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改嫁首长,前夫疯求原谅 第176节
槐花大队长惊讶道:“陈队长还真是负责任呀。”
“怪不得能把大队管理得这么好。”
“我看如果不是你们大队今年出了一些事,先进大队肯定是你们的。”
提到这个,陈队长心里就怄气。
他们大队今年不是出了一些事,而是出了好多事。
他尴尬地笑了笑,“被几颗老鼠屎搅坏一锅粥,说起来又好气又好笑。”
“看来今年的先进大队非你们槐花大队不可了。”
槐花大队长谦虚道:“没有没有。”
“这话说得有点早了。”
“不过我还是得代替我们大队感谢你们青山大队的林知青和林教授他们。”
“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们槐花大队今年的秋收不会这么喜人。”
陈队长眼睛一亮,好奇道:“你们预估平均亩产量是多少?”
“600斤!”
“现在收上来的,基本上都是600多斤的亩产量,所以平均亩产量应该在600斤以上。”
槐花大队长笑得合不拢嘴。
明年要是全部改成种杂交水稻,那成绩更加不用说了,所以他们槐花大队无论如何,还是得巴结他们青山大队,谁让陈队长运气好,竟然被分到了一个这么优秀的知青?
他们大队新旧知青将近十个,没有一个能打的。
以前大家都羡慕他们大队男知青多,现在估计大家都后悔当初为什么不选女知青了?
这也印证了伟人那句话,妇女能顶半边天。
别小瞧女子就对了!
“你们槐花大队那边的土壤好,不像我们青山大队的。”
“我们今年的收成估计比你们差一些。”
现在成绩还没出来,陈大队长也不敢说大话,只能往保守的去说。
“你们有林知青亲自把关,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两人说了好一会话,才拉到正题上,“陈队长,我听说你想要联合几个大队修路,这可是真的?”
“是真的。”
“修路是没问题,但是经费……”槐花大队犹豫道。
“公社出。”
“不过经费估计只能满足我们几个大队外面的主路,村里的主路覆盖不了,你们要是想修,也可以联合社员们凑钱修路。”
“先修路,后致富。”
“接下来就是冬天,肯定有好多货车来来去去运输蔬菜的,要是村里也修路,那就方便多了。”
槐花大队长问道:“你们大队修村路吗?”
“还不知道,要社员们同意才行。”
槐花大队长点头,“这个涉及到他们的利益,确实要商量一下,我找个时间也和大家商量一下, 最好能顺便给村里弄条像样的路。”
陈队长应道:“村里的路我就不管了,今天就是确定你们到时候要不要参加?”
“要是同意参加,那就得安排社员一块帮忙修路。”
“如果遇到经费不足的问题,可能咱们都要凑一点,但我可以保证的是,绝大部分都是公社那边的经费出。”
槐花大队长应道:“这个我可以答应你,我们槐花大队同意参加。”
陈队长闻言,马上从抽屉里面拿出一份协议,“你看一下,没问题就签了。”
口说无凭,得留下证据,免得到时候又出什么幺蛾子。
槐花大队长笑了,“你这人,咋越活越胆小了?”
“不是我不信任你,而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白纸字的,谁都别想耍赖。”陈队长应道。
“行行行,我签。”
槐花大队长果断签下自己的大名,用经费帮他们大队修路,傻子才不签呢!
槐花大队签了之后,附近几个大队长也都签了。
他们才刚刚来了一会,在路上就将情况了解得七七八八,他们和槐花大队长的想法一模一样,有经费帮他们修路,傻子才不签?
不就是出人力而已嘛?
他们相信他们社员们只要有手有脚的,都会乐意去帮忙干活。
以后下雨天出门,他们再也不怕路上有积水了。
至于自己大队内部的主路修不修,他们都得回去和社员们商量。
“好,今天辛苦各位跑一趟了,等农忙过去咱们就开工。”
“各个大队管理好自己的社员,有事咱们积极沟通。”陈队长站起来说道。
“行,有事咱们积极沟通。”
“陈队长,多谢你愿意拉我们一把。”
陈队长笑道:“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第204章 百家布
今天对于青山大队的社员们来说,是一个大日子。
截止今天为止,他们大队的水稻全部收割和晾晒脱离完毕,今天是公布他们今年秋收水稻的亩产量数据的时刻!
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去晒谷场上看他们称重。
秦老太一看见林听他们来了,赶紧将大树下乘凉的空位给让出来,“林知青、林教授、林老师,你们过来这里,这里凉快。”
“就是,估计还要等好一会才能称完。”田婶子附和道。
林听牵着母亲过去,还不忘记喊上父亲一块。
一家三口站在大树下,秋风凉爽,无比惬意。
钱素兰给他们抓了一把瓜子,“嗑瓜子闲聊一会,要不等久了很无聊。”
林听最近比较忙,对于大队的八卦都不太清楚,还真认真听了一会他们聊八卦。
“王婶子挺可怜的。”
“我住在他们家后面,经常听到她哭。”
“应该是她大儿媳孽待她。”
“她年轻时候可厉害了,怎么沦落到被儿媳欺负了?”
