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小小画师掀起外交风波。
庄盈盈一边唱,一边在观众席里找沈文毅,只见他旁边坐着金炳根和太太,夫妻俩面相和蔼,十指紧扣,听得津津有味。
演出间隙,沈文毅又跑到后台,说:金太太想要一张你的照片。
盈盈一楞:干嘛用?
粉丝福利嘛,给人家留个纪念。
我的照片从来没有出过房门,都是摆在家里的。庄盈盈随便找了个理由搪塞过去。
很多明星都备有签名照的啊!
哦,我们四季春还没来得及印。要么拿张说明书去看看?
别扫人家兴嘛。
我回去寻寻看。好了好了,要上场啦!箍桶师傅来催了,庄盈盈整理了一下衣服,喝了口水,站在幕布旁边。
下一场演出,又见沈文毅和金家老两口嘀嘀咕咕,金炳根好像也不介意,继续听戏,金太太一脸迷醉的样子,只要盈盈一上场,就带头鼓掌。鼓完掌,又和老公十指紧扣在一起。
庄盈盈边唱边想,这家人家倒也蛮有意思。
第43章 ☆、易钗而弁
头肩旦张一雪喜欢菊花。每逢她演出时,总会收到巨型菊花花篮,预祝她演出成功。大来的舞台本来就不大,纵深不过四、五米,宽度只有六、七米,十只大花篮往台上一摆,台口封满,演戏都不方便。还有人送银船、银屏、银筷,有人应援打call拉横幅,呼朋唤友,下帖请客吃饭不过,张一雪有自己的原则不唱堂会,不拜过房(爷)娘、不参加饭局。
相对而言,捧庄盈盈的客人就内敛一些,小姊妹后台聚聚,演出结束献个花而已。
金炳根夫妇得到引荐,来到后台,这是他们第一次近距离看到庄盈盈,心情激动溢于言表。盈盈倒也落落大方,跟他们聊起了家常,金太太又提出想要张生活照做个纪念,盈盈还是说手头上没有,要等班主带他们去影楼拍明星照。
金炳根夫妇前脚刚走,张一雪就提醒正在卸妆的庄盈盈,跟有钱人打交道,还是小心为妙,不要随便答应人家的要求。那些有钱人的捧场、送礼、请客、收过房女儿,难道真是出于对越剧的热爱吗?是喜欢戏还是喜欢你这个人?他们不过是变相把你当成听话的玩物罢了。
第二天一早,师傅来上小课。从投足到甩袖,从一个字到一个腔,一个动作到一个眼神,庄盈盈在师傅的带领下,不厌其烦地反复摸索、练习。一袭长衫、一双高靴、一把折扇,她和师傅一起,对着满窗秋色走了一遍又一遍戏。盈盈是在师傅的建议下易钗而弁女扮男装的。越剧市场上,女小生还不多,戏班挂头牌的还是花旦。她们发愿,要让这来自浙江乡间的年轻剧种在上海这个大码头站稳脚跟。
每周三上午都是小课时间。然而有一天,师傅却没来,林婉儿告诉盈盈一个不幸的消息:老师再也不能给我们上课了!
怎么回事?庄盈盈一惊。
老师落进黄浦江里,没救回来!
