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族中人理会了意思后,也不失望,他们心里也有数了。
  在高凉县停留了十二日后,她该启程了。慧娘自然是跟她走,铁了心后半辈子就伺候姑娘。
  她宁愿继续做奴婢,也不会想着再嫁。
  虞铮对此也没什么好说的,自然带她。
  如今已经是九月底,赶回西河也要十来天,实在不能再耽误了。
  西河冷的早,到了十月,有时候就会大雪封山,到时候就不好回去了。
  临走,族中人送了不少东西,还有当地官员们也凑了不少东西。
  虞铮捡着不贵重的都收下,她没有给族中人如今就下保证,却对高凉县县令谢广道:谢明府治理有方,高凉县百姓得了您为父母官,实在有福气。
  谢广忙道:下官不敢,多谢侧妃夸赞。
  我也算走了诸多地方,前些年打仗,处处都不好过,百姓们最艰难。高凉县有今日,都是明府的功劳,我虽然是女子,却也知道治理一方不易。高凉物产不丰,耕地稀薄,人丁不旺,还有黄河年年泛滥。如今能有如此局面,实乃您的功绩。此事,等我回去会禀明我家大王,将今日见闻上达天听。谢明府这样的好官,不能被埋没。
  谢广感动的一揖到底:侧妃如此说,下官着实不敢当,下官身为县令,分内之事啊!
  虞铮轻笑,抬眼叫鲁青把人扶起来。
  今日一别,盼着来人再见是在京城。大人,勿忘初心啊。虞铮扶着青霜的手上车。
  谢广又是一揖到底:下官万万不敢当一声大人啊!
  虞铮却笑着坐在马车上:我是皇家妇,却也是百姓。我的族人还在高凉,在您的治下,我虞家的根基还在这里。我便也是您的子民,就算是替我的族中老幼谢过您。
  她掀开帘子看着谢广:谢明府,咱们京城再见。
  谢广不敢说,但是忙弯腰继续行礼:下官恭送侧妃,愿侧妃一路顺风,早日归家。
  虞铮对他一笑,没有再说话。
  直到马车走远至再也看不见,谢广才直起腰。
  站起来,就深吸一口气,内心澎湃难以言表。
  这几年他兢兢业业,没有好出声,没有考过功名,能有今日实属侥幸。
  他未有一日懈怠,只是没想到第一个夸他治理有方的,是个女子。
  是个奇女子。
  这样的女子,想来日后绝不会寂寂无名成为一个深宅女子。
  京城啊
  天子脚下,皇城根下,他当然也想去。
  若真有那么一日,他定会青史留名。
  马车上的虞铮摇摇晃晃,她叫人将车帘子掀起来,沿途看着陌生的景色。
  从高凉回西河,这条路也是第一次走,处处都是没见过的样子。
  虞铮想,她出来很久了,也该回去了。
  回去自己的战场。
  她真有些迫不及待了呢。
  第152章 回归
  回去的路,大家都归心似箭。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但是好歹没下雪。只是北风呼号,赶路的亲兵们受罪了。
  虞铮坐在马车里,是有小火炉的。虽然烧的是木炭没什么烟气,但是为了安全,还是把帘子敞开一点。这样就正好。
  虞铮嘱咐,每天停车的时候,就叫随行的厨子烧一大锅肉汤。亲兵们都有,保证每个人至少有一碗。
  厨子忙不过来也没事,他们军中也有厨子。
  肉汤肉足够多,还发了饼,热腾腾的泡着吃。里头撒上胡椒粉,下面人都喜欢。
  这种伙食,他们也是稀罕的。
  至于喝多了汤要解手也不碍事,都是大男人,好解决。
  一路风尘仆仆赶回西河地界,直到进了金郡的时候,已经是十月十四。
  一进金郡,就有人来接。
  准确说是他们刚回到西河地界,就有人通报回去了。
  虞铮的马车走在金郡的大街上,一队侍卫跑着来接,亲兵们反倒是暂时不进城了。他们的营地都在城外。
  虞铮这会子没有与他们说什么话,昨晚她就跟带队的费将军说过感谢的话,并且又赏赐了二百两银子下去。
  费将军都接的不好意思了。
  虞铮本人当然没什么钱,临行前几日,独孤钺给她送去了两千两银子,主要叫她给家人治丧。
  临走那一日与柳氏辞别的时候,柳氏又给了她五百两。
  这是作为主母的赏赐。
  其实治丧花不了多少钱,绥州的官员们一心孝敬,虞铮不能全部拒绝。
  回到了族中,族中人也要孝敬。
  何况,独孤钺一早就派人将能打点的都打点了,真正花钱的地方就少。
  既然手里不缺钱,那她当然不会吝啬。
  这会子马车已经到了晋王府外,府里的长史带着人出来迎接。
  她走侧门进了府,听闻大王和王妃众人都在银安殿等候,她下车后就直奔银安殿。
  走进去,就见独孤钺上头王座上,柳氏也只能坐在下一阶。
  虞铮进来行礼:妾归来迟了,劳大王和娘娘操心,妾十分愧疚。
  起来。独孤钺说了一声:可顺利?
