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从小到大,哥哥像做填空题一样填写她的人生。占据的意思是互相书写对方的空白,并互相印证着彼此的存在。他们第一次陷入爱情,就写下了正确答案。
水到渠成的,没有一丝刻意勾引,双方都无意间塑造了纯粹的爱。她在这一刻才明白,他们没有血缘,却又比血缘更紧密的联系。
她只听到哥哥问:“疼吗?”
很疼,但是心里却很痒,于是她将全副身心交给他处置。
第15章 他有一颗宁冒万死也要出人头地的决心
他们像普通夫妻一样生活,早上一起出门,晚上一起吃饭,两人都忙着各自的事。孟亦林已经被商学院录取,每天要忙工作忙课程。昭昭的课程也越来越繁重,同时也开始创作绘本,梦里的灵光一现带给她无限创作动力。
那天她被孟亦林抱进浴缸,身体疲乏,心灵饱满,她躺在他怀里问:“什么时候跟家里人坦白?”她已经彻底化成一汪水,柔情似水,什么都放下了,什么都接受了。
孟亦林掬了捧水淋在她白皙的肩上,温存地说:“等到我能独当一面,足够强大再跟他们坦白。”
她说:“我不想以家庭破裂为代价,不想看他们伤心,不想看你伤心,也不想让自己伤心,我太贪心了。”周医生告诉她不要拿父亲的错惩罚自己。妈妈告诉她要顾全大局,不能贪图一时爱欲。苹果告诉她人生无常,不能留下遗憾。易礼告诉她坦然接受自己的多面。哥哥告诉她给彼此一个机会,一起携手走下去。她听着别人的声音,才发现自己从未发过声。优柔寡断,瞻前顾后,毫无个性,她受够这样的自己,她决定听从一次内心的声音。等跨出这一步,她忽然感到无比轻松,已经这样了,还能怎样?
他把她转过来,看着她的眼睛说:“别想那么多,他们一定能理解的。十年不理解,二十年总能理解。”
他的头发浸湿了,全都抚到脑后。他脸颊是云蒸础润的湿,眼里藏着风月情浓的欲,就这么凝视着她,令她感觉危险。她连忙说不泡了,刚要起身,就被他按住,附在她耳边说,这样来一次,好不好?
还没等她说话就以吻封缄,不给她拒绝的机会。她喘息着说不……后面一个“会”字差点被吞。只是不会,不是不要,于是他教她怎么做。只需要掐着她不盈一握的腰,帮助她动。她伏在他怀里起伏,水跟着起伏,摇出一层层涟漪。
昭昭还是经常跟许皎通电话聊家常,许皎没再提关于孟亦林与她的事,她也没提自己搬回了公寓。她知道自己辜负了妈妈的信任,但她又想,以后会向妈妈坦白,就算一时责怪她,也总又理解的一天。
八月时,陈羌阙确定了来纽约的日期,第一时间告诉了昭昭。
她当然开心,让孟亦林那天载她去接机,他很难得地拒绝了她的要求,说那天有事不能去。昭昭不以为意,又找他要车钥匙。
孟亦林皱着眉问:“你要车钥匙干什么?”
“让苹果载我去。”
“她哪里考的驾照?什么时候考的?”
昭昭差点要翻白眼:“人家刚来美国就考了。”
“她没车吗?”
“没有。”
“考完后就没开过车了,你也敢坐?”
“她有开别人的车,”她懒得解释了,就嘟嘟囔囔起来,“不给算了,我让她去借车。”
最后还是给了她,并叮嘱她早去早回。昭昭得寸进尺也让他早点回家,他们一起吃个饭,为陈羌阙接风洗尘。
孟亦林淡淡地吐出两个字,没空。
苹果看到车有些失望,她满心以为是骚包的敞篷跑车911之类,结果是一本正经的凯迪拉克。
“不符合富二代的排场啊。”苹果为此感到遗憾。
“敞篷跑车好晒,坐着怪不舒服的。你要想开,下次可以借易礼哥的车。”
她看昭昭一脸不理解,义愤填膺地说:“你懂什么,有钱都不会花,我替你的钱委屈。”
在车上又说:“你居然不会开车,简直是暴殄天物。”
昭昭说:“罗里吧嗦一大堆,别开太快,我晕车。”
苹果舒服了,“这才像个富家千金的样子。”她当然知道昭昭这样才是富家千金该有的样子。物质需求几乎全被满足,家庭环境充满爱,有教养有底气,所以缺少欲望,温和淡然。
苹果并不嫉妒,也无羡慕,个人有个人的命,身处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人格。能跟昭昭做朋友也是一种幸运。
陈羌阙风尘仆仆地下飞机,整个人瘦了一圈,挂着浅淡的黑眼圈,精神倒挺好。他起初看见昭昭还有些不好意思,只觉得很久没见,她越发光彩照人。
昭昭大大方方地介绍苹果给他认识,朱苹果也大大方方地给了他一个拥抱。他被苹果的热情吓傻了,身体和舌头一同僵在那里。
苹果自来熟,人来疯,笑着说:“你这样怎么适应美国”。
昭昭跟着笑:“你别听她瞎扯,没有美国人像她这样,也没有中国人像她这样。”两个女孩笑闹着把陈羌阙拉上车。
陈羌阙上车后给了她们一个地址,是他提前租好的公寓,苹果问怎么不住宿舍,他很无奈,“一早就申请宿舍了,还是没申请上。”
昭昭问:“哥大宿舍这么少吗?”