原来,老师和剧场一个负责茶水的小伙子合租在浦东洋泾镇,往来市区靠乘摆渡船。凌家木桥渡口,战前原有民渡设置,对岸渡口在兰路码头。战后民渡停顿多时,直至去年才恢复。因杨树浦兰路划在警戒线内,故渡口移至齐齐哈尔路。往来对江渡客以杨树浦纱厂女工及菜贩为大宗。
那天清早五点多,天阴沉沉的,还没有透亮。船上一百多人,除了老师之外,还有卖菜的菜贩和在杨树浦纱厂工作的女工,从浦东凌家木桥渡口出发。等开到江心位置,突然遇到一艘木质尖头形汽艇,从西向东疾驶而来。
汽艇挂着太阳旗,速度非常快,渡船避让不及,左舷船头即被猛地一撞。挡板裂成二段,船身顿时进水下沉。渡客与船工一百余人同时落水。据说有一位女性乘客,被撞破腹部,当场鲜血直流,脏腑都露了出来,死于浦中。
老师本来懂点水性,在江中扑腾一阵后,两手奋力攀住日本汽艇,想要上船。可日本兵非但不救,反而在汽艇的一阵乱晃中,慌忙抄起铁篙,猛戳猛打扒在船舷上的人,直到他们放手。老师也因此失去了最后的生存机会。
滔滔江水吞噬了他和另外的六十多个人。
一时间浦面呼救声哭喊声一片。经过的船只纷纷前往救援。因水急浪高,当场仅救起五十余人,其中就包括剧场的茶水小伙。等他回过神来,却再也找不到老师的身影。
据说,汽艇是从齐物浦路伪鱼市场码头开出的,撞船后,损伤不严重,继续向下游疾驶而去,没人敢去拦截。经海关水巡捕房及各船户纷纷打捞,这几天共捞起尸身男性六七具、女性二十余具、小孩四五具,均搁置于凌家木桥浦畔。
老师在上海没什么亲人。盈盈和婉儿买了鲜花和祭品,来到渡口,看见不少遇难者家属带着黑纱,在江边痛哭、祭拜、烧纸钱,惨不忍睹。一番辨认之后,她们没有找到老师的遗体。据说还有三十余具尸身没有找到,早已随江漂流不知下落。
日本人横冲直撞,就这么无法无天。这样的日子,还要多久?我们的命就不是命吗?这种事情,租界敢管吗?找谁说理去?可怜老师那么年轻,还没成家盈盈把花瓣洒向江面,默默流着眼泪
。
下午还要演出,盈盈赶回剧场。金太太知道这个消息,赶忙安慰她,人死不能复生,还是要朝前看。盈盈想到自己在上海孤苦伶仃无依无靠,还是认了金太太做过房娘。
演出结束,盈盈在谢幕时恳请大家为遇难同胞筹款安葬,自己带头捐出了包银。不少观众慷慨解囊,一些演员和后台工作人员也捐了款。几天后,戏班的人联系殡仪馆,拉走了浦畔的遗体。
人们常说,租界生意最火的三个地方:菜馆、戏馆、殡仪馆。因为战乱,生死无常,今朝有酒今朝醉,快活一天是一天,因此菜馆、戏馆生意火爆。而实际上,每天都有大量遗体运往殡仪馆。有些穷人出不起丧葬费,都是由同乡会垫付的。遇到寒潮天灾或是这种撞船事故,也只有靠社会筹款了。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金太太如愿以偿,拿到了庄盈盈两寸半照片。照片上,盈盈穿着短袖旗袍,上面缀满翠竹图案。金太太正打算找一个相框把照片装进去,儿子金尚恩走进了卧室。
妈,这是谁啊?干嘛对着照片笑得那么开心?
这是你老婆!
开什么玩笑?我见都没见过。
我告诉你,要娶还娶不到呢,人家是当红大明星,你有什么本事?
金尚恩拿起照片,认真看了一番,第一印象还不错,可是跟自己是两个世界的人,并没有多想。生活是生活,戏剧是戏剧。母亲喜欢越剧,就让她喜欢好了。娶个明星当老婆,那日子得过成什么样?
第44章 ☆、越剧也能freestyle,你敢信?
木鱼的的笃笃。
小妇人,我要说你不是了!
啊呀,我不呆来又不痴,你来问我奴不知
舞台上,庄盈盈和张一雪正在唱《合同记》中的化缘认妻。庄盈盈演王清明,张一雪演田素贞。王清明进京中魁,钦封山东巡按,路过湖广荆州,下官船扮作江湖先生到民间私行察访,在街上遇正在募化的未婚妻田素贞,经盘问清楚后,两人夫妻相认。
一般演出时,对唱几个回合就完了,最多六分半钟。庄盈盈来了兴致,掼路头,盘问个没完。张一雪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有问有答现场编词儿。你一段我一段,一个来认,一个不肯认,唱得酣畅淋漓,连时间都忘记了。
唱了毛一个钟头,一雪眼睛朝盈盈穷煞,趁一段过门悄悄问:侬到底认不认啊?
盈盈坏笑一下,接翎子,抛出了ending。
越剧也能freestyle,你敢信?
也就只有充分信任的搭档,才敢这么唱。因为激情是互相调动的,对手戏是互相成就的有挑战性,像登山时候的巅峰体验,非常过瘾。
当然,学戏的时候老师都教过:剧情中往往有路头可循,如行路、宿店、花园、抢亲、公堂、探监等,都是惯用的场景。
到什么场景唱什么词,都是套路,也叫赋子,比如街坊赋子、茶坊赋子、厅堂赋子、寿堂赋子、佛堂赋子、春景赋子、夜景赋子、花园赋子、大话赋子等。根据演出需要,可唱二三十句,也可仅唱其中四至六句;可对唱,也可solo,像根松紧带一样,比较灵活。
演出经验多了,自然懂得移花接木、随机应变。
庄盈盈一边唱,一边在观众席里找沈文毅,只见他旁边坐着金炳根和太太,夫妻俩面相和蔼,十指紧扣,听得津津有味。
演出间隙,沈文毅又跑到后台,说:金太太想要一张你的照片。
盈盈一楞:干嘛用?
