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 第35节
自从李渊派了人来,他们的日子就很不好过,这时候,李渊不知道在想什么,下诏让窦建德的旧部去长安听候调令。
在这种新旧利益集团交接的时候,风口浪尖上,他的这道命令让本就是惊弓之鸟的窦建德旧部更加惶恐。
郑善果来了河北就是大刀阔斧地换人换将换官员,那些有罪责的旧官下狱的下狱,捉拿的捉拿,现在李渊让他们去长安,难不成还有好事儿等着他们?谁都不信。
于是这些人聚在一起一商量,觉得李渊老儿说不得就是要把他们诓到长安杀掉,夏王不就死在他手里?
当初这些人就不愿归降,是被齐善行强压着的,如今日子艰难,唐朝来的使官看他们不顺眼,整天净受夹板气了,当初能聚在一起在乱世闯出个名堂,就说明不是逆来顺受的性子,于是几人一拍桌子,去个鬼的长安,怎么样都是死,干脆,老子反了!
于是在621年七月,以高雅贤、范愿为首的几人决定起事,推举刘黑闼为首领,很快就聚集了百余人。
这么点人,看起来就成不了事,李渊只当是小打小闹,但如今正是收复河北的重要时期,也不能受影响,于是李渊以李神通为行台左仆射带兵前往河北剿灭反贼,并下诏令魏州刺史权威、贝州刺史戴元祥派兵协助。
而当唐军往河北来的时候,刘黑闼在漳南(今河北故城县)修筑高台,祭奠夏王窦建德,刘黑闼痛斥李唐不讲信义,夏王死得惨烈。
当初李神通和同安长公主被窦建德俘虏,李渊派人去讲和,窦建德立马痛痛快快地把人放了,而在此期间也一直对两人以礼相待。
但是等到窦建德被俘虏呢?他都要投降了,李渊还是不肯放他一命,连王世充这种屡次进犯的人他都放过,这对夏王何其不公?!
李唐无道,他刘黑闼就是要起义反唐,为夏王报仇!
扯了大旗,有了名头,还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狠狠鄙视了一回李唐,刘黑闼的政治首秀很成功。
这番话很快就激起了夏王旧部的情绪,而普通民众也是久承夏王恩惠,于是一时间群情激愤,短短几天内,刘黑闼的部众就从百余人迅速扩张到了几千人。
李渊一看不行啊,得加大攻势,于是关中三千人,并幽州罗艺带兵南下,两方夹击刘黑闼。
这个阵容对付一个一般的农民起义军是没问题的,但刘黑闼他不一般啊!
后世把刘黑闼称为“唐初名将粉碎机”,由这个绰号便可知他不好惹的程度了。
九月,李神通带兵和刘黑闼对上,两边在滏阳河边列阵对峙。
要么怎么说无巧不成书呢,这天的天气也是很有些神异。
两方对峙不久就刮起大风,李神通看着风向,唐军是顺风向啊,优势在我,于是信心百倍地让大军往前冲。
一开始确实是顺风,但是两边刚交手没一会儿,风向就变了,唐军变成了逆风局,而且才九月居然就飘起了零星的雪花。
刘黑闼见状立刻让己方的骑兵精锐往前冲,并大声疾呼,称夏王显灵改了风向,此战必胜!
在军事压力和精神压力的双重冲击下,李神通部军阵很快就被冲散,唐军大败。
随后,刘黑闼真的像是被加了幸运buff一样,一路势如破竹,运气爆棚,接连获得大胜。
李神通败退后罗艺也心生退意,连主将都没信心没士气,仗怎么打得赢?于是他也被刘黑闼击败,仓促退回幽州。
而当这时,幽州(今河北北部)又闹起饥荒,罗艺无奈之下求助离得最近的蔚州(今河北蔚县)总管高开道。
高开道这人,也是个来回跳反骑在墙头上不下来的墙头草,风往哪边吹,他就往哪边倒,一看刘黑闼这么猛,于是他干脆反了大唐投了刘黑闼。
罗艺不但没借到粮食,还得勒紧裤腰带防守,没有精力再去和李神通合作夹击。
刘黑闼一路高歌猛进连下数城,拿下定州、冀州、直追洺州。
就连李世勣也没能抵挡住,在退往洺州的路上被击败,堪堪逃得一命。
见到这情况,一直犹豫的窦建德河北旧部和当地豪强也下场了,一开始怕李唐直接剿灭了刘黑闼自己若是牵扯其中也要获罪,但是现在看着,这是个猛人啊!
