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 第64节
他强撑着参加了最后一场大朝会,召见了朝中众臣,当着所有人的面郑重地把军国大事托于太子李治,然后便倒了下去。
太医署日夜看护,点灯熬油地翻医术找方子,但李世民的身体还是一日比一日衰弱下去,在身体好一点的时候,他叫来李治,吩咐自己的身后事。
“自隋以来,中原战乱频频,百姓苦啊,这几年日子好不容易才好过了些,雉奴,你要爱民。”
只是说了这短短的两句话,他便急促地喘起来,旁边的李治赶紧端了温水来喂给父亲。
“陵寝是早就安排好的,你母亲昔日重病,握住我的手交代我要亲贤远佞,要依山建陵,我答应她了,如今,我也要去见你母亲了,只是,我不知道该如何告诉他,承乾的事,你大哥犯了大错,但是你们终究是兄弟,你要看护他,朝中总有投机的诡人,说不得便会自作聪明做些什么来讨你的好,你不必优待承乾,只是也不要让别人欺负他,害了他的性命。”说完这些,李世民已经累极了,便闭上眼睛歇息一会儿。
李治的眼睛早就红了,这会儿再也忍不住,一边死命点头,一边扑到父亲的床边哭起来。
长孙皇后在他十一岁的时候就去世了,自从皇后去世,年龄尚小的公主皇子们都是由李世民带到自己的寝室亲自带大的,他和父亲在一个宫殿里住了许多年,连骑射都是父亲亲自教的,感情怎么能不深
还记得当年母亲去世时候,他和妹妹整日地哭,父亲晚上抱着他们哄,但是他也记得,哄完他们后,父亲明明也是眼角泛红腮边带泪。
父亲的手在旁边摩挲,最后搭在了他的背上:“别哭,雉奴,你是要撑起国事来的人,我去后,你要勤政爱民,更要保重身体,当年你母亲去后,飒露紫带着你和你妹妹来看我,让我振作,你也要振作啊!”
提到飒露紫,他又努力地歪过头看向窗外:“飒露紫还在这吗?”
李治抬起一张挂满泪水的脸,胡乱扯了一张帕子抹了一把,然后点点头:“从那一日,飒露紫便日夜都在太极宫了,我已命人把旁边的配殿收拾出来给飒露紫住着,但是它不肯,只是执意在院子里待着,没法子,儿臣只能在院子里搭了一间帐篷,飒露紫晚间便去那里休息。”
说到这,他又抬眼望了望外面,看见紫色大马还是双目炯炯地看着殿内,起初飒露紫是想进来趴着的,但是医者说怕屋内气流杂乱不利于病人,飒露紫便自己出去卧着了。
“抬我去窗边看看。”他知道飒露紫每天下午都要来这边窗户看着他,一看就是半下午。
从窗户里看到熟悉的大紫马,李世民的眼里漾出一抹笑意,他这一生,虽说父子兄弟亲缘淡薄,但他另有一份大运气——武德初年他征伐薛举,朝中购置大量马匹,飒露紫就这样来到了秦王府,从青年时起,陪伴了走过了三十余年。
飒露紫实在是助他良多。
战时,多次救他性命;玄武门事后,正是暗潮汹涌的时候,飒露紫在太极宫前以漫天红云定下了他的正统天命;就连联姻吐蕃,飒露紫也是不畏辛苦千里奔波送嫁,松赞干布为此顺服这许多年。
他这一生,何其有幸!
