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 第163节
  自汉朝立国以来,与匈奴之间的和亲政策持续了数十年,马邑之战,可以说是第一场大胜。
  而这一场胜利,对刘彻而言更是意义非凡,登基八年来,他首次主持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就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战功是最有用的强心剂,打赢了匈奴,少年天子的君权威信都更强了。
  打完了仗,也不能立刻班师回长安,要打扫战场,要统计人数,要安抚伤员安葬死者,还要归拢粮草辎重。
  因为匈奴人逃跑的时候被李广带着四万人堵住去路,后面又被赶过来的李息追击截杀,被追得连命都没了,哪里还顾得上粮草,因而这一次,倒是截获了不少匈奴的粮草辎重,武器皮具马鞍也有不少。
  韩安国后面带着一群小吏来归拢数量,低下身子抓起一把粮食来看了看,笑叹了一声:“匈奴人历来横行,不知道抢了咱们中原多少粮草财物,这场仗打得痛快,倒是叫咱们得了他们的东西了。”
  “这些马鞍被踩踏得不成样子了,叫个人来看一看还能不能修补,先收拾起来,这天眼看着就阴下来了。”吩咐了一声,韩安国继续往前走,眼角瞥见了那边正行色匆匆的王恢,他不由得在心里嗤笑一声。
  有些人啊,真是嘴上说得豪气干云,在未央宫跟他打嘴仗多么威风。
  可放到战场上,却缩手缩脚畏首畏尾地叫人看不上。
  陛下安排他伏击,他就真在自己的地盘上等着伏击,李广都敢动兵把人截住了,李息也过去了,他硬是犹犹豫豫到最后才带着人过去,不说远的,就是早过去一刻钟,说不得就能再多留下一两千匈奴人。
  想到这,韩安国心里叹息一声,当时陛下看重他,让他带着十几万主力军埋伏在马邑城后边的山谷,他满以为这次能立下大功,可天不遂人愿,终究是功亏一篑,那单于竟半路上就生了疑心,到底也没进城,倒是让李广、韩嫣、张次公几个人立下头功。
  自己白忙活一场,连匈奴人的影子都没看着,真是想起来就郁闷。
  他是天命使然,可王恢,就是自己不争气了,这两日连陛下都没传召他,眼看着是对他不满意了。
  想想王恢,韩安国心里就又好受了点儿。
  李盛正在刘彻的中军大帐桌案上睡觉,睡得非常霸道——他一开始是蹲在旁边看刘彻写公文的,后来困了就原地趴下睡,占了刘彻桌案的最中间位置,谁知道刘彻看金雕睡得沉,舍不得动,就让阿曜在这儿睡了,连传召将领们来议事,也没挪动。
  在帐篷里的人们就这么看着大金雕霸占了陛下的桌子,谁都不敢多说一句。
  大家都知道,要不是阿曜之前带着陛下去看那两处高地,又把韩嫣和张次公弄过去埋伏,这场仗,绝对没有这么顺,就在军臣单于疑心后撤的那一瞬,箭雨彻底打乱了匈奴的军心,军心一散,阵势就乱了。
  李盛也确实累了,他从跟着大军从长安过来就一直悬心,现在打完了,他终于可以放心休息了。
  这一睡,就睡到了晚上,李盛醒来的时候,刘彻正在旁边一边看公文一边守着他,手边的托盘上是准备好的清水和各色新鲜肉条。
  “醒了?喏,吃点东西吧,这都是底下的小将们送来贿赂你的。”刘彻的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笑意,见阿曜醒了,放下手里的东西,顺顺金雕的羽毛。
  贿赂?贿赂他一只金雕干嘛?
