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不对…
他为何会对此地如此熟悉?
陆谦又回想起在牢笼里时,自己击倒看守、找钥匙其实都是在青玄的暗示下进行的,而且他既然能一招击退八个守卫,势必要对这些人的内功心法甚至招式都无比熟悉,这才能一招制敌。
说到这些守卫的招式,为何看着会有种莫名其妙的熟悉感…
“唉……”陆谦不自觉地叹了口气。
一旁的青玄睁开了眼,转后头一脸疑问地看着他陆谦,好像在问他怎么了?
陆谦笑了笑,道:“没什么,只是突然想起今日与那些守卫缠斗的场景,觉得那些人的功法有些眼熟,却又想不起在哪见过。实不相瞒道长,我有个朋友,虽然年轻但武学造诣颇深,若是他在,定能分辨……”
陆谦的表情僵在了脸上,他突然想起之前在禹安见过陈璟与暗影阁的刺客交手,陈璟的招式跟今日这些守卫竟然有异曲同工之妙。
青玄歪了歪头,似乎在等着陆谦继续。但看对方一直没有反应,似乎在想什么想得有些出神,便拿过他的手,在他的手掌心上写道:想到什么了?
陆谦回过神来,对青玄说道:“我…我只是突然想起我那位武功高强的朋友,他的招式同今日那些守卫很相似。”
青玄想了想,又写道:你的朋友可是姓陈?
陆谦点头:“没错,是姓陈,名璟,阿璟他,是禹安县的捕头。”
青玄突然笑了,心情颇好地在陆谦手上写道:他还好吗?
陆谦问道:“您认识阿璟?”
青玄点点头。
陆谦皱着眉头道:“阿璟他…他很不好。”
青玄焦急地写道:他怎么了?
陆谦便把陈璟和沈青江在赤焰山发生的事情讲给了青玄,青玄听罢良久不语,过了许久陆谦才斟酌开口:“敢问道长,您是否同暗影阁有何瓜葛?”
青玄瞳孔骤缩,嘴唇颤抖,半晌他才表情凝重的点了点头。
第119章 :目的
翌日一早,陆谦就顶着两个浓重的黑眼圈起床了,他在院子里找了个推稻草的小推车,把青玄放在车上,推着他往城里走去。
两人脸色都不好,青玄枯瘦如柴,衣衫褴褛,陆谦的衣服被他在那牢笼里撕得破破烂烂的,身上袖子上全是血污,发冠也散了,头发成绺成绺的耷拉着,从远处看,这两人活像是逃难的。
其实昨天陆谦还在担心,两人在此地休息,会不会引来追兵,要不是实在体力不支,他并不敢以身犯险,在山脚下找人家休息,必定会连夜回城。但昨晚跟青玄交谈后才得知,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打造牢笼的人早就将山脚下方圆几里的人家都灭了口,没有人知道这锁牢笼的位置,不可能有任何人能来搭救,守卫每月一换,唯一能与外界交流的就是那送饭的少年,那少年每次来就带足犯人和守卫们三日的饭菜,三日后换另一个少年来送,其余时间,不会有任何外人来到此地。
换言之,牢笼的主人对自己的这锁私牢颇为自信,自认为不会有任何人能逃出生天,对于他来说,这座牢笼的隐秘性更为重要,因此他并没有在山脚下设置更多的兵力。
俗话说,看山跑死马,虽然在山上俯瞰时,京城就在不远处,但实际靠两条腿走,尤其是还推着一个成年男子,在饿着肚子的条件下,还是要花些时间的。两人清晨出发,一直到日暮时分才到城门口,守城的士兵以为两人是难民,本想将他们轰走,陆谦不得已亮出了自己的身份,守城士兵这才半信半疑地将二人送到了将军府。
将军府的老管家成伯看到自家少爷被弄成这幅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一直”哎呀呀,哎呀呀”地骂个不停,他一边招呼人接下陆谦手里的推车,一边带着陆谦去浣洗身上的脏污。
陆谦一边走,一边问道:“成伯,义父呢?”
成伯道:“老爷他在书房会客呢。”
陆谦狐疑道:“这个时间会客?谁啊?”
成伯神神秘秘地说道:“说出来您都不信,是工部右侍郎赵顺和大理寺正吕炎。”
陆谦皱眉道:“刘阁老的宝贝女婿和宝贝学生来干嘛?大过年的来给义父添堵吗?来了多久了?”
成伯道:“刚来没多久,说是给老爷拜年的。”
陆谦道:“两只黄鼠狼,没安好心。”
成伯道:“少爷您这么说,那老爷不成……”
陆谦“啧”了一声:“我就这么一说,这俩人肯定无事不登三宝殿,快给我找件干净衣服,我收拾立整了去瞅瞅!”
