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见她不再动那碗羹汤,裴砚忱松开她掌心中的细腕,拿起筷子给她夹菜。
姜映晚僵硬咀嚼着,她并不饿,没多久便放下了筷子,将那碗银耳羹重新端过来,像平时喝羹汤那样,一勺勺喝着。
这次,裴砚忱没拦她。
只是男人看着那碗银耳羹的视线晦暗不明。
小半碗羹汤慢慢喝完,裴砚忱执壶倒着酒,随口问她:
“在府中时,少见你喝银耳羹,最近喜欢上了喝这种羹汤?”
姜映晚面上不动声色,“嘴里泛苦,喝些甜的去去苦味。”
裴砚忱没再说什么。
接下来一连数日,姜映晚日日用膳时都喝一碗汤,裴砚忱从不再问,只是每每当羹汤是由紫烟端过来时,他落在羹汤上的目光总是漆暗几分。
京城的寒风多雪。
与京城毗邻的益州也不例外。
裴砚忱不准姜映晚出府,被他亲自看着,她渐渐连卧房的门都不愿再出。
不再像最初被关在别院中那样,试探着去接近别院的朱门,试探着在别院的各处走走转转,寻找有无可以逃出去的疏漏之处。
她不再执着于出去。
人也越发沉默安静。
姜映晚并不是寡言冷淡的性子,相反,在没有遭逢双亲一夜间故去的噩耗之前,她和裴清棠一样,明媚活泼,清澈眉眼漂亮地弯着,很爱说话,有着最纯挚的开朗。
双亲故去后,虽在一夜之间被迫成长,但性子也未改变到翻天覆地的程度。
她在面对老夫人,在紫烟、容时箐等人面前时,性情和从前差别并不大。
只除了在裴砚忱面前。
初入裴府,刚见到裴砚忱时,姜映晚对他就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惧意,这份莫名的惧意,让她在裴砚忱面前总比面对旁人时显得话少很多。
如今,被关在这座四四方方的别院中,她比在裴府时还要话少。
常常就连裴砚忱跟她说话,她也鲜少回应。
这天,午膳过后,见她又想回卧房,裴砚忱眉头微折,拦住她。
他握着她手腕将人拥进怀里,裹着些微薄茧的指骨在她娇嫩的腕骨内侧摩挲着,低头看向她,主动道:
“今日雪停了,天也难得晴朗,我带你出去逛逛,可好?”
姜映晚连犹豫都不曾,直接拒绝。
“天冷,我不想去。”
“坐在马车中,不会让你受冻,前些日子不是还总想出去透透气?”
“现在不想了,裴大人若是在这里待腻了,离去便好。”她语气太冷淡,冷淡得裴砚忱摩挲她手腕的动作都停住。
裴砚忱看她片刻。
良久,低笑一声。
像是没听到她那句赶人的话,只回应她那句怕冷,“快年底了,街巷上逐渐添了许多喜气热闹的新鲜事物,既然晚晚怕冷,我让人挑些新奇的东西送来别院。”
命令吩咐下去后,不到傍晚,各种新奇的物件就接连被送来了别院中。
裴砚忱让季弘他们送来的东西许多,都是根据平时观察姜映晚的喜好挑选的,只是尽管如此,她也没什么兴趣。
她真正想要的,是离开这里。
她当下最缺的,是足够的避子药。
可这两样东西,他一个也不会允她。
腊月二十三,老夫人派人送来了信,说年关将至,让他快些回府。
裴砚忱并未理会,只让季弘回复一句“手头上的事情还未处理完,过些日子回去”。
老夫人没再让人回信。
但腊月二十五的黄昏,陈氏让人急送来一封催促的家书,说老夫人年事已高、身体大不如从前硬朗,又逢年底,老夫人日日挂念他,让他快些回府。
书房中,裴砚忱握着家书,站在窗前沉默良久。
窗外,近些日子越发懒得动的姜映晚,今日难得愿意出来卧房在外面走走转转。
许是为了避开和他碰面,她不去前院,出去透气也专门挑了后面竹林中的廊亭。
只是这间书房的位置特殊。
坐落在水榭最南临,视野最佳,从后窗往外,正好能将竹林廊亭那一片区域尽收眼底。
裴砚忱推开窗棱,抬眸看着廊亭中、背靠着亭柱、瓷白指尖捏着一片竹叶,仰头透着竹林的缝隙望着天际出神的姑娘。
裴砚忱没出去打扰她。
她在那里待了多久,他就在窗前看了她多久。
直到天色一点点暗下来。
姜映晚松开手中那片竹叶,转身带着紫烟回了房。
姜映晚离去后,裴砚忱看向手中家书,去了桌案前,落笔写了回信,让季弘送出去。
第73章 她偏头,躲开他的吻
深夜。
骤雨初歇。
裴砚忱将汗津津的姑娘搂进怀里。
他不去看她眼底冰冷的抗拒,抚着那截尚还低低颤栗着的细软腰肢过分地往怀里按,滚烫长指轻轻拭去她眼尾的泪痕,薄唇压着她微红肿的唇,温柔缱绻地吻着。
姜映晚排斥极了这种亲密。
恢复一些力气后,她偏头,躲开他的吻。
他也不恼,不再强迫着吻她唇。
蜻蜓点水的啄吻顺势落在她细白的颈上。
姜映晚避开视线,挣扎着想从他怀里出来躺去里面睡觉,他却重重一按她侧腰,不准她离去。
骨节分明的手指从软枕下摸出一个什么东西,扶着她脑袋,动作熟稔却也轻柔地戴在了她发间。
这样的场景,曾经有过一次。
所以哪怕没看到那是什么,姜映晚也能猜出几分。
她压住不耐,抬手去拔。
但指尖还未碰上簪子,就被他半路压下手腕按在床褥上。
“明日一早,我回京城。”他忽然说了句。
姜映晚动作顿住,转眸看过去。
裴砚忱视线定格在那支簪子上,似乎是想在她没摘下之前,多看几眼这支鎏金发簪戴在她身上的样子。
注意到她看过来的视线,他回眸看过来,薄唇轻勾着,问她:
“年底将至,晚晚想回去吗?”
