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东宫属臣有一部分都是陛下的老臣,跟着陛下多年的那种。
就算储君是下一个皇帝,但是陛下健在,他们就不可能完全忠于太子。
虞铮轻笑,什么都没说,只是看了独孤钺一眼。
独孤钺心里已经知道她的意思,她是说你看,果然吧?太子不好做。
尤其是独孤翀本就是个雄才大略的英主,他或许不是十全十美,但并不是莽夫。
他还在壮年,他的太子是那么好做的吗?
这才一年,可见太子已经诸多掣肘,时间越长,东宫就会觉得约束越多。
而陛下这边,他是不会允许太子如今就冒出头,可他就能接受一个龟缩起来的太子嘛?
所以开国之君的太子都难做。
父皇夸过好几次了,说四哥这边弄的好,过年之前送的那个红酒,祖母很喜欢。清河王笑呵呵的:此番祖母叫我带来不少东西,估摸这几日也就都到了。三姐姐还叫我带了东西给虞侧妃呢。
虞铮笑着谢过他和三公主,又询问了三公主近况如何,清河王一一答了。
快到了晚膳时候,虞铮起身笑道:我听闻晌午时候,青鸾殿里王妃就预备了,这都晚上了,不如大王与九皇子去青鸾殿用一顿?
独孤钺点头:好,那走吧。
虞铮摇摇头:我便不去了,想来,王妃也想知道娘家一些近况。她又看了一眼九皇子:再说了,太后娘娘光惦记大王么?肯定也惦记王妃和孩子们呀。
清河王马上笑道:这是自然,也问候了虞侧妃和白侧妃的。
虞铮再度谢过后就道:妾先走一步,大王不如先派人跟王妃说一声再去,以免没安顿好呢?
独孤钺点头,看着虞铮走了。
虞铮走后,清河王笑道:四哥有福气。
独孤钺本不太想说,但是还是道:东君虽然有些脾气,但是最懂事不过。有时候,她比我周全。
清河王打哈哈:那是,都是周全人!
他是弟弟,怎么说呢?没法评价哥哥的妾室啊。
柳氏得了消息,自然赶紧预备。
于是这一晚上的家宴,就只有独孤钺柳氏两口子和清河王,以及郡主。
这都是至亲,自然可以一桌吃饭。
有了这一出,柳氏自然也就不计较下午时候独孤钺直接叫虞铮去前院的事了。
至于白侧妃
对不起,她好像没参与进这一趴。
当夜,虞铮睡的极好,甚至梦见了三公主。
起床就写信,这可太新鲜了。
第178章 不划算
虞铮心情极好,她详细描写了梦中的片段。
但是梦就是这样,不可能事无巨细的都记得,而且有趣的梦更是如此,越是好玩,越是容易忘记。
不赶紧写就全忘了。
虞铮写到最后也有点糊涂了,于是写到:信至此,我已记不清梦中结局,只记得公主笑颜如花,鬓边花朵芳香。西河春迟,念故人,我今日焚香。等信送至公主手中,想来京城已经繁花开放。我知公主酷爱牡丹,但公主务必折一支桃花佩戴。只恨山长水远,不能亲手为公主簪花。
虞铮把信封好:去吧,叫人即刻送回京城。
堆雪疑惑:只有一封信?
对,只有一封信。虞铮笑盈盈的:去吧。
堆雪应下,接了拿出去。
虞铮一起床就写信,这会子还披头散发的呢。
几个奴婢忙不迭伺候她洗漱更衣梳头用膳,还要去请安呢。
一大清早就送信,青鸾殿中还不知道,银安殿是肯定会知道的。
不过没人拦着。
早请安,虞铮心情很好的问:王妃娘娘母家侯府一切都好吗?
劳你挂念,都好。平素也有信件往来,只是这离得远了啊,就总是想多问问。柳氏轻轻摇头。
是啊,离得远了,总是挂念的。虞铮点头。
今早不见白姐姐,是又病了?虞铮又问。
昨晚叫了府医,说是心疾发作了。柳氏蹙眉:我叫人去看了,还没回来。
自打生了三公子后,白侧妃的心疾许久没发作,我还以为好了呢。左氏道。
妹妹这话说的,心疾哪有能自己好了的?只是白侧妃以前三不五时就犯病,生了孩子之后,倒是发作的少了些。慕容氏道。
这话就耐人寻味了。
心疾是好不了的,那么心疾可以之前动不动就发作,后来就能经常发作?