“是啊,研究生宿舍太少了,供不应求,只有通过抽签来分配,中签率很低,我这人运气一向不好。”
“住外面挺自由,你租的公寓地理位置不错,一会儿我们带你到处逛逛。”昭昭说。
陈羌阙心情很复杂,能见到昭昭自然开心,对哥大的学习也充满期待。但又免不了有些沉重,他租在曼哈顿哈莱姆区,三居室公寓,与另两个留学生合租。那里治安一般,离学校不远,每月租金800刀。虽然有孟传庆资助学费,但生活费要自己出,这对于他来说也是一笔相当大的支出。不过他有一颗宁冒万死也要出人头地的决心,在国内就做了周全规划,先申请奖学金助学金,再找一份校内兼职。
当车子驶进城中心,曾在电影中看过无数次的街景,忽然实实在在地展现在眼前,他竟产生一种恍然若梦的不真实感。可是看到昭昭,又落回实处。他没由来得激动起来,纽约在脚下,喜欢的人在眼前,连梦想都变得唾手可得。
开了一个多小时车才到公寓。那是一栋木质结构的居民楼,窗外带火灾逃生的梯子。房东是个白人老太太,住同一栋另一层,亲自带他们到公寓门口,并祝他在纽约度过美好的时光。
公寓里整洁温馨,三间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共用。另两个室友也是留学生,他们互相打了招呼,两个男生对他兴趣寥寥,对昭昭和苹果倒是更好奇,一直拉着她们聊天。
他自己回屋整理行李。房间虽小,该有的都有,窗户边有棵梧桐树,推开窗伸手就能摘下一片叶子。昭昭进来了,问他需不需要帮忙。陈羌阙说:“不用,你去跟他们聊天。”
昭昭环顾房间,接着坐到单人床上,“有苹果应付他们,我不太会跟陌生人聊天。”
他看她坐在自己床上,两条白皙笔直的小腿垂在床沿边,轻轻晃动,自己的心也跟着晃动。不敢再看,急忙低头整理衣物,红着脸问:“什么时候带我去大都会博物馆?”
“随时都可以,把苹果叫上,我们三个一起逛。”
他有些失望,轻轻应了声好。这时苹果进来了,催促他快点,已经跟两位室友约好了,一起出去吃饭为他接风洗尘。陈羌阙不得不感慨,话都没说两句就要给他接风洗尘,大概也不是冲着他来的。他有些犹豫,知道昭昭不想跟陌生人吃饭,但以后要跟室友相处很久,拒绝了也不太好。
踌躇间,昭昭开口了:“你真应该改改这个习惯,也不问我们就决定了。”昭昭知道她的德行,聊熟了就约吃饭,爱上了第二天就上床。
苹果说:“这是为了帮陈同学建立好人缘,”又对着陈羌阙说,“那两位跟你读一个学院,黎晖还跟你同系。”包括名字籍贯所学专业,什么都打听明白了。高瘦个叫黎晖,上海人。壮得像健身教练的叫王小李,哈尔滨人。此刻陈羌阙不得不对苹果产生些敬佩,再让她多聊两个小时,族谱都能被她扒出来。
昭昭认为她言之有理,便答应了下来,陈羌阙也就没意见了。
五人开车去唐人街吃上海菜。黎晖作为上海人,很自然地给他们推荐菜式,点了蟹粉小笼包,黑松露小笼包,生煎包,菜心狮子头和鸡茸粟米汤。苹果笑着说他给包子开会呢。
昭昭尝了一粒蟹粉小笼包,夸赞比上海的都好吃。黎晖问:“你是上海人?”