于是河北各地接连投降,还有不少州县里的豪强大户直接冲进府衙杀了唐朝来的新命官,向刘黑闼投诚。
现在是621年十月,刘黑闼还没引起这么大的风浪,李渊也没太理会,就连李世民都不会预料到事情的发展,李盛知道是知道,他也没办法说啊,就算他能给李世民示警,又有什么用呢?不到千钧一发之际,李渊是不会给李世民再次领兵的机会的。
再过几个月,到622年正月,刘黑闼就会收复整个河北全境,恢复窦建德时期的全部领地,且会称汉东王,原夏国文武官员悉数复位。
想到这,李盛有些不开心。
无论怎么折腾,最后都是二凤去救场,简直是唐朝救火大队长,李渊到了有事的时候就会想起这个能打的儿子来,但是打完仗就又防备猜忌,想到这,他觉得二凤简直是个大冤种。
这会儿宴会进程过半,现场也热闹起来,拼酒的、划酒令的、勾肩搭背回忆往事还红眼圈的、甚至还有掰手腕的,一片欢腾,吵得李盛甩了甩耳朵。
看见飒露紫不大有精神,李世民还走过来给他喂了两颗葡萄,他也饮了几杯酒,脸上有些泛红,面带笑意地过来摸摸飒露紫的大头。
李盛由着他摸,面带同情的看着二凤。
等他知道刘黑闼恢复夏王生前河北全境的时候不知道会气成什么样子,去打洛阳兼带着打下河北一共花了一年时间,风餐露宿血雨刀山,结果现在河北又没了,二凤这相当于半年白干啊!
第49章
今天来的都是秦王府中的铁杆嫡系,彼此之间也不客气,拼酒十分激烈,反正就算醉了秦王殿下也不会不管人的,于是一个个都放开酒量喝了个痛快。
也有喝醉了的,比如尉迟敬德,喝得脸通红,他块头又大,趴在桌子上,李盛看着都担心那桌子会不会塌了。
旁边是程知节和秦叔宝,还有罗士信。
尉迟敬德醉地头都有些晕了,但嘴里还在嘟嘟囔囔地说些什么。
“当年,我在高阳参军讨伐暴乱,后来,去了刘武周那里,他待我也不错。”
听到这个,罗士信觉得尉迟是真醉了,当着现在老板的面,你怎么怀念起前老板来了?不打算在秦王府混了?你离着秦王就不到两米远啊!
他有点慌,但是眼前这人还在说,声音还越来越大。
“再后来,我就跟了秦王,还把我的旧部依旧让我统领,我刚一来,秦王就让我当了右一府统军,哼,当时你们都看不惯我!”
罗士信听得酒都要醒了,他看见秦王殿下已经看过来了啊,这要是真说点什么不该说的怎么办!
他眼光梭巡,失手砸个什么东西能不着痕迹又立马能把尉迟砸晕过去呢?旁边的灯架?不行,纯铜的,太重了,这一下子尉迟晕了怕是再也醒不过来了;可是这个木头托盘也不够劲儿啊!
正当他着急的时候,这人不怕事儿地又张嘴了。
“但是秦王殿下很信我!寻相跑了,殿下也信我,飒露紫还来护着我!从那我就发誓,我这辈子,就跟定殿下了!”
这句话声音贼大,但是罗士信却放下心来。
他松一口气,旋即就决定明天一定要给尉迟两下子:吓死人了!
还以为要说什么,结果是先抑后扬啊!李盛在旁边甩了甩尾巴,心说尉迟到底是醉了还是没醉很难说啊!
二凤倒是很高兴,还过去用自己的酒杯碰了一下尉迟手里的空杯子,一仰头干了。
喝完这一杯,他就有些上头,于是往门边走,打算吹吹风。
厅里喊叫声一片,李世民站在门口,一下下顺着飒露紫的毛毛,也有些醉了,看见李盛张嘴叹气,他还以为马儿馋了,还把手里的酒杯凑过来给他闻一闻:“只能闻闻啊,飒露紫,你可不能喝酒的。”
李盛闻了闻,这酒肯定不便宜。
古时候的酿酒技术没有后世发达,一般酒的度数都比较低,像这种酒香扑鼻醇厚清洌的酒,一定是经过很多次蒸制的精酿。
他闻了闻就撇开头了,因为从小生病,他是闻不了烟味的,就连酒,闻多了酒味刺激呼吸道,也不好,因此,他从小就不大喜欢烟味和酒味。
看见飒露紫撇开头,李世民笑了笑,擎起酒杯,对着天间一轮玉盘似的圆月遥遥一敬。
喝完杯中酒,他随手从旁边的碟子里拾了两块肉脯下酒,然后便抚着飒露紫的鬃毛一边看月亮一边小声念叨。
李盛看到他用刚拿了肉脯的手来摸自己的毛毛,觉得有点难忍,二凤你手上还有油呢就摸我,连璧小姐姐今天下午才给我洗的毛!