  刘彻用筷子挟着肉条亲自投喂阿曜,看着刚睡醒的大金雕有点懵懵的,头上还翘着一根草叶,看起来有点傻:“你这次帮了韩嫣和张次公,底下的年轻将领们羡慕得不得了呢,朕要设鹰扬卫,还没选定首领,他们倒是急得很。”
  ——天子亲军向来是最容易立功的。
  汉代选拔人才的途径非常有限,在没有科举制的年代,要么是天子下诏征辟英才,要么就是直接起用身边最信任的人才。
  而在汉代,后一种方法是很常见的,从汉武帝时期的武将就能看出来,卫青、霍去病、李广利都是外戚,李广、李息、程不识等人则是从汉文帝、景帝时期就是皇族信臣,他们的忠诚不用怀疑,天子对于这些熟悉亲近的武将有天然的信任。
  刘彻刚登基的时候,曾有期门军,当初的期门军,已经是天子亲军,深受信重。
  如今天子又要设鹰扬卫,大家都很激动啊。
  就算不冲着陛下,冲着大金雕也很值啊,这次的韩嫣和张次公,不就是因为和金雕配合默契,这才被选中去听信号打伏击,立下大功吗?
  大家都很想进步,但是又不敢去问陛下,只能讨好讨好大金雕了。
  李盛这几天的伙食都很不错。
  韩嫣和张次公那里也经常被问,大金雕喜欢吃什么肉啊?鸽子肉?肥一点的还是瘦一点的?野鸡肉吃吗?羊肉呢?
  韩嫣来找阿曜,摸摸他的翅膀:“阿曜啊,你现在可是风头得不得了啊!”
  大金雕得意地抬头冲着他眨眨眼。
  回京之后,京中的年轻子弟们就更多了,听说陛下要选鹰扬卫,都想试一试。
  刘彻选来选去,还是更倾向于从亲近人中选。
  圈了四个人让大金雕自己挑:韩嫣、卫青、张次公、李敢,都是他最信得过的一批年轻人,李敢是李广的儿子,和韩嫣一起,也是他少年时期的玩伴。
  李盛最后选了张次公。
  卫青将来是要当主帅的人,不可能一直跟着他,而他需要和鹰扬卫长期相处,培养出默契;
  李敢应该也很勇猛,曾经带着四千人和匈奴四万人死战,最后带着十几人冲出重围,但是吧,李盛跟他不熟啊,且历史上李敢因为一些原因,曾怨恨卫青,不知道性格如何,还是算了;
  韩嫣和张次公两人,韩嫣性格更跳脱些,张次公更细心敏锐,箭术也更胜一筹,鹰扬卫选拔的都是射术超群的士兵,他也更能服众。
  大金雕在他肩上落下那一刻,张次公只觉得太激动了,头脑都晕眩了一瞬,卫青是卫夫人兄弟,韩嫣和李敢都是名门之后,他都觉得自己没机会了的。
  张次公定了定神,稳稳地跪下去:“臣谢陛下赏识恩遇,必定尽心竭力为陛下效忠!”
  出了未央宫,韩嫣就把大金雕抓住了:“阿曜,你个小没良心的!”
  虽然这样说,但是韩嫣心里也知道,他射术比不上张次公,骑术也差点,这次的人选还是很公允的。
  李盛过去蹭蹭他的手:哎呀不要这么小气嘛!大家还是好朋友!
  然后就被抱过去rua了一会儿——李盛合理怀疑,韩嫣根本没生气,他只是想找个理由rua鹰鹰而已。
  鹰扬卫人还没招满,眼下只选出来二百人左右,但鹰扬卫的制服却很快就做出来了,李盛围着张次公转了两圈,这也太帅了吧!
