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林振樾也已经对她的方案表示了支持,这让她安心了不少。
晓歌认为,无论何时,遇到再大的困难,知道始终会有一个人跟自己站在一起。这种欣慰、踏实比两性中的激情还要重要。
每到这样关键的、需要抉择的时候,林振樾总是跟她站在一起的。哪怕有时候,他心里并不是完全的认可她的做法。
因为他知道穆晓歌一直都那么善良,会尽可能地考虑到每一个人的处境,找出最合适的办法。假如还有人不满意,他相信她已经尽力了。
穆晓歌在二手房租售的app上,找到了片区里几个房产中介业务员的电话,跟他们沟通了卖房子的事情。
几家中介都表示,卖房的话需要房主本人带着房产证,到店里和他们签委托卖房协议。他们还要去房子里拍完照,才能帮她挂在网上卖。
中介也表示想卖房的话一定要尽快。这几天,燕郊的房价已经到达历史最高峰。物极必反,很可能过几天这阵风吹过之后,价格就落下来了。
穆晓歌知道燕郊的房价一直都跟过山车似的,忽高忽低的。
她也知道中介虽然有点夸张的成分在,说的也大部分都是事实。她还真听说同样的房子交易前后差的不到一个月,卖价相差几十万的案例。
她跟公司请了半天假,跟几家中介约好时间,就开车奔燕郊了。
穆晓歌在楼下跟几个中介汇合后,就直接上了楼。按照以往的时间,公婆此刻应该都去上班了,家里不会有人的。所以,她也就放心的直接拿钥匙开了门。
开门后她就惊呆了。
屋子里空荡荡的,属于公婆的东西一件都不在了,显然公婆已经一声不响地搬了家。
“姐,我还以为房子里还住着人呢。既然都搬空了,一会您把钥匙留给我们一把,省得看房子再让您来回跑了,大家都方便。”
一个穿着西装的帅气小伙向穆晓歌建议。穆晓歌不置可否,她打开各个房间的灯让他们拍照,自己站在阳台上给婆婆打电话。
接通电话后,穆晓歌赶紧问:“妈,你们怎么没有说一声就搬走了?你说一声,我跟振樾过来帮你们搬呀,你们搬哪里去了?”
“哦,你爸说让我跟你们说一声,我给忘了。早搬晚搬都得搬,刚好找到合适的房子就搬了,主要别耽误你卖房子。”
婆婆把话说得听不出有什么毛病,可又让人感觉很不舒服,这是她一贯的风格。
穆晓歌忍下心里的不舒服说:“妈,我跟振樾说了,你们租房子的钱我们来付。你们租的多少钱一个月?我一会给您转过去,有啥需要的,您要跟我和振樾说。”
“不用你们付房租,我跟你爸有钱。你忙你的事吧,我上班就不跟你多说了。”
婆婆不容晓歌再说就挂断了电话,穆晓歌心里面隐隐感觉到不安。
公婆身体再怎么硬朗,毕竟也是六十几岁的人了。搬家都不跟自己夫妻二人说一声,心里面估计是堵着很大一口气呢。
几家中介的业务员都已经拍完照。穆晓歌又逐一跟他们签订了委托协议书。然后就开始检查房间里有无遗留的东西。
在主卧的大衣柜里,穆晓歌发现了上周过来送给婆婆的那套衣服和鞋子。衣服吊牌都还带着,齐整整的挂在衣架上,看样子不是不小心忘在这里的。
穆晓歌把钥匙给几家中介各留了一把,心情复杂地收起那套衣服和鞋子,抱着出了门。
她知道公婆对自己不满意,可他们的这种不满意却让穆晓歌摸不着头脑。
就像现在,公婆把她送的东西,故意留在这个空房子里,想表达什么呢?
难道他们的目的是想告诉她,对于她送的东西,他们完全看不上、不领情?他们就是不给她这脸,让她以后不要自作多情?
还是说,因为房子的事,他们从此以后就跟她势不两立了呢?
