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她看着三个紧张得手心出汗的人,语气更缓了一些:“你们现在没死,都还在这里喘着气。你们家里人,还在医院等着你们回去。往后的日子,你们是还想一家人一起撑着过下去,哪怕苦点累点,还是想把下半辈子都交代在牢里,让家里的病人彻底没了依靠?”
长时间的沉默。
江远舟一直站在温焰旁边,像一尊冰冷的雕像。这种红脸白脸的配合,他们之间有着无需言语的默契。
终于,万远喉结滚动了几下,张开干裂起皮的嘴唇,“警官,温队长……昨天是你把我从那个火棺材里拽出来的。”
温焰没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等着。
万远吸了一下鼻子,带着浓重的哭腔,几乎将下面的话吼出来,“我说,我全都说,是我干的!是啊,我当时是真想死,这日子早就不是人过的了!哪一天是个头啊?五年多啊,家底掏空了,亲戚借遍了,房子也快卖了。我一个大男人,看着她躺在床上受罪,我一点办法都没有,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死了,一了百了,还能给孩*子妈‘挣’点钱!”
他情绪崩溃,嚎啕大哭起来。
张海和李强,听着万远的哭诉,再联想到自己家里那沉重的担子,也跟着红了眼眶。
万远边哭变交代:“撞车销毁药,不是我们自己想的,我们哪有那个胆子。是有人找上我们,她说只要我们按她说的做,制造混乱,让那车药毁了,我们家里病人的治疗费,医院就全包了,后续治疗也不用操心。她还说这事就算暴露了,最多也就是个交通事故,我们是被迷了心窍啊,信了她的鬼话!”
温焰追问道:“谁找的你们,谁对你承诺的这些?”
“是中心医院办公室的杨主任,全是她指使的。她说她是代表医院的领导来的,让我们放心干,还给了我们每人一笔钱,说是安家费。”
温焰想起当初去中心医院调查陈群麟手术纱布遗留案时,那个主任也是姓杨。
她捏着眉心想了又想,问:“杨主任是不是个女人,叫杨雪玲?”
万远他们停止了哭泣或哽咽,异口同声地附和道:“对,就是她!”
——————————
一周后,温焰站在局长办公室的门外,敲了敲门。
高昌盛中气十足的声音从里面传来:“请进。”
温焰推开门。
办公室里光线很好,高昌盛坐在他那张大办公桌后面,正低头看着一份文件。旁边的会客沙发上,还坐着两位中年男人。
温焰认得,他们是省里下来的专案组领导,分别姓刘和姓李。
温焰依次打了招呼,高局长指了指一张单人沙发,“手怎么样了?没好利索就别急着到处跑嘛。”
“好多了,不影响工作”,温焰在沙发上坐下,坐姿端正,“谢谢局长关心。”
刘组长也对着温焰点点头,“温队长,这次叫你来,主要是跟你通报一下中心医院案子最新的进展。我们也代表省里,对你和整个小组这段时间的表现,给予充分肯定。”
李组长把话接过去,“丁健航之前还想着找律师保释出去,现在想都别想了。不光是他,中心医院那边,副院长、办公室主任、药剂科主任、采购负责人……所有牵涉到这个事儿的高层,我们现在是一个不落,全都控制起来了。”
“这帮人,一开始啊,嘴硬得很,甭管怎么问,就是死不认账,一口咬定是医疗事故,是周静个人的过失。那架势,好像个个都是铁骨铮铮。结果呢?”
他顿了顿,对这种转变也觉得很讽刺:“药监局的检测报告一出来,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写着那些药片里的成分、比例,根本不是正规药物,是把真药稀释了五倍甚至六倍,然后掺了乱七八糟的其它廉价成分搞出来的假药。这铁证往他们面前一放,都不用我们多费口舌撬了,一个个的心理防线就垮了。现在,他们已经陆陆续续交代问题,从药剂科采购,到中间环节的掉包,再到医院高层批准使用,这条利益链上的主要人物,一个都跑不掉。他们自己也知道,这回是彻底栽了。”
高昌盛双手交叉放在桌面上,看着温焰,表情严肃:“温焰啊,这个案子,表面上看,是丁健航这帮人利用职权,为了私利搞出这种丧尽天良的假药,毒害了无辜的孩子。但我和专案组领导讨论之后,觉得这事恐怕没那么简单。”
“能搞出这种规模,这么长时间没被发现,涉及的金额肯定是个天文数字。而且他们这套运作模式,从药品的造假源头,到流入医院的渠道,再到最后给病人用上,整个链条看起来很成熟。我们现在就在想一个问题,这种黑心操作,真的只有中心医院这一家在做吗?”