“好嘞!”成伯应道,“那您带回来的那位?”
“以上宾之礼相待,另外,让长赢和阿璟去见见他。”
“是!”
梳洗整理之后,陆谦来到了书房。
房门紧闭,陆谦敲门进入后,见到房间内三人面色都有些严肃。他看向两位来客,工部右侍郎赵顺,他是刘瑾的女婿,是建安二十五年的状元,后被刘阁老相中,招了女婿,此人在官场上颇有手腕,又凭借着岳丈的势力,很快就进了内阁。大理寺正吕炎也是刘阁老的心腹,他出身门阀,跟刘瑾有亲,做事圆滑,颇得刘阁老心意。
这两人,能给义父拜年?他们巴不得义父战死疆场才对。陆谦一边这样腹诽着,一边换上了一张让人如沐春风的笑脸,对着二人拱手行礼道:“下官陆谦见过二位大人!”
二人见到陆谦,先是有些诧异,但很快被一脸假笑盖了过去,起身还礼道:“陆大人客气了!”
孙猛大手一挥,道:“我儿坐吧。”
“是!”
众人落座后,赵顺抿了一口茶,装
作不经意地开口问道:“适才听孙将军言道,陆大人去办皇上交代的案子去了,这大过年的实在是辛苦。”
陆谦看了他一眼,其实他同赵顺只是在朝堂上打过照面,从来不曾这么近距离地说过话,仔细看他的面相,发现此人面容清秀,眉目稀疏,唇薄如纸,一副薄情的面相。不过陆谦心里倒是有些奇怪,这赵顺到底是真不知道自己的去向,还是装作不知道?
斟酌之下,陆谦客气地开口道:“既然接了旨,那必然要尽心尽力为吾皇尽忠效力,方能不负圣恩啊,赵大人您说呢?”
赵顺笑着点点头,道:“那是自然,陆大人为皇上尽心尽力,实乃吾等楷模。”
看他这反应,倒像是真的不知道自己去了哪。
那吕炎呢?
陆谦决定先发制人,于是接着赵顺的话茬开口道:“赵大人谬赞了,下官愧不敢当,只是圣上每日忧心民生之多艰,同咱们也时常提起百姓的不易,我们做臣子的看在眼里,自当尽心尽力为圣上分忧。我前几日查案之时,路过城外一座荒山,见那山下有很多空了的民宅,连京城附近的百姓都有流离失所的,看来我们做的还很不够啊。”
吕炎道:“陆大人忧国忧民,本官自愧不如了。”
赵顺也点头道:“是啊,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陆谦一面笑着跟他们打哈哈,一边心里琢磨:他们好像真的什么都不知道,那他们此行到底为何?该不会真是给义父拜年的吧?
正想到这儿,就见吕炎和赵顺二人使了个眼色,赵顺开口道:“不过既然陆大人提起了皇上的忧思,那本官就不得不多说两句了。圣上的忧思可不止有民生多艰,还有边疆动荡,四夷未平啊。”
终于说到正题了,陆谦心说。
孙猛冷哼了一声,道:“赵大人这是何意?难道是怪我没有荡平西疆敌寇?”
赵顺慌忙摆手:“岂敢岂敢!将军误会了,下官的意思是近来西疆频传异动,那西域蛮夷在边境肆意烧杀抢掠,不知将军可曾听闻此事?”
孙猛皱眉,这件事倒是真的,原本年前他收拾掉了不少麻烦,跟西域也暂时休战,可没成想刚过完年西疆那边就不太平,他也是始料未及。但京城的事情还没了,此时他若离去,陆谦他们便更没个依靠了。
吕炎添油加醋道:“哎呀,这帮蛮夷,竟如此猖狂!唉,就是苦了边疆的百姓们了。”
赵顺道:“正是,圣上听闻此事,忧心不已,急召了我等商议此事,唯独没有叫将军您,就是体恤将军多年驻守边疆辛苦,好不容易回京与家人团聚一番,前些时日又许了您元宵节后离京,这才没有传将军叙事啊。”
吕炎接茬道:“皇上待将军至真至诚,实令人动容。”
陆谦终于看出来了,这两人原来是要让义父提早离京的。怪不得这么晚才来,想来是刚从宫里出来,也不知道这些人跟皇帝上了什么眼药。不过看来刘阁老有些坐不住了,不然干嘛这么急,要让义父离开。可蛮夷之乱又起,就算义父担心自己,恐怕也不得不离开了。
陆谦看向孙猛,见对方的确一脸为难的样子,便出言宽慰道:“义父,边疆百姓流离失所,实在令人闻之心痛,孩儿虽心有不舍,但还请义父放心,家中诸事孩儿自当尽心尽力打理,必不让义父有后顾之忧。”
他为何会对此地如此熟悉?
