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那要是没遇到我,你会怎么样?娶妻生子?
不会。不娶妻,有钱了就去青楼睡一晚,选个顺眼的姑娘陪我。世道那么乱,不要孩子,也不成亲。我师父在世的时候有妻子孩子,可都没保住,我也怕保不住。连城摇头。
那你如今住这里快活吗?外头指不定有人说你什么。
爱说说,当面说就杀了他。连城完全不在意。
你不拦着我出去跑马就行。连城是个很容易满足的人。
他从小被捡到师父跟前养大,一直没什么太大的理想。
救了虞鹿鸣之后,就一直跟着他。
相伴二十多年,早就习惯了。
在一起就是最好的,京城没什么不好,好吃,好住,重点是虞鹿鸣可以安心休养身体,不必奔波。
他很满足。
第371章 番外:野史真野
虞鹿鸣叹口气,伸手摸了摸他的脸:那就好,我这一辈子做了许多事,谁都对得住,就怕对你不住,你真心喜欢京城就好。
连城看着他笑了:你是不是被说书的说傻了?跑江湖的都是没法子,要养家糊口。你以为真喜欢风餐露宿?我现在有你,有儿女,难道我想出去跑?
至于儿女,捡来的闺女就是闺女!
儿子的话,是虞鹿鸣的就是他的!小崽子不认他这个爹,他就把人赶出去,虞氏族中那么多孩子,总有一个认爹的!
还好虞更新是个聪明孩子,这个爹,他认了。
虞鹿鸣带着儿女和连城去了一趟高阳,也要正式给爹娘上坟。
他们不赶时间,从京城出发到这里,是初夏。
跪在爹娘坟前,虞鹿鸣许久说不出一句话。
他看着那些墓碑,他的至亲们都在这里安眠。
当年那血腥一幕仿佛又在眼前,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父亲,母亲
只叫了这两声,就说不出话来了。
当年离别的时候他也还是个小少年,可如今都已经这么多年了。
他想起小时候,三叔画了一幅画,得意非常。
他手舞足蹈的跑去祖母屋子里说他这幅画画的好。
祖母眼花了,凑近了看。
只见画的是一幅山水,远山迷蒙,近山巍峨,一道长河不见来处也不见归处。
那时候的虞鹿鸣不知道三叔画的是不是真的好,但是他也被震撼了。
祖母说好好好,可祖母不甚通书画。
三妹妹看过后念念有词: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三叔抚掌大笑:妙啊!妙啊!东君越发有才气了!
母亲进来就笑着摇头:三叔莫要夸了,这丫头尾巴上天了。
三妹妹只是笑,斜眼看他:又赢了四哥一次哟~
当时的虞鹿鸣快气死了,深呼吸了几次才忍住没开口。
祖母失笑:你这个促狭丫头!明明最喜欢你四哥,天天气他!
母亲也戳了一下三妹妹的头:你就使坏吧!
虞鹿鸣冷哼了一声,心想你们都哄我,明明就是更疼她!
二哥摇头:你就气他,回头他真就当真了!
我没有,什么就当真了,谁跟她一般见识?虞鹿鸣有骨气的仰头。
妹妹那时候笑呵呵的:四哥小家子气,没事的,我虽然是妹妹,但我一定会让着哥哥,以后也会疼哥哥,一辈子都照顾哥哥,保证对哥哥好的。
虞鹿鸣不懂什么是绿茶,但是他听着这话就来气,偏说不出什么不是,只说了一句谁要你照顾就走出去。
只听着后头母亲数落妹妹,他哼了一下想母亲就是偏心!
