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哦,谢谢
第一次的对话没有持续,有个侧颜却刻在我心里
我隐藏了所有的情绪,日复一日在篮球场挥汗如雨
“喂,加油
你的笑容清澈爽朗,同伴吼我篮筐啊篮筐
守得云开见月明,书上的话我终于听得清”
鼓点、节奏、技巧、情感。别人都觉得会打鼓很帅,可其实学鼓是件异常枯燥的事儿——和人类掌握的许多种技能一样,入门或许可以很快,然而几斤几两唬得了他人却骗不过自己,要往深往精去探索,那一定是天赋与努力的双向加成。宗念之所以往前走,是宗文康把鼓买回来了,一套鼓上万,二十年前的万把块不是小钱。父亲在家里给她做了一间隔音房,虽然父母都说“就算玩玩也行”,但宗念觉得不打出点名堂对不起他们,心里会亏欠。好像既主动又被动地走上这条路,答应父亲回去照顾养老院也是如此。
“我想带你看飞鸟鱼虫,世间万物
或者只牵手走一段路
我想带你吃意式料理,法国大餐
或者只头对头分享一碗面”
“我想和你去天涯海角,世界尽头
或者只一起等次日出
我想给你隐身斗篷,魔法扫帚
只让你不再忧愁不再哭”
歌曲重复高潮段落,陈允回身与她对视。宗念咧开嘴笑了笑。
陈允是轻烟嗓,很好听,天生的乐队主唱。宗念三年前与他认识,朋友介绍,来补位,那时乐队鼓手已经换过七八人。大家圈子有交集,对其评价总结起来就三个字——难相处。一起演过几场后,陈允提出让她加入非也,宗念拒绝——我缺钱,多打一份多赚一份。陈允说,以后想来随时商量。时间久了,接触多了,熟了也了解了,宗念觉得陈允并没有大家说得那么不近人情,他有棱角,却也很直率,很多话清清楚楚说明白,他能理解。
“我读过仓央嘉措和杜拉斯,可我仍写不出一首情诗
我只想告诉你我的真挚,是橡树,是康桥,也是一首秋风词”
曲终。台下有掌声,有欢呼。
陈允走过来拉起宗念的手腕,他将她放到舞台中央,而后单臂展开迎接吉他手贝斯手,他们合体鞠躬、感谢。
和以往不一样的是,这次陈允始终握着她的手。
第4章 “我这叫黑红”
陈允主动提出送宗念回家,极为罕见的行为。想到短时间内可能不会碰面了,宗念说“好。”
他骑摩托,宗念便单手提着他的琴,另一只手无处可放,只得拉住对方的衣角。车速快,过了两个十字路口,陈允拉过他的手放在自己腰上,一路就这样开了回去。
单元楼下,陈允说“送你上去”,锁好车,背过琴,径直就往前走。
“你今天有点反常。”宗念打趣,“对我过于有好脸色了。”
陈允牵牵嘴角,“我哪天没好脸色。”
“你还记得咱俩第一回见面你对我说啥不?”宗念在家门口停下,双手抱胸,微微扬起下巴,学他的样子,“就她?不行。”
那是老梁头回将她带到排练室,陈允的表态。
“我忘了。”当事人回避。
其实陈允记得。当时之所以那样讲,因为在此之前他见过她——好像某次去培训学校找人,他看到过宗念教小孩子打鼓。大概源于刻板印象,他总觉得这种老师充其量会点皮毛,教些入门的基础的东西还够用,而做乐队的鼓手,特别是非也的鼓手,他要最好的。
宗念与他们排了一场,印象改观。
对,一场就能看出来。她的基本功,她的专业,她的适应性和创造性,除去这些,宗念身上有种难得的音乐感受力——比如那场排练有一个鼓点总是不舒服,之前的鼓手换过几种节奏型,能听,但不对。他们谁都没有提这件事,是宗念自己发现的。打过一遍,到第二遍时她停下,卡在那个节点问他们——我换一个,你们听这样是不是好点。
后来陈允私下打听,她其实给许多乐队打过,评价相当好。这个圈子女鼓手不多,怎么之前没一点动静?老梁告诉他,大家都打趣宗念是“体制内鼓手”,排练演出到点来结束就走,什么聚餐酒局一律不参加。还有综艺节目找过她,玩音乐的谁不想有点名气改善一下窘境,至少能多接点活儿吧,她呢,使劲躲着走,说猪胖了就该进屠宰场了。
“行了,快回去吧。”宗念拿出钥匙开门,没有邀请的意思。
“哎。”陈允拉住她,放下琴,从口袋里掏出一条项链,“这个是你的吧?”
