子毫不犹豫地呼上他的后脑勺:整天胡说八道什么呢!!!
  等嬴政刚站起来,李盛跳起来甩甩毛,用大头拱着嬴政往后退,一直把他推倒在床上,然后一爪子糊在人脸上:闭眼睛,睡觉!
  第二天宫中大开庆功宴。
  李盛回到自己的窝,睡醒了也懒得起床,一直赖在窝里,直到前边宴席都开了,这才打着哈欠慢悠悠地过来,绕到嬴政后面,窝在他的专属窝窝里——这个窝窝其实是个竹床,还有一体的竹制小桌子,每逢宴席,嬴政都会把这个窝端出来,这种竹子是金黄色的,放在上面也不突兀。
  李盛发现今晚上的羊排挺不错的,嬴政桌子上那一盘子都投喂给他了。
  吃完了这一盘,明显没吃够的大老虎站起来,前爪伸出窝外伸了个懒腰,然后舔着嘴巴下了台阶。
  武将这边王翦和蒙骜的座位比较靠前,俩人位置挨着。
  蒙骜虽说年岁已高这两年少有征战,但这位老将军劳苦功高,嬴政很是敬重。
  大老虎毫不见外地把自己巨大的身体蹲到他们俩中间,看了看蒙骜盘子里已经啃了一半的羊排,又瞅瞅右边王翦那一整盘似乎还没动。
  虎虎舔舔嘴巴,伸出爪爪指了指那盘羊排,两只金黄色的虎瞳看向王翦:那啥,你是不是不爱吃这个啊?我帮你解决?
  默默看懂了的王翦:其实本将军一直都有一个习惯,就是把比较爱吃的东西留到最后吃。
  但是他看看上面正含笑望过来的大王,还是把那盘骨酥肉烂香气浓郁的羊排端过来一根根地投喂了大老虎。
  李盛吃完了他的,毫不犹豫站起来就走,一边走一边看,又蹲在了蒙毅蒙恬哥俩旁边,今夜是满朝欢庆,嬴政许两千石以上的官员可以带着家眷一起前来。
  大老虎的爪爪轻轻拍拍蒙毅:是不是吃不完,虎虎可以帮忙!你看你俩,一人啃了三条了,这大盘子里还有好多呢!
  相比于羊肉,还是撸大老虎更有趣好不好!
  从开席就开始炫这会儿已经吃了半饱的小哥俩也非常乐意地把桌子上的羊排肉都献给了神虎,李盛也非常慷慨地伸出自己的爪爪,让他们俩捏了个爽。
  后面的一位年轻小将看到这边的官司,早把自己的羊排肉先干干净净地放在一边就等着大老虎过来了,可谁知道,吃完了蒙家哥俩的肉,这玄虎居然遛遛达达地回去了!
  好遗憾啊!
  李盛吃够了就跑,这会儿已经上了舞乐,下边大臣们也喝得有些上头了,有的开始随着鼓乐笑闹或者欢唱,李盛卧在上面,伸出两只前爪按住自己的耳朵:有点吵噢!
  这一夜欢笑直到半夜方才停,嬴政也少有地喝多了,宴席结束后还吵着要去祭拜祖宗,他现在就要去!
  宫女太监们都束手无措,跟着秦昭襄王打过仗的老将军们也都喝多了,这会儿想起当年先王的恩遇,一时间也是情绪激动,恨不得也跟着去,被家里的小辈拽住。
  关键时刻还是得看虎虎啊。
  李盛看谁都不敢动,一爪子上来把本来就昏头的人拍倒,然后示意宦官把嬴政扶进后殿休息。
  第二天一早,李盛刚醒就看到嬴政站在窗户边上背着两只手在那儿装深沉,但是细看耳朵却有些微红——哼,肯定是想起昨天晚上的丢人事迹了!
  嬴政还是小朋友的时候出糗了,就这样红着脸装面瘫!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让文武大臣们也赶紧忘记昨天晚上的事儿,嬴政迅速下达了新项目。
  “寡人以渺渺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都给老子头脑风暴,想想什么样的帝号才配得上我平定六国一统天下的伟大功绩!