“高局长说的对”,刘组长接过话,“假药利润惊人,铤而走险的人绝不会少。我们高度怀疑,在我们市,甚至其他地市,可能还存在着类似的造假窝点,或者同样被这种假药链条渗透的医院。这是个重大的药品安全风险,必须深挖。”
“所以,省专案组下一步的工作重心,就是从这个案子追查下去。一方面,彻底查清中心医院这条线上所有涉案人员的罪行,追缴赃款,给受害者和家属一个交代。另一方面,要顺藤摸瓜,特别是有哪些医院可能也用了这种毒药。这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摸排去调查。”
高昌盛局长站了起来,绕过办公桌,走到温焰面前,“你做事雷厉风行,心思也够细,尤其有一股拧劲儿,不达目的不罢休。这点在这次中心医院的案子里,表现得非常突出。所以局里决定,由你来牵头负责此案,你的队员们,还有技术、网安这些部门,你需要协调谁,就只管提。省专案组这边,两位组长也会全力支持你们的工作。怎么样?有没有信心把这个硬骨头啃下来?”
温焰消化着整个任务的分量,她没说什么慷慨激昂的话,也没有拍胸脯保证,只是沉稳地回答,“我明白了,请组织放心。”
40
第40章
◎无人知晓◎
晚上七点多,江远舟吃完饭,想起今天有份报告还没有完成。
他习惯性地回了局里,大办公室空荡荡的,只有温焰办公室的门缝里,漏出来一片光。
他抬手,指节在门板上叩了两下,里面毫无反应。他用了点力推开,看到温焰伏在办公桌后,脸埋在交叠的手臂里。
她的桌上全是散开的案卷纸页,几个空了的矿泉水瓶子滚在一边,最碍眼的是几板铝箔包装的药片,还有一瓶咳嗽药水。
办公室里很安静,只有温焰粗重的呼吸声,忽然一声压抑的呛咳从她臂弯里冲出来,肩膀跟着耸动了一下。
咳声没停,反而越来越密,像有什么东西在喉咙深处撕扯着。她额头抵着胳膊,咳得头发丝都在微颤。
江远舟站在门口,看着那不断起伏的背脊,喉咙有点发干。
他想起这一周,温焰自从在高昌盛那里接了深挖药片案的任务,就没喘过大气。
爆炸里摔伤的左臂才刚好,感冒又拖拖拉拉了一周,铁打的人也熬不住了。
他脱下自己身上的薄呢外套,轻手轻脚地走到她桌边。他稍稍弯下腰,手臂展开,想把外套盖到她单薄的肩背上。
就在那外套即将落下的前一秒,温焰忽然抬起了头。
大概是被那阵剧烈的咳嗽硬生生憋醒的,她额发凌乱地粘在汗湿的鬓角,脸颊带着不正常的红晕,眼睛里满是刚醒时的茫然。
她眨了眨眼,视线对上站在桌边的江远舟,那点茫然瞬间冻结了。
她想开口,喉咙里却爆发出一阵更猛烈的呛咳,根本压不住。她咳得不得不扭开头,一只手按住了胸口。
江远舟迅速放下外套,抓过桌上的水杯,递到她手边。
温焰咳得眼泪都出来了,根本没力气多说。她仰头喝完杯中的药汁,那深色的液体顺着她的嘴角溢出一点,留下一道湿漉漉的痕迹。
药水渐渐起了作用,那撕心裂肺的呛咳总算平息下去。
她闭着眼,靠在椅背上,额角全是冷汗。
江远舟不由自主地看向那道药渍,灯光下的它有点刺眼。
等他反应过来,自己的手已经伸了出去。
他拇指的指腹极其自然地,擦过了她的唇角。
指尖皮肤接触的瞬间,像是通了微弱的电流。
温焰睁开眼,睫毛剧烈地颤动了一下。
江远舟的手还没完全收回,她的目光已经直直地撞进了他的眼里。
两人离得很近,近得能看清彼此瞳孔里映着的灯和自己的影子。
就在这时,大办公室的门被人推开了。
小张手里拿着一个刚从小吃摊打包回来的饭盒,脸上的表情完美诠释了什么叫“目瞪口呆”外加“三观遭受冲击”。
温队伏桌休息的场景自然常见,江专家冷着脸站在一边也合理。
但此刻映入眼帘的景象,实在有点超纲:温队仰靠在椅背上,脸色潮红,呼吸急促;那位平日里眼神能冻死人的江专家,手指微微蜷着,位置离温队的脸颊相当微妙。
长时间的沉默。
江远舟一直站在温焰旁边,像一尊冰冷的雕像。这种红脸白脸的配合,他们之间有着无需言语的默契。
终于,万远喉结滚动了几下,张开干裂起皮的嘴唇,“警官,温队长……昨天是你把我从那个火棺材里拽出来的。”
温焰没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等着。
万远吸了一下鼻子,带着浓重的哭腔,几乎将下面的话吼出来,“我说,我全都说,是我干的!是啊,我当时是真想死,这日子早就不是人过的了!哪一天是个头啊?五年多啊,家底掏空了,亲戚借遍了,房子也快卖了。我一个大男人,看着她躺在床上受罪,我一点办法都没有,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死了,一了百了,还能给孩*子妈‘挣’点钱!”