这跟刚洗完头就被摸了一把油有什么区别?!
他刚动了一下,就看到二凤有些孤寂悲怆的眼神,立马就不忍心了,于是又把肩背递到他手底下——算了,小爷认栽,给你摸给你摸!大不了明天重新再洗!
二凤望着圆月,心里不禁想起小时候母亲尚在,他们一家在一起赏月的情景,
那时的父亲,望向他的眼神永远都是欣慰和骄傲,二郎,他这样唤他。
但是从什么时候起,“父亲”变成了“陛下”,“二郎”变成了“秦王”呢?
他忽然想起母亲,若是看到他们兄弟如今的样子,她会不会伤心呢?
与他们三兄弟一母同胞的姐姐平阳公主前阵子来信,信中提起,明明是他秦王李世民平定了河北洛阳,但陛下派往河北收拾残局的却都是太子班底,她听闻此事,心中忽然不安,于是来信相询。
这个姐姐一向勇毅非常,当年晋阳起兵,她也是散尽家财收揽兵将,以女子之身带兵一路攻城陷阵助力李渊反隋。
等到李渊入主关中封赏众人,这位姐姐因有军功而颇受优待,封邑赏金在诸公主之上。
李唐立国时,公主的丈夫柴绍受封临汾郡公,而临汾古称平阳,故而封平阳公主。
当时陛下笑言道:“平阳”亦作“平杨”,有平隋杨之意,于吾儿正合。
而后平阳公主便随夫镇守关中,姐弟之间一向少见。
想到这,李世民又捻起一块乳糕,当年他还小的时候,姐姐经常看护他,也喂过他吃乳糕,而今朝中局势如此,亲姐姐来信问,他都不知道如何回信。
回身看了一眼厅中,纵然是父子兄弟,但是今时今日,要他退,他又怎么肯?!
再劝自己说臣为君属,为国尽忠,但是他平定薛举、扫清刘武周、擒窦建德、逼降王世充,那都是拿命在拼啊,战场刀枪无眼,他身上,又何止一处伤痛?而今大唐的疆域,大半都是他冲锋在前不惜身命地打下来的!
但是河北刚一平定,陛下就急慌慌地把太子的亲信都派去,他心里也不好受。
想到这,他不免心中郁结,拿过旁边的酒壶还要倒酒。
但是刚拿过酒壶,眼前就伸出一只马蹄子来,他顺着马腿往上看,飒露紫眼神严肃地盯着他。
李盛:你可少喝点吧!
于是李世民就把酒杯撂下了。
李盛赶紧把腿放下活动活动,啊啊啊一下子把腿抬这么高他感觉腿筋都抻着了!李二风我对你这么好等你当了皇帝高低得给小爷我画个像写个传!
李世民刚放了酒杯,后面就传来长孙无忌的声音。
“飒露紫真是灵性呢,还会劝着殿下不要多饮。”他手里端着一杯醒酒茶来递给李世民,是长孙氏安排的。
李世民接过来一饮而尽,被嘴里的酸苦味道激得抖了抖脑袋。
“观音婢这杯醒酒茶可真是足料啊。”他心里嘀咕道。
“殿下清醒了吗?”长孙无忌含笑问道。
李世民叹一口气:“怨不得许多人都借酒消愁,实在是愁绪满怀无以疏解啊。”
这时候,那边的房玄龄杜如晦这俩首席谋士也过来了,他们倒是没喝多少,目光清明得很。
“殿下,如今河北战局不利。”
“陛下几次派兵,都没能从那刘黑闼手上讨得了好,看来这人是个硬茬。”
“这人在窦建德帐下就颇有名声,据说用兵奇险,常出其不意,每逢出战多有克获,军中称他为神勇将军。”
“他扯着窦建德当大旗,倒是好用。”
旁边的房玄龄闻言掸了掸袖子上沾的点心渣:“说得好听,为夏王复仇,当时窦建德刚一死,他们可是安分得很,要不是后来陛下,哎。”
在这种新旧利益集团交接的时候,风口浪尖上,他的这道命令让本就是惊弓之鸟的窦建德旧部更加惶恐。
郑善果来了河北就是大刀阔斧地换人换将换官员,那些有罪责的旧官下狱的下狱,捉拿的捉拿,现在李渊让他们去长安,难不成还有好事儿等着他们?谁都不信。
于是这些人聚在一起一商量,觉得李渊老儿说不得就是要把他们诓到长安杀掉,夏王不就死在他手里?
