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犯人断了舌, 根本说不清一句完整的话。
一时间, 大理寺的刑审也陷入了僵局。
宰相府。
大人, 陈太尉之子陈伦求见。王横禀报道。
萧伯瑀将手中的奏报放至一旁,开口道:请他进来。
是。
一进屋, 陈伦便道:听闻萧大人在晋阳抓住了私铸官银之人?
确有此事。萧伯瑀轻轻颔首。
陈伦不着痕迹地捏紧了手,随即神色如常道:原来如此啊萧大人,这人既然是在晋阳抓到的, 可否将人移交至平阳侯府处置?
萧伯瑀抬眼看了看他,随即将一旁的奏报放在案前,示意陈伦拿起来看。
你这是什么意思?陈伦问道。
萧伯瑀道:私铸官银之人,名为孙匹, 三十五岁,原荆州襄阳人士,几年前落草为寇, 后来流落到晋阳当了个伙夫,今年二月,孙匹天降横财,名下田地近乎百亩,府中奴婢成群。
陈伦拿起奏报看着,面色越发难看,他强装镇定,想必是此人偷铸官银,牟取暴利,平阳侯府定不会轻饶他。
你就不想知道,他一个平民百姓是如何能伪造官印?萧伯瑀缓缓问道。
陈伦咬牙切齿道:此事,我平阳侯府定会追查到底,还望萧大人不必过于忧心。
说罢,他便拂袖离开。
待人走远后,王横才小心翼翼道:大人,此事真要交给平阳侯府去查?
哪有平民百姓敢伪造官印,这件事很明显与平阳侯府脱不了干系。
不必逼得太紧。萧伯瑀道:王横,着令大理寺去查,程大人府中那些赃银是否为晋阳私铸,若孙匹认罪伏诛,便不必再往下查,若是不认,便请陈伦亲自去提人。
此外,传令各地,若有私铸官银之人,定夷三族之罪。萧伯瑀执笔下令。
王横不解,大晟律法中,本就严禁私铸官银,何必再多此一举?
待萧伯瑀起草的敕令差不多写完后,王横才反应过来,这道敕令是做给陈威看的,向各地发令,表面上并非针对晋阳和平城两地。
以退为进,陈威若是承了他的情,必然会有所收敛。
是!王横领命而去。
三日后,狱中的孙匹认罪画押,并以此牵扯出朝廷中陷害程勉之贪墨的人。
官民勾结,私铸官银,构陷朝廷命官,种种罪证皆是死罪。
关押入狱的第二天,几人畏罪自尽,此事了之,大司农程勉之官复原职。
萧府。
因终于洗清贪墨污名,程勉之亲自登门道谢,他身着素色常服,面容清瘦,眉宇间却比往日沧桑了许多。
田安引他穿过回廊,萧伯瑀正在书房看书,偶尔执笔写些批注,见他进来,便搁下笔起身相迎。
萧大人。程勉之行礼,语气诚恳,此次多亏大人还下官清白,今日特来拜谢。
萧伯瑀微微颔首,抬手示意他入座,程大人不必多礼,不过是秉公办事罢了。
程勉之摇头苦笑,若非大人明断,下官恐怕早已身陷囹圄,甚至牵连家人。那些伪造的赃银,连下官都看不出差别,若非大人揪出晋阳私铸一案,下官真是百口莫辩。
萧伯瑀神色平静,只道:程大人为官清正,朝中自有公论。
话虽如此,可朝中之人,敢与陈威唱反调的人恐怕只手可数。
程勉之暗自摇了摇头,便不再想这些,随后将手上的一幅画卷呈上,下官无以为报,这是前几年偶然间得到的一幅《寒梅图》,出自画圣吴道子所作,还望大人笑纳。
萧伯瑀目光微动,画圣吴道子乃隐士高人,多少高官权贵想得到他一幅画作,却千金难求。
程大人的心意我领了,只不过,这贵重之物请收回。萧伯瑀婉拒道。
几番推辞后,萧伯瑀还是让田安将画卷收了起来,并又让他去库房拿一些松烟墨回礼。