其实不算本帮人,她的亲生父母连同许皎是苏州人,孟传庆与前妻是山东人。孟传庆将生意转移到上海后,才在上海定居。她户口早转到上海,但因为许皎常常培养她说乡音,不让她忘本,她就永远当自己苏州人。她蛮老实地回答:“我算苏州人,因为爸妈做生意,六岁才到上海住。”
水到渠成的,没有一丝刻意勾引,双方都无意间塑造了纯粹的爱。她在这一刻才明白,他们没有血缘,却又比血缘更紧密的联系。
她只听到哥哥问:“疼吗?”
很疼,但是心里却很痒,于是她将全副身心交给他处置。
第15章 他有一颗宁冒万死也要出人头地的决心
他们像普通夫妻一样生活,早上一起出门,晚上一起吃饭,两人都忙着各自的事。孟亦林已经被商学院录取,每天要忙工作忙课程。昭昭的课程也越来越繁重,同时也开始创作绘本,梦里的灵光一现带给她无限创作动力。
那天她被孟亦林抱进浴缸,身体疲乏,心灵饱满,她躺在他怀里问:“什么时候跟家里人坦白?”她已经彻底化成一汪水,柔情似水,什么都放下了,什么都接受了。
孟亦林掬了捧水淋在她白皙的肩上,温存地说:“等到我能独当一面,足够强大再跟他们坦白。”
她说:“我不想以家庭破裂为代价,不想看他们伤心,不想看你伤心,也不想让自己伤心,我太贪心了。”周医生告诉她不要拿父亲的错惩罚自己。妈妈告诉她要顾全大局,不能贪图一时爱欲。苹果告诉她人生无常,不能留下遗憾。易礼告诉她坦然接受自己的多面。哥哥告诉她给彼此一个机会,一起携手走下去。她听着别人的声音,才发现自己从未发过声。优柔寡断,瞻前顾后,毫无个性,她受够这样的自己,她决定听从一次内心的声音。等跨出这一步,她忽然感到无比轻松,已经这样了,还能怎样?
他把她转过来,看着她的眼睛说:“别想那么多,他们一定能理解的。十年不理解,二十年总能理解。”
他的头发浸湿了,全都抚到脑后。他脸颊是云蒸础润的湿,眼里藏着风月情浓的欲,就这么凝视着她,令她感觉危险。她连忙说不泡了,刚要起身,就被他按住,附在她耳边说,这样来一次,好不好?
还没等她说话就以吻封缄,不给她拒绝的机会。她喘息着说不……后面一个“会”字差点被吞。只是不会,不是不要,于是他教她怎么做。只需要掐着她不盈一握的腰,帮助她动。她伏在他怀里起伏,水跟着起伏,摇出一层层涟漪。
昭昭还是经常跟许皎通电话聊家常,许皎没再提关于孟亦林与她的事,她也没提自己搬回了公寓。她知道自己辜负了妈妈的信任,但她又想,以后会向妈妈坦白,就算一时责怪她,也总又理解的一天。
八月时,陈羌阙确定了来纽约的日期,第一时间告诉了昭昭。
她当然开心,让孟亦林那天载她去接机,他很难得地拒绝了她的要求,说那天有事不能去。昭昭不以为意,又找他要车钥匙。
孟亦林皱着眉问:“你要车钥匙干什么?”
“让苹果载我去。”
“她哪里考的驾照?什么时候考的?”
昭昭差点要翻白眼:“人家刚来美国就考了。”
“她没车吗?”
“没有。”
“考完后就没开过车了,你也敢坐?”
“她有开别人的车,”她懒得解释了,就嘟嘟囔囔起来,“不给算了,我让她去借车。”
最后还是给了她,并叮嘱她早去早回。昭昭得寸进尺也让他早点回家,他们一起吃个饭,为陈羌阙接风洗尘。
孟亦林淡淡地吐出两个字,没空。
苹果看到车有些失望,她满心以为是骚包的敞篷跑车911之类,结果是一本正经的凯迪拉克。
“不符合富二代的排场啊。”苹果为此感到遗憾。
“敞篷跑车好晒,坐着怪不舒服的。你要想开,下次可以借易礼哥的车。”
她看昭昭一脸不理解,义愤填膺地说:“你懂什么,有钱都不会花,我替你的钱委屈。”
在车上又说:“你居然不会开车,简直是暴殄天物。”
昭昭说:“罗里吧嗦一大堆,别开太快,我晕车。”
苹果舒服了,“这才像个富家千金的样子。”她当然知道昭昭这样才是富家千金该有的样子。物质需求几乎全被满足,家庭环境充满爱,有教养有底气,所以缺少欲望,温和淡然。
苹果并不嫉妒,也无羡慕,个人有个人的命,身处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人格。能跟昭昭做朋友也是一种幸运。
陈羌阙风尘仆仆地下飞机,整个人瘦了一圈,挂着浅淡的黑眼圈,精神倒挺好。他起初看见昭昭还有些不好意思,只觉得很久没见,她越发光彩照人。
昭昭大大方方地介绍苹果给他认识,朱苹果也大大方方地给了他一个拥抱。他被苹果的热情吓傻了,身体和舌头一同僵在那里。
苹果自来熟,人来疯,笑着说:“你这样怎么适应美国”。
昭昭跟着笑:“你别听她瞎扯,没有美国人像她这样,也没有中国人像她这样。”两个女孩笑闹着把陈羌阙拉上车。
陈羌阙上车后给了她们一个地址,是他提前租好的公寓,苹果问怎么不住宿舍,他很无奈,“一早就申请宿舍了,还是没申请上。”
昭昭问:“哥大宿舍这么少吗?”