想到这,他转过头看着面前的儿子:“雉奴,你知道,我的陵寝中是给飒露紫留了位置的,若有朝一日他去了,便把飒露紫安置在我旁边;若他是羽化登临没留下躯壳,你也要把我安排好的那些东西都放进去,飒露紫爱美,连珠链与顶珠不搭都要不高兴,又脾气大,又喜欢吃喝,断不能委屈了他。”
李治顿首拜下去:“儿臣必遵父命。”
“把我的床挪到窗前吧,我自知时日无多,也想多看几眼我的好伙伴。”
若不是怕有人攻讦雉奴不顾念皇父病体,他其实是想让飒露紫进来的,但是,他要为雉奴的将来考虑,他要让自己的孩子,平平稳稳,名正言顺地坐上皇位。
闻言众人劝阻不得,只得听从。
在十三日后的一个早上,李世民似有所感,他费力的抬起手指指向院中,眼中有泪光闪烁。
李治去院中找到飒露紫,抚着他已经有些粗糙的鬃毛,声音哽咽:“飒露紫,耶耶要见你。”
李盛当即便是一激灵,从地上站起来急急地三两步跃进大殿中。
窗边的床上,是已经声气细微的李世民。
看见飒露紫进来,他费力的牵动嘴角笑了笑,大马慢慢地走过去,前腿跪下,伏在了他的榻前呜呜叫了一声。
李盛只觉心痛如绞。
紫色大马的眼睛里含着泪,满眼不舍地望向自己跟随了三十余年的主人。
李世民伸出手想最后再摸一摸爱马,但是却够不着了,李盛把头压下去往前凑,终于,李世民的手放到了大马的头上。
他唇边勾起一个笑来,最后一次抚了抚爱马的头,然后扫过床前的妃嫔儿女,那只手,便无力地垂了下去。
太极宫中哭声一片,李盛感觉心脏闷痛,几近呼吸困难,他抬起头,轻轻碰了碰垂在床边的那只手,泪水倏然而下。
来年三月,百僚上谥曰文皇帝,庙号太宗。
经天纬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学勤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
终贞观一朝,李世民不负此称。
三月丙辰,大行皇帝送葬昭陵,李盛跟在队伍中去了李世民的安眠之地。
仪式结束后,李盛环望众人,目光凝视在李治的身上久久不动。
李治如有所感,心里不知怎么很不安,走上前来安抚地摸了摸大马的鬃毛。
早在十年前,飒露紫的寿命便已经到了大限,系统也多次催促他,这个世界的信息已经收集完毕,他应该尽快去下一个世界,但是他执意不肯,宁可倒贴积分换取寿命,这些年来,他只是为了陪着二凤而已。
而今,他最重要的人已经去世了,他也不愿意在留在这里看着朝堂更替势力兴衰,这些年来,他已经看烦了。
李盛最后回头看了一眼李治,走到他身旁低头温柔地蹭蹭他,然后便把头贴近二凤的陵寝,慢慢趴下,像是平时一样,卧在了这春日的阳光里。
最后环望周边,眼下春林初盛,满目青绿之色让他想起当年与少年秦王的初见,当年是夏日,草木繁盛,他穿着一袭石青色圆领袍,微微笑着朝自己走来。
史载:太宗爱马飒露紫,灵武神机,明神浩荡,伴太宗三十余载,多有襄助,太宗逝后,自殉于昭陵。
第94章
自从大内传出消息要起凌烟阁,朝中诸位臣工便不可避免地急躁起来。
古人追求什么呢?除了政治抱负,现实一点,也无非是名与利,大家都混到大唐王朝的金字塔尖了,利,自然是不缺,这个“名”,便额外让人挠心。
汉有麒麟阁、云台,为功臣作画像以作表彰,如今陛下也要起凌烟阁了!
朝中功臣不少,而陛下发布的《图功臣像于凌烟阁诏》中,也说明了哪些人可以上榜。
一者,绸缪帷帐,经纶霸业。即太原起兵的元老;
二者,学综经籍,德范光茂。即学识渊博品德高尚者;
三者,竭力义旗,委质藩邸。即昔日秦王旧人;
四者,受脤庙堂,辟土万里。即于贞观年间征战四方收服边境的将帅。
这要求一发,有的人心说稳了,于是高高兴兴等通知;有的人一看自己没戏,那就算了,打算继续老实干活儿,最纠结的就是觉得自己有可能但是又没把握的人。
李盛趴在安和殿院子里看着门口的人进来又出去,无聊地嚼着嘴里的草,哎,这几天大家都很想念二凤啊,这三天来“看望陛下”的旧人比过去一个月都多。
而且,跟真正的历史上相比,李世民不但收罗了更多猛人,而且折损也少,贞观一朝,那是都实打实的悍将名谋啊!