而后,两人就朝局之事交谈,程勉之的目光频频看向墙壁上的一幅画作,神色犹豫片刻后,终于忍不住道:恕下官直言,萧大人府中这幅《墨兰图》恐非吴道子真迹。
一进书房,程勉之便看见了悬挂在墙壁上的《墨兰图》。
乍一看,他还以为是吴道子早年所作,可仔细看笔墨勾勒的轻重,还是能看出,画这幅图的人必然是仿吴道子手法,但有其形而缺其意。
程勉之便以为,萧大人被他人所骗,借吴道子假作来献媚。
萧伯瑀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眉间不由地舒展了几分,程大人误会了。
他喜欢这幅画,并不在意是出自何人之手,重要的是赠画之人罢了。
程勉之闻言一怔,随即恍然,原来如此,是下官唐突了。
萧伯瑀淡淡一笑,目光落在那幅《墨兰图》上,神情柔和了几分。
程勉之察言观色,便知此画来历不凡,恐怕与赠画之人颇有渊源,他识趣地不再多问,转而又谈起朝局之事。
待程勉之离去,萧伯瑀便起身往外走去。
恰逢萧母走了过来,问道:伯瑀,你要去哪?
入宫。
萧母闻言,面露心疼之色,又是为朝堂的事烦忧?
萧伯瑀怔了怔,随即点了点头,我入宫为陛下讲学。
说起这个,你爹前几日就说了,萧氏旁亲中,好几位学识渊博之人,你安排几人入宫便是。萧母道。
萧伯瑀兼顾此事,连萧父也诧异他的做法。
陛下应适时亲政。萧伯瑀寻了一个借口。
萧母叹了叹气,罢了罢了,你去吧。
萧伯瑀刚离开几步,萧母突然想到了什么,连忙喊住了他,伯瑀。
母亲。萧伯瑀转过身来。
萧母走近了几步,道:今日是休沐日。
嗯,是。萧伯瑀神色稍有疑惑。
萧母见他这副样子,只好直言道:你从前不是每逢休沐日都要出去,去见你那心上人吗?
自新帝登基后,萧伯瑀忙了起来,又变成了近乎一个月才休沐一次。
萧伯瑀一时哑言。
见状,萧母担忧道:你们闹别扭了?
萧伯瑀认真想了想,似乎也算是闹别扭了
嗯。萧伯瑀轻轻点了点头。
见他承认,萧母的声音都急了一些,既是闹了别扭,更应是哄一哄,你总冷着不去,反倒是让人更伤心。
听娘的,去买些她喜欢的点心蜜饯,好好说几句软话。萧母温声道:你爹年轻时惹我生气,还知道折一支海棠花来赔罪呢。
萧伯瑀轻轻颔首,好,我知道了。
说罢便让田安准备马车。
萧母神色紧了紧,无论那姑娘是什么人,只要两个人两情相悦,子孙幸福就好。
没多久,田安从外面回来,萧母忍不住问道:伯瑀去哪了?
田安道:大少爷入宫去了。
入宫?萧母一愣。
田安不明所以,随即点了点头,是的,大少爷说是入宫为陛下讲学。
萧母犹豫了一下,问道:他有没有去买点心蜜饯这些?
没有。田安摇了摇头。
萧母既松了一口气,又无奈地叹了叹气,合着她刚才都白说了。
皇宫,御书房。
赵从煊躺在案后睡着了过去,狸猫也蜷缩在他的臂弯沉沉睡去,发出呼噜的声响。
小酉子放轻了声音:陛下,萧大人求见。
片刻后,赵从煊的手动了动,而后轻声应和,嗯。
闻言,小酉子轻步走了出去,萧大人,请。
萧伯瑀轻轻颔首,他缓步踏入御书房内,只见赵从煊伏在案旁,墨色长发有些微凌乱。
一时间, 大理寺的刑审也陷入了僵局。
宰相府。
大人, 陈太尉之子陈伦求见。王横禀报道。
萧伯瑀将手中的奏报放至一旁,开口道:请他进来。
是。
一进屋, 陈伦便道:听闻萧大人在晋阳抓住了私铸官银之人?