到底是之前是假的,还是如今是假的?
还是身子要紧。柳氏看慕容氏:大公子咳嗽好些了没?虽说他能喝下去药汤了,可这么小的孩子能不多喝就不喝,是药三分毒。
慕容氏忙谢过她才道:是说啊,妾也是这个意思。我看着今早就好多了,前几天都是入夜和早上,都没醒来就开始咳嗽了,今早看他轻松了不少。
那就好,你好好看着,要有什么需要的就来与我说。柳氏点头。
多谢王妃,妾都记下了。等他好了,就带来给您请安。慕容氏感动道。
昨天晚上清河王来青鸾殿,也说了许多事。
东宫这事捎带也会说起,柳氏今早着重关心大公子,未必没有这个意思。
在她眼里,慕容氏生的长子还是有威胁的,但是直接弄死,她没想过。
也许是还不到时候吧。
不过不管怎么说,慕容氏的长子都远比白氏的这个病秧子儿子威胁大多了。
早请安结束后,柳氏留下了虞铮。
正好去白氏那的人也回来了,回话说白侧妃今早起不来,看着很是憔悴。
奴婢听说,白侧妃那边的药方子换了,这个新药方子是外头郎中开的,是一位姓刘的郎中给开的。也是城里的名医了。青萝道。
柳氏嗯了一声:那是好事,真要是能治好她的病,那可是神医了。
柳氏根本不在意,换再多的郎中也没用。
心疾在这个时代就没治。
除非是华佗在世。
青萝退下后,柳氏道:京城的事,妹妹也知道了吧?
虞铮有些疑惑:不知道娘娘说的是哪些?东宫的事?
柳氏摇头:东宫不必说,听说太子妃病着,过年都没出现。是立后的事。
毕竟陛下还在壮年,后位空悬,总会有人动心。
虞铮点头:这事我之前倒是听说了一些,如今天下安定了,有些人心思也活络了。毕竟陛下后宫人不多。这广选美人充实后宫的事,总会有人提起。
柳氏蹙眉叹气:我就担心这件事。
如今只有太子和四皇子是嫡出的,自然什么都好说。
可要是有了新皇后,万一再生下儿子呢?
年幼的小皇子保不齐就是陛下的心头好。
或者后宫里的娘娘们,哪一位能被扶正,只要有皇子
虞铮摇摇头:我觉得倒也不必太担心这个,要是说立后,新来的一下越过贵妃娘娘也不太可能。潘家虽然不算大族,可也不少人跟着陛下立功的,贵妃娘娘跟着陛下也多年了,就连九皇子都封王了,还有两位公主。随便新来一个人就能压过她,那也太容易了。
柳氏点头:我也这么想,但是保不齐。
男人么,不管多大岁数,都难免见猎心喜。
有些时候越是岁数大了,还越是要纳年轻的姑娘彰显自己呢。
虞铮想了会道:我觉得陛下未必就有立后的心思,皇子们都长成了,陛下不管给他们添上多少弟弟妹妹都没关系,可要是添上一个嫡出的那可不是什么好事。
就现在,儿子们还不服气呢,将来再来一个小的?
除非这个嫡出的小弟是个傻子,只要他有一丝争夺的心思,那就是一场灾难。
要么就是陛下愿意将来出个多尔衮这样的人物。
依我看,这倒是不必太担心,咱们远在西河,只管顾好自己。陛下立后我觉得不太可能,不过纳妃是肯定的。将来或许会有年轻宠妃,生下子嗣。不过这要愁的不是咱们。倒是有一件事咱们得想想了。
柳氏看她:什么?
