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 第236节
  还有这次的情况,每次虎虎不赞同他,大部分都是一爪垫先拍过来,小小的嬴政要是不服气要哭闹,紧接着就是大尾巴塞嘴堵住哭声,然后再一爪垫拍屁股。
  这都是他小时候亲身体会过的丝滑小连招啊!
  嬴政想起当时小小的自己被一尾巴卷上老虎背,他拽着两撮老虎毛被颠颠地带回宫,还有些感慨,现在虎虎可驮不动他了啊。
  见上面的大王更衣后似乎冷静了下来,下面一堆人也不装哑巴了,以李斯为首,开始苦口婆心地劝谏大王,您宽宏大量要以大局为重啊,咱们大业未成这个外在形象得维持啊,为了将来的攻战顺利,您得忍一忍啊,您要成为四海之君,要有宽容之德,要教化治理,不能一味暴力啊吧啦吧啦。
  其实嬴政那会儿也是一时情绪上头而已,理智占据上风后他也知道屠城是万万不能的,于是嬴政就坡下驴,这件事也就过去了。
  十三日后,燕国国都城破,燕王和太子丹逃亡辽东。
  王翦知道之前打邯郸和大梁的时候都是废了很大功夫的,因此,他也是非常认真地对待燕国都城,还专门派了李信在后方支应,他则是非常谨慎地开启了第一轮攻城战,但是,就这?就这?!!!
  这个燕王,不行。
  秦军不是没和燕国打过仗,在老兵的记忆里,之前的燕军没这么弱吧,但是这次就真的很拉胯。
  指挥混乱,这场抗击战根本就是乱打啊,到了第三次交手的时候,在王翦刻意制造的破绽那里,秦军吸引了对面的大部分火力,而李信已经从西北门带着骑兵逼开了城门。
  但是没能捉到燕王。
  燕王他虽然干正事差劲儿,但是逃跑技术一流,早在情况不对的时候,他就带着太子丹在一部分骑兵的护送下逃了出去,一路往辽东去了。
  国君和太子都跑了,城墙上的燕军还在努力抵抗攻击,想想都替他们心酸不值。
  等王翦发现的时候,追已经来不及了。
  消息送回咸阳,嬴政有些失望,但和大臣们商议过后,还是决定先整顿燕地,国君弃其民偷偷逃跑,燕地百姓必定伤心失望,正该秦人招揽人心啊。
  另一边,燕王逃亡到辽东后依然是惊惧不安,生怕秦军追来,食不下咽夜不安枕。
  人在长时间精神高度紧张的焦虑状态下,情绪会更加激进,思维也会更加狭隘,有时候看着太子丹,他都会忍不住想,是不是当初如果太子丹没有派人去刺杀秦王,秦王就不会那么快攻打燕国,就算是攻打了燕国,也会允许他投诚自安,留一块小小的食邑安度晚年,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逼得他无路可去只能偏居一隅。
  太子丹也注意到了父亲的态度变化,不由得心酸苦痛,他当年费尽心机一路千辛万苦地逃回来,不都是为了燕国吗?!