李世勣从屋子里出来,对着出来送他的小太监笑眯眯地塞了一个大荷包,等人走了,小太监打开看,笑得眼睛都成一条缝了,瞥见那一线金光,心说看来老李是大出血,是真高兴啊。
过了两天,李世民被臣子们的热情搞得有点不适应,于是哭笑不得地在朝会上群发消息,表示:“朕安,卿等自宜便是。”
大家一看,哦,看来之前还是太生硬了啊,那怎样才能婉转一点呢?大家看看陛下的办公地点——安和殿,安和殿除了陛下还有谁呢?神马飒露紫嘛。
于是李盛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关心,每天都有人给他带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
——“这个玉佩色质上承,白玉就要配紫马嘛哈哈,故而我亲自送来,飒露紫你看这织带都是配了金丝的紫色,正衬你啊,哈哈,那啥,劳烦通报一声,不知陛下可有闲暇啊?”
——“这瓜是今夏应季的第一茬儿,甘甜脆爽啊,极好吃,我送一筐来给飒露紫,既然已经来了,我欲拜见陛下不知可方便?”
——“这斗篷里面是一整面的白狐狸毛,丝绵铺了一层,外面是黑色暗绣的锦缎,飒露紫,你看,这是不是比当年罗士信送你那条也不差啊?”说完话,来人看着照顾飒露紫的大宫女连璧把斗篷收起来,笑眯眯地转向旁边的小太监:“不知陛下可在?”
李盛默默翻个白眼,还装呢,二凤不在,你们也不来啊!
真是的,一点创意也没有,连话术都一样!
于是贞观十八年的夏天,朝堂贿赂成风,真是世风日下,太不像话了!
对此,被贿赂的飒露紫表示很无辜,并表示不知情,而且,送的东西他很喜欢,可以继续哦,不要停!
但是二十四功臣名单出来后,李盛这里礼物就断了,哎,李盛表示你们真是太现实了,可真是令马马伤心!
这件事过去不久,又传出来一条消息——陛下为飒露紫于凌烟阁上单辟一间描画,自陛下征讨薛举时旧事悉数在上。
于是没能上了凌烟阁为此低落的大家瞬间又高兴起来了,尤其是当年由飒露紫亲自带陛下招揽的罗士信、裴仁基、裴行俨等人,就更激动了。
世充无德,两方对弈失良将,秦王惜才,月下奔马得忠臣,不错不错,这要是都画上去,那多有面子啊,得让这些人都知道,咱当年可是神马钦点、陛下亲迎,夜半时分带兵相救的!
除了这些人,其他人也想蹭个镜头啊,这种青史留名的大好事,谁还嫌多不成?
当年陛下登基,那陪着的人海了去了,谁在前面都是定数,但是后面大家晋见的时候可是经常有飒露紫在旁边陪着的啊,这选哪一幕画下来,可就说不定了。
于是阎立本那边就热闹了,见天儿地有人打听,那啥,陛下说画多少幅啊?哦哦都画啊,那有没有安和殿君臣奏对神马在一旁卧着的画面啊?有啊,那啥,到底画谁啊?你不知道?没事,你跟我说我肯定保密,真不知道?哎,这样,下了值咱们去小酌一杯?最近的新酒甚是不错啊哈哈......
除了那边,李盛这边又迎来了一波礼物,谁都知道飒露紫通灵智慧,这要是神马自己不乐意,那陛下肯定也不会违逆他心肝大宝贝的意思,还是跟神马搞搞关系吧,再说了,万一神马特别喜欢自己送的东西,能混一句“某某赠物于神马,特钟爱之”,那不就是赚了吗。
于是大家纷纷又开始关心神马,你送个吊坠,我送个挂链,你送马鞍,我送整套的马具,你送点心?我送瓜果!
