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 第14节
  “现在敌军兵锋正盛,我军不能硬碰硬,最好就是坚营固守,刘武周没有多少粮食,如今天气转凉,时间一久,他们物资不全军心动摇,那才是我们的战机。”
  李世民转过头来很赞许地看着他:“我也是这样想的。”
  于是在李世民的军令下,唐军坚守不出,无论宋金刚一天在城下叫喊多少次,骂得多么难听,唐军就当没听见。
  但是李世民也不是一点事儿不干,他经常派出小股骑兵去骚扰刘武周的军队,依靠骑兵灵活机动的特点打游击战,宋金刚不胜其烦。
  李盛也跟着去过,提前蹲点,遇到刘武周的粮车,上去就是一波攻击,更过分是,合适的时候,甚至还把粮食运走一部分。
  运送粮草的人也是干活儿而已,有时候看到来人就蹲下投降了,李世民也不为难,捆起来带走。
  这天遇到的粮草队也有骑兵护送,李世民带着的是裴仁基裴行俨父子和殷开山李道宗两人,正面刚怕谁啊?两边接上打了一场,李世民一看那边来人了,一勒马缰绳就带人跑了,一路跑回了城内,大门随着落下,徒留宋金刚在下面无能狂怒。
  一路疾驰的李盛:呜呼,刺激!
  他随着李世民上了城墙,一起看着下面的人。
  嗯,为什么马也可以上城墙呢?因为系统要收集画面,于是李盛死活耍赖撒泼地获得了这项特权。
  程知节也跟着上来了,自从那天斩杀朱粲的事情过去后,李盛就对程知节很有好感,反应很快嘛!
  于是李世民就看到飒露紫这几天经常亲近程知节,程知节喂它吃窝头也吃得挺欢。
  这会儿程知节正看着下面的宋金刚。
  宋金刚骑了一匹黑色大马,那马应该也很受他喜爱,额头上勒着一件莲花形状的白玉装饰,很是华贵,中间的部分甚至还是紫色的。
  程知节已经知道飒露紫有些神性了,这会儿看着飒露紫盯住那匹马的额头不动,就说道:“殿下,不如让我出去和他打过一场,我把那黑马头上的白玉抢来给飒露紫戴。”
  李盛听着这话愣了一下:坏了,我成恶霸了。
  第19章
  听说程知节要下去跟人干架就为了抢一个额饰,李世民也是哭笑不得,连忙阻止了。
  按住程知节,他还转过头摸摸飒露紫的大头:咱不要它那个哈,等打完仗回了长安我就给你找个更好看的!
  李盛甩了甩鬃毛,低下头碰了碰他的手心。
  下边的宋金刚叫骂了一回,看着楼上没动静,最后也没办法,只能撤军走人了,唐军继续坚守不出以待战机。
  “坚守不出”这四个字说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并不是每个主帅都能坚持下去的。
  谋士会苦谏、部将们会请战、士兵们会议论、敌军会挑衅、朝廷会质疑,而主帅只要有一点扛不住,这个战略就没办法坚持下去。
  而李世民就没有这些麻烦,他是皇帝的亲儿子,李渊可能会为了以后君臣关系考虑,去防备他压制他,但绝对不会怀疑猜忌他;
  另一方面,秦王善战,这是大家的共识,从晋阳起兵到西征薛举,秦王一直都是冲锋在前,部将们都服气,秦王你厉害,咱们都听你的,你说等着,那我们就等着;
  再者,李世民是很自信很有决断的人,他一旦认定这件事,就会坚持做下去,这一点,无论从当初李渊不敌宋老生要撤退李世民帐外嚎哭,还是在追薛举的时候不听劝告千里奔袭,都可以看出来。
  在李世民坐镇下,唐军稳稳地驻扎在柏壁,任由宋金刚刘武周怎么闹腾,就是不出来。