粉丝福利嘛,给人家留个纪念。
我的照片从来没有出过房门,都是摆在家里的。庄盈盈随便找了个理由搪塞过去。
很多明星都备有签名照的啊!
哦,我们四季春还没来得及印。要么拿张说明书去看看?
别扫人家兴嘛。
我回去寻寻看。好了好了,要上场啦!箍桶师傅来催了,庄盈盈整理了一下衣服,喝了口水,站在幕布旁边。
下一场演出,又见沈文毅和金家老两口嘀嘀咕咕,金炳根好像也不介意,继续听戏,金太太一脸迷醉的样子,只要盈盈一上场,就带头鼓掌。鼓完掌,又和老公十指紧扣在一起。
庄盈盈边唱边想,这家人家倒也蛮有意思。
第43章 ☆、易钗而弁
头肩旦张一雪喜欢菊花。每逢她演出时,总会收到巨型菊花花篮,预祝她演出成功。大来的舞台本来就不大,纵深不过四、五米,宽度只有六、七米,十只大花篮往台上一摆,台口封满,演戏都不方便。还有人送银船、银屏、银筷,有人应援打call拉横幅,呼朋唤友,下帖请客吃饭不过,张一雪有自己的原则不唱堂会,不拜过房(爷)娘、不参加饭局。
相对而言,捧庄盈盈的客人就内敛一些,小姊妹后台聚聚,演出结束献个花而已。
金炳根夫妇得到引荐,来到后台,这是他们第一次近距离看到庄盈盈,心情激动溢于言表。盈盈倒也落落大方,跟他们聊起了家常,金太太又提出想要张生活照做个纪念,盈盈还是说手头上没有,要等班主带他们去影楼拍明星照。
金炳根夫妇前脚刚走,张一雪就提醒正在卸妆的庄盈盈,跟有钱人打交道,还是小心为妙,不要随便答应人家的要求。那些有钱人的捧场、送礼、请客、收过房女儿,难道真是出于对越剧的热爱吗?是喜欢戏还是喜欢你这个人?他们不过是变相把你当成听话的玩物罢了。
第二天一早,师傅来上小课。从投足到甩袖,从一个字到一个腔,一个动作到一个眼神,庄盈盈在师傅的带领下,不厌其烦地反复摸索、练习。一袭长衫、一双高靴、一把折扇,她和师傅一起,对着满窗秋色走了一遍又一遍戏。盈盈是在师傅的建议下易钗而弁女扮男装的。越剧市场上,女小生还不多,戏班挂头牌的还是花旦。她们发愿,要让这来自浙江乡间的年轻剧种在上海这个大码头站稳脚跟。
每周三上午都是小课时间。然而有一天,师傅却没来,林婉儿告诉盈盈一个不幸的消息:老师再也不能给我们上课了!
怎么回事?庄盈盈一惊。
老师落进黄浦江里,没救回来!