李盛收礼收得很纠结,哎,大家都挺好的,这让他多为难啊!
这样想着,他一口咬掉罗士信送来的金瓜,悠闲地晃了晃尾巴,绵绵的,甜甜的,好吃!
李盛低下头看着这个瓜,金黄色的,有点像茄子形状,皮有点厚,但是放熟了后挨着皮的那一层果肉就变得软软的,清甜多汁,很滋润啊,李盛在夏日的晚风里舒服地眯了眯眼睛。
看着飒露紫吃得开心,李世民大手一挥,闲暇时,还把进贡这瓜给他的小部落族长召了来问:“你们部族中,这瓜产量如何啊?”
那小部落的族长本来是依附于东突厥,颉利和薛延陀部被大唐先后打败后,丝绸之路上的恶霸不复存在,他便带着部落里的男儿们跑商,从大唐买入瓷器棉布糖茶,然后远途跋涉卖到西域诸国,在路途中还会沿路收购些东西再带回长安。
这瓜是他们自己部族内种的,瓜是好瓜,就是不太实惠——别的瓜都是一棵藤上长好多花结许多果子,这种就不一样了,一棵藤上就开一朵花,接一个果子,要不是为了来长安走门路,他们才不会种呢,部族中的好土地都是有数的,种粮食多好!
不过现在他不这么想了,因为伟大的大唐皇帝陛下因为这瓜亲自接见了他,这简直像是一场梦!
听说神马喜欢吃,这族长立刻表示——他们明年一定多多地种上这瓜,好好地送来给神马吃!
李世民见此也没有薄待了他,令人带他去了四夷馆混个脸熟,那人高兴得脸都红了,这代表着他在这里挂上了号,以后来长安贸易就不会被欺负了,没准还能被让利呢!
这件事传开后,长安城中其他部族纷纷表示:我们那也有好吃的瓜!等着,这就托人带信,让族人来长安送瓜上贡给神马吃!
同时,开始走门路,看看谁家勋贵能帮忙把瓜递进去啊?
一时间长安城中的瓜果种类意外地丰富起来,李盛每天都能看见新的瓜果。
他还吃到了一种瓜,有点西瓜的香甜味儿,但是这个瓜长得跟后世很不一样——它像石榴一样是有隔瓣的,一房一房的,而且瓜籽儿还很多,又小又密。
尽管如此,李盛还是表示出了对这瓜的关注——大唐物产丰饶,种种试试嘛,说不得便会慢慢被本土化,没准中原的西瓜进程会因此推进呢。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李盛除了在安和殿待着,也经常去找阎立本监工。
最近已经画到他在洛阳之战中横跨长堤了,阎立本最近还被丘行恭家请了一回,拜托他画得细致威武些。
李盛看着白纸上正跃起的自己,鬃毛飞舞,前腿伸出去,后腿绷紧,连肌肉的形状轮廓都显现出来,为此,李盛还特地拽着他的衣服去外面展示过一次呢,果然画得很好很还原。
李盛走上前轻轻蹭了蹭阎立本的胳膊,不再打扰他工作,默默出去了。
最近宫中无事,李盛也很无聊,便经常带人出去找熟悉的大臣们玩耍,只要出去,就从来没有空手回来过,每次去,都会被塞一大堆吃的,李世民对飒露紫爱吃的一些东西已经熟悉了——无非就是罗士信家的乳酪、裴家的蒸饼、长孙家的胡麻饼、杜家的冰沙果子、萧家的豆糕、王家的桂花糕......而已嘛。
除了这些,飒露紫还会顺路买回很多看着顺眼的瓜菜、坚果、点心、新式糖点蜜饯果干等等。
每次带回来,连璧都要给它好好的归置到他专属的柜子里去放好,那个柜子是李世民专门给飒露紫做的,分了一堆小格子,有二十来个,然后飒露紫就慢慢地吃,出去一次的收获大概能吃个半月,吃完后,飒露紫就又该出去玩了。
对此,李盛表示,本马马的生活是多么规律而健康!
