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但没用,他还是坐不住,于是趁午休的时候,偷偷去查了出征的物资数量。
粮草居然只有32车!
来回路上就要吃掉一大半,若不能速胜,怎么撑得下去,怪不得敌人一来就烧光,本来就没有多少啊!
闻青去找了自己的上司江大人,江大人说这都是有定数的,不会不够,沿途百姓不送点?驿站不给些?还有缴获的敌人粮草,这都能用。而且战事紧急,出征带太多粮草脚程慢,再说了,中间还要送一次的。
什么时候送?送多少?
江大人说这不该你问。
但闻青不走,非要问出个大概来。
江大人没办法,说半个月后就会去送。
送多少?
江大人烦了,说你要是实在上心,写个章程出来。
闻青就去写章程,从历次出征的卷宗开始看,从京城与达坦的地形图开始看,从今年所收赋税开始看。
袁皓出征的第三日,闻青一夜未合眼,到了户部就把写好的章程递了上去。
上面写着中途补给的出发时间、走哪条路、耗时多少、需要多少民夫,大军出征需要多少粮草、药材、衣被……
论证充足,语言简洁,切实可行。
江大人看了也很高兴,老怀甚慰地夸了夸他,说要把折子递上去,不过批下来还得几日。
闻青点点头,总算松了口气。粮草会提前运到,就算袁皓不小心被偷袭,也不会出大问题了。
袁皓出征的第五天,江大人说要等。
袁皓出征的第八天,江大人说快了。
袁皓出征的第十二天,江大人物资正在筹措。
“可今岁丰收,国库里明明有粮草!”
江大人怒目道:“前线要用,其他地方也要用,到底给多少,何时启程,还要等阁老们商议出来。”
“可是前线缺粮,等不得了!”
“这才半个月,你怎么知道缺粮!”
“我……”
他当然知道,他已经经历过一次了,越到那个节点,他越心焦,怕袁皓再次中计。
闻青把一肚子理由咽下去,恭声道:“下官自愿筹措粮草供前线将士使用,不知是否可行?”
江大人恨他不争气,语气也不好,“你过于关心三皇子了。”
闻青道:“下官是为朝廷效力。”
“……去写条子吧,捐赠多少、粮草来源,这些都要有。”
“是。”
闻青找到柯欣安,柯欣安独立门户后,也买了两个铺子,不过更多的是在打理闻家的生意,真正的闻家大掌柜,过年能分二成利。
“欣安!帐上还有多少闲钱?全拿出来换成粮草、药材、衣被,就这几日,要快!”
“要买多少?”
“有多少买多少。”
“这……即使现在去进货也来不及啊,我们手下也没有粮米店。”
闻青这几日没有休息好,脸上都是疲态,但态度非常强硬,“欣安,你来想办法,最多三日,我要十车粮草。”
“可是……”
“欣安,会有的。”闻青看着柯欣安的眼睛,像在下命令,又像是在哄骗自己,一字一句道:“一定会有的。”
柯欣安知道没有商量的余地了,只得颔首道:“好。”
袁皓出征的第十五天,因为物资不足,计划中的补给队没有出发。
袁皓出征的第十八天,柯欣安找到一家转卖的粮米店,再加上之前零散买的,凑够了十车粮草。
闻青拿着文书给江大人,要求补给队即刻动身。
江大人随意看了两眼,就把文书放在一旁,“好,等京城这边的物资准备好,就带上你捐的一起走。”
“这要等到什么时候?!能不能先把这十车送过去?”
“押送粮草是大事,不会由着你性子来!要送,你可以自己去送,押运人员的户籍、出身都要查,且额外要批一份发运文书,不然你的押粮队根本出不了京城。”
闻青气得僵在原地,未等分辨,门外的侍从就突然冲进来,
“大人!前线军队哗变,三皇子殁了!”
先江大人一步的,是闻青的声音,“军队为什么哗变,粮草被烧了?!”
这才第十八天,为什么提前了!?
“粮草还够,这……说是三皇子嗜血好杀,开战没几日,就连斩薛、陈两位副将,造成军士不满,这才反了。”
好好的为什么要杀副将,薛副将、粮草……
上次只有薛副将回来报信,说大军是因为粮草不够才战败。
这次粮草够,袁皓杀了薛副将。
薛副将是内奸?所以袁皓才会开战前几日里就杀掉他,只是行事太过鲁莽,才惹怒了军士。他还杀了陈副将,两个都是内奸?