陛下广选美人,西河也一样要选的。到时候送上去的人,娘娘您要费心了。
柳氏:这我想过了,咱们只管做样子就算,倒不必在这里费心思。
虞铮一笑:娘娘英明。
这是个机会,但是却不一定非要要这个机会。
就算储君是下一个皇帝,但是陛下健在,他们就不可能完全忠于太子。
虞铮轻笑,什么都没说,只是看了独孤钺一眼。
独孤钺心里已经知道她的意思,她是说你看,果然吧?太子不好做。
尤其是独孤翀本就是个雄才大略的英主,他或许不是十全十美,但并不是莽夫。
他还在壮年,他的太子是那么好做的吗?
这才一年,可见太子已经诸多掣肘,时间越长,东宫就会觉得约束越多。
而陛下这边,他是不会允许太子如今就冒出头,可他就能接受一个龟缩起来的太子嘛?
所以开国之君的太子都难做。
父皇夸过好几次了,说四哥这边弄的好,过年之前送的那个红酒,祖母很喜欢。清河王笑呵呵的:此番祖母叫我带来不少东西,估摸这几日也就都到了。三姐姐还叫我带了东西给虞侧妃呢。
虞铮笑着谢过他和三公主,又询问了三公主近况如何,清河王一一答了。
快到了晚膳时候,虞铮起身笑道:我听闻晌午时候,青鸾殿里王妃就预备了,这都晚上了,不如大王与九皇子去青鸾殿用一顿?
独孤钺点头:好,那走吧。
虞铮摇摇头:我便不去了,想来,王妃也想知道娘家一些近况。她又看了一眼九皇子:再说了,太后娘娘光惦记大王么?肯定也惦记王妃和孩子们呀。
清河王马上笑道:这是自然,也问候了虞侧妃和白侧妃的。
虞铮再度谢过后就道:妾先走一步,大王不如先派人跟王妃说一声再去,以免没安顿好呢?
独孤钺点头,看着虞铮走了。
虞铮走后,清河王笑道:四哥有福气。
独孤钺本不太想说,但是还是道:东君虽然有些脾气,但是最懂事不过。有时候,她比我周全。
清河王打哈哈:那是,都是周全人!
他是弟弟,怎么说呢?没法评价哥哥的妾室啊。
柳氏得了消息,自然赶紧预备。
于是这一晚上的家宴,就只有独孤钺柳氏两口子和清河王,以及郡主。
这都是至亲,自然可以一桌吃饭。
有了这一出,柳氏自然也就不计较下午时候独孤钺直接叫虞铮去前院的事了。
至于白侧妃
对不起,她好像没参与进这一趴。
当夜,虞铮睡的极好,甚至梦见了三公主。
起床就写信,这可太新鲜了。
第178章 不划算
虞铮心情极好,她详细描写了梦中的片段。
但是梦就是这样,不可能事无巨细的都记得,而且有趣的梦更是如此,越是好玩,越是容易忘记。
不赶紧写就全忘了。
虞铮写到最后也有点糊涂了,于是写到:信至此,我已记不清梦中结局,只记得公主笑颜如花,鬓边花朵芳香。西河春迟,念故人,我今日焚香。等信送至公主手中,想来京城已经繁花开放。我知公主酷爱牡丹,但公主务必折一支桃花佩戴。只恨山长水远,不能亲手为公主簪花。
虞铮把信封好:去吧,叫人即刻送回京城。
堆雪疑惑:只有一封信?
对,只有一封信。虞铮笑盈盈的:去吧。
堆雪应下,接了拿出去。
虞铮一起床就写信,这会子还披头散发的呢。
几个奴婢忙不迭伺候她洗漱更衣梳头用膳,还要去请安呢。
一大清早就送信,青鸾殿中还不知道,银安殿是肯定会知道的。
不过没人拦着。
早请安,虞铮心情很好的问:王妃娘娘母家侯府一切都好吗?
劳你挂念,都好。平素也有信件往来,只是这离得远了啊,就总是想多问问。柳氏轻轻摇头。
是啊,离得远了,总是挂念的。虞铮点头。
今早不见白姐姐,是又病了?虞铮又问。
昨晚叫了府医,说是心疾发作了。柳氏蹙眉:我叫人去看了,还没回来。
自打生了三公子后,白侧妃的心疾许久没发作,我还以为好了呢。左氏道。
妹妹这话说的,心疾哪有能自己好了的?只是白侧妃以前三不五时就犯病,生了孩子之后,倒是发作的少了些。慕容氏道。
这话就耐人寻味了。
心疾是好不了的,那么心疾可以之前动不动就发作,后来就能经常发作?