  于是太子丹也对燕王有了怨怪之心,父子两人逐渐离心背志,而在有心人的挑拨下,燕王竟然杀了太子丹,以头颅奉送回咸阳,希望秦王能看在他已经惩治首恶的份儿上宽恕他。
  而秦王也确实没有继续再派兵过来追击燕王。
  但这绝对不是因为燕太子丹的头颅,他的头还没这么值钱。
  也绝对不是因为燕王那封看起来愧悔泣泪的谢罪书。
  燕太子丹派人刺杀嬴政,燕王就真的毫无所知吗?太子丹可是在国内悬赏千金以求高手。燕王要么是失察,要么是纵容,反正肯定是要死的。
  只是,辽东遥远寒冷,为了一个狼狈逃生的燕王去派兵追击,嬴政表示区区燕王,还不配他的秦军这样劳动奔波。
  燕王无才无德,就算苟全性命,龟缩一地,也不会再有任何作为,将来大秦一统中原,他自然是无处可躲。
  “燕王倒是舍得。”嬴政夜里看着拿封帛书,讽刺地说。
  李盛歪头看看他,历史上燕王是先跑到代地投奔赵国地流亡太子赵嘉,后来两方又一起逃亡到辽东,也是赵嘉道“秦攻燕实因太子丹之谋”,燕王才杀了太子,但是这一世可没有赵嘉,燕王不一样是杀子求命?可见其人心狠无情。
  接下来的一件事,也使得嬴政暂时没有精力再去顾及远在辽东的燕王,转而将视线集中到韩国故土新郑。
  就在嬴政遭遇刺杀后,他对之前的亡国贵族也更加戒备起来,原本被安置在旧日韩国境内的韩王安,就被嬴政下令迁徙到郢陈去了。
  将韩王安远离故土,目的在于切断他和韩国旧地之间的联系,防备可能会出现的意外。
  但是就在这件事后不久,韩国一些隐蔽的地下抗秦活动更加激烈起来,就在韩王安被迁徙后不久,新郑爆发了叛乱。
  嬴政派遣昌平君前往镇压叛乱。
  第356章
  昌平君在后世的知名度不高,但是,他出身绝对显赫,要说起他的身世,还要从秦昭王那一辈开始往下才能捋顺。
  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同时也是楚顷襄王二十七年,这一年,秦楚两国战后握手言和,楚顷襄王熊横的太子熊元,被送到咸阳当质子。
  这在战国时代也是常规操作了,太子当质子也很常见,燕太子丹不就是吗?
  熊元虽然来到千里之外的楚国,但是他在楚国的日子并不难过,因为这时候的秦昭襄王,是楚国王室女宣太后的亲生儿子,当时活跃在秦国政坛上的穰候是宣太后同母异父的弟弟,华阳君羋戎则更是秦王王室,在秦国位高权重。
  当时的楚系外戚在秦国还是很有地位的,有这样一位长辈照拂,熊元虽然是客居他乡,但是日子过得也不错。
  甚至来到秦国不久之后,他还有了夫人——秦昭襄王的女儿,安国君的姐妹,论起来,算是嬴政的姑奶奶。
  秦昭襄王把女儿嫁给熊元,除了秦楚两国世代联姻,当然也是看中了他作为楚国太子的身份。
  熊元很快就有了自己的长子,为他起名为熊启,这就是后来的昌平君。
  大概十年后,已经执政三十六年的楚顷襄王病重,身为太子的熊元却是远在秦国,他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刻就回到楚国守在楚王身边,以免意外的发生。
  要知道,他虽然没有什么兄弟,但是阳文君(顷襄王的亲弟弟)可是有两个成年的儿子,一向聪慧仁孝,倘若楚王骤然暴毙而他迟迟不归,在王位的诱惑之下,他可信不过阳文君这位十年未见感情淡薄的王叔,何况,他久久不在国内,与亲贵大臣们的关系本就不如阳文君亲密。
  熊元当即就去向秦昭襄王请辞,但是秦王不允,他希望得到更多的利益,虽然是女婿,但是秦王开口一样不留情面,熊元犹豫之下,秦王便拒绝了他的请求,只肯让当时陪着他在秦国的王太子师傅黄歇回楚国先看看情况。