太医署日夜看护,点灯熬油地翻医术找方子,但李世民的身体还是一日比一日衰弱下去,在身体好一点的时候,他叫来李治,吩咐自己的身后事。
“自隋以来,中原战乱频频,百姓苦啊,这几年日子好不容易才好过了些,雉奴,你要爱民。”
只是说了这短短的两句话,他便急促地喘起来,旁边的李治赶紧端了温水来喂给父亲。
“陵寝是早就安排好的,你母亲昔日重病,握住我的手交代我要亲贤远佞,要依山建陵,我答应她了,如今,我也要去见你母亲了,只是,我不知道该如何告诉他,承乾的事,你大哥犯了大错,但是你们终究是兄弟,你要看护他,朝中总有投机的诡人,说不得便会自作聪明做些什么来讨你的好,你不必优待承乾,只是也不要让别人欺负他,害了他的性命。”说完这些,李世民已经累极了,便闭上眼睛歇息一会儿。
李治的眼睛早就红了,这会儿再也忍不住,一边死命点头,一边扑到父亲的床边哭起来。
长孙皇后在他十一岁的时候就去世了,自从皇后去世,年龄尚小的公主皇子们都是由李世民带到自己的寝室亲自带大的,他和父亲在一个宫殿里住了许多年,连骑射都是父亲亲自教的,感情怎么能不深
还记得当年母亲去世时候,他和妹妹整日地哭,父亲晚上抱着他们哄,但是他也记得,哄完他们后,父亲明明也是眼角泛红腮边带泪。
父亲的手在旁边摩挲,最后搭在了他的背上:“别哭,雉奴,你是要撑起国事来的人,我去后,你要勤政爱民,更要保重身体,当年你母亲去后,飒露紫带着你和你妹妹来看我,让我振作,你也要振作啊!”
提到飒露紫,他又努力地歪过头看向窗外:“飒露紫还在这吗?”
李治抬起一张挂满泪水的脸,胡乱扯了一张帕子抹了一把,然后点点头:“从那一日,飒露紫便日夜都在太极宫了,我已命人把旁边的配殿收拾出来给飒露紫住着,但是它不肯,只是执意在院子里待着,没法子,儿臣只能在院子里搭了一间帐篷,飒露紫晚间便去那里休息。”
说到这,他又抬眼望了望外面,看见紫色大马还是双目炯炯地看着殿内,起初飒露紫是想进来趴着的,但是医者说怕屋内气流杂乱不利于病人,飒露紫便自己出去卧着了。
“抬我去窗边看看。”他知道飒露紫每天下午都要来这边窗户看着他,一看就是半下午。
从窗户里看到熟悉的大紫马,李世民的眼里漾出一抹笑意,他这一生,虽说父子兄弟亲缘淡薄,但他另有一份大运气——武德初年他征伐薛举,朝中购置大量马匹,飒露紫就这样来到了秦王府,从青年时起,陪伴了走过了三十余年。
飒露紫实在是助他良多。
战时,多次救他性命;玄武门事后,正是暗潮汹涌的时候,飒露紫在太极宫前以漫天红云定下了他的正统天命;就连联姻吐蕃,飒露紫也是不畏辛苦千里奔波送嫁,松赞干布为此顺服这许多年。
他这一生,何其有幸!