陆谦又回想起在牢笼里时,自己击倒看守、找钥匙其实都是在青玄的暗示下进行的,而且他既然能一招击退八个守卫,势必要对这些人的内功心法甚至招式都无比熟悉,这才能一招制敌。
说到这些守卫的招式,为何看着会有种莫名其妙的熟悉感…
“唉……”陆谦不自觉地叹了口气。
一旁的青玄睁开了眼,转后头一脸疑问地看着他陆谦,好像在问他怎么了?
陆谦笑了笑,道:“没什么,只是突然想起今日与那些守卫缠斗的场景,觉得那些人的功法有些眼熟,却又想不起在哪见过。实不相瞒道长,我有个朋友,虽然年轻但武学造诣颇深,若是他在,定能分辨……”
陆谦的表情僵在了脸上,他突然想起之前在禹安见过陈璟与暗影阁的刺客交手,陈璟的招式跟今日这些守卫竟然有异曲同工之妙。
青玄歪了歪头,似乎在等着陆谦继续。但看对方一直没有反应,似乎在想什么想得有些出神,便拿过他的手,在他的手掌心上写道:想到什么了?
陆谦回过神来,对青玄说道:“我…我只是突然想起我那位武功高强的朋友,他的招式同今日那些守卫很相似。”
青玄想了想,又写道:你的朋友可是姓陈?
陆谦点头:“没错,是姓陈,名璟,阿璟他,是禹安县的捕头。”
青玄突然笑了,心情颇好地在陆谦手上写道:他还好吗?
陆谦问道:“您认识阿璟?”
青玄点点头。
陆谦皱着眉头道:“阿璟他…他很不好。”
青玄焦急地写道:他怎么了?
陆谦便把陈璟和沈青江在赤焰山发生的事情讲给了青玄,青玄听罢良久不语,过了许久陆谦才斟酌开口:“敢问道长,您是否同暗影阁有何瓜葛?”
青玄瞳孔骤缩,嘴唇颤抖,半晌他才表情凝重的点了点头。
第119章 :目的
翌日一早,陆谦就顶着两个浓重的黑眼圈起床了,他在院子里找了个推稻草的小推车,把青玄放在车上,推着他往城里走去。
两人脸色都不好,青玄枯瘦如柴,衣衫褴褛,陆谦的衣服被他在那牢笼里撕得破破烂烂的,身上袖子上全是血污,发冠也散了,头发成绺成绺的耷拉着,从远处看,这两人活像是逃难的。
其实昨天陆谦还在担心,两人在此地休息,会不会引来追兵,要不是实在体力不支,他并不敢以身犯险,在山脚下找人家休息,必定会连夜回城。但昨晚跟青玄交谈后才得知,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打造牢笼的人早就将山脚下方圆几里的人家都灭了口,没有人知道这锁牢笼的位置,不可能有任何人能来搭救,守卫每月一换,唯一能与外界交流的就是那送饭的少年,那少年每次来就带足犯人和守卫们三日的饭菜,三日后换另一个少年来送,其余时间,不会有任何外人来到此地。
换言之,牢笼的主人对自己的这锁私牢颇为自信,自认为不会有任何人能逃出生天,对于他来说,这座牢笼的隐秘性更为重要,因此他并没有在山脚下设置更多的兵力。
俗话说,看山跑死马,虽然在山上俯瞰时,京城就在不远处,但实际靠两条腿走,尤其是还推着一个成年男子,在饿着肚子的条件下,还是要花些时间的。两人清晨出发,一直到日暮时分才到城门口,守城的士兵以为两人是难民,本想将他们轰走,陆谦不得已亮出了自己的身份,守城士兵这才半信半疑地将二人送到了将军府。
将军府的老管家成伯看到自家少爷被弄成这幅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一直”哎呀呀,哎呀呀”地骂个不停,他一边招呼人接下陆谦手里的推车,一边带着陆谦去浣洗身上的脏污。
陆谦一边走,一边问道:“成伯,义父呢?”
成伯道:“老爷他在书房会客呢。”
陆谦狐疑道:“这个时间会客?谁啊?”
成伯神神秘秘地说道:“说出来您都不信,是工部右侍郎赵顺和大理寺正吕炎。”
陆谦皱眉道:“刘阁老的宝贝女婿和宝贝学生来干嘛?大过年的来给义父添堵吗?来了多久了?”
成伯道:“刚来没多久,说是给老爷拜年的。”
陆谦道:“两只黄鼠狼,没安好心。”
成伯道:“少爷您这么说,那老爷不成……”
陆谦“啧”了一声:“我就这么一说,这俩人肯定无事不登三宝殿,快给我找件干净衣服,我收拾立整了去瞅瞅!”