红宝石吊坠,细细的白金链条——宗念摸脖子,“诶?”
项链是来自母亲的礼物,
这么多年贴身带着,没有摘下来过。
“排练室捡到的,卡扣坏了。”陈允说着,双手穿过她的脖颈将项链带上去,“我找地方修了下,换了个卡扣。”
他在她耳边讲话,呼吸的热度戳在宗念的脖子上,痒痒的。门口的灯光不够明亮,卡扣太小,以至于这份热度均匀地传递了十几秒,与此同时还有陈允的发梢,他额前的头发偶尔略过她的脸颊,一下又一下。
“好了。”陈允挪开手,可很快又伸过来——他将那枚宝石吊坠正了正,动作很轻。
宗念看着他,总觉得对方有话要说。
这个晚上,他有很多反常举动。
期待他说,因为那或许可以证明她在他心里与其他人不同;又不希望他说,因为她没有考虑好该作何回应。
“进去吧。”陈允欲言又止,提上琴,头也不回离开。
直到视线里背影消失,宗念摸摸项链,关上了门。
隔日下午四点,宗念抵达晚风家园。先聚齐秦丽、郭小川和魏玲玲碰了个头,现在养老院共住着二十三位老人,其中不能自理的有两位,而护工共只有这三人。小川护理专业毕业,年龄最小,却也是三人中专业能力最强的;玲玲在这里时间最长,什么都会,哪里都行,平日里大事小情大家都习惯找她;而秦丽——宗念一直叫她秦姨,她甚至比父亲还要大两岁,听说之前在家里一直伺候瘫痪的婆婆,老人走了,无事可做,便来这里找一份工作补贴家用。
宗念先说了父亲的身体状况,其实大家都已知道,集中讲一遍的目的是嘱咐也是拜托——病号要静养,这段时间院里的事情尽量不要叨扰他。而后又请大家简要介绍了一些院里老人的情况,包括重点看护对象,当然一句两句涵盖不到细节,本意只是大致了解,心里有个底。玲姐嘴碎,这这那那讲起就停不下来,还是秦姨瞧着宗念一脸疲态打断,“你行了,小念刚回来,让她先歇会。”
“是是是,你看我。”魏玲玲笑,紧着问,“小念这回回来还走不走?别走了,给你爸帮帮忙,省得他一天天丧眉搭眼的。”
“玲子姐,你这属于亲情绑架了啊。”小川接话,“再说只要你不惹康叔生气,他总乐呵呵的。”
“就你道理多。”魏玲玲睨他一眼,故作不屑“切”一声。
几人正说着,爱兰奶奶挥着手踩着碎步往这边走,魏玲玲赶忙迎上去,“您怎么了?有事啊?”
“玲子,你不是让我看着静芳呀,她……她又跑出去了呀。”
宗念开着车,骂人的心都有了。
一个看不住就往外跑,这老太太是腿上装火箭了不发射难受么。摆事实讲道理,该说的全都说了,怎么一点就不为其他人考虑,刁钻又任性。等红灯的间隙,她给陆河打去语音电话,响一声又赶忙挂断。不合适不合适,静芳奶奶肯定是去法院了,可自己与陆河并未熟到是随时可以打电话的关系,又或者说,他俩根本就没有建立任何一种关系。
绿灯亮起,宗念迅速起步。
土地公弥勒佛观音菩萨求个遍,谢天谢地,宗念在法院门口看到正与保安纠缠的静芳奶奶。
她一脚油顶到正门口,一个健步冲到奶奶身边,揽过对方的肩膀就开始道歉,“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对不起啊。”
人至中年的保安如同见到救星,“姑娘啊,快把你家奶奶弄走吧,别来闹了。我们也不容易,这么大岁数真出个好歹,我们担不起责任啊。”
“我不难为你,冤有头债有主,你就把小陆叫出来。”静芳奶奶理直气壮,“你让我进去,我就找他。”
“跟您说了嘛,陆法官不在,出差了,一早就走了。”
“骗谁呢!一帮人啊,合起伙来骗我一个老太婆,今天我还就不走了,他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
保安急得摘了帽子,甩手抹一把汗,又重新把帽子歪歪扭扭带回去,再次朝向宗念,“孩子你快带人走吧,一会儿看热闹的又围上来了。有事可以通过法律解决对不对?法律它总不会骗人吧。”
未等宗念说话,静芳奶奶扯着嗓子大吼,“就你们法官骗人!天打雷劈,你们没良心遭天谴!”