原来,老师和剧场一个负责茶水的小伙子合租在浦东洋泾镇,往来市区靠乘摆渡船。凌家木桥渡口,战前原有民渡设置,对岸渡口在兰路码头。战后民渡停顿多时,直至去年才恢复。因杨树浦兰路划在警戒线内,故渡口移至齐齐哈尔路。往来对江渡客以杨树浦纱厂女工及菜贩为大宗。
那天清早五点多,天阴沉沉的,还没有透亮。船上一百多人,除了老师之外,还有卖菜的菜贩和在杨树浦纱厂工作的女工,从浦东凌家木桥渡口出发。等开到江心位置,突然遇到一艘木质尖头形汽艇,从西向东疾驶而来。
汽艇挂着太阳旗,速度非常快,渡船避让不及,左舷船头即被猛地一撞。挡板裂成二段,船身顿时进水下沉。渡客与船工一百余人同时落水。据说有一位女性乘客,被撞破腹部,当场鲜血直流,脏腑都露了出来,死于浦中。
老师本来懂点水性,在江中扑腾一阵后,两手奋力攀住日本汽艇,想要上船。可日本兵非但不救,反而在汽艇的一阵乱晃中,慌忙抄起铁篙,猛戳猛打扒在船舷上的人,直到他们放手。老师也因此失去了最后的生存机会。
滔滔江水吞噬了他和另外的六十多个人。
一时间浦面呼救声哭喊声一片。经过的船只纷纷前往救援。因水急浪高,当场仅救起五十余人,其中就包括剧场的茶水小伙。等他回过神来,却再也找不到老师的身影。
据说,汽艇是从齐物浦路伪鱼市场码头开出的,撞船后,损伤不严重,继续向下游疾驶而去,没人敢去拦截。经海关水巡捕房及各船户纷纷打捞,这几天共捞起尸身男性六七具、女性二十余具、小孩四五具,均搁置于凌家木桥浦畔。
老师在上海没什么亲人。盈盈和婉儿买了鲜花和祭品,来到渡口,看见不少遇难者家属带着黑纱,在江边痛哭、祭拜、烧纸钱,惨不忍睹。一番辨认之后,她们没有找到老师的遗体。据说还有三十余具尸身没有找到,早已随江漂流不知下落。
日本人横冲直撞,就这么无法无天。这样的日子,还要多久?我们的命就不是命吗?这种事情,租界敢管吗?找谁说理去?可怜老师那么年轻,还没成家盈盈把花瓣洒向江面,默默流着眼泪
。
下午还要演出,盈盈赶回剧场。金太太知道这个消息,赶忙安慰她,人死不能复生,还是要朝前看。盈盈想到自己在上海孤苦伶仃无依无靠,还是认了金太太做过房娘。
演出结束,盈盈在谢幕时恳请大家为遇难同胞筹款安葬,自己带头捐出了包银。不少观众慷慨解囊,一些演员和后台工作人员也捐了款。几天后,戏班的人联系殡仪馆,拉走了浦畔的遗体。
人们常说,租界生意最火的三个地方:菜馆、戏馆、殡仪馆。因为战乱,生死无常,今朝有酒今朝醉,快活一天是一天,因此菜馆、戏馆生意火爆。而实际上,每天都有大量遗体运往殡仪馆。有些穷人出不起丧葬费,都是由同乡会垫付的。遇到寒潮天灾或是这种撞船事故,也只有靠社会筹款了。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金太太如愿以偿,拿到了庄盈盈两寸半照片。照片上,盈盈穿着短袖旗袍,上面缀满翠竹图案。金太太正打算找一个相框把照片装进去,儿子金尚恩走进了卧室。
妈,这是谁啊?干嘛对着照片笑得那么开心?
这是你老婆!
开什么玩笑?我见都没见过。
我告诉你,要娶还娶不到呢,人家是当红大明星,你有什么本事?
金尚恩拿起照片,认真看了一番,第一印象还不错,可是跟自己是两个世界的人,并没有多想。生活是生活,戏剧是戏剧。母亲喜欢越剧,就让她喜欢好了。娶个明星当老婆,那日子得过成什么样?
第44章 ☆、越剧也能freestyle,你敢信?
木鱼的的笃笃。
小妇人,我要说你不是了!
啊呀,我不呆来又不痴,你来问我奴不知
舞台上,庄盈盈和张一雪正在唱《合同记》中的化缘认妻。庄盈盈演王清明,张一雪演田素贞。王清明进京中魁,钦封山东巡按,路过湖广荆州,下官船扮作江湖先生到民间私行察访,在街上遇正在募化的未婚妻田素贞,经盘问清楚后,两人夫妻相认。
一般演出时,对唱几个回合就完了,最多六分半钟。庄盈盈来了兴致,掼路头,盘问个没完。张一雪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有问有答现场编词儿。你一段我一段,一个来认,一个不肯认,唱得酣畅淋漓,连时间都忘记了。
唱了毛一个钟头,一雪眼睛朝盈盈穷煞,趁一段过门悄悄问:侬到底认不认啊?
盈盈坏笑一下,接翎子,抛出了ending。
越剧也能freestyle,你敢信?
也就只有充分信任的搭档,才敢这么唱。因为激情是互相调动的,对手戏是互相成就的有挑战性,像登山时候的巅峰体验,非常过瘾。
当然,学戏的时候老师都教过:剧情中往往有路头可循,如行路、宿店、花园、抢亲、公堂、探监等,都是惯用的场景。
到什么场景唱什么词,都是套路,也叫赋子,比如街坊赋子、茶坊赋子、厅堂赋子、寿堂赋子、佛堂赋子、春景赋子、夜景赋子、花园赋子、大话赋子等。根据演出需要,可唱二三十句,也可仅唱其中四至六句;可对唱,也可solo,像根松紧带一样,比较灵活。
演出经验多了,自然懂得移花接木、随机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