“好嘞!”成伯应道,“那您带回来的那位?”
“以上宾之礼相待,另外,让长赢和阿璟去见见他。”
“是!”
梳洗整理之后,陆谦来到了书房。
房门紧闭,陆谦敲门进入后,见到房间内三人面色都有些严肃。他看向两位来客,工部右侍郎赵顺,他是刘瑾的女婿,是建安二十五年的状元,后被刘阁老相中,招了女婿,此人在官场上颇有手腕,又凭借着岳丈的势力,很快就进了内阁。大理寺正吕炎也是刘阁老的心腹,他出身门阀,跟刘瑾有亲,做事圆滑,颇得刘阁老心意。
这两人,能给义父拜年?他们巴不得义父战死疆场才对。陆谦一边这样腹诽着,一边换上了一张让人如沐春风的笑脸,对着二人拱手行礼道:“下官陆谦见过二位大人!”
二人见到陆谦,先是有些诧异,但很快被一脸假笑盖了过去,起身还礼道:“陆大人客气了!”
孙猛大手一挥,道:“我儿坐吧。”
“是!”
众人落座后,赵顺抿了一口茶,装
作不经意地开口问道:“适才听孙将军言道,陆大人去办皇上交代的案子去了,这大过年的实在是辛苦。”
陆谦看了他一眼,其实他同赵顺只是在朝堂上打过照面,从来不曾这么近距离地说过话,仔细看他的面相,发现此人面容清秀,眉目稀疏,唇薄如纸,一副薄情的面相。不过陆谦心里倒是有些奇怪,这赵顺到底是真不知道自己的去向,还是装作不知道?
斟酌之下,陆谦客气地开口道:“既然接了旨,那必然要尽心尽力为吾皇尽忠效力,方能不负圣恩啊,赵大人您说呢?”
赵顺笑着点点头,道:“那是自然,陆大人为皇上尽心尽力,实乃吾等楷模。”
看他这反应,倒像是真的不知道自己去了哪。
那吕炎呢?
陆谦决定先发制人,于是接着赵顺的话茬开口道:“赵大人谬赞了,下官愧不敢当,只是圣上每日忧心民生之多艰,同咱们也时常提起百姓的不易,我们做臣子的看在眼里,自当尽心尽力为圣上分忧。我前几日查案之时,路过城外一座荒山,见那山下有很多空了的民宅,连京城附近的百姓都有流离失所的,看来我们做的还很不够啊。”
吕炎道:“陆大人忧国忧民,本官自愧不如了。”
赵顺也点头道:“是啊,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陆谦一面笑着跟他们打哈哈,一边心里琢磨:他们好像真的什么都不知道,那他们此行到底为何?该不会真是给义父拜年的吧?
正想到这儿,就见吕炎和赵顺二人使了个眼色,赵顺开口道:“不过既然陆大人提起了皇上的忧思,那本官就不得不多说两句了。圣上的忧思可不止有民生多艰,还有边疆动荡,四夷未平啊。”
终于说到正题了,陆谦心说。
孙猛冷哼了一声,道:“赵大人这是何意?难道是怪我没有荡平西疆敌寇?”
赵顺慌忙摆手:“岂敢岂敢!将军误会了,下官的意思是近来西疆频传异动,那西域蛮夷在边境肆意烧杀抢掠,不知将军可曾听闻此事?”
孙猛皱眉,这件事倒是真的,原本年前他收拾掉了不少麻烦,跟西域也暂时休战,可没成想刚过完年西疆那边就不太平,他也是始料未及。但京城的事情还没了,此时他若离去,陆谦他们便更没个依靠了。
吕炎添油加醋道:“哎呀,这帮蛮夷,竟如此猖狂!唉,就是苦了边疆的百姓们了。”
赵顺道:“正是,圣上听闻此事,忧心不已,急召了我等商议此事,唯独没有叫将军您,就是体恤将军多年驻守边疆辛苦,好不容易回京与家人团聚一番,前些时日又许了您元宵节后离京,这才没有传将军叙事啊。”
吕炎接茬道:“皇上待将军至真至诚,实令人动容。”
陆谦终于看出来了,这两人原来是要让义父提早离京的。怪不得这么晚才来,想来是刚从宫里出来,也不知道这些人跟皇帝上了什么眼药。不过看来刘阁老有些坐不住了,不然干嘛这么急,要让义父离开。可蛮夷之乱又起,就算义父担心自己,恐怕也不得不离开了。
陆谦看向孙猛,见对方的确一脸为难的样子,便出言宽慰道:“义父,边疆百姓流离失所,实在令人闻之心痛,孩儿虽心有不舍,但还请义父放心,家中诸事孩儿自当尽心尽力打理,必不让义父有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