第一次的对话没有持续,有个侧颜却刻在我心里
我隐藏了所有的情绪,日复一日在篮球场挥汗如雨
“喂,加油
你的笑容清澈爽朗,同伴吼我篮筐啊篮筐
守得云开见月明,书上的话我终于听得清”
鼓点、节奏、技巧、情感。别人都觉得会打鼓很帅,可其实学鼓是件异常枯燥的事儿——和人类掌握的许多种技能一样,入门或许可以很快,然而几斤几两唬得了他人却骗不过自己,要往深往精去探索,那一定是天赋与努力的双向加成。宗念之所以往前走,是宗文康把鼓买回来了,一套鼓上万,二十年前的万把块不是小钱。父亲在家里给她做了一间隔音房,虽然父母都说“就算玩玩也行”,但宗念觉得不打出点名堂对不起他们,心里会亏欠。好像既主动又被动地走上这条路,答应父亲回去照顾养老院也是如此。
“我想带你看飞鸟鱼虫,世间万物
或者只牵手走一段路
我想带你吃意式料理,法国大餐
或者只头对头分享一碗面”
“我想和你去天涯海角,世界尽头
或者只一起等次日出
我想给你隐身斗篷,魔法扫帚
只让你不再忧愁不再哭”
歌曲重复高潮段落,陈允回身与她对视。宗念咧开嘴笑了笑。
陈允是轻烟嗓,很好听,天生的乐队主唱。宗念三年前与他认识,朋友介绍,来补位,那时乐队鼓手已经换过七八人。大家圈子有交集,对其评价总结起来就三个字——难相处。一起演过几场后,陈允提出让她加入非也,宗念拒绝——我缺钱,多打一份多赚一份。陈允说,以后想来随时商量。时间久了,接触多了,熟了也了解了,宗念觉得陈允并没有大家说得那么不近人情,他有棱角,却也很直率,很多话清清楚楚说明白,他能理解。
“我读过仓央嘉措和杜拉斯,可我仍写不出一首情诗
我只想告诉你我的真挚,是橡树,是康桥,也是一首秋风词”
曲终。台下有掌声,有欢呼。
陈允走过来拉起宗念的手腕,他将她放到舞台中央,而后单臂展开迎接吉他手贝斯手,他们合体鞠躬、感谢。
和以往不一样的是,这次陈允始终握着她的手。
第4章 “我这叫黑红”
陈允主动提出送宗念回家,极为罕见的行为。想到短时间内可能不会碰面了,宗念说“好。”
他骑摩托,宗念便单手提着他的琴,另一只手无处可放,只得拉住对方的衣角。车速快,过了两个十字路口,陈允拉过他的手放在自己腰上,一路就这样开了回去。
单元楼下,陈允说“送你上去”,锁好车,背过琴,径直就往前走。
“你今天有点反常。”宗念打趣,“对我过于有好脸色了。”
陈允牵牵嘴角,“我哪天没好脸色。”
“你还记得咱俩第一回见面你对我说啥不?”宗念在家门口停下,双手抱胸,微微扬起下巴,学他的样子,“就她?不行。”
那是老梁头回将她带到排练室,陈允的表态。
“我忘了。”当事人回避。
其实陈允记得。当时之所以那样讲,因为在此之前他见过她——好像某次去培训学校找人,他看到过宗念教小孩子打鼓。大概源于刻板印象,他总觉得这种老师充其量会点皮毛,教些入门的基础的东西还够用,而做乐队的鼓手,特别是非也的鼓手,他要最好的。
宗念与他们排了一场,印象改观。
对,一场就能看出来。她的基本功,她的专业,她的适应性和创造性,除去这些,宗念身上有种难得的音乐感受力——比如那场排练有一个鼓点总是不舒服,之前的鼓手换过几种节奏型,能听,但不对。他们谁都没有提这件事,是宗念自己发现的。打过一遍,到第二遍时她停下,卡在那个节点问他们——我换一个,你们听这样是不是好点。
后来陈允私下打听,她其实给许多乐队打过,评价相当好。这个圈子女鼓手不多,怎么之前没一点动静?老梁告诉他,大家都打趣宗念是“体制内鼓手”,排练演出到点来结束就走,什么聚餐酒局一律不参加。还有综艺节目找过她,玩音乐的谁不想有点名气改善一下窘境,至少能多接点活儿吧,她呢,使劲躲着走,说猪胖了就该进屠宰场了。
“行了,快回去吧。”宗念拿出钥匙开门,没有邀请的意思。
“哎。”陈允拉住她,放下琴,从口袋里掏出一条项链,“这个是你的吧?”