  多谢大王垂问,一切都顺利。她不会当着后院众人说多谢大王替我安顿这些话。
  柳氏不一定知道的那么详细,独孤钺是个不爱说话的人,他没道理与柳氏讲那么详细。
  那么不说正好,要是说了,难免叫柳氏多想一些。
  妹妹这一路辛苦了。柳氏笑道。
  多谢姐姐关心,多年夙愿一朝实现,哪里还记得辛苦。虞铮轻笑。
  你的孝心,想来你家里人都知道,妹妹就别太难过。这里便是妹妹的家,咱们都是妹妹你的家人,日后就好好的过日子。柳氏笑道。
  多谢姐姐,有姐姐这话,我只觉得心都暖了。虞铮轻笑。
  说罢又看白侧妃,白侧妃的形容还是消瘦的很,比起生孩子之前,她更苍白了,也不见丝毫生过孩子后的红润。
  白姐姐身上好些了吗?三公子可好?
  多谢你惦记着,我没什么事,三公子也好。你这一路奔波,瞧着清减了不少,回来就好好休养吧。白侧妃笑了笑。
  虞铮点头谢过她关心。
  众人说了好一会话,独孤钺就那么听着,等差不多了,才说散了吧,晚上正院家宴。
  虞铮就告辞了众人,回到了自己的住处。
  罗妈妈等人早就翘首以盼了,瞧见她来,忙不迭迎着走过来:姑娘可算回来了!
  众人也都跪着恭迎侧妃回归。
  虞铮摆摆手叫众人起身,又拉着罗氏的手:一切都顺利,族中人都在,也会照料。奶父奶兄奶姐都在一处,我也叫人为您留了吉穴,等您百年之后,便也就都团聚了。
  要是放在后世,这话就是诅咒,是不好听。
  可如今的人反倒是不忌讳这个,不光不是不好听,还是好事。
  能为身后事提早安顿,都是好事。
  罗妈妈点头:好,好,姑娘亲自走一遭,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虞铮知道她难过,也不再说,就道:奶娘瞧,这是谁?
  慧娘往前一步,罗妈妈一看她就叫出来了:慧娘?
  慧娘眼圈一红:罗妈妈!
  说着就抱在了一起。
  虞铮笑了笑:堆雪,叫人安顿一处住所给慧娘,她是我以前身边的人,日后也留在府上了。
  虞铮留下罗妈妈和慧娘说话,自己先去更衣。
  青霜和梅雨要伺候,虞铮叫她们先去更衣洗洗脸。
  堆雪也不必自己去安排,把话传下去,叫下面人去做就好。
  她来和翠黛伺候虞铮更衣洗漱,不洗不行,可以说是满面尘霜了。字面意义上的。
  这些时候府上如何?
  回侧妃,这阵子有不少事,不过倒也跟咱们没关系。首先是那两位姨娘都侍寝了。不过没有看出来大王更喜欢谁。白侧妃满月之前,想办满月宴,被王妃娘娘拒绝了,她大概是有些不高兴。不知道她有没有跟大王说,反正没办。
  堆雪事无巨细说着府里的事,虞铮听着笑了:白侧妃真有干劲儿。
  堆雪也笑了:府里有人私底下传,说正院的小公子不是王妃亲生的,白侧妃却是自己生的。指不定哪一个更尊贵呢。
  谁这么传?虞铮好奇。
  奴婢只是听花园里的两个丫头这么说,奴婢那天是路过,那两个丫头看见奴婢,吓得厉害。奴婢只装作没听见就过去了。堆雪说着就摇头:这话,别人也听见了。就是前几日的事,估摸着正院也知道,依着奴婢看啊,这肯定有源头。没有的话,奴婢们不敢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