闻青一边思索,一边迈开腿往外走,比起周围哭泣慌张的众人,冷静地尤为显眼。
“闻青!你去哪?”江大人喊道。
闻青不小心踩到台阶,或者说他根本没有看路,直接摔在地上,又咳了好半天才爬起来,慢吞吞的,像一位迟暮的老人。
他回过头,眼睛里没有一丝光亮,冲着江大人的方向道:“回家。”
江大人惊恐地指着他,哆嗦半天才说出话,“血、你嘴里全是血。”
什么血?
闻青觉得下巴有点湿,用手抹了一把,手心一片温热的猩红液体。也不知道是磕破了下巴,还是刚才咳出来的。
也就是这时候,他才察觉到口腔里的血腥味。
他努力咽下去,又想了想,把手心的血展示给江大人看,道:“我生病了,告假一日。”
说罢,也不理会上司是否允准,一步一步走回家了。
闻青想,他要快一点,快点理清思绪,等袁皓回溯时间后,在下一个轮回里,做好准备。
他把慌乱的下人和大夫关在屋外,拿出纸笔写写画画,反正回溯后伤口会消失的,现在不用处理。
薛副将说,他三日里不眠不休才送消息回来,也就是回程要三天。
第一次,是第二十天传来的消息,袁皓是在第十七天战败。
第二次,是第十八天传来的消息,袁皓是在第十五天战败。
最好是在十五天内把粮草送过去,把信息告诉他。袁皓已经知道了不能急着杀内奸,应该可以撑久一点。
要准备粮草、药材、衣被,要找人押运,要地图,要准备押运人员的户籍文书,要找江大人批发运文书……
闻青坐在书案前补充细节,不时抬头看看窗外,等着下雨。
雨真的会下吗?
他还有没有法力回溯时间?
这会不会是最后一次了?
如果我再快一点,不要等,不要心存侥幸,是不是这次他就不会……
每一次对他来说都是真实的吧,所以每一次的死亡和痛苦也是。
闻青捂着胸口,身体蜷缩在一起,感觉下一刻心脏就要碎开了。
求你了,再坚持一次。
闻青眼前发黑,失去意识前,他团成一团抱住自己。
耳边是淅淅沥沥的雨声,轻巧恼人,似乎永远不会停歇。
闻青在床上苏醒,呆呆地看着窗外雨,不敢出声,也不敢动,怕这是一场梦。
“少爷,卯时了,您该起了,别误了上朝的时辰。”是小厮的声音。
皇子战亡,国丧,该休朝三日的。
“三皇子,是哪日出发的?”
“啊?就昨天啊。”
昨天,那今天是袁皓出征的第二日。
闻青放心地闭上眼睛,疲惫道:“去户部告假三天,就说我病了。”
生病告假,不等母亲来看,闻青就主动找过去。
“娘,我过几日要去战场送粮草,我怕京中出事,您和祖父祖母收拾一些财货,去庄子里住几天吧,等我回来,再搬回京中。”
闻夫人担心地看着他,“你是六品的主事,送粮草怎么会轮到你?”
闻青沉默了下,半遮掩的说了实话,“三皇子在朝堂上没有根基,粮草也给的少,我怕出事,所以才主动揽下这个差事……”
未尽之意很明显了,若三皇子胜,闻家跟着一起有功,若三皇子败了,恐怕闻家也会被降罪。
这一次,有可能是她和儿子见的最后一面。
闻夫人哽咽道:“一定要去吗?”
闻青没说话,默默跪在母亲脚边磕了一个头,磕完却不起身。
闻夫人哭了两声,又强忍住泪水,弯腰摸着儿子的头发,“去吧,你长大了,该自己拿主意,不用担心我们。”
闻青先去找了柯欣安,这次给的要求就很成熟,
“欣安,帐上的闲钱全部拿去买粮草、药材、衣被,用大车装好。五日内,有都多少买多少,粮草至少要十车,两条街外的吴氏粮米店要转卖,你提前去问,这里至少能买到八车。
我有急用,先不要管铺子怎么运转,停两家也没事,上面说的这些都要买。”
粮草居然只有32车!