那一年,他九岁。
那时候还小,总是与妹妹生气,总是觉得她讨厌。
妹妹不厌其烦的气他,却也对他好。
好东西留给他,什么事都想着他。
只是追着他喊美人哥哥的时候,他总想动手。
如今回忆起来,却都是美好的,妹妹只是比所有人家的妹妹都更成熟懂事,她分明是故意逗他。
他笑着跟墓碑上的父母说话:她真是坏透了,谁家的妹妹成日里气哥哥?就故意逗呢?不过还好,还好她还在。
虞鹿鸣长叹一声:我还有她,她还有我,这样就好。
连城也按照儿子的规矩给二老上香,什么都没说,但是好像什么都说了。
回京的路更漫长,基本上就是游山玩水。
直到太后娘娘的催促的信件送来两次,一家人才走快了一些。
虞侯是个怪人,也是个妙人。
他身上那些事儿京城无人不知,但是他身上的事京城无人得知。
他不太出现在热闹的地方,但是他的存在感一直很强。
年节之下进宫过年,陛下都一口一个舅舅。
皇子公主更是如此,他是皇亲国戚。
但他不慕名利,安心过自己的小日子。
连城还真打了几个多嘴的人,打完就打完了。
谁都不敢找事,还得压着自己不懂事的子弟来道歉。
这事最好别闹到太后跟前,太后娘娘是个宽和的人不假,可虞侯是太后娘娘唯一的亲哥哥,太后娘娘如何看重自不必说。
这连城,明明什么都不是,见了太后娘娘还敢畅所欲言,他借着什么?
再说了,他一个闲人,又不做官,也就不存在跟任何人有利益冲突。
没事得罪他干什么?
这样想的人多,就也没什么人敢乱嚼舌根了。
一年又一年,连城与虞鹿鸣是同一年去的,竟然是连城早了一个月。
他去的太过安然,梦中离去,猝不及防,一句遗言也没留下。
他本孑然一身,虞鹿鸣就是他的全部。
他也是虞鹿鸣的支柱,他这一走,本就病了几年的虞鹿鸣也撑不住了。
满头白发的虞铮握着虞鹿鸣的手对他笑:四哥,累了就去吧。我也不知道人死了能不能跟家里人团聚,要是可以,那过几年我也就去了。
要是不能啊,那也没关系。咱们兄妹这一辈子虽然历经波折,却也相伴了这么久。做你的妹妹是一件好事,小时候虽然总是欺负你,但我最喜欢你。
虞鹿鸣看着她笑:小时候我傻,总是记恨你。别怨我。
不怨你。虞铮轻轻擦了他的泪。
虞鹿鸣已经老了,他的脸早已沧桑,不再那么好看了。
但是在虞铮眼里,他永远是那个美人哥哥。
就把我埋在京城吧,父母那还有三哥,还有四妹妹和五弟陪着呢。你将来是会葬在他们独孤氏的皇陵里,我怕你在这里孤单。
虞铮点头:好,那就陪着我,永远陪着我。
四哥,你慢慢走,要记得妹妹念着你,舍不得你。
许久后虞鹿鸣开口说了最后一句话:你做的很好,最好,等你见了他独孤钺,他也该夸你。
这一年,虞铮最后一个血脉亲人离世。
她当然伤心,可是她不会再像十三岁时候那样惶恐无助。
她的人生也走到了最后,可是她一点都不慌张,因为她准备好迎接一切。
外人只知道他们是兄妹,却没办法理解他们的感情究竟如何。
虞铮将虞鹿鸣和连城葬在一起,就在皇陵边上。
叫他以臣子的身份陪伴皇帝,将来等她下葬,就在一起了。
有人真心唏嘘,有人假意感慨,可终究没有人真正能明白他们兄妹。
于是历经朝代更迭,就有了一些乱七八糟的记录。
虞鹿鸣一生未曾娶亲,虞后掌权四十年,接触最多的男人就是他,关键他又没官职。
渐渐的就有些野史传出来说其实虞鹿鸣就是虞后的男宠。
人就这样,正史没耐心读,野史一句能记住几十年。
这推论当然站不住脚,但是架不住喜闻乐见啊。
所以就传的有鼻子有眼。
后世有人辟谣,那叫一个说不清楚。
不过这都是小事,兄妹俩要是泉下有知,倒也不至于生气,顶多就是笑一声。
他们都一样,不在乎身后名。
只求来这个世上走一遭,不白来。
第372章 番外:爱
正是金秋。
银杏叶金黄一片,树下秋千边上几个姑娘正在笑闹。
那是京城虞太傅家中的女儿和侄女们。
她们正在读诗词,不是什么名家名作,而是前些时候诗会,各家公子和姑娘们做的。
有些很不错,也有些不太通。
她们念着整理成册的,好的就夸几句,不好的就略过。
嘻嘻哈哈,好不快活。
府上的公子们也都过来,秋千上的少女一见他们就蹦下来:哎呀!二哥你的诗词那么好,怎么没去啊!