  文武百官们各有想法,第二天,李斯、王绾、冯劫、吕不韦等人商议后,郑重上书向皇帝报告。
  他们认为,自古以来最有功绩的就是五帝,但是他们的土地只有千里,诸侯们有的来朝见,但是有的却不听诏令不奉君主,可见纵然是五帝也无法控制天下所有人,无法让他们的命令传达到所有的地方。
  但是陛下您却是平定天下一统中原,言出法随,诏令无有不从者,这是亘古未有之伟业啊!您的功绩远超五帝!
  于是,我们认为,五帝也无法与您的功绩相抗,您用“帝”字实在是有些不合适了,这个字不足以昭显您的霸业。
  既然如此,那不如用“皇”字,古代有天皇、帝皇、泰皇,其中泰皇最为尊贵,大王您就应该称为“泰皇”啊!
  您发布的政令应当称为“制书”、“诏书”,大王您自称也应该从“寡人”改为“朕”,这才符合您的身份啊!
  但是很快,这个计划书被嬴政打回来了——嬴政表示,诏书等称谓没意见,但是帝号,寡人很不满意,前边人都用过的字,我都不用!
  用别人用过的称号,那怎么显示我的与众不同呢?你们怎么一点新意都没有?!
  讲道理,当李盛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恍惚间还以为是后世某个上司在给打工人讲话:你们的项目没有创新点啊!打回去重做一版!
  于是大家继续冥思苦想。
  最后嬴政还是不满意,干脆自己上了。
  “去‘泰’着‘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朕,即‘始皇帝’”!
  第365章
  虽说秦国是吞并六国而不是重开一朝,但是,中原统一的历史意义实在是非比寻常史无前例,在史书上,秦国,将要变为“秦朝”了。
  新朝诸事繁杂,在确立了帝号后,还有不少要紧的事需要拿主意。
  在封建王朝时代,每逢新的王朝入主中原,总会通过一些仪式来证明自己政权的合法性,而这些仪式,大都始于秦朝这个大一统王朝的开创者。
  仪式之一,便是符谶,或是玄妙灵异的吉祥物,或是天下皆知的传言预知,总要通过一些什么东西,来证明“我主当位早有预言”这件事。
  在历史上,秦朝百十年来都没啥吉祥物出现让大家做做文章,于是历史上秦朝的大臣们冥思苦想,甚至不惜追溯到五百年前秦文公时代,说文公的当年打猎的时候曾经捕获一条黑龙,以此作为天命天意的象征。
  这一世就省事儿多了,也不用大臣们辛辛苦苦地挠破了头地瞎编——无论是始皇帝之母帝太后梦黑龙入腹而有孕,还是嬴政本人自小便有玄虎伴身护佑,这都不用艺术加工的,这都是实事儿!