她从来没有见过婆婆跟别人这个样子。
她心里面很是堵得慌,却不知道该怎么发泄。只得闷闷的给林振樾发了一条微信,告诉他公婆已经搬走的事实。
她心里清楚,林振樾知道他爸妈带着气离开自己的房子,心里面肯定也是不太好受,进而又会把不良的情绪迁怒给自己。
婆婆表面上从来不招惹她,做的事情却处处让她难受、憋屈、窝火。
穆晓歌曾在心里发誓,等林意鸣长大娶了媳妇,自己绝对不会做这样的婆婆。
像婆婆这样有着七窍玲珑心的人,怎么就想不明白,林振樾跟自己是一体的。婆婆在伤害、恶心、抹黑她这个儿媳妇的时候,其实她心爱的儿子也深受其害。
穆晓歌受到委屈,不开心时,林振樾则充当和事佬来哄她,而她也总会把对婆婆的怨气不经意地发在他的身上。
就像现在,他们带着气搬了家,单单扔下穆晓歌买的衣服和鞋子。明面上是打穆晓歌的脸,实际上林振樾的心里才是最难受的。
穆晓歌熟练地开着车,路两旁高大的银杏树也逐渐的染上一抹亮黄。天空出奇的蓝,几片白云悠闲的飘着。
本来落户计划一步步正常推进,穆晓歌应该感到开心才对。
此刻,她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都说婆媳关系难处,她已经竭尽全力在改善和婆婆的关系了。也尽量跟他们保持距离了。就是这样偶尔的接触,婆婆仍旧会让她心里要多堵有多堵。
坐到车里,她想先跟林振樾打个电话。却不想,林振樾一直没接电话,想着林振樾有可能在开会,她也就没在意。
第16章 孩子问,京户和非京户有啥不一样
穆晓歌从燕郊回到家的时候,林振樾还没有下班回来,林意鸣已经在写作业了,看起来严肃认真,穆晓歌很是欣慰。
晓歌有些累,不想再去买菜,冰箱里有她之前包好的三鲜馅饺子,为了省事,她就煮了饺子,跟儿子一起先吃了。
林意鸣一边吃饺子一边说话。
“老妈,学校让我们明天把咱家的户口本复印件,还有房本复印件带着,我们老师要收。妈,京户和非京户有什么不一样的?咱们是非京户吧?老师还说这关系着小升初呢。”
穆晓歌见儿子一脸认真,黑葡萄似的大眼睛盯着她问,顿觉心中一酸。
林意鸣所在的班里一共三十多个孩子,有将近二十个是非京户的。以前看不出什么差异,在小升初的关键时刻,经过班主任的宣讲,孩子已经懵懂的意识到这二者的区别了。
虽然心里不舒服,穆晓歌还是决定正面回答这个问题。
“鸣鸣,京户指的就是北京户口。有北京户口的孩子才能在北京参加高考。咱们是非京户的,只能回咱们的户口所在地上高中,考大学。
所以,宝贝,你要比别人更加的努力才行。爸爸妈妈正在帮你办理天津户口。顺利的话,到初一,咱们就能去天津读书了。那样,你才有可能考个更好大学。”
听完母亲的一番话,林意鸣的眼神暗淡了下来,他嘟着嘴说:“我不想去天津上学,我想跟壮壮一起上初中…老妈,我不想去天津…去天津我一个人也不认识,多孤独啊!”
看着儿子委屈巴巴而又有点倔强的胖脸蛋,穆晓歌心里瞬间就难过了起来。
她总是考虑买房、落户和自己的工作问题,而没有想过孩子离开他熟悉的同学和朋友,又离开了生活了十多年的家,应该会很难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吧?
假如在新的学校被孤立,后果将很严重。
穆晓歌忍着心里的酸楚,摸了摸孩子毛茸茸的脑袋,柔言安慰儿子说:“你放心,有妈妈陪着你呢。怎么会孤独呢?去了新的学校,你会有新的同学和老师,也会再交新的朋友…
再说了,等你放假了咱们就回北京。你再跟你的朋友们一起玩,天津离北京特别近。想回来也就一个多小时的事儿,不用担心。”
看着儿子眼睛里担忧的神色消散不少,穆晓歌也稍稍松口气。
母子俩吃罢饭又聊了会天,等安排儿子去睡觉后,林振樾才带着满身的酒气回来了。穆晓歌不用问也知道,他肯定是吃过饭了。
接过他手里的电脑包,穆晓歌说:“公司聚餐呀?打电话你也没有接,也不知道给我回个电话。”
“……”
林振樾没有说话,明显情绪不高。
穆晓歌有些疑惑,见丈夫平时温和而又沉静的眼睛里,有着明显的不耐烦。就猜到他的情绪可能和公婆搬家的事情有关,晓歌在心里长长地叹息一声。
婆婆那么精明的人,一再标榜她是多么疼爱自己的孩子。此刻,是否知道她亲爱的儿子因为她的作而烦心不已呢?
“你去燕郊了?”
“嗯。”
“怎么啦?”