“她现在身体不行,屎尿失禁,哪能和年轻那会比较?”
“要我说,她就是自己造孽。”
“但凡她年轻那会对儿媳好一点,她现在都不会这么难过。”
大家都不同情王婶子,说起来这些事情也就当个笑话。
“陈永才媳妇估计快生了,到时候送回家,也是个可怜的。”
“王婶子自顾不暇,她还怎么照顾孩子?”
“陈永华媳妇忍了那么多年,终于熬出头,肯定不会吃这个哑巴亏。”
“到时候肯定有得一闹。”
“要我说,实在不行,就把孩子给陈永才给送过去。”
“让孩子在农场长大,他这辈子就废了。”
他们说完陈永才的家事,又扯到陈礼的家事。
“陈礼他们以后回来住哪呀?”
“我看李家人是不打算搬出去住了。”
“之前咱们大队长还打算让大家帮他们盖房子,但是他们家都是懒货,等着大家帮他们盖,后来盖到一半就不弄了,那房子没有屋顶,没办法住进去。”
“他们李家以前风光是因为家里出了一个大队书记,后面大队书记被李海棠这个女儿连累了,灰溜溜退下。”
“反正他们家后代没有一个勤快的,但凡勤快一点他们都不需要吃救济粮。”
秦老太忽然说道:“李丽娟和陈勇他们,不知道他们现在啥情况了?”
“他们是死还是活都说不准,不过大白天还是不要说他们好了,免得他们晚上会回来。”
“他们都是狠人,咱们以后遇到尽量绕路走。”
“他们应该回不了吧?”
“手上有那么多条命案,怎么可能回得来?”
林听冷不防开口,“最可怕的是他们以后整容了,咱们没认出来。”
陈勇和李丽娟肯定是没办法以正常的途径回来的,至少要换一个身份。
秦老太不解,“什么是整容呀?”
林听耐心解释道:“整容就是把五官给换成其他样子,有些人整了容,他们亲妈来了都认不出来。”
大家咂舌,“那以后咱们大家在路上遇到陌生人忽然走近,撒腿跑就行了。”
林听笑着说道:“没有那么恐怖,人家还没来,你们就先把自己给下一遍了。”
“怪不得能把大队管理得这么好。”
“我看如果不是你们大队今年出了一些事,先进大队肯定是你们的。”
提到这个,陈队长心里就怄气。
他们大队今年不是出了一些事,而是出了好多事。
他尴尬地笑了笑,“被几颗老鼠屎搅坏一锅粥,说起来又好气又好笑。”
“看来今年的先进大队非你们槐花大队不可了。”
槐花大队长谦虚道:“没有没有。”
“这话说得有点早了。”
“不过我还是得代替我们大队感谢你们青山大队的林知青和林教授他们。”
“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们槐花大队今年的秋收不会这么喜人。”
陈队长眼睛一亮,好奇道:“你们预估平均亩产量是多少?”
“600斤!”
“现在收上来的,基本上都是600多斤的亩产量,所以平均亩产量应该在600斤以上。”
槐花大队长笑得合不拢嘴。
明年要是全部改成种杂交水稻,那成绩更加不用说了,所以他们槐花大队无论如何,还是得巴结他们青山大队,谁让陈队长运气好,竟然被分到了一个这么优秀的知青?
他们大队新旧知青将近十个,没有一个能打的。
以前大家都羡慕他们大队男知青多,现在估计大家都后悔当初为什么不选女知青了?
这也印证了伟人那句话,妇女能顶半边天。
别小瞧女子就对了!
“你们槐花大队那边的土壤好,不像我们青山大队的。”
“我们今年的收成估计比你们差一些。”
现在成绩还没出来,陈大队长也不敢说大话,只能往保守的去说。
“你们有林知青亲自把关,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两人说了好一会话,才拉到正题上,“陈队长,我听说你想要联合几个大队修路,这可是真的?”
“是真的。”
“修路是没问题,但是经费……”槐花大队犹豫道。
“公社出。”
“不过经费估计只能满足我们几个大队外面的主路,村里的主路覆盖不了,你们要是想修,也可以联合社员们凑钱修路。”
“先修路,后致富。”
“接下来就是冬天,肯定有好多货车来来去去运输蔬菜的,要是村里也修路,那就方便多了。”
槐花大队长问道:“你们大队修村路吗?”
“还不知道,要社员们同意才行。”
槐花大队长点头,“这个涉及到他们的利益,确实要商量一下,我找个时间也和大家商量一下, 最好能顺便给村里弄条像样的路。”
陈队长应道:“村里的路我就不管了,今天就是确定你们到时候要不要参加?”