确有此事。萧伯瑀轻轻颔首。
陈伦不着痕迹地捏紧了手,随即神色如常道:原来如此啊萧大人,这人既然是在晋阳抓到的, 可否将人移交至平阳侯府处置?
萧伯瑀抬眼看了看他,随即将一旁的奏报放在案前,示意陈伦拿起来看。
你这是什么意思?陈伦问道。
萧伯瑀道:私铸官银之人,名为孙匹, 三十五岁,原荆州襄阳人士,几年前落草为寇, 后来流落到晋阳当了个伙夫,今年二月,孙匹天降横财,名下田地近乎百亩,府中奴婢成群。
陈伦拿起奏报看着,面色越发难看,他强装镇定,想必是此人偷铸官银,牟取暴利,平阳侯府定不会轻饶他。
你就不想知道,他一个平民百姓是如何能伪造官印?萧伯瑀缓缓问道。
陈伦咬牙切齿道:此事,我平阳侯府定会追查到底,还望萧大人不必过于忧心。
说罢,他便拂袖离开。
待人走远后,王横才小心翼翼道:大人,此事真要交给平阳侯府去查?
哪有平民百姓敢伪造官印,这件事很明显与平阳侯府脱不了干系。
不必逼得太紧。萧伯瑀道:王横,着令大理寺去查,程大人府中那些赃银是否为晋阳私铸,若孙匹认罪伏诛,便不必再往下查,若是不认,便请陈伦亲自去提人。
此外,传令各地,若有私铸官银之人,定夷三族之罪。萧伯瑀执笔下令。
王横不解,大晟律法中,本就严禁私铸官银,何必再多此一举?
待萧伯瑀起草的敕令差不多写完后,王横才反应过来,这道敕令是做给陈威看的,向各地发令,表面上并非针对晋阳和平城两地。
以退为进,陈威若是承了他的情,必然会有所收敛。
是!王横领命而去。
三日后,狱中的孙匹认罪画押,并以此牵扯出朝廷中陷害程勉之贪墨的人。
官民勾结,私铸官银,构陷朝廷命官,种种罪证皆是死罪。
关押入狱的第二天,几人畏罪自尽,此事了之,大司农程勉之官复原职。
萧府。
因终于洗清贪墨污名,程勉之亲自登门道谢,他身着素色常服,面容清瘦,眉宇间却比往日沧桑了许多。
田安引他穿过回廊,萧伯瑀正在书房看书,偶尔执笔写些批注,见他进来,便搁下笔起身相迎。
萧大人。程勉之行礼,语气诚恳,此次多亏大人还下官清白,今日特来拜谢。
萧伯瑀微微颔首,抬手示意他入座,程大人不必多礼,不过是秉公办事罢了。
程勉之摇头苦笑,若非大人明断,下官恐怕早已身陷囹圄,甚至牵连家人。那些伪造的赃银,连下官都看不出差别,若非大人揪出晋阳私铸一案,下官真是百口莫辩。
萧伯瑀神色平静,只道:程大人为官清正,朝中自有公论。
话虽如此,可朝中之人,敢与陈威唱反调的人恐怕只手可数。
程勉之暗自摇了摇头,便不再想这些,随后将手上的一幅画卷呈上,下官无以为报,这是前几年偶然间得到的一幅《寒梅图》,出自画圣吴道子所作,还望大人笑纳。
萧伯瑀目光微动,画圣吴道子乃隐士高人,多少高官权贵想得到他一幅画作,却千金难求。
程大人的心意我领了,只不过,这贵重之物请收回。萧伯瑀婉拒道。
几番推辞后,萧伯瑀还是让田安将画卷收了起来,并又让他去库房拿一些松烟墨回礼。
而后,两人就朝局之事交谈,程勉之的目光频频看向墙壁上的一幅画作,神色犹豫片刻后,终于忍不住道:恕下官直言,萧大人府中这幅《墨兰图》恐非吴道子真迹。