  刘彻觉得他得给阿曜把面子做足了,亲自传少府的人仔细吩咐过,这衣服做的漂亮极了:胡服的制式,但上衣比一般的短衣要更长更宽大一些,大概到了小腿处,下身倒是没什么不同,一样是长裤和革靴。
  黑色的胡服上绣了翅羽纹样,从前胸两侧一直到大臂手肘部,就是金雕展翅的形态,腰带和胸前的纹边,都是飞鸟纹路,后背处也有绣样,是金雕飞翔时的侧身剪影。
  还有鹰扬卫的令牌,做的就是大金雕展翅飞起来的样子,正面是上好的木头雕刻纹路,反面是铁画银钩的“鹰扬”二字。
  鹰扬卫设首领一,副手二,队长十。
  副手的衣服更简单一些,首领背后的绣样是满绣,副手就只有一圈轮廓。
  队长的衣服就没了后背的纹样,只有前胸臂膀处的两只大翅膀;
  一般兵士就更简单了,连翅膀都没了,只有腰带、纹边和束袖处有简单的飞羽纹样而已。
  ——毕竟也要考虑成本支出嘛。
  但就算衣服简单,料子和版型在这摆着,鹰扬卫里都是选出来的身高腿长腰细肩宽的好苗子,制服一穿,照样是威风赫赫英武不凡。
  李盛很满意,到时候一群大帅哥骑马出动,风驰电掣,这跟着出去,多拉风啊!
  可惜这会儿没有手机,不然拍照一定出片。
  大金雕想了想,明面上这可都是自己的人了啊,第一次见面,得给点见面礼。
  李盛围着他们转了一圈,很快就知道送什么了——以后一起行动的话,他肯定会随即落下来,新衣服这么好看,他总不能直接抓上去吧,他的爪勾可是很尖锐有力的,再说了,人的胳膊也受不了啊,得垫上点什么,绑臂得备全。
  于是刘彻就发现,阿曜这阵子好勤快啊,一直出去打猎,目标还很专一,只要狐狸皮。
  一开始他还以为阿曜是给他猎的,还专门过去跟鹰鹰说了一回,表示自己的皮子还很够用,连小公主她们的都不缺,阿曜你不用这么辛苦云云。
  但是大金雕看了他一眼,还是继续每天出去打猎,还是专猎狐狸皮,太差的还挑出来不要,只要中间最完整的那一块。
  刘彻吩咐少府把皮子都好生处理好,心里纳闷得很,那一眼,阿曜好像有点点心虚啊,是他的错觉吗?
  大概过了十几天,狐狸皮也堆了一架子,他知道阿曜是要干什么了——大金雕拽着少府的绣工们,还让人家拿着工具,去找了鹰扬卫,挨个给他们量手臂尺寸,还把他的臂缚拿走示意给绣工看——阿曜要用那些狐狸皮,给鹰扬卫每个人都做一副臂缚!
  第235章
  “阿曜待他们倒是好。”刘彻在未央宫正殿,听说少府来人请示陛下关于鹰扬卫臂缚的事,扭过头冲着韩嫣抱怨一句。
  韩嫣笑一笑不说话,陛下也就嘴上抱怨两句罢了。
  他最近也是心情很不错,马邑之战中,因带兵伏击有功,他靠着积攒的军功也有了爵位,是为“少上造”。
  汉代的军功爵制承袭自秦代的“二十等军功爵制度”,从最低等的一级公士,到最高的二十级列侯,都是通过军功来衡量赐予的。
  最高的两级,也就是二十级列侯和十九级关内侯,是侯爵级别,为贵族爵,子孙后代可以原位承袭,李广心心念念不能封侯,不是他没有爵位,而是军功一直没有积攒到侯爵的级别。
  再往下,第十八到第九级,是卿爵级别,也就是“官吏爵”,韩嫣、张次公这次获封的爵位就属于这一类中的第十五级。
  从第八级往下,就是民爵了,价值就低很多,从第八级到第三级,继承的话要降两等,第一级第二级的“公士”、“上造”根本无法继承。
  这些低等爵位被称为“民爵”是因为,民爵实在是太普通了,汉代皇帝会在一些大日子,比如新帝登基、立皇后、皇太子或者改元、出现祥瑞的时候,普遍为吏民赐爵,赐爵对象有时候是天下所有男子,有时候则是户主,或者是每户的继承人。