想到这,他转过头看着面前的儿子:“雉奴,你知道,我的陵寝中是给飒露紫留了位置的,若有朝一日他去了,便把飒露紫安置在我旁边;若他是羽化登临没留下躯壳,你也要把我安排好的那些东西都放进去,飒露紫爱美,连珠链与顶珠不搭都要不高兴,又脾气大,又喜欢吃喝,断不能委屈了他。”
李治顿首拜下去:“儿臣必遵父命。”
“把我的床挪到窗前吧,我自知时日无多,也想多看几眼我的好伙伴。”
若不是怕有人攻讦雉奴不顾念皇父病体,他其实是想让飒露紫进来的,但是,他要为雉奴的将来考虑,他要让自己的孩子,平平稳稳,名正言顺地坐上皇位。
闻言众人劝阻不得,只得听从。
在十三日后的一个早上,李世民似有所感,他费力的抬起手指指向院中,眼中有泪光闪烁。
李治去院中找到飒露紫,抚着他已经有些粗糙的鬃毛,声音哽咽:“飒露紫,耶耶要见你。”
李盛当即便是一激灵,从地上站起来急急地三两步跃进大殿中。
窗边的床上,是已经声气细微的李世民。
看见飒露紫进来,他费力的牵动嘴角笑了笑,大马慢慢地走过去,前腿跪下,伏在了他的榻前呜呜叫了一声。
李盛只觉心痛如绞。
紫色大马的眼睛里含着泪,满眼不舍地望向自己跟随了三十余年的主人。
李世民伸出手想最后再摸一摸爱马,但是却够不着了,李盛把头压下去往前凑,终于,李世民的手放到了大马的头上。
他唇边勾起一个笑来,最后一次抚了抚爱马的头,然后扫过床前的妃嫔儿女,那只手,便无力地垂了下去。
太极宫中哭声一片,李盛感觉心脏闷痛,几近呼吸困难,他抬起头,轻轻碰了碰垂在床边的那只手,泪水倏然而下。
来年三月,百僚上谥曰文皇帝,庙号太宗。
经天纬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学勤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
终贞观一朝,李世民不负此称。
三月丙辰,大行皇帝送葬昭陵,李盛跟在队伍中去了李世民的安眠之地。
仪式结束后,李盛环望众人,目光凝视在李治的身上久久不动。
李治如有所感,心里不知怎么很不安,走上前来安抚地摸了摸大马的鬃毛。
早在十年前,飒露紫的寿命便已经到了大限,系统也多次催促他,这个世界的信息已经收集完毕,他应该尽快去下一个世界,但是他执意不肯,宁可倒贴积分换取寿命,这些年来,他只是为了陪着二凤而已。
而今,他最重要的人已经去世了,他也不愿意在留在这里看着朝堂更替势力兴衰,这些年来,他已经看烦了。
李盛最后回头看了一眼李治,走到他身旁低头温柔地蹭蹭他,然后便把头贴近二凤的陵寝,慢慢趴下,像是平时一样,卧在了这春日的阳光里。
最后环望周边,眼下春林初盛,满目青绿之色让他想起当年与少年秦王的初见,当年是夏日,草木繁盛,他穿着一袭石青色圆领袍,微微笑着朝自己走来。
史载:太宗爱马飒露紫,灵武神机,明神浩荡,伴太宗三十余载,多有襄助,太宗逝后,自殉于昭陵。
第94章
自从大内传出消息要起凌烟阁,朝中诸位臣工便不可避免地急躁起来。
古人追求什么呢?除了政治抱负,现实一点,也无非是名与利,大家都混到大唐王朝的金字塔尖了,利,自然是不缺,这个“名”,便额外让人挠心。
汉有麒麟阁、云台,为功臣作画像以作表彰,如今陛下也要起凌烟阁了!
朝中功臣不少,而陛下发布的《图功臣像于凌烟阁诏》中,也说明了哪些人可以上榜。
一者,绸缪帷帐,经纶霸业。即太原起兵的元老;
二者,学综经籍,德范光茂。即学识渊博品德高尚者;
三者,竭力义旗,委质藩邸。即昔日秦王旧人;
四者,受脤庙堂,辟土万里。即于贞观年间征战四方收服边境的将帅。
这要求一发,有的人心说稳了,于是高高兴兴等通知;有的人一看自己没戏,那就算了,打算继续老实干活儿,最纠结的就是觉得自己有可能但是又没把握的人。
李盛趴在安和殿院子里看着门口的人进来又出去,无聊地嚼着嘴里的草,哎,这几天大家都很想念二凤啊,这三天来“看望陛下”的旧人比过去一个月都多。
而且,跟真正的历史上相比,李世民不但收罗了更多猛人,而且折损也少,贞观一朝,那是都实打实的悍将名谋啊!