当初这些人就不愿归降,是被齐善行强压着的,如今日子艰难,唐朝来的使官看他们不顺眼,整天净受夹板气了,当初能聚在一起在乱世闯出个名堂,就说明不是逆来顺受的性子,于是几人一拍桌子,去个鬼的长安,怎么样都是死,干脆,老子反了!
于是在621年七月,以高雅贤、范愿为首的几人决定起事,推举刘黑闼为首领,很快就聚集了百余人。
这么点人,看起来就成不了事,李渊只当是小打小闹,但如今正是收复河北的重要时期,也不能受影响,于是李渊以李神通为行台左仆射带兵前往河北剿灭反贼,并下诏令魏州刺史权威、贝州刺史戴元祥派兵协助。
而当唐军往河北来的时候,刘黑闼在漳南(今河北故城县)修筑高台,祭奠夏王窦建德,刘黑闼痛斥李唐不讲信义,夏王死得惨烈。
当初李神通和同安长公主被窦建德俘虏,李渊派人去讲和,窦建德立马痛痛快快地把人放了,而在此期间也一直对两人以礼相待。
但是等到窦建德被俘虏呢?他都要投降了,李渊还是不肯放他一命,连王世充这种屡次进犯的人他都放过,这对夏王何其不公?!
李唐无道,他刘黑闼就是要起义反唐,为夏王报仇!
扯了大旗,有了名头,还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狠狠鄙视了一回李唐,刘黑闼的政治首秀很成功。
这番话很快就激起了夏王旧部的情绪,而普通民众也是久承夏王恩惠,于是一时间群情激愤,短短几天内,刘黑闼的部众就从百余人迅速扩张到了几千人。
李渊一看不行啊,得加大攻势,于是关中三千人,并幽州罗艺带兵南下,两方夹击刘黑闼。
这个阵容对付一个一般的农民起义军是没问题的,但刘黑闼他不一般啊!
后世把刘黑闼称为“唐初名将粉碎机”,由这个绰号便可知他不好惹的程度了。
九月,李神通带兵和刘黑闼对上,两边在滏阳河边列阵对峙。
要么怎么说无巧不成书呢,这天的天气也是很有些神异。
两方对峙不久就刮起大风,李神通看着风向,唐军是顺风向啊,优势在我,于是信心百倍地让大军往前冲。
一开始确实是顺风,但是两边刚交手没一会儿,风向就变了,唐军变成了逆风局,而且才九月居然就飘起了零星的雪花。
刘黑闼见状立刻让己方的骑兵精锐往前冲,并大声疾呼,称夏王显灵改了风向,此战必胜!
在军事压力和精神压力的双重冲击下,李神通部军阵很快就被冲散,唐军大败。
随后,刘黑闼真的像是被加了幸运buff一样,一路势如破竹,运气爆棚,接连获得大胜。
李神通败退后罗艺也心生退意,连主将都没信心没士气,仗怎么打得赢?于是他也被刘黑闼击败,仓促退回幽州。
而当这时,幽州(今河北北部)又闹起饥荒,罗艺无奈之下求助离得最近的蔚州(今河北蔚县)总管高开道。
高开道这人,也是个来回跳反骑在墙头上不下来的墙头草,风往哪边吹,他就往哪边倒,一看刘黑闼这么猛,于是他干脆反了大唐投了刘黑闼。
罗艺不但没借到粮食,还得勒紧裤腰带防守,没有精力再去和李神通合作夹击。
刘黑闼一路高歌猛进连下数城,拿下定州、冀州、直追洺州。
就连李世勣也没能抵挡住,在退往洺州的路上被击败,堪堪逃得一命。
见到这情况,一直犹豫的窦建德河北旧部和当地豪强也下场了,一开始怕李唐直接剿灭了刘黑闼自己若是牵扯其中也要获罪,但是现在看着,这是个猛人啊!
