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但是反抗无效,他还是被按着灌下去了,嗯,居然不是很难喝,味道有点像凉茶。
  喝完以后,方英走过来,微微笑了一下,伸出手从后面小徒弟背着的搭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绿色小瓜。
  后面的小徒弟见状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最后还是没说话。
  李盛感觉自己的口水一下子就泛滥成灾,啊啊啊想吃!快给我吃!
  巴掌大的小绿瓜被托在方英的手掌心里送到了李盛面前,他嗅了嗅果蔬特有的香甜气息,克制着小心地张嘴叼住放到草料上,很珍惜地一点点吃了起来。
  其实这瓜不大,他觉得自己两口就能炫完,但是他舍不得,想吃久一点。
  哎,什么时候受过这罪啊,上辈子他可喜欢吃西瓜了,这辈子不知道还吃不吃得上。
  旁边的方英更惊奇了:一般他给马喂瓜果,马都是卷进去两口就嚼干净了,这一匹倒是知道好吃的要慢慢吃,聪敏得过分了。
  他家世代都是养马相马,从他刚认字就跟着家里的祖父学马经,见过的马也不少,还从没见过这么灵性的。
  小绿瓜很好吃,口感有点像黄瓜,还有微微的甜味,李盛吃得很开心,啊,终于吃到正经食物了啊!
  但是瓜很小,李盛再怎么珍惜,还是吃完了,他满足地舔舔嘴巴,眼巴巴地看向方英,伸脑袋过去蹭了蹭他的胳膊,希望他下次还能给自己带点好吃的。
  哎,人生不易,军马卖艺,上辈子他那是多么有威严的人啊,现在居然沦落到这个地步了。
  被亲近的方英不自觉弯了弯嘴角,他跟马这种动物相处了十几年,也喜欢马,何况这匹马神骏非常,聪灵不凡,还很通人性啊。
  “群头,秦王来了。”
  一个小吏急跑过来跟方英报信,两人端正神色,往外走去迎接贵人。
  秦王?哪个秦王?唐朝的秦王有谁?李世民!
  当马这件事已成定局,但是给谁当马还是不一样的,就跟后世一样,都是打工人,碰上的领导是什么样子可太重要了。
  那可是李世民啊!
  李盛一下子精神了,他抓心挠肺地想知道到底是不是啊,一个劲地往门那边歪头。
  蓝色字体又出现了。
  人物信息:
  昌发启国,一门三圣。
  文定高位,友于不令。
  管蔡既诛,成康道正。
  贞观之风,到今歌咏3。
  真是二凤啊!
  李盛立刻激情发言:“系统,你能不能当镜子啊?给我前面搞个光幕那种,我现在形象怎么样?鬃毛顺吗?眼睛亮吗?脸上没有脏东西吧?”
  没得到应答。
  李盛又低头看了看自己面前的石槽,食欲不好的马会不会被认为身体不健壮啊,那就不会被选上当秦王的马了。
  不就是草吗?他吃就是了!
  于是,当方英引着李世民过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一匹正在疯狂炫饭的骝毛马。
  第2章
  听到脚步声,李盛抬头望去。
  旧唐书中说太宗四岁时,有善相者评价当时四岁的他: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将济世安民(注1)。
  当时他读到这一段的时候,还感慨,得长成什么样才配得上这样的评语,今日一见,他忽然觉得,“龙凤之姿,天日之表”这八个字实在是贴切。
  李世民时年二十岁,青年身量高大威武,穿石青色圆领袍,头戴白玉冠,腰间是一领黑色皮质,配金色搭扣的蹀躞带,上挂着一把长剑,他一手按剑柄,一手指着马厩这边说着什么,两人缓步而来,离得老远就能看出风姿出众自有威仪。
  慢慢走进了,李盛看得有点呆,嘴里嚼草都慢了,真帅啊!
  剑眉星目,鼻梁高挺,唇边含笑,看起来既有威严又不失亲和力,走起来更是流星飒沓,袍子边都被大步带得微微扬起来。
  如果李盛头顶上有弹幕,那一定是一串的啊啊啊。
  啊啊啊他是丹凤眼啊好漂亮好威严!
  啊啊啊二凤陛下居然有美人尖,梳起头发来连鬓角的形状都这么流畅!
  啊啊啊他过来了怎么办我是马上再炫一大口草表明我的好胃口好身体呢,还是表现得智慧一点让他觉得此马不凡配得上他?
