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众人都跟着笑。
  这是夸王妃这个母亲做的好,定会如她母亲疼她一样疼爱郡主。
  郡主也腼腆的笑了。
  晋王府其乐融融的时候,后宫里的太后有些食不知味。
  此时也在宴会上,比起晋王府自己人,那京城人多的是。
  三公主瞧着上首的太后似乎不高兴,就凑过去说话:祖母,您光顾着想老四了,不想着我。
  太后笑了笑:就你鬼精,我想他做什么?
  唉,这大过年,老四不在,就是缺点什么。皇帝摸了一把脸:来,把那个酒再给太后倒上。
  说着他就接了内侍倒的酒,正好就是西河第一批的葡萄酒,其实时间还不够久,量又少。
  就是个意思。
  总共也就送回来一小桶,味道怎么说呢,有人觉得好,有人不喜欢。
  太后笑呵呵的:这个酒我尝了,还别说,看着酸甜的,后劲儿倒是不小。
  皇帝笑着摆手:我不爱喝,您老喝去吧。省的总是惦记孙子,倒把咱们忘记了。
  太后摇头,喝了一口后点头:挺好的。老四在西河忙得很,这又是春日里了,突厥人缺吃少喝,又要想着劫掠。
  您放心,那边的兵马不是摆设,敢来就叫他们回不去。皇帝哼道。
  开春了,就派人去看看吧,这也走了快一年了。太后叹气。
  那就叫人去看,反正今年过年,他回来过,快马加鞭,也不要多少时候。要是带上家眷,那可就光顾着赶路了。
  太后点头:那你就安排人,去看看他,我也准备些东西给他送去。
  都说完了,太后大概想起来了,又道:老大那也看看吧。
  四皇子不在,还有诸多人惦记着他,总会有人提起他。
  可靖王不在就是不在,他自己的母妃也带走了,几乎没有人会在这个场合提起他。
  皇帝心里想着叫什么人去,他还不是一样的想念儿子。
  太子全程赔笑,也是附和,心里却有些苦涩。
  今日太子妃都没能出席,实在是病的厉害起不来。
  她自己亲生子死了,对她的打击是很大的。
  但是打击再大,她也不会去想别的女人也曾这么痛过。
  她只会加紧看护自己剩下的孩子,并且下次害人,会选择做的更加谨慎隐蔽些。
  第二天,太后就召见了贵妃一个人。
  我的意思是,叫小九去一趟。他成婚后,也这么久没见他四哥了。
  贵妃心里清楚太后的意思,自然也不敢拒绝:那也好,只是只有他一个人去也不合适吧?他好歹也是个亲王,难免叫人有闲话说。
  没有旨意,亲王不能离京。
  太后点头:这我知道,皇帝肯定还有安排。只是咱们自家人去,跟臣子去不是一回事。
  臣子去,就算是替皇帝看望晋王,那也是前朝的事。
  但是叫清河王也去,那就不一样了。
  完全是自家人。
  再者就是,独孤钺和虞铮能想到的事儿太后肯定想到了,免得有人使坏,看到了什么回来添油加醋跟皇帝胡说。
  第174章 君臣
  亲情是亲情,可君臣还是君臣。
  远在封地,也有皇帝不能掌控生出忌惮的风险。
  贵妃召见清河王,母子俩在宫中说话。
  太后娘娘的意思就是这样,她的意思你也清楚。你怎么说?
  清河王点头:既然是祖母的意思,那就去,我倒也想四哥了。
  贵妃叹口气:只是你要去,就怕是太子要多想了。
  父皇下旨,他还能说什么?清河王皱眉:不过也是,他也不是傻子。
  贵妃摇头:眼下,他地位是稳固的。东宫虽然混乱,可他也还年轻,孩子日后不愁有。
  清河王沉默了一会:我知道了,您放心吧。
  贵妃点头:咱们母子的处境,你是最清楚不过,你父皇撑着我一日,我就风光一日。等将来我和你两个妹妹只能靠你。你二哥也好,四哥也好,跟你都没有血缘。我说实话,我都不是十分的相信,只能说,谁能对我们母子好,我就选谁。
  清河王点头:我知道,四哥还是比二哥厚道的。从小到大,他虽然也没特别照顾我,但是他是维护我的。二哥可瞧不起我。
  刚去了独孤氏的时候,他作为一个被母亲带来的孩子,就算家里的兄弟姐妹接受了他,难道不会排斥?