“是啊,研究生宿舍太少了,供不应求,只有通过抽签来分配,中签率很低,我这人运气一向不好。”
“住外面挺自由,你租的公寓地理位置不错,一会儿我们带你到处逛逛。”昭昭说。
陈羌阙心情很复杂,能见到昭昭自然开心,对哥大的学习也充满期待。但又免不了有些沉重,他租在曼哈顿哈莱姆区,三居室公寓,与另两个留学生合租。那里治安一般,离学校不远,每月租金800刀。虽然有孟传庆资助学费,但生活费要自己出,这对于他来说也是一笔相当大的支出。不过他有一颗宁冒万死也要出人头地的决心,在国内就做了周全规划,先申请奖学金助学金,再找一份校内兼职。
当车子驶进城中心,曾在电影中看过无数次的街景,忽然实实在在地展现在眼前,他竟产生一种恍然若梦的不真实感。可是看到昭昭,又落回实处。他没由来得激动起来,纽约在脚下,喜欢的人在眼前,连梦想都变得唾手可得。
开了一个多小时车才到公寓。那是一栋木质结构的居民楼,窗外带火灾逃生的梯子。房东是个白人老太太,住同一栋另一层,亲自带他们到公寓门口,并祝他在纽约度过美好的时光。
公寓里整洁温馨,三间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共用。另两个室友也是留学生,他们互相打了招呼,两个男生对他兴趣寥寥,对昭昭和苹果倒是更好奇,一直拉着她们聊天。
他自己回屋整理行李。房间虽小,该有的都有,窗户边有棵梧桐树,推开窗伸手就能摘下一片叶子。昭昭进来了,问他需不需要帮忙。陈羌阙说:“不用,你去跟他们聊天。”
昭昭环顾房间,接着坐到单人床上,“有苹果应付他们,我不太会跟陌生人聊天。”
他看她坐在自己床上,两条白皙笔直的小腿垂在床沿边,轻轻晃动,自己的心也跟着晃动。不敢再看,急忙低头整理衣物,红着脸问:“什么时候带我去大都会博物馆?”
“随时都可以,把苹果叫上,我们三个一起逛。”
他有些失望,轻轻应了声好。这时苹果进来了,催促他快点,已经跟两位室友约好了,一起出去吃饭为他接风洗尘。陈羌阙不得不感慨,话都没说两句就要给他接风洗尘,大概也不是冲着他来的。他有些犹豫,知道昭昭不想跟陌生人吃饭,但以后要跟室友相处很久,拒绝了也不太好。
踌躇间,昭昭开口了:“你真应该改改这个习惯,也不问我们就决定了。”昭昭知道她的德行,聊熟了就约吃饭,爱上了第二天就上床。
苹果说:“这是为了帮陈同学建立好人缘,”又对着陈羌阙说,“那两位跟你读一个学院,黎晖还跟你同系。”包括名字籍贯所学专业,什么都打听明白了。高瘦个叫黎晖,上海人。壮得像健身教练的叫王小李,哈尔滨人。此刻陈羌阙不得不对苹果产生些敬佩,再让她多聊两个小时,族谱都能被她扒出来。
昭昭认为她言之有理,便答应了下来,陈羌阙也就没意见了。
五人开车去唐人街吃上海菜。黎晖作为上海人,很自然地给他们推荐菜式,点了蟹粉小笼包,黑松露小笼包,生煎包,菜心狮子头和鸡茸粟米汤。苹果笑着说他给包子开会呢。
昭昭尝了一粒蟹粉小笼包,夸赞比上海的都好吃。黎晖问:“你是上海人?”
其实不算本帮人,她的亲生父母连同许皎是苏州人,孟传庆与前妻是山东人。孟传庆将生意转移到上海后,才在上海定居。她户口早转到上海,但因为许皎常常培养她说乡音,不让她忘本,她就永远当自己苏州人。她蛮老实地回答:“我算苏州人,因为爸妈做生意,六岁才到上海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