  大概是李盛这个样子实在是太傻呆呆了,李世民有点好奇地走过来,方英也注意到了他,微微弯腰跟身边的人解释。
  “殿下请看,这匹骝毛马是刚送来的蒙古马中最好的一匹,前两天因为水土不和,食欲不好,已经喂过药了,这会儿正在进食。”
  青年微微颔首,上前来看了看他,刚才是他看错了吗?怎么感觉有点傻?嗯,这会儿又没事了,大概是错觉吧。
  他还摸了摸鬃毛,又上下扫视看了看马的骨架和肩高,又掰着马头对着光看了看马眼睛,李盛一直很乖很温顺地让他摸着看来看去,还凑上去用头轻轻地顶了一下他的手,大眼睛湿漉漉地看着他。
  正在装乖的李盛心里急得恨不得口吐人言:带我走吧陛下!我会好好打仗的!
  “肌肉纤长,眸光精亮,看着是匹好马,这马肩高都有五尺了吧?”
  方英上前来回答是,看着马的大眼睛,想起它用头蹭自己的样子,又道:“殿下,这马很通人性的,方才喂它吃脆瓜,这马像幼儿一样还会慢慢吃,吃完还会看着人想要。”
  “这马可有名字?”
  “这马自突厥来,有名曰‘沙钵略”,意为‘勇健的紫色骏马’。”
  “勇健,很好啊,本王也希望这马能勇猛健壮,它自突厥来大唐,那就依从突厥语本意,顺应本国文教,改为‘飒露紫’吧。”
  “是。”方英叉手行礼。
  两人继续往前走,一边走一边说着话,方家从李渊的祖父李虎那时候就跟从李家,也是世代忠良。秦王好马,两人私交也不错,这会儿说起话来也不那么严肃。
  李盛愣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他应该是被定下了吧,还有了新名字——飒露紫,名字倒是很合他的毛色啊,但是这个名儿怎么这么熟悉?
  他嚼着嘴里的草努力回想,飒露紫,昭陵六骏!
  天啊!他穿成了历史上李世民的爱马飒露紫!
  等等,那也就是说他会死在战场上然后以石刻的形式陪葬昭陵?
  这个念头吓得他连嘴里的草都不想吃了,记忆里飒露紫是在攻打王世充的时候死在战场上的,那不就是说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他就还剩两三年的寿命?
  但是马上,他就想到了系统说会保住他的命,心安了一些,算了,事已至此,还是努力吃草吧,身体强壮一些,在战场上胜算就会大一些。
  那边李世民又在看另一匹马,这个空当方英往这边看了看他,看着马努力干饭的样子,他捏了捏袖子里的另一副药:看来这第二幅用不上了,这一批的药效用很不错啊,回头查一查是从哪里购置的,再多预备一些。
  李盛一边努力而艰难地啃草,一边看着光幕上提供的信息,现在是618年六月,史称武德元年。
  上上个月,也就是618年四月,李渊在太极殿即位,国号唐,六月一日,以次子李世民为尚书令,裴寂为尚书右仆射,刘文静为纳言。
  六月七日,立世子李建成为台子,封李世民为秦王。
  为什么第一批受到封赏的人里没有李建成反而有次子李世民呢?因为第一批的三人是太原起兵的元老功臣,故而在李渊称臣后也是先封赏这三人。
  而今天,正是六月九日,明日,盘踞西南的西秦政权薛举将会暗结突厥,联合突厥扶持的梁师都,趁着唐朝刚刚建立,时局不稳,向李唐发起攻击,意图东出。
  时年二十岁的李世民会被任命为西讨元帅,迎战薛举,这也是他作为主帅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
  但他的运气并不好。
  在与西秦政权的第一次交锋中,李世民定下了非常合理的战略方针:薛举大军远途跋涉,粮草不多,我方应该深挖沟壕,高筑营垒,以逸待劳,待对方粮草耗尽人心离散,以奇军突袭,就能冲破对方的阵营。
  李世民在战争方面的天分毋庸置疑,这个计划没有任何问题,但这个时候,作为主帅的他生病了,他得了疟疾,这个病在古代相当凶险。
  无奈之下,他卧床修养,军中大权被他托付给了长史刘文静和司马殷开山,并殷切嘱托二人不得出战,要拉长战线消耗对方士气,待他病情好转,时机成熟,再一起行动。
  但是事情并没有像李世民那样希望地进行下去,两人擅自出战,在浅水原被薛举打得大败,唐军损伤十之五六,李世民被迫拖着病体班师回朝,李唐与西秦政权的第一次战争以失败告终。
  李盛作为一个家有产业的富二代,大学实习的时候也去公司给他哥干过助理,还偷偷潜伏在员工群里吃了不少瓜,看到这里,以一个后世人的眼光和心理,他觉得这事儿也不是那么难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