  还有亲戚家孩子呢,那会子他可不是皇子。
  小孩子们欺负人,有时候根本顾及不到你家大人。
  独孤钺那时候的确不会专门去照顾他,但是只要叫他遇见了,他总会帮一把。
  后来九皇子和八皇子关系最好,八皇子又最喜欢亲近四哥。
  也算没少占便宜。
  至于太子,他倒也没欺负过他,只是那种眼神。
  鄙夷的,忽视的,瞧不起却要勉强笑一下的。
  他们也都记得。
  既然你想好了,就回去准备一下,这一走,也要几个月了。去了也不会马上走,肯定还要待一阵子,怎么也要两个月三个月的。
  放心吧,如今四海太平了。清河王说着蹙眉:对了,这阵子太子妃没有来为难您吧?
  以前她也为难不到我。我说了,你父皇撑着我,我就什么都好。她贵妃摇摇头:太锋芒了些,得罪人不自知。
  她也得了报应,只是可惜了孩子。清河王皱眉。
  报应?这世上的报应要是都能来的那么快,那这世上还真就太平了。我虽然不知道具体的,但是她那个孩子绝不可能只是病故。她自以为压住了整个后院,自以为没人敢忤逆她,没人能斗得过她。但是人家要是一心报复,她也一样防备不住。贵妃摇摇头。
  清河王愣了一下叹气:我听说,东宫里的大公子已经搬家了,住到了二哥那边去了。
  这是要保护如今仅有的儿子呢。
  贵妃笑而不语:回去吧,不留你了,早些预备,跟你媳妇好好说,叫她别担心你。
  清河王点头:您您别太忍着,我看您委屈难受。
  放心,去吧。贵妃可不委屈,太子妃非要来夺权,人家又是太子妃,她让一步有什么?
  她管了那么久,是太子妃说句话就全都能管了?
  且不说太后不许,就是之前,她又能调动几个人?
  不是你地位高了就天然可以掌控一切的。
  她们总不把人当人,可下面人不是因为你身份高才好好做事,他们有他们的要求。
  给不了好处,只会用责罚,谁能服你?
  ---
  虞铮总算见识到了西北的春风。
  当真是春风吹破琉璃瓦。
  不出门的时候她也忙,近来吴氏兄弟出入鸿雁阁的时候多了,不过这是大王准许,也就没有人说什么。
  大概是不适应气候,一向健康的郡主这几天病倒了,虞铮去看望过几次。
  柳氏也很担心,好在孩子大了,哪里不舒服都会说。
  郎中和府医都看着,也说不是很要紧。
  柳氏一门心思都在孩子这,所以白侧妃再次告假说病了,她也没怎么在意。
  反正白氏三灾两病的,一向如此。
  只是没想到,正月都过完到了二月中旬,郡主的身子都好起来了,白侧妃还是没来请安。
  柳氏这才有空过问:她是怎么了?
  柳氏下意识觉得白氏是拿乔。
  是真病了,府医说她是肝气郁结。月桃道。
  柳氏不解:什么事气着她了?这段时间大王忙得很,进后院时间也少一些。也不是单单不去她那,倒是没见这阵子她去请了?
  是啊,就是上一回,十七那天大王不是去了她那,第二天就告假了。以往也不是没有,这回还真是蹊跷。您说,是不是大王跟她生气了?月桃好奇。
  柳氏摇头:既然是真的病了,明天你去一趟,替我看看她。
  月桃应下,主仆两个也就懒得说了。
  流芳阁里,白侧妃正在出神。
  她手里拿着一本诗集,却一个字也没看进去。
  只是觉得浑身都疲累不堪,脑子里是乱糟糟的一片。
  这些天来,她一直都是这样的。
  自打那天四郎与她说了那话,她就一直这样。
  独孤钺也没说什么,就是比较委婉的告诉她日后不要在外头叫四郎。
  独孤钺渐渐想到父亲和祖母有时候会叫四郎,柳氏作为嫡妻,都没这么叫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