他情绪崩溃,嚎啕大哭起来。
张海和李强,听着万远的哭诉,再联想到自己家里那沉重的担子,也跟着红了眼眶。
万远边哭变交代:“撞车销毁药,不是我们自己想的,我们哪有那个胆子。是有人找上我们,她说只要我们按她说的做,制造混乱,让那车药毁了,我们家里病人的治疗费,医院就全包了,后续治疗也不用操心。她还说这事就算暴露了,最多也就是个交通事故,我们是被迷了心窍啊,信了她的鬼话!”
温焰追问道:“谁找的你们,谁对你承诺的这些?”
“是中心医院办公室的杨主任,全是她指使的。她说她是代表医院的领导来的,让我们放心干,还给了我们每人一笔钱,说是安家费。”
温焰想起当初去中心医院调查陈群麟手术纱布遗留案时,那个主任也是姓杨。
她捏着眉心想了又想,问:“杨主任是不是个女人,叫杨雪玲?”
万远他们停止了哭泣或哽咽,异口同声地附和道:“对,就是她!”
——————————
一周后,温焰站在局长办公室的门外,敲了敲门。
高昌盛中气十足的声音从里面传来:“请进。”
温焰推开门。
办公室里光线很好,高昌盛坐在他那张大办公桌后面,正低头看着一份文件。旁边的会客沙发上,还坐着两位中年男人。
温焰认得,他们是省里下来的专案组领导,分别姓刘和姓李。
温焰依次打了招呼,高局长指了指一张单人沙发,“手怎么样了?没好利索就别急着到处跑嘛。”
“好多了,不影响工作”,温焰在沙发上坐下,坐姿端正,“谢谢局长关心。”
刘组长也对着温焰点点头,“温队长,这次叫你来,主要是跟你通报一下中心医院案子最新的进展。我们也代表省里,对你和整个小组这段时间的表现,给予充分肯定。”
李组长把话接过去,“丁健航之前还想着找律师保释出去,现在想都别想了。不光是他,中心医院那边,副院长、办公室主任、药剂科主任、采购负责人……所有牵涉到这个事儿的高层,我们现在是一个不落,全都控制起来了。”
“这帮人,一开始啊,嘴硬得很,甭管怎么问,就是死不认账,一口咬定是医疗事故,是周静个人的过失。那架势,好像个个都是铁骨铮铮。结果呢?”
他顿了顿,对这种转变也觉得很讽刺:“药监局的检测报告一出来,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写着那些药片里的成分、比例,根本不是正规药物,是把真药稀释了五倍甚至六倍,然后掺了乱七八糟的其它廉价成分搞出来的假药。这铁证往他们面前一放,都不用我们多费口舌撬了,一个个的心理防线就垮了。现在,他们已经陆陆续续交代问题,从药剂科采购,到中间环节的掉包,再到医院高层批准使用,这条利益链上的主要人物,一个都跑不掉。他们自己也知道,这回是彻底栽了。”
高昌盛双手交叉放在桌面上,看着温焰,表情严肃:“温焰啊,这个案子,表面上看,是丁健航这帮人利用职权,为了私利搞出这种丧尽天良的假药,毒害了无辜的孩子。但我和专案组领导讨论之后,觉得这事恐怕没那么简单。”
“能搞出这种规模,这么长时间没被发现,涉及的金额肯定是个天文数字。而且他们这套运作模式,从药品的造假源头,到流入医院的渠道,再到最后给病人用上,整个链条看起来很成熟。我们现在就在想一个问题,这种黑心操作,真的只有中心医院这一家在做吗?”