  二人回到府内后,黄歇当机立断,让熊元假冒他的身份回楚国,而他则是代替熊元留了下来。
  等熊元差不多已经到达了楚国边境,黄歇才去找秦王请罪,秦昭襄王自然是大怒,要杀了黄歇泄愤。
  但是当时的秦国丞相范雎与黄歇一向交好,劝说秦王把黄歇干脆也放回去,熊元已经离去,就算再留着黄歇也没用,不过是与楚国再添不愉快而已。
  于是黄歇也得以顺利回国。
  三个月后,楚顷襄王去世,熊元登基为王,后世称为楚考烈王。
  为了报答黄歇在秦国的十年护佑照管,和在危急前的舍命相护,熊元封他为楚国令尹,也就是丞相,同时还封为春申君,让他执掌楚国国政大权,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熊元因为回国的不愉快,也没有派人去秦国接回秦夫人和长子熊启,于是,母子二人就继续在母国秦国生活,熊启,也就是昌平君,是在秦国长大的,也是秦国户籍。
  按照当时的秦律,只要是秦国女性所生的孩子,就都是秦人,何况昌平君的母亲是身份高贵的秦国王女。
  而因为他的身份兼具楚国和秦国两方王室血脉,昌平君的地位也比较尊贵,历史上甚至在吕不韦被处置后做了十几年的丞相,当然了,这一世倒是没有做丞相,但是也一样是位高权重,之前还做过御史大夫。
  另一边,熊元回了楚国后,很快又有了一个儿子,取名为负刍,是一位姬妾所生。
  后来,黄歇觉得大王的孩子太少了,有些着急,这时候一位叫李园的小官向他举荐了自己的妹妹,果然长得极美,于是黄歇便把这个女子又献给了秦王熊元。
  李夫人很快就怀孕,生下了长子熊悍和次子熊犹,也被立为楚王后。
  历史上有些记载说是李园先被妹妹献给春申君黄歇,待此女有孕,又把此女献给楚考烈王。
  这个说法和当初的吕不韦献赵姬给异人是一个套路,但是,以李盛自己的亲身经历,当年赵姬进嬴异人的府邸,还要在谨室内待够了二十天,由那些有经验的嬷嬷确认女子经血正常,确认无孕信,方才与嬴异人同处一室,而考烈王身为一国国君,这些过程只会更加标准化,王室对于这些被献上来的女子美姬自有一套流程,有御医,有侍从,有各种经验丰富的嬷嬷医女,大概率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除非有人买通了王宫内的一系列相关人员,或者考烈王对李园之妹实在是喜爱情不自禁,但这个概率实在是太小了。
  无论真实情况如何,现在的熊悍是铁板钉钉的楚国太子了。
  现在楚国的情况是这样的:熊元病重,熊悍作为太子,身体也不是特别强健,但是熊元还是决定要把王位继承给他,令太子舅父李园和春申君黄歇好生辅佐。
  昌平君也已经认定自己怕是此生都难回楚国,也安心在秦国待着,嬴政派他前去平叛,他也尽心做事。
  但是,万事不可预料,历史上的昌平君还真回了楚国,还做了楚王。
  熊悍身体不好,登基两年后就去世,无子。
  楚国王位由熊悍的同母嫡出弟弟熊犹继承了。
  但是这位熊犹对朝政的掌控力实在是太差劲,他登基不到两个月,就被庶出兄长负刍带兵发起政变,熊犹被杀,负刍上位登基为新一任楚王。
  而就在负刍登基当政的第四年,秦军大举攻楚,就在这时,昌平君叛秦助楚。
  但楚国还是没扛过秦军的主力,负刍被杀,而后楚国大将项燕推立在郢陈的昌平君熊启为楚王,继续阻止楚人抗击秦军,但失败,而后昌平君和项燕都被杀死。
  但这一世,很多事情都提前发生了,包括韩国遗民在新郑的叛乱,以及昌平君奉命去平叛,并在郢陈驻兵镇守韩国旧地。