李世勣从屋子里出来,对着出来送他的小太监笑眯眯地塞了一个大荷包,等人走了,小太监打开看,笑得眼睛都成一条缝了,瞥见那一线金光,心说看来老李是大出血,是真高兴啊。
过了两天,李世民被臣子们的热情搞得有点不适应,于是哭笑不得地在朝会上群发消息,表示:“朕安,卿等自宜便是。”
大家一看,哦,看来之前还是太生硬了啊,那怎样才能婉转一点呢?大家看看陛下的办公地点——安和殿,安和殿除了陛下还有谁呢?神马飒露紫嘛。
于是李盛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关心,每天都有人给他带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
——“这个玉佩色质上承,白玉就要配紫马嘛哈哈,故而我亲自送来,飒露紫你看这织带都是配了金丝的紫色,正衬你啊,哈哈,那啥,劳烦通报一声,不知陛下可有闲暇啊?”
——“这瓜是今夏应季的第一茬儿,甘甜脆爽啊,极好吃,我送一筐来给飒露紫,既然已经来了,我欲拜见陛下不知可方便?”
——“这斗篷里面是一整面的白狐狸毛,丝绵铺了一层,外面是黑色暗绣的锦缎,飒露紫,你看,这是不是比当年罗士信送你那条也不差啊?”说完话,来人看着照顾飒露紫的大宫女连璧把斗篷收起来,笑眯眯地转向旁边的小太监:“不知陛下可在?”
李盛默默翻个白眼,还装呢,二凤不在,你们也不来啊!
真是的,一点创意也没有,连话术都一样!
于是贞观十八年的夏天,朝堂贿赂成风,真是世风日下,太不像话了!
对此,被贿赂的飒露紫表示很无辜,并表示不知情,而且,送的东西他很喜欢,可以继续哦,不要停!
但是二十四功臣名单出来后,李盛这里礼物就断了,哎,李盛表示你们真是太现实了,可真是令马马伤心!
这件事过去不久,又传出来一条消息——陛下为飒露紫于凌烟阁上单辟一间描画,自陛下征讨薛举时旧事悉数在上。
于是没能上了凌烟阁为此低落的大家瞬间又高兴起来了,尤其是当年由飒露紫亲自带陛下招揽的罗士信、裴仁基、裴行俨等人,就更激动了。
世充无德,两方对弈失良将,秦王惜才,月下奔马得忠臣,不错不错,这要是都画上去,那多有面子啊,得让这些人都知道,咱当年可是神马钦点、陛下亲迎,夜半时分带兵相救的!
除了这些人,其他人也想蹭个镜头啊,这种青史留名的大好事,谁还嫌多不成?
当年陛下登基,那陪着的人海了去了,谁在前面都是定数,但是后面大家晋见的时候可是经常有飒露紫在旁边陪着的啊,这选哪一幕画下来,可就说不定了。
于是阎立本那边就热闹了,见天儿地有人打听,那啥,陛下说画多少幅啊?哦哦都画啊,那有没有安和殿君臣奏对神马在一旁卧着的画面啊?有啊,那啥,到底画谁啊?你不知道?没事,你跟我说我肯定保密,真不知道?哎,这样,下了值咱们去小酌一杯?最近的新酒甚是不错啊哈哈......
除了那边,李盛这边又迎来了一波礼物,谁都知道飒露紫通灵智慧,这要是神马自己不乐意,那陛下肯定也不会违逆他心肝大宝贝的意思,还是跟神马搞搞关系吧,再说了,万一神马特别喜欢自己送的东西,能混一句“某某赠物于神马,特钟爱之”,那不就是赚了吗。
于是大家纷纷又开始关心神马,你送个吊坠,我送个挂链,你送马鞍,我送整套的马具,你送点心?我送瓜果!