到底是之前是假的,还是如今是假的?
还是身子要紧。柳氏看慕容氏:大公子咳嗽好些了没?虽说他能喝下去药汤了,可这么小的孩子能不多喝就不喝,是药三分毒。
慕容氏忙谢过她才道:是说啊,妾也是这个意思。我看着今早就好多了,前几天都是入夜和早上,都没醒来就开始咳嗽了,今早看他轻松了不少。
那就好,你好好看着,要有什么需要的就来与我说。柳氏点头。
多谢王妃,妾都记下了。等他好了,就带来给您请安。慕容氏感动道。
昨天晚上清河王来青鸾殿,也说了许多事。
东宫这事捎带也会说起,柳氏今早着重关心大公子,未必没有这个意思。
在她眼里,慕容氏生的长子还是有威胁的,但是直接弄死,她没想过。
也许是还不到时候吧。
不过不管怎么说,慕容氏的长子都远比白氏的这个病秧子儿子威胁大多了。
早请安结束后,柳氏留下了虞铮。
正好去白氏那的人也回来了,回话说白侧妃今早起不来,看着很是憔悴。
奴婢听说,白侧妃那边的药方子换了,这个新药方子是外头郎中开的,是一位姓刘的郎中给开的。也是城里的名医了。青萝道。
柳氏嗯了一声:那是好事,真要是能治好她的病,那可是神医了。
柳氏根本不在意,换再多的郎中也没用。
心疾在这个时代就没治。
除非是华佗在世。
青萝退下后,柳氏道:京城的事,妹妹也知道了吧?
虞铮有些疑惑:不知道娘娘说的是哪些?东宫的事?
柳氏摇头:东宫不必说,听说太子妃病着,过年都没出现。是立后的事。
毕竟陛下还在壮年,后位空悬,总会有人动心。
虞铮点头:这事我之前倒是听说了一些,如今天下安定了,有些人心思也活络了。毕竟陛下后宫人不多。这广选美人充实后宫的事,总会有人提起。
柳氏蹙眉叹气:我就担心这件事。
如今只有太子和四皇子是嫡出的,自然什么都好说。
可要是有了新皇后,万一再生下儿子呢?
年幼的小皇子保不齐就是陛下的心头好。
或者后宫里的娘娘们,哪一位能被扶正,只要有皇子
虞铮摇摇头:我觉得倒也不必太担心这个,要是说立后,新来的一下越过贵妃娘娘也不太可能。潘家虽然不算大族,可也不少人跟着陛下立功的,贵妃娘娘跟着陛下也多年了,就连九皇子都封王了,还有两位公主。随便新来一个人就能压过她,那也太容易了。
柳氏点头:我也这么想,但是保不齐。
男人么,不管多大岁数,都难免见猎心喜。
有些时候越是岁数大了,还越是要纳年轻的姑娘彰显自己呢。
虞铮想了会道:我觉得陛下未必就有立后的心思,皇子们都长成了,陛下不管给他们添上多少弟弟妹妹都没关系,可要是添上一个嫡出的那可不是什么好事。
就现在,儿子们还不服气呢,将来再来一个小的?
除非这个嫡出的小弟是个傻子,只要他有一丝争夺的心思,那就是一场灾难。
要么就是陛下愿意将来出个多尔衮这样的人物。
依我看,这倒是不必太担心,咱们远在西河,只管顾好自己。陛下立后我觉得不太可能,不过纳妃是肯定的。将来或许会有年轻宠妃,生下子嗣。不过这要愁的不是咱们。倒是有一件事咱们得想想了。
柳氏看她:什么?
陛下广选美人,西河也一样要选的。到时候送上去的人,娘娘您要费心了。
柳氏:这我想过了,咱们只管做样子就算,倒不必在这里费心思。
虞铮一笑:娘娘英明。
这是个机会,但是却不一定非要要这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