来回路上就要吃掉一大半,若不能速胜,怎么撑得下去,怪不得敌人一来就烧光,本来就没有多少啊!
闻青去找了自己的上司江大人,江大人说这都是有定数的,不会不够,沿途百姓不送点?驿站不给些?还有缴获的敌人粮草,这都能用。而且战事紧急,出征带太多粮草脚程慢,再说了,中间还要送一次的。
什么时候送?送多少?
江大人说这不该你问。
但闻青不走,非要问出个大概来。
江大人没办法,说半个月后就会去送。
送多少?
江大人烦了,说你要是实在上心,写个章程出来。
闻青就去写章程,从历次出征的卷宗开始看,从京城与达坦的地形图开始看,从今年所收赋税开始看。
袁皓出征的第三日,闻青一夜未合眼,到了户部就把写好的章程递了上去。
上面写着中途补给的出发时间、走哪条路、耗时多少、需要多少民夫,大军出征需要多少粮草、药材、衣被……
论证充足,语言简洁,切实可行。
江大人看了也很高兴,老怀甚慰地夸了夸他,说要把折子递上去,不过批下来还得几日。
闻青点点头,总算松了口气。粮草会提前运到,就算袁皓不小心被偷袭,也不会出大问题了。
袁皓出征的第五天,江大人说要等。
袁皓出征的第八天,江大人说快了。
袁皓出征的第十二天,江大人物资正在筹措。
“可今岁丰收,国库里明明有粮草!”
江大人怒目道:“前线要用,其他地方也要用,到底给多少,何时启程,还要等阁老们商议出来。”
“可是前线缺粮,等不得了!”
“这才半个月,你怎么知道缺粮!”
“我……”
他当然知道,他已经经历过一次了,越到那个节点,他越心焦,怕袁皓再次中计。
闻青把一肚子理由咽下去,恭声道:“下官自愿筹措粮草供前线将士使用,不知是否可行?”
江大人恨他不争气,语气也不好,“你过于关心三皇子了。”
闻青道:“下官是为朝廷效力。”
“……去写条子吧,捐赠多少、粮草来源,这些都要有。”
“是。”
闻青找到柯欣安,柯欣安独立门户后,也买了两个铺子,不过更多的是在打理闻家的生意,真正的闻家大掌柜,过年能分二成利。
“欣安!帐上还有多少闲钱?全拿出来换成粮草、药材、衣被,就这几日,要快!”
“要买多少?”
“有多少买多少。”
“这……即使现在去进货也来不及啊,我们手下也没有粮米店。”
闻青这几日没有休息好,脸上都是疲态,但态度非常强硬,“欣安,你来想办法,最多三日,我要十车粮草。”
“可是……”
“欣安,会有的。”闻青看着柯欣安的眼睛,像在下命令,又像是在哄骗自己,一字一句道:“一定会有的。”
柯欣安知道没有商量的余地了,只得颔首道:“好。”
袁皓出征的第十五天,因为物资不足,计划中的补给队没有出发。
袁皓出征的第十八天,柯欣安找到一家转卖的粮米店,再加上之前零散买的,凑够了十车粮草。
闻青拿着文书给江大人,要求补给队即刻动身。
江大人随意看了两眼,就把文书放在一旁,“好,等京城这边的物资准备好,就带上你捐的一起走。”
“这要等到什么时候?!能不能先把这十车送过去?”
“押送粮草是大事,不会由着你性子来!要送,你可以自己去送,押运人员的户籍、出身都要查,且额外要批一份发运文书,不然你的押粮队根本出不了京城。”
闻青气得僵在原地,未等分辨,门外的侍从就突然冲进来,
“大人!前线军队哗变,三皇子殁了!”
先江大人一步的,是闻青的声音,“军队为什么哗变,粮草被烧了?!”
这才第十八天,为什么提前了!?
“粮草还够,这……说是三皇子嗜血好杀,开战没几日,就连斩薛、陈两位副将,造成军士不满,这才反了。”
好好的为什么要杀副将,薛副将、粮草……
上次只有薛副将回来报信,说大军是因为粮草不够才战败。
这次粮草够,袁皓杀了薛副将。
薛副将是内奸?所以袁皓才会开战前几日里就杀掉他,只是行事太过鲁莽,才惹怒了军士。他还杀了陈副将,两个都是内奸?