  嬴政想到这件事简直都骄傲得不得了,去宗庙祭祀的时候还跟祖宗唠叨起来,帝太后说过的黑龙如梦他未曾见过,但是楚国投降那天,有黑龙自西边而来,可是他亲眼所见,咸阳百姓都跪拜不迭,这是万民共知。
  在那次大宴后的第二天,嬴政就去祭拜先祖了,但其实,在秦宫中,也有一处殿宇宁晓堂,是专门陈列先王祖位方便子孙祭拜的,嬴政祭拜回来后,觉得自己说得不够详细,生怕祖宗们在底下不够清楚,还令人专门画了一副那天的场景祭在殿内。
  李盛陪着他来回倒腾,感觉自从六国都灭亡后,嬴政就一直有点兴奋劲儿下不去。
  不过兴奋归兴奋,事情还是一件件办起来。
  符谶不用操心了,接下来就是“德运”。
  战国时代的齐国方士邹衍首创“五德终始”之说,在整个战国时代都非常流行,嬴政也不能免俗。
  五德之说源于中国传统思维中的五行学说,到了春秋时期,在五行学说的基础上,又产生了相生相克的思想,而放在王朝政权上,历代帝王的更替也要和五行一一相应。
  从黄帝开始,黄帝属土德,夏朝属木德,商朝属金德,周朝属火德,而如今秦代周,正当属水德。
  实际上,秦国在很久以前有兴兵一统之志的时候,便造就定下了秦属水德,只是在嬴政正式完成了这件大事后,才正式摆到了台面上而已。
  水在阴阳五行中属阴,对应季节为冬季,色彩为黑色,数字对应“六”。
  故此有秦一朝,国尚黑色,“衣衫旌旗皆上黑”,百姓的帽衫也大都是这种颜色,故称为“黔首”,黄河也被改名为“德水”,还有很多度量称办都以“六”,或者六的倍数为计。
  嬴政在下发这些诏令的时候都是以一种“哇哈哈哈这天下终于由我做主了!”的兴奋状态,李盛在旁边趴着都能感受到他浑身洋溢的那种欢快和工作劲头儿。。
  像什么呢?李盛甩甩耳朵,嗯,很像是他当两脚兽的时候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房子后自己计划装修的那个状态。
  嬴政加班到夜里二更都还是很精神,果然事业心就是最有效的兴奋剂。
  李盛都睡了一觉了,抬头一看,嬴政还在翻看底下人送上来的玉玺图样,两只眼睛里都有红血丝了,还一点困的意思都没有。
  不行啊,这还要去封禅呢,熬夜会让免疫力下降,回头去山上再吹得风寒就完蛋了。
  大老虎站起来抖抖毛,轻车熟路地叼着嬴政的袖子把人拽到了内室床边。
  嬴政早就洗漱过了,只是头上还带着冠子,大爪垫拍拍两脚兽的头发,嬴政一边抱怨很快就看完了虎虎你该晚一刻钟的巴拉巴拉,一边身体倒是很诚实,自己伸手把头上的簪子拔下来散了头发躺好。
  不过就算是熄灯躺下了,感觉嬴政的脑子还是很兴奋,玉玺,是天下之主的令玺啊!
  躺了没一小会儿他就拉过虎虎的一只爪垫来捏捏,听着大老虎的气息,似乎也没睡着,他摸黑rua了rua老虎的圆耳朵,小声跟虎虎念叨起来。
  “虎虎,你说玉玺用那块玉石?赵国的那块和氏璧倒是美玉无瑕,还有一块蓝田玉也极为润和端凝......”
  “还有还有,上方的蹲兽,到底是用盘龙还是蹲龙,飞龙是不是也很好?蹲龙更合适,但是未免不够霸气......”
  “我还想给你也做一方玉玺,就用我十二岁的时候你送给我做生辰贺礼的那块墨玉......”
  李盛觉得不能打击孩子的好心情,于是非常耐心地又听了一会儿,希望嬴政说着说着就困了睡过去,但是他错了——嬴政越说越精神啊!
  李盛听着外面打了三更了!
  虎爪毫不客气地呼在了铲屎官的嘴巴上:闭嘴,睡觉!
  黑夜里两只金黄色的虎瞳凛凛地看过来,嬴政乖乖躺好闭上眼喝上嘴——他觉得自己再不睡,虎虎很有可能会把他打昏睡过去。
  最终确定下来的玉玺还是用那块和氏璧做的,下面是方形玉玺,底部刻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侧边刻了秦国传世的玄鸟纹,上方是雕龙,龙形是下盘身,上昂首。
  李盛也有一块玉璧,是那块墨玉雕成了卧虎的形状,但是下面是平的,刻字为“天予灵寿,永日昭安”,墨玉印章比玉玺要小一圈。
  很快,嬴政就用自己的新制玉玺发出了第一道诏令:他要去泰山封禅!
  封禅,在这时候是两项活动,“封”指的是在泰山山顶筑坛祭天,“禅”指的是在梁父山祭地,先祭天,在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