一进书房,程勉之便看见了悬挂在墙壁上的《墨兰图》。
乍一看,他还以为是吴道子早年所作,可仔细看笔墨勾勒的轻重,还是能看出,画这幅图的人必然是仿吴道子手法,但有其形而缺其意。
程勉之便以为,萧大人被他人所骗,借吴道子假作来献媚。
萧伯瑀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眉间不由地舒展了几分,程大人误会了。
他喜欢这幅画,并不在意是出自何人之手,重要的是赠画之人罢了。
程勉之闻言一怔,随即恍然,原来如此,是下官唐突了。
萧伯瑀淡淡一笑,目光落在那幅《墨兰图》上,神情柔和了几分。
程勉之察言观色,便知此画来历不凡,恐怕与赠画之人颇有渊源,他识趣地不再多问,转而又谈起朝局之事。
待程勉之离去,萧伯瑀便起身往外走去。
恰逢萧母走了过来,问道:伯瑀,你要去哪?
入宫。
萧母闻言,面露心疼之色,又是为朝堂的事烦忧?
萧伯瑀怔了怔,随即点了点头,我入宫为陛下讲学。
说起这个,你爹前几日就说了,萧氏旁亲中,好几位学识渊博之人,你安排几人入宫便是。萧母道。
萧伯瑀兼顾此事,连萧父也诧异他的做法。
陛下应适时亲政。萧伯瑀寻了一个借口。
萧母叹了叹气,罢了罢了,你去吧。
萧伯瑀刚离开几步,萧母突然想到了什么,连忙喊住了他,伯瑀。
母亲。萧伯瑀转过身来。
萧母走近了几步,道:今日是休沐日。
嗯,是。萧伯瑀神色稍有疑惑。
萧母见他这副样子,只好直言道:你从前不是每逢休沐日都要出去,去见你那心上人吗?
自新帝登基后,萧伯瑀忙了起来,又变成了近乎一个月才休沐一次。
萧伯瑀一时哑言。
见状,萧母担忧道:你们闹别扭了?
萧伯瑀认真想了想,似乎也算是闹别扭了
嗯。萧伯瑀轻轻点了点头。
见他承认,萧母的声音都急了一些,既是闹了别扭,更应是哄一哄,你总冷着不去,反倒是让人更伤心。
听娘的,去买些她喜欢的点心蜜饯,好好说几句软话。萧母温声道:你爹年轻时惹我生气,还知道折一支海棠花来赔罪呢。
萧伯瑀轻轻颔首,好,我知道了。
说罢便让田安准备马车。
萧母神色紧了紧,无论那姑娘是什么人,只要两个人两情相悦,子孙幸福就好。
没多久,田安从外面回来,萧母忍不住问道:伯瑀去哪了?
田安道:大少爷入宫去了。
入宫?萧母一愣。
田安不明所以,随即点了点头,是的,大少爷说是入宫为陛下讲学。
萧母犹豫了一下,问道:他有没有去买点心蜜饯这些?
没有。田安摇了摇头。
萧母既松了一口气,又无奈地叹了叹气,合着她刚才都白说了。
皇宫,御书房。
赵从煊躺在案后睡着了过去,狸猫也蜷缩在他的臂弯沉沉睡去,发出呼噜的声响。
小酉子放轻了声音:陛下,萧大人求见。
片刻后,赵从煊的手动了动,而后轻声应和,嗯。
闻言,小酉子轻步走了出去,萧大人,请。
萧伯瑀轻轻颔首,他缓步踏入御书房内,只见赵从煊伏在案旁,墨色长发有些微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