闻青一边思索,一边迈开腿往外走,比起周围哭泣慌张的众人,冷静地尤为显眼。
“闻青!你去哪?”江大人喊道。
闻青不小心踩到台阶,或者说他根本没有看路,直接摔在地上,又咳了好半天才爬起来,慢吞吞的,像一位迟暮的老人。
他回过头,眼睛里没有一丝光亮,冲着江大人的方向道:“回家。”
江大人惊恐地指着他,哆嗦半天才说出话,“血、你嘴里全是血。”
什么血?
闻青觉得下巴有点湿,用手抹了一把,手心一片温热的猩红液体。也不知道是磕破了下巴,还是刚才咳出来的。
也就是这时候,他才察觉到口腔里的血腥味。
他努力咽下去,又想了想,把手心的血展示给江大人看,道:“我生病了,告假一日。”
说罢,也不理会上司是否允准,一步一步走回家了。
闻青想,他要快一点,快点理清思绪,等袁皓回溯时间后,在下一个轮回里,做好准备。
他把慌乱的下人和大夫关在屋外,拿出纸笔写写画画,反正回溯后伤口会消失的,现在不用处理。
薛副将说,他三日里不眠不休才送消息回来,也就是回程要三天。
第一次,是第二十天传来的消息,袁皓是在第十七天战败。
第二次,是第十八天传来的消息,袁皓是在第十五天战败。
最好是在十五天内把粮草送过去,把信息告诉他。袁皓已经知道了不能急着杀内奸,应该可以撑久一点。
要准备粮草、药材、衣被,要找人押运,要地图,要准备押运人员的户籍文书,要找江大人批发运文书……
闻青坐在书案前补充细节,不时抬头看看窗外,等着下雨。
雨真的会下吗?
他还有没有法力回溯时间?
这会不会是最后一次了?
如果我再快一点,不要等,不要心存侥幸,是不是这次他就不会……
每一次对他来说都是真实的吧,所以每一次的死亡和痛苦也是。
闻青捂着胸口,身体蜷缩在一起,感觉下一刻心脏就要碎开了。
求你了,再坚持一次。
闻青眼前发黑,失去意识前,他团成一团抱住自己。
耳边是淅淅沥沥的雨声,轻巧恼人,似乎永远不会停歇。
闻青在床上苏醒,呆呆地看着窗外雨,不敢出声,也不敢动,怕这是一场梦。
“少爷,卯时了,您该起了,别误了上朝的时辰。”是小厮的声音。
皇子战亡,国丧,该休朝三日的。
“三皇子,是哪日出发的?”
“啊?就昨天啊。”
昨天,那今天是袁皓出征的第二日。
闻青放心地闭上眼睛,疲惫道:“去户部告假三天,就说我病了。”
生病告假,不等母亲来看,闻青就主动找过去。
“娘,我过几日要去战场送粮草,我怕京中出事,您和祖父祖母收拾一些财货,去庄子里住几天吧,等我回来,再搬回京中。”
闻夫人担心地看着他,“你是六品的主事,送粮草怎么会轮到你?”
闻青沉默了下,半遮掩的说了实话,“三皇子在朝堂上没有根基,粮草也给的少,我怕出事,所以才主动揽下这个差事……”
未尽之意很明显了,若三皇子胜,闻家跟着一起有功,若三皇子败了,恐怕闻家也会被降罪。
这一次,有可能是她和儿子见的最后一面。
闻夫人哽咽道:“一定要去吗?”
闻青没说话,默默跪在母亲脚边磕了一个头,磕完却不起身。
闻夫人哭了两声,又强忍住泪水,弯腰摸着儿子的头发,“去吧,你长大了,该自己拿主意,不用担心我们。”
闻青先去找了柯欣安,这次给的要求就很成熟,
“欣安,帐上的闲钱全部拿去买粮草、药材、衣被,用大车装好。五日内,有都多少买多少,粮草至少要十车,两条街外的吴氏粮米店要转卖,你提前去问,这里至少能买到八车。
我有急用,先不要管铺子怎么运转,停两家也没事,上面说的这些都要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