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或者往前再数五六天,那段时日,也没有任何事。
  裴砚忱不愿细想,她是因为不想让他陪她一起,才特意挑了个他仅有的繁忙时间,还是只是恰恰凑巧。
  第185章 姜映晚回邺城
  抑住心口的滞闷,他瞥过小脸闷闷的,生怕被母亲丢弃想哭又硬生生忍着的裴怀安,视线再次回到姜映晚身上,问:
  “那安儿呢?”
  “要带着安儿一起吗?”
  姜映晚低头看向怀里的小怀安。
  小家伙小嘴撇着,正直勾勾又殷切紧张地瞧着她,肉乎乎的小手爪抓的她袖口很紧。
  姜映晚怕他弄伤了自己,轻握住他手指,缓着力道让他松开抓握的动作。
  说:“安儿留在府中吧。”
  小家伙已经过了两岁的生辰。
  能听懂这句话的意思。
  听到这声‘留在府中’,眼框中压着的泪水更浓,想哭却又不敢哭,怕惹了娘亲不喜。
  瞧着小家伙闷闷压着眼泪的模样,姜映晚心底无声叹了口气,放缓语气,给他解释说:
  “娘亲去的地方有些远,又快要入冬,安儿陪着娘亲一起,路上容易着凉。”
  “娘亲很快就会回来,安儿好好在府中等娘亲回来,好不好?”
  小孩子心理防线脆弱。
  方才能强忍着不掉眼泪。
  这会儿被娘亲这么一哄,眼泪却不受控制地扑簌簌掉了下来。
  裴怀安紧紧抱着姜映晚脖颈,眼泪啪嗒啪嗒地掉在她肩头衣襟上。
  见姜映晚主意已定,裴砚忱没再多说什么,只从她怀里,将越长越沉的小怀安抱了出来,怕累着了她。
  姜映晚从数天前便准备好了去邺城,只是未声张,也未与裴砚忱说。
  第二天一早,紫烟早早将收拾好的行囊放进马车,裴怀安抱着姜映晚的腿不肯松手,在翠竹苑廊下哭得抽抽噎噎。
  姜映晚哄了好一会儿,小家伙都不肯止住哭声。
  见她眉头微蹙起,裴砚忱垂下眼皮,睨向因心里害怕嚎个没完的儿子。
  弯腰提溜住小家伙后颈的衣裳,一把将他拎着从姜映晚腿上抱了起来。
  “娘亲只是出府几天,很快就回来,裴怀安,别耽误时辰。”
  裴砚忱性子冷,尤其当他冷下脸的时候,裴怀安向来最是怕,被亲爹连名带姓一叫,他瘪着嘴硬生生止住哭腔,委屈巴巴地朝着姜映晚看去。
  姜映晚替他擦了擦脸上的泪,又哄了两句,才转身离去。
  裴砚忱抱着裴怀安,看着她头也不回地上马车,再看着马车一点点在视线中远去。
  姜映晚离开后,原本听话好哄的裴怀安连话都不愿意说,也不让平日中照顾他的那些嬷嬷们陪,一个人坐在姜映晚给他买的那些玩物中间,沉闷地抱着铃铛等娘亲回来。
  见小家伙整日闷闷不乐,裴砚忱连人带那堆玩物,一并打包带去了书房。
  边处理公务,边看着他。
  小孩子年纪小,还没有‘几天’究竟是多久的概念。
  在他看来,娘亲两天两夜没回来,已经是很久很久。
  在父亲的‘威压’下,乖乖待在翠竹苑书房中的小怀安不哭也不敢闹,就那么玩着成堆的玩物,或偶尔看看启蒙的书画数着时间。
  但两天过后,还是半点不见母亲回来,小家伙便逐渐待不住了。
  书画不愿意看了,小铃铛与虎头球也不愿意玩了,郁闷着个小脸,坐在裴砚忱书案旁边特意让人准备的小软榻上,一双葡萄似的大眼睛幽幽怨怨又不满地盯着裴砚忱看。
  裴砚忱瞥他两眼。
  刚开始的时候,没理会。
  后面见这小家伙锲而不舍地盯着他,脸上又委屈又憋闷。
  裴砚忱放下朱笔,只得将他抱过来,试图跟他讲道理。
  “娘亲要去的地方有些远,就这点时间,连到那儿都是问题,更遑论你娘亲处理完事情再回来。”
  “再等等。”他揉揉小家伙的脑袋,“你没见爹爹也在等着么?”