  但是,李世民的人稳得住,李渊的人稳不住啊。
  在李世民出征前,裴寂曾攻打过闹着造反的夏县,但是没打过,甚至还被反打了一回,当世李渊就急了,派了几个人过来帮裴寂:唐朝宗室永安王李孝基、内史侍郎唐俭、陕州总管于筠、工部尚书独孤怀恩。
  对此,李盛的评价是:没一个能打的。
  十二月底,李孝基带兵再次攻打夏县,当地的反贼首领吕崇茂奋力抵抗,刘武周异地作战,已经攻略的河东郡和主动起兵策应的夏县就是两个援手,夏县在这个战局中很重要。
  于是刘武周派遣大将寻相、尉迟敬德增援夏县,尉迟敬德那可是后世都知道的猛人啊。
  前有坚城难克,后有强军突袭,正在攻城的李孝基一行人被两方夹击,大败,他和唐俭、独孤怀恩等首领悉数被俘。
  在真正的历史上,李孝基在被俘后密谋逃回唐朝,被刘武周发觉后斩杀,终年五十二岁。
  李孝基是李渊的堂兄弟,两人都是李虎的孙子辈。
  李盛看着系统给他投放的蓝色字体,晃了晃头,他家二凤和李建成终有一争,提前攒点好人缘没坏处,他想救下李孝基。
  历史记载,李孝基被刘武周杀害后,李渊废朝三日,追赠左武卫大将军,上谥号“壮”。
  要是救下来,他多多少少要承秦王的人情,这人在宗室中是长辈,也说得上话。
  另一边,李世民一听探子说有敌军前往夏县就有些担心,但是这会儿再去已经来不及,于是他派殷开山、秦叔宝等人在他们回去的路上伏击。
  但是,出现了一些意外状况——飒露紫一定要跟着去。
  李世民很无奈,他要坐镇中军不能跟着去啊,飒露紫平时只跟着他,很乖的,这次怎么就闹腾起来了?
  “去拿糖浆来。”他吩咐旁边的侍从。
  李盛不屑:你以为我是那种会被糖浆收买的马,吃了糖浆就会屈服,从而放弃自己的计划吗?
  哼,我都要!
  于是在糖浆拿来后,李世民就看到飒露紫这次不像平时一样慢慢地很舍不得地慢慢享受,而是上去就两下子迅速舔完了。
  李盛舔舔嘴巴,把身子继续往那边拐,眼睛瞥着李世民装傻:为小爷送行的糖浆我已经吃完了,现在可以走了吧?
  李世民无奈,一拉着飒露紫往后走,它就发出很凄惨的嘶叫声。
  时间又很紧迫,没办法,李世民只能把飒露紫托付给了程知节,据这两天来看,飒露紫还是很亲近他的。
  程知节把飒露紫带在自己旁边,带兵去了。
  尉迟敬德和寻相两人把李孝基一行人打得大败,心里不免有些得意,再看看后面被看守着狼狈不堪的俘虏们,更是心情愉悦了。
  “这大唐之前打了薛举,我还以为多厉害呢,结果呢?不过如此。”
  “据说唐军攻打薛举时,西秦军队都得了瘟疫,这才让秦王得手的。”
  “看来西秦一战李唐是有运道的啊。”
  “这次他们可没这么好的运道了哈哈!宋将军带着大军,几个月就打下了河东郡啊!李唐连晋阳都丢了。”
  李盛嘴里被塞着马嚼子,听着系统转播,心道:放心,你们很快就回意识到,在二凤的指挥下,唐军真正的战力值。
  两人一边说一边往前走,忽然就看见前面的探马举起了大旗,两人刚注意到,大旗就立刻倒了下去。
  “有埋伏!”
  就在这时,两边的唐军杀出来,程知节带军冲在前面,手中的马槊左右劈刺,很快就杀出一条路把对方的队伍拦腰截断。
  殷开山和秦叔宝率领重骑兵对上尉迟敬德的先头部队,程知节带军包抄后面的尾巴。
  李盛呢?秦王不在,程知节也不好骑他的马,而且他俩也没磨合过,不好直接上战场,他也不敢啊,一个没看住,飒露紫要是伤着哪儿,他还有好日子过吗?