  自汉朝建立一来,从高祖刘邦开始,到汉景帝,就已经累计赐爵十六次,也就是说,只要是汉朝公民,就会获得这种全民福利性质的爵位,如果一个汉朝人,没有战功,只靠身体好长寿,也能攒下很不错的爵位,当然了,这种爵位最高也只能累计至第八级。
  但是,民爵只是听起来好听,其实没有什么价值,有爵之人越多,民爵就越贬值,要想获得真正的官吏爵,还是得上战场。
  见少府的人来了,刘彻把手里的公文一放,兴致勃勃地叫人拿了绣样来看,翻来翻去,最后定了云卷纹的封边:“鹰翔长空,这云纹倒是称意。”
  还特地吩咐人在里面多垫上几层粗布,连着护腕的皮带也都做好。
  “阿曜亲自去打的狐狸皮,让他们好好用心做,东西就从府库里出。”
  韩嫣低头喝了口蜜水:他就知道是这样。
  “阿曜就是爱操心。”刘彻说了一句,又想起这几年来阿曜给他打的各种猎物,有的是皮子好,有的是肉好吃,前几日跟着卫青随上林苑期门军出门演练,还专门抓了一只巨大的野鸡带回来给他看,当时他在漪澜殿,阿曜还专门抓着大野鸡去漪澜殿找他。
  那野鸡的羽毛尤其漂亮,炫彩流光,最长的一支尾羽有将近一臂长,从翅端的灰褐色过渡到羽毛尖上耀眼的橙红,华丽无比。
  刘彻本来就喜欢这种华丽奢靡的调调,于是就跟开心地让少府把这只大野鸡的羽毛全都专门制好,缀以金玉琳琅,做成一把大羽扇放在未央宫正殿。
  看着饲养员这么喜欢,李盛就也没好意思说——其实他把这只大野鸡直接带去漪澜殿,是想用上面的羽毛给刘珺小公主做毽子玩儿的,可惜,被老爹截胡了。
  这种漂亮羽毛可遇不可求,那就等下次再有机会吧。
  李盛这会儿正在卫府的院子里逗霍去病,小时候一见他就哭,觉得这么大一只怪鸟好可怕,但是吧,所有的事情都能脱敏,李盛只要在长安城里带着,一个月肯定最少过来一次,有时候比较闲,还过来住两晚,小霍同学吓着吓着,就没那么害怕了,到现在,九岁的霍去病已经能跟大鹰玩儿得非常融洽了。
  “就要这一支!”霍去病被仆从抱着,指着树上的一支开得正好的金桂。
  李盛落在旁边粗壮的树杈上,伸出翅膀尖尖指了指那支半开半含苞的:确定这支了?
  小霍点点头:“阿曜!你帮我摘下来!送去给姨母!”
  他前几天才进宫见了卫子夫,刘彻没有儿子,霍去病是他看着长大的,又一向聪明活泼,也颇为喜爱,小孩子出入宫禁没有顾忌,因此霍去病偶尔会被带进宫小住,与卫子夫这个姨母向来亲厚。
  李盛用尖锐的鸟喙一折,这只金桂就折枝而落,他叼着桂花放到霍去病手里,看着小霍在地上跑来跑去,有点想把小孩儿抓起来玩飞飞。
  在宫里的时候,他就跟刘珺这么玩儿过,之前抓不起青羊,那次后李盛专门练力气,现在能抓起百斤以下的东西了。
  刘珺小公主穿着特制的背带,被李盛带起来在低空中飞一圈,快乐得不得了,欢叫声能穿透整个漪澜殿。
  刘彻有次看到后还有点小小的羡慕,但是他也知道,阿曜绝抓不起他的,就算能勉强戴起来,他也舍不得,那得多辛苦啊,伤了翅膀就不好了。
  李盛蹲在树上看着下面的小霍,霍去病应该也能玩儿吧,他现在蠢蠢欲动啊,这可是饮马瀚海封狼居胥的骠骑将军哎!
  不趁着小孩儿小时候玩儿,长大后肯定就不肯了。
  可是在这儿也没设备啊,也不能直接抓胳膊,会受伤的。
  李盛又折了几支桂花,冲着卫宅外面的鹰扬卫眨眨眼,带着霍去病回了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