“唉!我妈在小区附近找的农民自己盖的那种公寓楼,租了个开间,里面乱糟糟的。我让他们把房子退了,他们还舍不得那几百块钱。我给了他们5000块钱,让他们下个月再找个条件好点的。唉!这一天天的,简直没有一个让人省心的。”
晓歌认为,无论何时,遇到再大的困难,知道始终会有一个人跟自己站在一起。这种欣慰、踏实比两性中的激情还要重要。
每到这样关键的、需要抉择的时候,林振樾总是跟她站在一起的。哪怕有时候,他心里并不是完全的认可她的做法。
因为他知道穆晓歌一直都那么善良,会尽可能地考虑到每一个人的处境,找出最合适的办法。假如还有人不满意,他相信她已经尽力了。
穆晓歌在二手房租售的app上,找到了片区里几个房产中介业务员的电话,跟他们沟通了卖房子的事情。
几家中介都表示,卖房的话需要房主本人带着房产证,到店里和他们签委托卖房协议。他们还要去房子里拍完照,才能帮她挂在网上卖。
中介也表示想卖房的话一定要尽快。这几天,燕郊的房价已经到达历史最高峰。物极必反,很可能过几天这阵风吹过之后,价格就落下来了。
穆晓歌知道燕郊的房价一直都跟过山车似的,忽高忽低的。
她也知道中介虽然有点夸张的成分在,说的也大部分都是事实。她还真听说同样的房子交易前后差的不到一个月,卖价相差几十万的案例。
她跟公司请了半天假,跟几家中介约好时间,就开车奔燕郊了。
穆晓歌在楼下跟几个中介汇合后,就直接上了楼。按照以往的时间,公婆此刻应该都去上班了,家里不会有人的。所以,她也就放心的直接拿钥匙开了门。
开门后她就惊呆了。
屋子里空荡荡的,属于公婆的东西一件都不在了,显然公婆已经一声不响地搬了家。
“姐,我还以为房子里还住着人呢。既然都搬空了,一会您把钥匙留给我们一把,省得看房子再让您来回跑了,大家都方便。”
一个穿着西装的帅气小伙向穆晓歌建议。穆晓歌不置可否,她打开各个房间的灯让他们拍照,自己站在阳台上给婆婆打电话。
接通电话后,穆晓歌赶紧问:“妈,你们怎么没有说一声就搬走了?你说一声,我跟振樾过来帮你们搬呀,你们搬哪里去了?”
“哦,你爸说让我跟你们说一声,我给忘了。早搬晚搬都得搬,刚好找到合适的房子就搬了,主要别耽误你卖房子。”
婆婆把话说得听不出有什么毛病,可又让人感觉很不舒服,这是她一贯的风格。
穆晓歌忍下心里的不舒服说:“妈,我跟振樾说了,你们租房子的钱我们来付。你们租的多少钱一个月?我一会给您转过去,有啥需要的,您要跟我和振樾说。”
“不用你们付房租,我跟你爸有钱。你忙你的事吧,我上班就不跟你多说了。”
婆婆不容晓歌再说就挂断了电话,穆晓歌心里面隐隐感觉到不安。
公婆身体再怎么硬朗,毕竟也是六十几岁的人了。搬家都不跟自己夫妻二人说一声,心里面估计是堵着很大一口气呢。
几家中介的业务员都已经拍完照。穆晓歌又逐一跟他们签订了委托协议书。然后就开始检查房间里有无遗留的东西。
在主卧的大衣柜里,穆晓歌发现了上周过来送给婆婆的那套衣服和鞋子。衣服吊牌都还带着,齐整整的挂在衣架上,看样子不是不小心忘在这里的。
穆晓歌把钥匙给几家中介各留了一把,心情复杂地收起那套衣服和鞋子,抱着出了门。
她知道公婆对自己不满意,可他们的这种不满意却让穆晓歌摸不着头脑。
就像现在,公婆把她送的东西,故意留在这个空房子里,想表达什么呢?
难道他们的目的是想告诉她,对于她送的东西,他们完全看不上、不领情?他们就是不给她这脸,让她以后不要自作多情?
还是说,因为房子的事,他们从此以后就跟她势不两立了呢?
