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但相比于这些船只的隐秘押送行动,对于大江以南的宗贼联军来说,最先让他们察觉到的,还是江陵方向孙坚的拔营。
  在意识到,孙坚等人并不打算自江陵渡江,而是向东发兵后,江陵对岸的敌军哨骑连忙行动了起来,一路赶赴苏代屯兵所在,提醒毗邻此地的长沙叛军即刻做好应战的准备,一路则赶赴夏口,也即黄祖所在。
  “你说……他们在陆上向东来了?”黄祖闻言,目光一冷。
  “正是!”
  “呵,”黄祖冷笑了一声,“还算他们有些本事,没自江陵入水,趁势南下。倒是让等在洞庭水泽的这批人要等个空了。”
  这批人可都是从各方宗族乡党中选出的亡命之徒,专长于水陆劫掠,若是在大江大河之中,或许还发挥不出那么大的作用,可若是放在湖泽水道之中,却成了一路不可多得的助力,趁夜以水贼之势发起进攻,就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可惜了,没给他们以这样的机会。
  “不从江陵入水,那会不会自汉水南下,直接来打夏口?”黄祖的部将之中当即有人问道。
  但他很快就听到了黄祖笃定的回复:“不会!汉水入江处,是我安陆黄氏经营多年的地方,不止停着大批可用于交战的船只,还在水道中有诸多布置,他们若真敢从这条路过来,那就做好送死的准备吧,也正好……”
  他咬着牙,目光忽然间转为阴狠,“正好让他们为我儿陪葬!”
  孙坚!孙策!周瑜!还有那得了荆州牧之位的刘备!
  他的心中每喊出一个名字,泼天的怒火就将他淹没过去一轮。
  就算明知,黄射之死归根到底还是跟他不愿听从朝廷调派有关,也不过是战场之上的意外,但一想到他这长子确确实实丧命于敌军之手,他就难以遏制住心头的恨意!
  若不让对方知道他的厉害,让他报了这血海深仇,他如何能咽下这口恶气。
  幸好,荆南四郡,偌大一片地盘,和他站在同一立场的不在少数,如今少说也有接近两万兵马,分布于三处大营之中,他必要孙坚等人在渡江来袭之时,遭到迎头痛击,付出血的代价!
  “云长——”黄祖努力平复了心神,转头向着一旁出声。
  当看向那边的时候,他先前暴躁狠绝的脾气,也稍有几分收敛。若是有细心之人认真去看的话,也会发现,黄祖的眼中,有着一份不难辨认的信任和庆幸。
  信任,是因这员将领办事稳重,且每逢交战,必定身先士卒,为其余人等挡住危险。这样的人,不仅能让士卒信服,对他言听计从,也让黄祖大觉欣赏。
  虽然他早前还有什么“不能应董卓所派荆州牧”的说法,让人觉得他耿直过头,用他不得,但如今事涉这么多荆南势力的生死存亡,又有黄祖哭诉朝廷行事过激,关羽早没说出这些话来了。
  更让黄祖庆幸的是,黄旻招来了此人到军中,也用自己的一死,替黄祖测试出了关羽的忠诚!
  若是这样的人都不能用,还有谁能用呢?
  关羽也确实没有辜负黄祖的信任,在这几月与孙坚大军的交手中,他凭借着黄祖的委任和器重,在军中挑出了千余精锐,不仅在沿江战线站稳了脚跟,一度打至对岸,而且算起军中的伤亡,也是排在最末。
  在这战绩事实面前,黄祖怎么都要将关羽当作心腹来培养。
  何况,他也知道,那群因利益而聚集在一起的宗族,其实也未必可靠,若是军中有变,有些人可能跑得比谁都快。他也就更需要有关羽这样的护主之人。
  “云长,以你看来,他们会从何处来袭?”
  关羽一愣,像是未想到,黄祖会将这个问题抛给他。
  “哈哈哈不必有所顾忌,随便说说。”
  关羽可不是因为答不上来而愣住的啊,他只是自那哨骑的来报中意识到,江北的刘备孙坚等人,终于要结束这荆州的南北对峙,他也终于可以从卧底的身份中解脱出来,回到刘备麾下了。
  一听黄祖这般说,他当即答道:“我军人数众多,战船也多,敌军若是渡江得慢,必能被我们拦住,所以既要避开夏口、洞庭这些我军防卫严密之地,又要选择江面狭窄处突围!”
  “不错!”黄祖赞道,只觉这几月间对关羽的历练,让他成长良多,也果然是一员大有潜力的虎将。“那你觉得应在何处?”