  于是李盛没进战场,被程知节吩咐人看护在几百米外,等着看飒露紫跟过来到底要干什么。
  两方很快展开厮杀,但唐军是突然冲杀出来,敌军匆忙迎战,大部队和主将的联系又被拦开,惊慌失措又得不到指挥,很快就乱了。
  这一战,唐军斩首近两千人,尉迟敬德和寻相慌忙收拾残军向东逃去。
  “李孝基那堆人在哪儿呢?”李盛看着人要跑啊。
  眼前展开蓝色光幕,四个小红点出现在视野中。
  尉迟敬德就算到了这个境地,居然还记得把这几个重要俘虏带上,小红点在他们队伍中后方。
  李盛看着程知节大声叫起来。
  时间紧迫,他主动把两条前腿放下,眨眼睛示意程知节过来。
  程知节骑上飒露紫,就感觉马要去追残兵,秦叔宝殿后护持。
  他一路顺着马的意思往前赶,手里的马槊惊得对方的兵士慌忙躲开。
  在跑过大概一百来个人后,李盛长长地嘶叫一声,往前冲了一下。
  程知节也看到了被缚在马上的李孝基几个人。
  就算不认得,看着这几个人被绑在马上,猜也猜出来是唐军中的将领了。
  李孝基几个人就救下来还惊魂未定,但一看那匹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这是秦王的马啊!
  几个人被带回了柏壁大本营。
  李世民也是心神不定,飒露紫第一次被别人带出去呢,这匹马自从送来就是跟着他,也不知道跟着别人习不习惯。
  还在想着,程知节带军回来了,飒露紫跟在他的后面,摇头晃脑的看着状态很很不错,李世民松了一口气。
  听人说还救回来了永安王一行人,李世民赶忙过去迎接,看到狼狈的四个人,不用问,他已经能想到在夏县的战况如何了。
  但是他又能如何呢?他的父亲李渊才是李唐王朝的君主啊,就算这场仗打得再窝囊再荒谬,他还能说什么吗?
  温言抚慰几个人后李世民让人带着他们去休息,自己站在地图前看着。
  他心里憋气,脸上的神色也不太好看。
  但是转过头来看见用一双大眼睛担心地望着他的飒露紫,他勉强挤出一抹笑来,摸一摸马头,让人把飒露紫牵去马厩休息,把他带来的甜点心给马儿吃。
  压一压心里的烦躁,他平复心情站在地图前面,盯着夏县和河东郡。
  “这次交兵,感觉对方兵力如何?”
  “兵锋正盛,若不是我们突袭伏击,也不能这么顺利。”
  “飒露紫要跟着去,做了什么?”
  程知节先抱拳,说自己擅自骑了秦王的马,然后说了飒露紫带着他去救下李孝基几人的事情。
  “飒露紫像是有先知之能,真是神异。”
  “这件事你们不要宣扬,朝中毕竟还有陛下和太子。”
  “要我说,殿下征战四方,功劳赫赫,而今又有飒露紫这样的神马认主,才是下安黎民,上承天命之人。”
  这时候,大家对于天命之说还是很相信的,更何况,飒露紫半夜嘶叫,带人去接应罗士信、裴仁基,其间种种不凡之处,是他们亲眼所见。
  “住口!”李世民脸色一变,厉声呵斥程知节。
  看着人抱拳低头,他缓下语气告诫了几句,让人去休息了。
  看着人走了,李世民按住自己的心绪,重新琢磨起这次的战局来,但仍不免想起刚才的话。
  当年晋阳起兵,陛下还有些举棋不定,是他和刘文静多方劝谏最终一起定下大事。
  他既然有这样的举动,自然也有济世安民之志,但是他是次子,陛下登基后自然是嫡长子大哥做太子,那会儿他也心悦诚服。
  但自从飒露紫来到他身边,他有时候就会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