于是河北各地接连投降,还有不少州县里的豪强大户直接冲进府衙杀了唐朝来的新命官,向刘黑闼投诚。
现在是621年十月,刘黑闼还没引起这么大的风浪,李渊也没太理会,就连李世民都不会预料到事情的发展,李盛知道是知道,他也没办法说啊,就算他能给李世民示警,又有什么用呢?不到千钧一发之际,李渊是不会给李世民再次领兵的机会的。
再过几个月,到622年正月,刘黑闼就会收复整个河北全境,恢复窦建德时期的全部领地,且会称汉东王,原夏国文武官员悉数复位。
想到这,李盛有些不开心。
无论怎么折腾,最后都是二凤去救场,简直是唐朝救火大队长,李渊到了有事的时候就会想起这个能打的儿子来,但是打完仗就又防备猜忌,想到这,他觉得二凤简直是个大冤种。
这会儿宴会进程过半,现场也热闹起来,拼酒的、划酒令的、勾肩搭背回忆往事还红眼圈的、甚至还有掰手腕的,一片欢腾,吵得李盛甩了甩耳朵。
看见飒露紫不大有精神,李世民还走过来给他喂了两颗葡萄,他也饮了几杯酒,脸上有些泛红,面带笑意地过来摸摸飒露紫的大头。
李盛由着他摸,面带同情的看着二凤。
等他知道刘黑闼恢复夏王生前河北全境的时候不知道会气成什么样子,去打洛阳兼带着打下河北一共花了一年时间,风餐露宿血雨刀山,结果现在河北又没了,二凤这相当于半年白干啊!
第49章
今天来的都是秦王府中的铁杆嫡系,彼此之间也不客气,拼酒十分激烈,反正就算醉了秦王殿下也不会不管人的,于是一个个都放开酒量喝了个痛快。
也有喝醉了的,比如尉迟敬德,喝得脸通红,他块头又大,趴在桌子上,李盛看着都担心那桌子会不会塌了。
旁边是程知节和秦叔宝,还有罗士信。
尉迟敬德醉地头都有些晕了,但嘴里还在嘟嘟囔囔地说些什么。
“当年,我在高阳参军讨伐暴乱,后来,去了刘武周那里,他待我也不错。”
听到这个,罗士信觉得尉迟是真醉了,当着现在老板的面,你怎么怀念起前老板来了?不打算在秦王府混了?你离着秦王就不到两米远啊!
他有点慌,但是眼前这人还在说,声音还越来越大。
“再后来,我就跟了秦王,还把我的旧部依旧让我统领,我刚一来,秦王就让我当了右一府统军,哼,当时你们都看不惯我!”
罗士信听得酒都要醒了,他看见秦王殿下已经看过来了啊,这要是真说点什么不该说的怎么办!
他眼光梭巡,失手砸个什么东西能不着痕迹又立马能把尉迟砸晕过去呢?旁边的灯架?不行,纯铜的,太重了,这一下子尉迟晕了怕是再也醒不过来了;可是这个木头托盘也不够劲儿啊!
正当他着急的时候,这人不怕事儿地又张嘴了。
“但是秦王殿下很信我!寻相跑了,殿下也信我,飒露紫还来护着我!从那我就发誓,我这辈子,就跟定殿下了!”
这句话声音贼大,但是罗士信却放下心来。
他松一口气,旋即就决定明天一定要给尉迟两下子:吓死人了!
还以为要说什么,结果是先抑后扬啊!李盛在旁边甩了甩尾巴,心说尉迟到底是醉了还是没醉很难说啊!
二凤倒是很高兴,还过去用自己的酒杯碰了一下尉迟手里的空杯子,一仰头干了。
喝完这一杯,他就有些上头,于是往门边走,打算吹吹风。
厅里喊叫声一片,李世民站在门口,一下下顺着飒露紫的毛毛,也有些醉了,看见李盛张嘴叹气,他还以为马儿馋了,还把手里的酒杯凑过来给他闻一闻:“只能闻闻啊,飒露紫,你可不能喝酒的。”
李盛闻了闻,这酒肯定不便宜。
古时候的酿酒技术没有后世发达,一般酒的度数都比较低,像这种酒香扑鼻醇厚清洌的酒,一定是经过很多次蒸制的精酿。
他闻了闻就撇开头了,因为从小生病,他是闻不了烟味的,就连酒,闻多了酒味刺激呼吸道,也不好,因此,他从小就不大喜欢烟味和酒味。
看见飒露紫撇开头,李世民笑了笑,擎起酒杯,对着天间一轮玉盘似的圆月遥遥一敬。
喝完杯中酒,他随手从旁边的碟子里拾了两块肉脯下酒,然后便抚着飒露紫的鬃毛一边看月亮一边小声念叨。
李盛看到他用刚拿了肉脯的手来摸自己的毛毛,觉得有点难忍,二凤你手上还有油呢就摸我,连璧小姐姐今天下午才给我洗的毛!