红宝石吊坠,细细的白金链条——宗念摸脖子,“诶?”
项链是来自母亲的礼物,
这么多年贴身带着,没有摘下来过。
“排练室捡到的,卡扣坏了。”陈允说着,双手穿过她的脖颈将项链带上去,“我找地方修了下,换了个卡扣。”
他在她耳边讲话,呼吸的热度戳在宗念的脖子上,痒痒的。门口的灯光不够明亮,卡扣太小,以至于这份热度均匀地传递了十几秒,与此同时还有陈允的发梢,他额前的头发偶尔略过她的脸颊,一下又一下。
“好了。”陈允挪开手,可很快又伸过来——他将那枚宝石吊坠正了正,动作很轻。
宗念看着他,总觉得对方有话要说。
这个晚上,他有很多反常举动。
期待他说,因为那或许可以证明她在他心里与其他人不同;又不希望他说,因为她没有考虑好该作何回应。
“进去吧。”陈允欲言又止,提上琴,头也不回离开。
直到视线里背影消失,宗念摸摸项链,关上了门。
隔日下午四点,宗念抵达晚风家园。先聚齐秦丽、郭小川和魏玲玲碰了个头,现在养老院共住着二十三位老人,其中不能自理的有两位,而护工共只有这三人。小川护理专业毕业,年龄最小,却也是三人中专业能力最强的;玲玲在这里时间最长,什么都会,哪里都行,平日里大事小情大家都习惯找她;而秦丽——宗念一直叫她秦姨,她甚至比父亲还要大两岁,听说之前在家里一直伺候瘫痪的婆婆,老人走了,无事可做,便来这里找一份工作补贴家用。
宗念先说了父亲的身体状况,其实大家都已知道,集中讲一遍的目的是嘱咐也是拜托——病号要静养,这段时间院里的事情尽量不要叨扰他。而后又请大家简要介绍了一些院里老人的情况,包括重点看护对象,当然一句两句涵盖不到细节,本意只是大致了解,心里有个底。玲姐嘴碎,这这那那讲起就停不下来,还是秦姨瞧着宗念一脸疲态打断,“你行了,小念刚回来,让她先歇会。”
“是是是,你看我。”魏玲玲笑,紧着问,“小念这回回来还走不走?别走了,给你爸帮帮忙,省得他一天天丧眉搭眼的。”
“玲子姐,你这属于亲情绑架了啊。”小川接话,“再说只要你不惹康叔生气,他总乐呵呵的。”
“就你道理多。”魏玲玲睨他一眼,故作不屑“切”一声。
几人正说着,爱兰奶奶挥着手踩着碎步往这边走,魏玲玲赶忙迎上去,“您怎么了?有事啊?”
“玲子,你不是让我看着静芳呀,她……她又跑出去了呀。”
宗念开着车,骂人的心都有了。
一个看不住就往外跑,这老太太是腿上装火箭了不发射难受么。摆事实讲道理,该说的全都说了,怎么一点就不为其他人考虑,刁钻又任性。等红灯的间隙,她给陆河打去语音电话,响一声又赶忙挂断。不合适不合适,静芳奶奶肯定是去法院了,可自己与陆河并未熟到是随时可以打电话的关系,又或者说,他俩根本就没有建立任何一种关系。
绿灯亮起,宗念迅速起步。
土地公弥勒佛观音菩萨求个遍,谢天谢地,宗念在法院门口看到正与保安纠缠的静芳奶奶。
她一脚油顶到正门口,一个健步冲到奶奶身边,揽过对方的肩膀就开始道歉,“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对不起啊。”
人至中年的保安如同见到救星,“姑娘啊,快把你家奶奶弄走吧,别来闹了。我们也不容易,这么大岁数真出个好歹,我们担不起责任啊。”
“我不难为你,冤有头债有主,你就把小陆叫出来。”静芳奶奶理直气壮,“你让我进去,我就找他。”
“跟您说了嘛,陆法官不在,出差了,一早就走了。”
“骗谁呢!一帮人啊,合起伙来骗我一个老太婆,今天我还就不走了,他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
保安急得摘了帽子,甩手抹一把汗,又重新把帽子歪歪扭扭带回去,再次朝向宗念,“孩子你快带人走吧,一会儿看热闹的又围上来了。有事可以通过法律解决对不对?法律它总不会骗人吧。”
未等宗念说话,静芳奶奶扯着嗓子大吼,“就你们法官骗人!天打雷劈,你们没良心遭天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