她从来没有见过婆婆跟别人这个样子。
她心里面很是堵得慌,却不知道该怎么发泄。只得闷闷的给林振樾发了一条微信,告诉他公婆已经搬走的事实。
她心里清楚,林振樾知道他爸妈带着气离开自己的房子,心里面肯定也是不太好受,进而又会把不良的情绪迁怒给自己。
婆婆表面上从来不招惹她,做的事情却处处让她难受、憋屈、窝火。
穆晓歌曾在心里发誓,等林意鸣长大娶了媳妇,自己绝对不会做这样的婆婆。
像婆婆这样有着七窍玲珑心的人,怎么就想不明白,林振樾跟自己是一体的。婆婆在伤害、恶心、抹黑她这个儿媳妇的时候,其实她心爱的儿子也深受其害。
穆晓歌受到委屈,不开心时,林振樾则充当和事佬来哄她,而她也总会把对婆婆的怨气不经意地发在他的身上。
就像现在,他们带着气搬了家,单单扔下穆晓歌买的衣服和鞋子。明面上是打穆晓歌的脸,实际上林振樾的心里才是最难受的。
穆晓歌熟练地开着车,路两旁高大的银杏树也逐渐的染上一抹亮黄。天空出奇的蓝,几片白云悠闲的飘着。
本来落户计划一步步正常推进,穆晓歌应该感到开心才对。
此刻,她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都说婆媳关系难处,她已经竭尽全力在改善和婆婆的关系了。也尽量跟他们保持距离了。就是这样偶尔的接触,婆婆仍旧会让她心里要多堵有多堵。
坐到车里,她想先跟林振樾打个电话。却不想,林振樾一直没接电话,想着林振樾有可能在开会,她也就没在意。
第16章 孩子问,京户和非京户有啥不一样
穆晓歌从燕郊回到家的时候,林振樾还没有下班回来,林意鸣已经在写作业了,看起来严肃认真,穆晓歌很是欣慰。
晓歌有些累,不想再去买菜,冰箱里有她之前包好的三鲜馅饺子,为了省事,她就煮了饺子,跟儿子一起先吃了。
林意鸣一边吃饺子一边说话。
“老妈,学校让我们明天把咱家的户口本复印件,还有房本复印件带着,我们老师要收。妈,京户和非京户有什么不一样的?咱们是非京户吧?老师还说这关系着小升初呢。”
穆晓歌见儿子一脸认真,黑葡萄似的大眼睛盯着她问,顿觉心中一酸。
林意鸣所在的班里一共三十多个孩子,有将近二十个是非京户的。以前看不出什么差异,在小升初的关键时刻,经过班主任的宣讲,孩子已经懵懂的意识到这二者的区别了。
虽然心里不舒服,穆晓歌还是决定正面回答这个问题。
“鸣鸣,京户指的就是北京户口。有北京户口的孩子才能在北京参加高考。咱们是非京户的,只能回咱们的户口所在地上高中,考大学。
所以,宝贝,你要比别人更加的努力才行。爸爸妈妈正在帮你办理天津户口。顺利的话,到初一,咱们就能去天津读书了。那样,你才有可能考个更好大学。”
听完母亲的一番话,林意鸣的眼神暗淡了下来,他嘟着嘴说:“我不想去天津上学,我想跟壮壮一起上初中…老妈,我不想去天津…去天津我一个人也不认识,多孤独啊!”
看着儿子委屈巴巴而又有点倔强的胖脸蛋,穆晓歌心里瞬间就难过了起来。
她总是考虑买房、落户和自己的工作问题,而没有想过孩子离开他熟悉的同学和朋友,又离开了生活了十多年的家,应该会很难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吧?
假如在新的学校被孤立,后果将很严重。
穆晓歌忍着心里的酸楚,摸了摸孩子毛茸茸的脑袋,柔言安慰儿子说:“你放心,有妈妈陪着你呢。怎么会孤独呢?去了新的学校,你会有新的同学和老师,也会再交新的朋友…
再说了,等你放假了咱们就回北京。你再跟你的朋友们一起玩,天津离北京特别近。想回来也就一个多小时的事儿,不用担心。”
看着儿子眼睛里担忧的神色消散不少,穆晓歌也稍稍松口气。
母子俩吃罢饭又聊了会天,等安排儿子去睡觉后,林振樾才带着满身的酒气回来了。穆晓歌不用问也知道,他肯定是吃过饭了。
接过他手里的电脑包,穆晓歌说:“公司聚餐呀?打电话你也没有接,也不知道给我回个电话。”
“……”
林振樾没有说话,明显情绪不高。
穆晓歌有些疑惑,见丈夫平时温和而又沉静的眼睛里,有着明显的不耐烦。就猜到他的情绪可能和公婆搬家的事情有关,晓歌在心里长长地叹息一声。
婆婆那么精明的人,一再标榜她是多么疼爱自己的孩子。此刻,是否知道她亲爱的儿子因为她的作而烦心不已呢?
“你去燕郊了?”
“嗯。”
“怎么啦?”
“唉!我妈在小区附近找的农民自己盖的那种公寓楼,租了个开间,里面乱糟糟的。我让他们把房子退了,他们还舍不得那几百块钱。我给了他们5000块钱,让他们下个月再找个条件好点的。唉!这一天天的,简直没有一个让人省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