不会。不娶妻,有钱了就去青楼睡一晚,选个顺眼的姑娘陪我。世道那么乱,不要孩子,也不成亲。我师父在世的时候有妻子孩子,可都没保住,我也怕保不住。连城摇头。
那你如今住这里快活吗?外头指不定有人说你什么。
爱说说,当面说就杀了他。连城完全不在意。
你不拦着我出去跑马就行。连城是个很容易满足的人。
他从小被捡到师父跟前养大,一直没什么太大的理想。
救了虞鹿鸣之后,就一直跟着他。
相伴二十多年,早就习惯了。
在一起就是最好的,京城没什么不好,好吃,好住,重点是虞鹿鸣可以安心休养身体,不必奔波。
他很满足。
第371章 番外:野史真野
虞鹿鸣叹口气,伸手摸了摸他的脸:那就好,我这一辈子做了许多事,谁都对得住,就怕对你不住,你真心喜欢京城就好。
连城看着他笑了:你是不是被说书的说傻了?跑江湖的都是没法子,要养家糊口。你以为真喜欢风餐露宿?我现在有你,有儿女,难道我想出去跑?
至于儿女,捡来的闺女就是闺女!
儿子的话,是虞鹿鸣的就是他的!小崽子不认他这个爹,他就把人赶出去,虞氏族中那么多孩子,总有一个认爹的!
还好虞更新是个聪明孩子,这个爹,他认了。
虞鹿鸣带着儿女和连城去了一趟高阳,也要正式给爹娘上坟。
他们不赶时间,从京城出发到这里,是初夏。
跪在爹娘坟前,虞鹿鸣许久说不出一句话。
他看着那些墓碑,他的至亲们都在这里安眠。
当年那血腥一幕仿佛又在眼前,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父亲,母亲
只叫了这两声,就说不出话来了。
当年离别的时候他也还是个小少年,可如今都已经这么多年了。
他想起小时候,三叔画了一幅画,得意非常。
他手舞足蹈的跑去祖母屋子里说他这幅画画的好。
祖母眼花了,凑近了看。
只见画的是一幅山水,远山迷蒙,近山巍峨,一道长河不见来处也不见归处。
那时候的虞鹿鸣不知道三叔画的是不是真的好,但是他也被震撼了。
祖母说好好好,可祖母不甚通书画。
三妹妹看过后念念有词: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三叔抚掌大笑:妙啊!妙啊!东君越发有才气了!
母亲进来就笑着摇头:三叔莫要夸了,这丫头尾巴上天了。
三妹妹只是笑,斜眼看他:又赢了四哥一次哟~
当时的虞鹿鸣快气死了,深呼吸了几次才忍住没开口。
祖母失笑:你这个促狭丫头!明明最喜欢你四哥,天天气他!
母亲也戳了一下三妹妹的头:你就使坏吧!
虞鹿鸣冷哼了一声,心想你们都哄我,明明就是更疼她!
二哥摇头:你就气他,回头他真就当真了!
我没有,什么就当真了,谁跟她一般见识?虞鹿鸣有骨气的仰头。
妹妹那时候笑呵呵的:四哥小家子气,没事的,我虽然是妹妹,但我一定会让着哥哥,以后也会疼哥哥,一辈子都照顾哥哥,保证对哥哥好的。
虞鹿鸣不懂什么是绿茶,但是他听着这话就来气,偏说不出什么不是,只说了一句谁要你照顾就走出去。
只听着后头母亲数落妹妹,他哼了一下想母亲就是偏心!