  “听话,娘亲很快就会回来的。”
  —
  京城距离邺城不算近,姜映晚与紫烟、李管事等人走到邺城,再处理完庄契的事,已经是数日后。
  姜映晚没有着急回去,而是带着紫烟、李管事一行人回了姜家府宅住了几日,这次来邺城,姜映晚没有带裴砚忱身边的任何人,只有紫烟和在姜家效命了大半辈子的李管事一行人,
  时隔三年,好不容易再次来了邺城、回到故乡,自然没有人催着姜映晚快些回京城,哪怕那里,还有一位小公子在。
  来到邺城的第四日傍晚,李管事将一沓庄契送到姜映晚面前。
  姜家府邸园林中,姜映晚坐在自己生活了十几年的凝辉苑中,温暖的阳光从西侧廊檐下倾洒过来,打在姜映晚半侧脊背上。
  李叔将庄契放在姜映晚面前的金丝楠木圆桌上,看向逆着日落余晖而坐的自家小姐。
  “小姐,临棱河畔的那几处酒楼都处理好了,还有丰闵街的庄契,都在这里了。”
  姜映晚拿起那沓庄契随手翻了翻。
  李管事看了眼院中喜滋滋给姜映晚泡邺城茶水的紫烟,目光再收回来时,提及京城问了一句姜映晚:
  “如今邺城的事已算全部处理完,小姐接下来是何打算?”
  这话,李管事问的虽委婉,但其中含义,姜映晚和紫烟都听得懂。
  无非是准备何时启程回京城。
  紫烟将茶水轻轻放在金丝楠木桌案上,亦缓缓看向姜映晚。
  合上庄契,看了眼面前住了十多年、充斥着无数回忆的府邸,沉吟片刻,姜映晚没直接回答,而是说了句:
  “我记得,再有几日,便是邺城的庙会了?”
  李管事一怔。
  下意识去想日子,片刻后,他点头。
  “小姐这么一提,还真是,还有三天,便是庙会了。”
  姜映晚起身,将庄契叠起,重新给了李管事,“离家多年,上一次去庙会的竟已是七八年前了。”
  她说,“那就庙会后,再回去吧。”
  紫烟眉眼瞬间亮起来,“那明、后两天,奴婢陪着小姐在邺城好好逛逛如何?”
  姜映晚应下来,“好啊。”
  李管事和蔼笑着,也道:“老奴记得,小姐小时最喜醉仙楼的菜品,听说这几年,醉仙楼又研制出不少新菜,老奴让人安排下去,明日先定醉仙楼的雅间如何?”
  紫烟眉眼亮亮的,直勾勾地瞧着姜映晚,“奴婢记得,醉仙楼的水晶肘子最是有名,京城中虽也有这道菜,但总差些感觉,小姐,不如咱们明日午时先去醉仙楼?”
  见她这副迫不及待的样儿,姜映晚无奈笑着,跟李管事说:
  “别明日了,就今天晚上吧,跟小厨房说声,今日不必备膳了。”
  姜映晚这边一切有条不紊,远在京城的裴怀安却早已等得两眼泪汪汪。
  这天裴砚忱刚下朝回来,就听到小家伙抽抽噎噎地喊娘亲的声音。
  他眉头皱了皱,快步走进翠竹苑。
  乳母哄着怎么也哄不好的小公子,见裴砚忱回来,焦急地回禀说:
  “小公子似是做了噩梦,一早醒来就哭,还一直喊夫人,大人,这……”
  裴砚忱将小怀安抱起来,看着哭的眼睛都有些红的小家伙,将房中的乳母嬷嬷们都屏退了下去。
  人都走后,裴砚忱拍着小怀安的背,一边哄着他,一边喊来了季弘。
  “邺城那边,夫人的事处理得如何了?”
  季弘小心翼翼低头回复,“应当……处理得差不多了。”
  第186章 “再抱一下,就一下。”
  对这种含糊不清的说辞,裴砚忱皱眉,“差不多是差多少?季弘,你如今连话都传不清楚了?”
  隐怒含戾的冷彻嗓音携着压迫感在冰冷的空气中蔓延,季弘心头一凛,不敢再含糊其辞,忙跪下请罪:
  “大人息怒,据……据暗卫传来的消息,邺城的事已经处理完,但……但夫人近两日,似乎没有要回来的意向。”
  这话说完,季弘惧得连大气都不敢喘。
  恨不得将自己埋到地底下去。
  房中沉寂好一会儿,就连稚小的小怀安都察觉到了不对劲,不敢再像方才那般大哭出声,季弘纠结抬头,犹豫再犹豫,偷瞄着裴砚忱的神色,
  屏着呼吸问:
  “……大人,可要属下通知暗卫,请夫人写封家书?或、或者……催促夫人回京?”
  依照这些年对裴砚忱的了解,季弘以为,按他们主子的性子,夫人处理完事务久去未归,主子必会立即下令让暗卫提醒夫人回京。
  但这次,却出乎他的意料。
  小怀安泪汪汪地仰着脑袋瞧着自家爹爹,裴砚忱给他擦着泪,吩咐季弘:
  “不必催促夫人。”
  “并外,传令暗卫,除非夫人遇险等特殊情况,其他时候,不准暴露在夫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