李盛收礼收得很纠结,哎,大家都挺好的,这让他多为难啊!
这样想着,他一口咬掉罗士信送来的金瓜,悠闲地晃了晃尾巴,绵绵的,甜甜的,好吃!
李盛低下头看着这个瓜,金黄色的,有点像茄子形状,皮有点厚,但是放熟了后挨着皮的那一层果肉就变得软软的,清甜多汁,很滋润啊,李盛在夏日的晚风里舒服地眯了眯眼睛。
看着飒露紫吃得开心,李世民大手一挥,闲暇时,还把进贡这瓜给他的小部落族长召了来问:“你们部族中,这瓜产量如何啊?”
那小部落的族长本来是依附于东突厥,颉利和薛延陀部被大唐先后打败后,丝绸之路上的恶霸不复存在,他便带着部落里的男儿们跑商,从大唐买入瓷器棉布糖茶,然后远途跋涉卖到西域诸国,在路途中还会沿路收购些东西再带回长安。
这瓜是他们自己部族内种的,瓜是好瓜,就是不太实惠——别的瓜都是一棵藤上长好多花结许多果子,这种就不一样了,一棵藤上就开一朵花,接一个果子,要不是为了来长安走门路,他们才不会种呢,部族中的好土地都是有数的,种粮食多好!
不过现在他不这么想了,因为伟大的大唐皇帝陛下因为这瓜亲自接见了他,这简直像是一场梦!
听说神马喜欢吃,这族长立刻表示——他们明年一定多多地种上这瓜,好好地送来给神马吃!
李世民见此也没有薄待了他,令人带他去了四夷馆混个脸熟,那人高兴得脸都红了,这代表着他在这里挂上了号,以后来长安贸易就不会被欺负了,没准还能被让利呢!
这件事传开后,长安城中其他部族纷纷表示:我们那也有好吃的瓜!等着,这就托人带信,让族人来长安送瓜上贡给神马吃!
同时,开始走门路,看看谁家勋贵能帮忙把瓜递进去啊?
一时间长安城中的瓜果种类意外地丰富起来,李盛每天都能看见新的瓜果。
他还吃到了一种瓜,有点西瓜的香甜味儿,但是这个瓜长得跟后世很不一样——它像石榴一样是有隔瓣的,一房一房的,而且瓜籽儿还很多,又小又密。
尽管如此,李盛还是表示出了对这瓜的关注——大唐物产丰饶,种种试试嘛,说不得便会慢慢被本土化,没准中原的西瓜进程会因此推进呢。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李盛除了在安和殿待着,也经常去找阎立本监工。
最近已经画到他在洛阳之战中横跨长堤了,阎立本最近还被丘行恭家请了一回,拜托他画得细致威武些。
李盛看着白纸上正跃起的自己,鬃毛飞舞,前腿伸出去,后腿绷紧,连肌肉的形状轮廓都显现出来,为此,李盛还特地拽着他的衣服去外面展示过一次呢,果然画得很好很还原。
李盛走上前轻轻蹭了蹭阎立本的胳膊,不再打扰他工作,默默出去了。
最近宫中无事,李盛也很无聊,便经常带人出去找熟悉的大臣们玩耍,只要出去,就从来没有空手回来过,每次去,都会被塞一大堆吃的,李世民对飒露紫爱吃的一些东西已经熟悉了——无非就是罗士信家的乳酪、裴家的蒸饼、长孙家的胡麻饼、杜家的冰沙果子、萧家的豆糕、王家的桂花糕......而已嘛。
除了这些,飒露紫还会顺路买回很多看着顺眼的瓜菜、坚果、点心、新式糖点蜜饯果干等等。
每次带回来,连璧都要给它好好的归置到他专属的柜子里去放好,那个柜子是李世民专门给飒露紫做的,分了一堆小格子,有二十来个,然后飒露紫就慢慢地吃,出去一次的收获大概能吃个半月,吃完后,飒露紫就又该出去玩了。
对此,李盛表示,本马马的生活是多么规律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