这跟刚洗完头就被摸了一把油有什么区别?!
他刚动了一下,就看到二凤有些孤寂悲怆的眼神,立马就不忍心了,于是又把肩背递到他手底下——算了,小爷认栽,给你摸给你摸!大不了明天重新再洗!
二凤望着圆月,心里不禁想起小时候母亲尚在,他们一家在一起赏月的情景,
那时的父亲,望向他的眼神永远都是欣慰和骄傲,二郎,他这样唤他。
但是从什么时候起,“父亲”变成了“陛下”,“二郎”变成了“秦王”呢?
他忽然想起母亲,若是看到他们兄弟如今的样子,她会不会伤心呢?
与他们三兄弟一母同胞的姐姐平阳公主前阵子来信,信中提起,明明是他秦王李世民平定了河北洛阳,但陛下派往河北收拾残局的却都是太子班底,她听闻此事,心中忽然不安,于是来信相询。
这个姐姐一向勇毅非常,当年晋阳起兵,她也是散尽家财收揽兵将,以女子之身带兵一路攻城陷阵助力李渊反隋。
等到李渊入主关中封赏众人,这位姐姐因有军功而颇受优待,封邑赏金在诸公主之上。
李唐立国时,公主的丈夫柴绍受封临汾郡公,而临汾古称平阳,故而封平阳公主。
当时陛下笑言道:“平阳”亦作“平杨”,有平隋杨之意,于吾儿正合。
而后平阳公主便随夫镇守关中,姐弟之间一向少见。
想到这,李世民又捻起一块乳糕,当年他还小的时候,姐姐经常看护他,也喂过他吃乳糕,而今朝中局势如此,亲姐姐来信问,他都不知道如何回信。
回身看了一眼厅中,纵然是父子兄弟,但是今时今日,要他退,他又怎么肯?!
再劝自己说臣为君属,为国尽忠,但是他平定薛举、扫清刘武周、擒窦建德、逼降王世充,那都是拿命在拼啊,战场刀枪无眼,他身上,又何止一处伤痛?而今大唐的疆域,大半都是他冲锋在前不惜身命地打下来的!
但是河北刚一平定,陛下就急慌慌地把太子的亲信都派去,他心里也不好受。
想到这,他不免心中郁结,拿过旁边的酒壶还要倒酒。
但是刚拿过酒壶,眼前就伸出一只马蹄子来,他顺着马腿往上看,飒露紫眼神严肃地盯着他。
李盛:你可少喝点吧!
于是李世民就把酒杯撂下了。
李盛赶紧把腿放下活动活动,啊啊啊一下子把腿抬这么高他感觉腿筋都抻着了!李二风我对你这么好等你当了皇帝高低得给小爷我画个像写个传!
李世民刚放了酒杯,后面就传来长孙无忌的声音。
“飒露紫真是灵性呢,还会劝着殿下不要多饮。”他手里端着一杯醒酒茶来递给李世民,是长孙氏安排的。
李世民接过来一饮而尽,被嘴里的酸苦味道激得抖了抖脑袋。
“观音婢这杯醒酒茶可真是足料啊。”他心里嘀咕道。
“殿下清醒了吗?”长孙无忌含笑问道。
李世民叹一口气:“怨不得许多人都借酒消愁,实在是愁绪满怀无以疏解啊。”
这时候,那边的房玄龄杜如晦这俩首席谋士也过来了,他们倒是没喝多少,目光清明得很。
“殿下,如今河北战局不利。”
“陛下几次派兵,都没能从那刘黑闼手上讨得了好,看来这人是个硬茬。”
“这人在窦建德帐下就颇有名声,据说用兵奇险,常出其不意,每逢出战多有克获,军中称他为神勇将军。”
“他扯着窦建德当大旗,倒是好用。”
旁边的房玄龄闻言掸了掸袖子上沾的点心渣:“说得好听,为夏王复仇,当时窦建德刚一死,他们可是安分得很,要不是后来陛下,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