  嬴政正在积蓄力量,下一个攻打目标就是楚国,而现在,别说负刍了,连熊悍都还没上位——熊元重病,但是人家还没死呢,或许,这一世的昌平君,会有个不一样的结局。
  第357章
  秦国连年征战,打了燕国后,嬴政便打算先休整一段时间,剩下的只有楚国和齐国,齐国君主懦弱无为一向奉秦谨慎,也就是说,实际的敌人就只剩下楚国这个强国了。
  而且打下来的地盘也得内化整顿一番,吕不韦、昌平君等几个近臣都先后被嬴政派出去到各国旧地督检地方官吏,镇压反叛行动,安抚民心。
  昌平君很快就把韩国旧民的叛乱镇压下去,在郢陈驻兵以防再有事端。
  李盛最近经常出去,云阳宫里的两个孕妇都要临产了,李盛打算去打点猎物,搞点好看保暖的皮毛,现在是十月下旬,很快就会冷了。
  嬴政最近也没有那么忙,虎虎整天来去匆匆,知道他老是从后门的宫墙那里翻过来跳过去,还一边撸虎头一边好奇地问起来:“怎么不叫侍卫开门呢?自己跳进来多费力啊。”
  李盛撇撇耳朵,趴在毯子上昂起下巴示意铲屎官帮忙挠痒痒,听他说话,尾巴甩了甩,指向门边正在换岗的侍卫。
  门口的侍卫也不是一直在那里,他们也有巡逻任务,他最喜欢登陆进宫的那块地盘,离着小宫门还有个几百米,他还要过去叫人,这功夫他早翻墙进来了。
  再说了,有时候是夜里,他也不愿意惊动太多人,叫小声听不清,叫大声的话,宫墙那边的一排小房子里还住着轮班的人,他一叫人家就醒了,多不好啊,打工人很辛苦的。
  挠完了下巴,嬴政把手举过来给他看:“看你掉的毛毛。”
  他一摩挲虎虎的皮毛,手上也沾了一层灰黑色的细毛,连新换的衣服上都是。
  李盛露着灰白色地毛肚皮四仰八叉地躺在毯子上,两只前爪往脑袋后面伸长,后爪则是向后面抓住毯子,惬意地伸了个懒腰,听嬴政说他掉毛,他两只前爪抱住嬴政的手看了看,嗯,这阵子确实掉毛比较多,该梳毛了。
  大老虎翻过身子站起来抖抖毛,走到东边的屋子里叼了个金红色缀宝石的盒子出来,前爪一伸,指甲弹出来,另一只前爪踩住盖子,锁扣被尖锐的指甲一挑,盒子开了,大老虎想把里面的梳子叼出来,但是发现不好叼——粗细大小的四把梳子在最上面一层排得那叫一个紧凑。
  李盛想起他还在当两脚兽的时候,过年的饮料盒子里最后一层,连个手指都伸不进去,这梳子也是,不知道是谁收拾的,他用指甲往外抠了两下,抠不动。
  岂有此理!
  暴躁的虎虎一爪子把盒子掀翻了。
  嬴政赶紧过来撸撸耳朵摸摸头,先挑了最大的疏齿梳子给它顺起背上的毛毛。
  李盛板鸭趴在地上,感受着圆润的木头梳齿从耳后一直慢慢到了尾巴根,然后被拍了两下。
  收到信号的大老虎翻身,呼噜噜地把肚皮露出来。
  嬴政这阵子比较轻松,当下屋子里也没人,于是撸着撸着,就把自己埋进毛毛里了,吸猫使人愉快,plus版本的大猫猫更是加倍治愈!
  给大老虎做完一次发型设计,主要包括梳理、打薄、剪毛结等等活动,天边已经是金乌西坠,李盛爬起来抖抖毛,看向身边已经装了两个篮子的老虎毛毛,过去蹭蹭铲屎官,今天下午可是辛苦了!
  第二天嬴政兴致起来还跟着过去观摩了一下自家虎虎的翻墙活动,果然很威武的样子,飞虎凌空金瞳神采,大老虎起跳的时候,那种野性生命力的冲击,会让人惊叹不已。
  李盛成功落地,冲着那边嗷呜叫了一声:走咯!
  宫墙内传来嬴政带着笑意的声音:“寅君不要贪玩儿早些回来!”
  “嗷嗷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