“高局长说的对”,刘组长接过话,“假药利润惊人,铤而走险的人绝不会少。我们高度怀疑,在我们市,甚至其他地市,可能还存在着类似的造假窝点,或者同样被这种假药链条渗透的医院。这是个重大的药品安全风险,必须深挖。”
“所以,省专案组下一步的工作重心,就是从这个案子追查下去。一方面,彻底查清中心医院这条线上所有涉案人员的罪行,追缴赃款,给受害者和家属一个交代。另一方面,要顺藤摸瓜,特别是有哪些医院可能也用了这种毒药。这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摸排去调查。”
高昌盛局长站了起来,绕过办公桌,走到温焰面前,“你做事雷厉风行,心思也够细,尤其有一股拧劲儿,不达目的不罢休。这点在这次中心医院的案子里,表现得非常突出。所以局里决定,由你来牵头负责此案,你的队员们,还有技术、网安这些部门,你需要协调谁,就只管提。省专案组这边,两位组长也会全力支持你们的工作。怎么样?有没有信心把这个硬骨头啃下来?”
温焰消化着整个任务的分量,她没说什么慷慨激昂的话,也没有拍胸脯保证,只是沉稳地回答,“我明白了,请组织放心。”
40
第40章
◎无人知晓◎
晚上七点多,江远舟吃完饭,想起今天有份报告还没有完成。
他习惯性地回了局里,大办公室空荡荡的,只有温焰办公室的门缝里,漏出来一片光。
他抬手,指节在门板上叩了两下,里面毫无反应。他用了点力推开,看到温焰伏在办公桌后,脸埋在交叠的手臂里。
她的桌上全是散开的案卷纸页,几个空了的矿泉水瓶子滚在一边,最碍眼的是几板铝箔包装的药片,还有一瓶咳嗽药水。
办公室里很安静,只有温焰粗重的呼吸声,忽然一声压抑的呛咳从她臂弯里冲出来,肩膀跟着耸动了一下。
咳声没停,反而越来越密,像有什么东西在喉咙深处撕扯着。她额头抵着胳膊,咳得头发丝都在微颤。
江远舟站在门口,看着那不断起伏的背脊,喉咙有点发干。
他想起这一周,温焰自从在高昌盛那里接了深挖药片案的任务,就没喘过大气。
爆炸里摔伤的左臂才刚好,感冒又拖拖拉拉了一周,铁打的人也熬不住了。
他脱下自己身上的薄呢外套,轻手轻脚地走到她桌边。他稍稍弯下腰,手臂展开,想把外套盖到她单薄的肩背上。
就在那外套即将落下的前一秒,温焰忽然抬起了头。
大概是被那阵剧烈的咳嗽硬生生憋醒的,她额发凌乱地粘在汗湿的鬓角,脸颊带着不正常的红晕,眼睛里满是刚醒时的茫然。
她眨了眨眼,视线对上站在桌边的江远舟,那点茫然瞬间冻结了。
她想开口,喉咙里却爆发出一阵更猛烈的呛咳,根本压不住。她咳得不得不扭开头,一只手按住了胸口。
江远舟迅速放下外套,抓过桌上的水杯,递到她手边。
温焰咳得眼泪都出来了,根本没力气多说。她仰头喝完杯中的药汁,那深色的液体顺着她的嘴角溢出一点,留下一道湿漉漉的痕迹。
药水渐渐起了作用,那撕心裂肺的呛咳总算平息下去。
她闭着眼,靠在椅背上,额角全是冷汗。
江远舟不由自主地看向那道药渍,灯光下的它有点刺眼。
等他反应过来,自己的手已经伸了出去。
他拇指的指腹极其自然地,擦过了她的唇角。
指尖皮肤接触的瞬间,像是通了微弱的电流。
温焰睁开眼,睫毛剧烈地颤动了一下。
江远舟的手还没完全收回,她的目光已经直直地撞进了他的眼里。
两人离得很近,近得能看清彼此瞳孔里映着的灯和自己的影子。
就在这时,大办公室的门被人推开了。
小张手里拿着一个刚从小吃摊打包回来的饭盒,脸上的表情完美诠释了什么叫“目瞪口呆”外加“三观遭受冲击”。
温队伏桌休息的场景自然常见,江专家冷着脸站在一边也合理。
但此刻映入眼帘的景象,实在有点超纲:温队仰靠在椅背上,脸色潮红,呼吸急促;那位平日里眼神能冻死人的江专家,手指微微蜷着,位置离温队的脸颊相当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