  关羽沉思了片刻,望着眼前的水陆舆图,答道:“西起乌林,东至赤壁,正是这一段江面最窄之处!”
  第104章 (二更)
  他本是河东人士,又追随刘备转战中原,前往幽州,并不曾在此前来过荆州。
  可这个结论的得出,甚至不需要他对长江流经此地的这一段水系有多少了解。
  乌林到赤壁的这一段,就如长江流经这一段的壶口,再往东去,江面的宽度几乎达到此地的三倍。
  若孙坚大军放弃了在洞庭这片地势复杂的位置,也放弃了从黄祖家族世代经营的夏口登陆——
  那么屯兵乌林,而后一举渡江,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黄祖也面色凝重地点了点:“此地,也正好位处我这夏口与那苏代大军屯兵处之间,实是个登岸的好去处。不过,我们也不能胡乱行动!”
  若是为了拦截孙坚渡江,却将夏口的大军全数调度了过去,那占据襄阳的刘备等人顺流而下直走夏口,该怎么办?
  就算要出兵拦截,也不能让老家空虚了。
  可黄祖的脸色也只是凝重了短短一瞬,就已变成了杀心四起的凌厉,以及一种说不出的倨傲:“渡江渡河,呵,真以为这里是黄河之上吗?”
  若不是先前他错估了敌军的来势,也没想到扬州方向有一路兵马支援,又怎会让黄射不幸沦亡敌手。但现在,想到对方的首要目标,乃是渡江而战,他就忍不住想笑。
  传闻洛阳以北的孟津,那小皇帝曾经在黄河中沉落铁锚,以船代桥,成功让士卒过河,但此举,在黄河上可行,在流经荆州的大江之上,却完全办不到!
  他若是因此前的成功养肥了胃口,想要在此地故技重施,觉得强龙能压地头蛇,那就必定要在这里,栽个跟头!
  “我即刻带人前往赤壁戍守……”
  “不!”关羽刚刚开口,就被黄祖抢白,打断了他的话。“不是你去赤壁,与那些响应我等行动的宗族把持此处,阻拦敌军渡河,而是由我带兵,去把人聚在那儿。你留守此地!”
  黄祖咬着牙,吐出了一句愈发显露杀机的话:“我要亲自,去会一会孙坚。”
  孙坚这人的作战习惯,他是知道的。这人没甚背景家世可言,于是为求立功高升,一定要自己拼杀在前。
  就拿当年的黄巾之乱来说,孙坚随同名将朱儁平定荆州黄巾,一马当先冲上城头,依靠着先登来鼓舞士气,完全将自己的性命置之不顾。
  现在,既然乌林、赤壁一带,就是最好的突破口,孙坚难道会不来吗?
  不会的,一旦开战,他必定拼杀在前!
  这岂不就是黄祖复仇的最好时机?
  黄祖又重复了一次,这一次也并不只是把话说给关羽听,更是说给他麾下的人听:“云长,你留守夏口,我让他们协助于你,务必给我把守住这里。”
  “是。”关羽答应得痛快,心中却也明白,黄祖能如此果断地做出这个决定,绝不只是因为他的本事够强,看起来够忠心,也是因为这夏口多的是姓黄的人,是他黄祖经营多年的眼线。
  关羽初初接手,居中在此主持,可以,但若要做出什么对黄氏不利的事情,却有许多双眼睛盯着他,极难办到。
  黄祖做出的,未尝不是一个权衡之下的决定。
  不过,当黄祖带兵匆匆赶赴赤壁的同时,关羽也用最快的速度把自己那一干精锐一分为二,一半留守夏口,一半拆散在了夏口各处的戍卫队伍中,名为通过这些人随时获知各处的情况,但又不影响原本的行动。
  趁此机会,他也将夏口一带的各路兵马情况全部掌握在手。
  随后,他又自黄祖留下的兵马中挑选了一位黄祖的心腹,和他确定了轮守的安排,又得到了一句“关统领办事谨慎”的评价。
  现在,他通过调动自己已经收服的那千人精锐,便能实现对夏口戍卫的调整,甚至是暗中破坏了,可仍有一个问题摆在他的面前。
  他要如何将他在夏口的消息,向刘备传递出去呢?
  此前的数次小规模交手,不仅让他向刘备报了自己的平安,也让对面知道,他已手握了一支人数不小的队伍,能在必要的时候干扰战局。
  大哥与孙坚都应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哪怕敌军是由各方宗贼聚集而成,说是鱼龙混杂也不为过,但既是渡江之战,又有黄祖这样势力不小的地头蛇,必定会付出不小的代价。若能借助关羽的内应打开局面,便能以点破面,扫清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