“要是同意参加,那就得安排社员一块帮忙修路。”
“如果遇到经费不足的问题,可能咱们都要凑一点,但我可以保证的是,绝大部分都是公社那边的经费出。”
槐花大队长应道:“这个我可以答应你,我们槐花大队同意参加。”
陈队长闻言,马上从抽屉里面拿出一份协议,“你看一下,没问题就签了。”
口说无凭,得留下证据,免得到时候又出什么幺蛾子。
槐花大队长笑了,“你这人,咋越活越胆小了?”
“不是我不信任你,而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白纸字的,谁都别想耍赖。”陈队长应道。
“行行行,我签。”
槐花大队长果断签下自己的大名,用经费帮他们大队修路,傻子才不签呢!
槐花大队签了之后,附近几个大队长也都签了。
他们才刚刚来了一会,在路上就将情况了解得七七八八,他们和槐花大队长的想法一模一样,有经费帮他们修路,傻子才不签?
不就是出人力而已嘛?
他们相信他们社员们只要有手有脚的,都会乐意去帮忙干活。
以后下雨天出门,他们再也不怕路上有积水了。
至于自己大队内部的主路修不修,他们都得回去和社员们商量。
“好,今天辛苦各位跑一趟了,等农忙过去咱们就开工。”
“各个大队管理好自己的社员,有事咱们积极沟通。”陈队长站起来说道。
“行,有事咱们积极沟通。”
“陈队长,多谢你愿意拉我们一把。”
陈队长笑道:“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第204章 百家布
今天对于青山大队的社员们来说,是一个大日子。
截止今天为止,他们大队的水稻全部收割和晾晒脱离完毕,今天是公布他们今年秋收水稻的亩产量数据的时刻!
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去晒谷场上看他们称重。
秦老太一看见林听他们来了,赶紧将大树下乘凉的空位给让出来,“林知青、林教授、林老师,你们过来这里,这里凉快。”
“就是,估计还要等好一会才能称完。”田婶子附和道。
林听牵着母亲过去,还不忘记喊上父亲一块。
一家三口站在大树下,秋风凉爽,无比惬意。
钱素兰给他们抓了一把瓜子,“嗑瓜子闲聊一会,要不等久了很无聊。”
林听最近比较忙,对于大队的八卦都不太清楚,还真认真听了一会他们聊八卦。
“王婶子挺可怜的。”
“我住在他们家后面,经常听到她哭。”
“应该是她大儿媳孽待她。”
“她年轻时候可厉害了,怎么沦落到被儿媳欺负了?”
“她现在身体不行,屎尿失禁,哪能和年轻那会比较?”
“要我说,她就是自己造孽。”
“但凡她年轻那会对儿媳好一点,她现在都不会这么难过。”
大家都不同情王婶子,说起来这些事情也就当个笑话。
“陈永才媳妇估计快生了,到时候送回家,也是个可怜的。”
“王婶子自顾不暇,她还怎么照顾孩子?”
“陈永华媳妇忍了那么多年,终于熬出头,肯定不会吃这个哑巴亏。”
“到时候肯定有得一闹。”
“要我说,实在不行,就把孩子给陈永才给送过去。”
“让孩子在农场长大,他这辈子就废了。”
他们说完陈永才的家事,又扯到陈礼的家事。
“陈礼他们以后回来住哪呀?”
“我看李家人是不打算搬出去住了。”
“之前咱们大队长还打算让大家帮他们盖房子,但是他们家都是懒货,等着大家帮他们盖,后来盖到一半就不弄了,那房子没有屋顶,没办法住进去。”
“他们李家以前风光是因为家里出了一个大队书记,后面大队书记被李海棠这个女儿连累了,灰溜溜退下。”
“反正他们家后代没有一个勤快的,但凡勤快一点他们都不需要吃救济粮。”
秦老太忽然说道:“李丽娟和陈勇他们,不知道他们现在啥情况了?”
“他们是死还是活都说不准,不过大白天还是不要说他们好了,免得他们晚上会回来。”
“他们都是狠人,咱们以后遇到尽量绕路走。”
“他们应该回不了吧?”
“手上有那么多条命案,怎么可能回得来?”
林听冷不防开口,“最可怕的是他们以后整容了,咱们没认出来。”
陈勇和李丽娟肯定是没办法以正常的途径回来的,至少要换一个身份。
秦老太不解,“什么是整容呀?”
林听耐心解释道:“整容就是把五官给换成其他样子,有些人整了容,他们亲妈来了都认不出来。”
大家咂舌,“那以后咱们大家在路上遇到陌生人忽然走近,撒腿跑就行了。”
林听笑着说道:“没有那么恐怖,人家还没来,你们就先把自己给下一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