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她能高兴么?
  我没事。太后喝了几口茶:外头事多,你老子倒了,你要撑住。到了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没用,撑住了,就撑过去了。
  她沉默了一会,声音有些艰涩:哪个皇家不死人呢。
  独孤钺点头站起来:我去看看八弟。
  太后点头:替我看看,叫太医用心,该用什么就用什么,把他命给我吊住。
  独孤钺点头。
  周王失血过多,主要是他受伤早,伤口又大。
  是真的很危险。
  不过胜在他年轻,眼下还能撑着。
  人还没醒,伤口止血后,现在状况还是好的。
  收拾烂摊子这件事,晋王出面。
  这时候,他出面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靖王的伤势也严重,虽然没有危及性命,但是腿上的伤叫他现在站不住,后背的伤势也不轻。
  此刻都在宫中,也方便照顾。
  独孤钺挨个去看过,又拉着清河王一起忙碌。
  还好这一次政变没有伤及百姓,第二天城门就打开,城中虽然死了很多人。但是也恢复了秩序。
  民间说什么的都有,但是上层的杀戮毕竟不影响百姓。
  陛下的旨意很快就传遍。
  太子残暴,狠毒,欲要刺杀兄弟,是为不仁。试图谋逆,弑父,是为不忠不孝。
  御下不严,治下无能,残忍暴虐,喜怒无常。
  今自作自受,死于乱军之手。
  陛下旨意,废去他所有名位,废为庶人,发回西河安葬。
  死后只需用亲王之子的礼仪安葬。
  太子妃赫连氏,残忍毒辣,对上不孝,对下不慈,残害皇家骨肉,谋杀太子妾室,纵火东宫。
  最要紧的是,她与赫连氏一族主谋,是他们说动了太子,导致今日灾祸。
  一样被剥夺所有名位,以庶人之身下葬,发回西河。
  圣旨没有提起东宫的妾室和孩子,不过他们也会跟着一起发回西河。
  清河王请旨:父皇,四哥现在忙,我亲自去一趟吧。
  陛下看他几眼,深吸一口气:你愿意去,就去吧。
  父皇放心,我一定把这件事办好。清河王知道,父皇心里对二哥有愧。
  所以不管圣旨怎么说,他也一定希望二哥能好好下葬。
  这时候,四哥是不能离京的,那还有谁能去呢?
  他去一趟吧。
  临走,独孤钺嘱咐清河王:我已经飞马送信回去,到了之后那边有人接应你。你与府上的人商议就好。
  清河王愣了一下,不过聪明的没问。
  他是走出去后,才问韩宁:四哥说的是?
  韩宁不疑有他:哦,我们府上的侧妃虞氏,如今西河那边虞侧妃管事。您放心,她虽然是女子,但是办事比男人利索。这信几天就送回去,等您到了,那边都预备好了。
  清河王很是意外,不过还是点头:好,我回去收拾,明日就启程了。
  清河王没空进后宫,就看身边内侍:我就不去给母妃说了,你去一趟吧。
  他的内侍良玉点头,就往后宫去。
  他清楚自家大王的意思,给娘娘告个别是一方面,主要是要跟娘娘说这件事。
  这可轻忽不得。
  如今东宫空下来了
  下一位是谁?
  这回是要定死了,那他们家娘娘日后要打交道的人,如今就要知道。
  第223章 埋葬
  看来,这晋王府里值得重视的可不止是王妃啊。
  确实有人为太子的死伤心难过,可更多的人,看的是这件事能带来多少利益。
  以及现在有什么浮出水面。
  这或许就是亲人或余悲,他人亦已歌吧。
  城外道观,连城回来:死了,太子当夜就死了,那个太子妃啧,她杀了所有儿女,自尽了。
  周先生略有些意外:这件事,咱们要埋了。
  姑娘那也不说?连城坐下,端起茶灌下去。
  自然不说。
  为什么?连城很不解。
  虽然她谨慎,但是有些事不知道就是最好保密的。这件事要是叫独孤老四知道了,心里就是一个疙瘩,就算眼下不显,日后也是麻烦事。周先生又给连城倒上一杯:反正相关的人都死了,谁也翻不出来。
  连城嗯了一下,也没太在意:行吧,我也习惯了,你反正做什么都不说。
  周先生笑了笑:我喜欢。
  姑娘快回京了吧?连城问。
  年底,或者来年年初。差不多了。周先生笑了笑:他独孤老四的麻烦没有了,虞侧妃的麻烦要来了。
  连城啧了一下:要不我去杀了柳氏?