那一年,他九岁。
那时候还小,总是与妹妹生气,总是觉得她讨厌。
妹妹不厌其烦的气他,却也对他好。
好东西留给他,什么事都想着他。
只是追着他喊美人哥哥的时候,他总想动手。
如今回忆起来,却都是美好的,妹妹只是比所有人家的妹妹都更成熟懂事,她分明是故意逗他。
他笑着跟墓碑上的父母说话:她真是坏透了,谁家的妹妹成日里气哥哥?就故意逗呢?不过还好,还好她还在。
虞鹿鸣长叹一声:我还有她,她还有我,这样就好。
连城也按照儿子的规矩给二老上香,什么都没说,但是好像什么都说了。
回京的路更漫长,基本上就是游山玩水。
直到太后娘娘的催促的信件送来两次,一家人才走快了一些。
虞侯是个怪人,也是个妙人。
他身上那些事儿京城无人不知,但是他身上的事京城无人得知。
他不太出现在热闹的地方,但是他的存在感一直很强。
年节之下进宫过年,陛下都一口一个舅舅。
皇子公主更是如此,他是皇亲国戚。
但他不慕名利,安心过自己的小日子。
连城还真打了几个多嘴的人,打完就打完了。
谁都不敢找事,还得压着自己不懂事的子弟来道歉。
这事最好别闹到太后跟前,太后娘娘是个宽和的人不假,可虞侯是太后娘娘唯一的亲哥哥,太后娘娘如何看重自不必说。
这连城,明明什么都不是,见了太后娘娘还敢畅所欲言,他借着什么?
再说了,他一个闲人,又不做官,也就不存在跟任何人有利益冲突。
没事得罪他干什么?
这样想的人多,就也没什么人敢乱嚼舌根了。
一年又一年,连城与虞鹿鸣是同一年去的,竟然是连城早了一个月。
他去的太过安然,梦中离去,猝不及防,一句遗言也没留下。
他本孑然一身,虞鹿鸣就是他的全部。
他也是虞鹿鸣的支柱,他这一走,本就病了几年的虞鹿鸣也撑不住了。
满头白发的虞铮握着虞鹿鸣的手对他笑:四哥,累了就去吧。我也不知道人死了能不能跟家里人团聚,要是可以,那过几年我也就去了。
要是不能啊,那也没关系。咱们兄妹这一辈子虽然历经波折,却也相伴了这么久。做你的妹妹是一件好事,小时候虽然总是欺负你,但我最喜欢你。
虞鹿鸣看着她笑:小时候我傻,总是记恨你。别怨我。
不怨你。虞铮轻轻擦了他的泪。
虞鹿鸣已经老了,他的脸早已沧桑,不再那么好看了。
但是在虞铮眼里,他永远是那个美人哥哥。
就把我埋在京城吧,父母那还有三哥,还有四妹妹和五弟陪着呢。你将来是会葬在他们独孤氏的皇陵里,我怕你在这里孤单。
虞铮点头:好,那就陪着我,永远陪着我。
四哥,你慢慢走,要记得妹妹念着你,舍不得你。
许久后虞鹿鸣开口说了最后一句话:你做的很好,最好,等你见了他独孤钺,他也该夸你。
这一年,虞铮最后一个血脉亲人离世。
她当然伤心,可是她不会再像十三岁时候那样惶恐无助。
她的人生也走到了最后,可是她一点都不慌张,因为她准备好迎接一切。
外人只知道他们是兄妹,却没办法理解他们的感情究竟如何。
虞铮将虞鹿鸣和连城葬在一起,就在皇陵边上。
叫他以臣子的身份陪伴皇帝,将来等她下葬,就在一起了。
有人真心唏嘘,有人假意感慨,可终究没有人真正能明白他们兄妹。
于是历经朝代更迭,就有了一些乱七八糟的记录。
虞鹿鸣一生未曾娶亲,虞后掌权四十年,接触最多的男人就是他,关键他又没官职。
渐渐的就有些野史传出来说其实虞鹿鸣就是虞后的男宠。
人就这样,正史没耐心读,野史一句能记住几十年。
这推论当然站不住脚,但是架不住喜闻乐见啊。
所以就传的有鼻子有眼。
后世有人辟谣,那叫一个说不清楚。
不过这都是小事,兄妹俩要是泉下有知,倒也不至于生气,顶多就是笑一声。
他们都一样,不在乎身后名。
只求来这个世上走一遭,不白来。
第372章 番外:爱
正是金秋。
银杏叶金黄一片,树下秋千边上几个姑娘正在笑闹。
那是京城虞太傅家中的女儿和侄女们。
她们正在读诗词,不是什么名家名作,而是前些时候诗会,各家公子和姑娘们做的。
有些很不错,也有些不太通。
她们念着整理成册的,好的就夸几句,不好的就略过。
嘻嘻哈哈,好不快活。
府上的公子们也都过来,秋千上的少女一见他们就蹦下来:哎呀!二哥你的诗词那么好,怎么没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