  那可不行,这一关,就叫她自己过吧。周先生笑盈盈的:小丫头那么厉害,她早就想好了。
  连城抖了一下:我感觉叫你们兄妹盯上的人是真惨啊。
  周先生看着他,也不说话。
  被这么一张脸盯着,连城是个男人也有点顶不住,站起来扭头就走:咳咳,做饭了。
  周先生笑了一下,继续喝茶。
  现在,他什么都不想琢磨,剩下的事,回头再想吧。
  朝中的杀戮仍然在继续。
  赫连氏一族注定是要被陪葬了。
  可怜赫连素与他的儿子们其实都是英雄,一致对外的时候,都是信得过的兄弟。
  一旦涉及站队皇室,就难免有此一劫。
  太子麾下好几位将军全部下狱,当日死了的就算了,死不了的,都要看着自己的家族遭难。
  也就几年前,他们才一步登天,如今,就成了阶下囚。
  虞铮接连收到两份消息。
  第一份是于忠的,第二份是来自独孤钺。
  也许是路上不好走,这一次这两封信,竟然是前后脚来的。
  虞铮看完消息,也很震惊。
  太子会反,这不意外。
  但是东宫如此惨烈,她没想到。
  对于独孤钺来说,太子死了是好事。这是出于利益考量。
  当然,对于弟弟来说,哥哥死了,怎么都是悲剧。
  虞铮将消息跟前院人一说,众人也很意外。
  二皇子和皇子妃的吉穴要赶紧预备好。虽然废为庶人了,但是她还能怎么叫?直接叫名字?
  就再叫一声二皇子吧。
  陛下虽然但是毕竟是亲子,这件事不能马虎了。
  众人忙都应下。
  虞铮也是想不到,有朝一日,是她来布置安排独孤旭夫妇的安葬。
  真真是世事难料啊。
  那大王说了咱们什么时候回京没?鲁青问:清河王来,是不是一并回去?
  虞铮摇头:这个,要看陛下旨意。
  毕竟独孤钺回京,只是去给母亲祭拜。
  理论人,他还要回来的。
  所以不能接了众人走,要等陛下说。
  鲁青点头:是属下鲁莽了。
  虞铮摇头:清河王来,还要一些时候,先叫人去安排打理这些事吧。这件事办的要好看,但是低调。
  毕竟是罪人,要是下葬安排的大张旗鼓,那也不是好事。
  咱们尽管把墓地该有的都预备好,对外,就什么都不说了。李先生道。
  虞铮点头:如此最好。
  等前院的事商量完了,虞铮就想着,事到如今,后院里该宣布的也要宣布一下了。
  太子都没了,她还瞒着消息,不像话。
  虞铮回去后道:去白侧妃那说一声,下午叫众人都去她那,我有京城消息。
  堆雪应下,却犹豫:为什么不叫来咱们这?
  虞铮看她:叫来咱们这,回京后王妃怎么说?
  堆雪一愣:奴婢知道了。
  白侧妃听了消息,那是迫不及待。
  虞铮午膳后,小憩一会才往白氏那去。
  后院众人已经都在这里候着了。
  虞铮言简意赅:京城巨变,太子谋逆身亡,陛下废了他的名位。此刻清河王正扶灵往西河来安葬。大王安然无事。
  众人都是大惊,白侧妃当即站起来:四郎没事?
  虞铮摇头:没事,不过京城此时事务繁多,大王一时回不来。
  白侧妃扶着过分惊慌的心脏坐回去:太子怎么那没了太子是不是要重新立太子?那大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