姜映晚并未回答。
他们彼此,都清楚那是一个什么样的答案。
裴砚忱没强迫她说,只轻柔抚着她眉眼,哄小孩那样,缓声说:
“祖母身子不好,又逢年底,府中会有些忙,我要过几天才能来陪你,季弘与季白都会留下,想要什么,直接吩咐他们。”
姜映晚没什么想要的,别院中本就什么都不缺,经过他这几日不间断地持续往别院中添东西,现在更是什么都不缺。
就说外面那些铺子,凡是街上有的,这座别院中,一应都有。
裴砚忱说完,轻捏了捏她后颈。
低眸看着她,话音一转,向她提要求:
“晚晚,再喊声夫君,可好?”
姜映晚闭着眼,装作睡着。
根本未理会。
裴砚忱眼底微涩,晕出几分自嘲。
他没再提第二遍,臂弯收紧,新的一年来临前,最后抱了她一次。
第二天姜映晚再醒来时,身边床榻的位置已空。
她偏头瞥了一眼,脸上看不出情绪。
只唯独,绷得快要断裂的神经终于迎来喘息空间,松缓几分。
裴砚忱不在,她不必再度秒如年地一夜一夜熬那些她根本无招架之力的房事,也不必再日日心惊胆战的喝避子药,就连做梦都唯恐被他识破,被迫怀上孩子。
……
没了裴砚忱在别院中,无需日日担心晚上如何度过,日子好像一瞬间变得快了起来。
府中的侍卫日日打着十二分精神,生怕在裴砚忱下了明令后再让他们主母跑了。
他们守得严,在一次次逃跑失败之后、没有下一步切实的出逃计划前,姜映晚也没有闲心再实施无谓的出逃。
而且近来她总觉得身子疲累得很,不知是房事太多,还是她接连快一个月闷在房间中甚少出门的缘故,总是精神萎顿,打不起什么精神。
一转眼,四天过去。
在所有人团圆欢庆的新年喜庆中,别院也迎来了新年。
院中的下人忙活着贴福字、挂春联、放爆竹。
平时安静得几乎没有人气的别院,在这一天,也难得迎合着外面的喜庆,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不断。
春兰兴高采烈地喊着姜映晚出去,小厨房做了很多的糕点和菜品,还温了酒,院中里里外外更是挂满了精致的红灯笼,甚是好看,年味十足。
想让她一道出去转转走走,顺道也散散心。
姜映晚身子疲累,懒得动。
只让春兰送了温酒过来,独自坐在窗前,透过半开的窗子,看外面萦着新年气象的爆竹和迎着微风摇曳的灯笼。
小厨房温的酒并不是很烈。
只是姜映晚酒量不好,酒液入腹,从喉咙到胃,一路都觉得火辣辣的。
窗子开着,凛冽的冷风灌进来,许是酒的缘故,迎面吹着冷风,她头一次没有觉出那种刺骨的冷。
姜映晚僵硬咀嚼着,她并不饿,没多久便放下了筷子,将那碗银耳羹重新端过来,像平时喝羹汤那样,一勺勺喝着。
这次,裴砚忱没拦她。
只是男人看着那碗银耳羹的视线晦暗不明。
小半碗羹汤慢慢喝完,裴砚忱执壶倒着酒,随口问她:
“在府中时,少见你喝银耳羹,最近喜欢上了喝这种羹汤?”
姜映晚面上不动声色,“嘴里泛苦,喝些甜的去去苦味。”
裴砚忱没再说什么。
接下来一连数日,姜映晚日日用膳时都喝一碗汤,裴砚忱从不再问,只是每每当羹汤是由紫烟端过来时,他落在羹汤上的目光总是漆暗几分。
京城的寒风多雪。
与京城毗邻的益州也不例外。
裴砚忱不准姜映晚出府,被他亲自看着,她渐渐连卧房的门都不愿再出。
不再像最初被关在别院中那样,试探着去接近别院的朱门,试探着在别院的各处走走转转,寻找有无可以逃出去的疏漏之处。
她不再执着于出去。
人也越发沉默安静。
姜映晚并不是寡言冷淡的性子,相反,在没有遭逢双亲一夜间故去的噩耗之前,她和裴清棠一样,明媚活泼,清澈眉眼漂亮地弯着,很爱说话,有着最纯挚的开朗。
双亲故去后,虽在一夜之间被迫成长,但性子也未改变到翻天覆地的程度。
她在面对老夫人,在紫烟、容时箐等人面前时,性情和从前差别并不大。
只除了在裴砚忱面前。
初入裴府,刚见到裴砚忱时,姜映晚对他就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惧意,这份莫名的惧意,让她在裴砚忱面前总比面对旁人时显得话少很多。
如今,被关在这座四四方方的别院中,她比在裴府时还要话少。
常常就连裴砚忱跟她说话,她也鲜少回应。
这天,午膳过后,见她又想回卧房,裴砚忱眉头微折,拦住她。
他握着她手腕将人拥进怀里,裹着些微薄茧的指骨在她娇嫩的腕骨内侧摩挲着,低头看向她,主动道:
“今日雪停了,天也难得晴朗,我带你出去逛逛,可好?”
姜映晚连犹豫都不曾,直接拒绝。
“天冷,我不想去。”
“坐在马车中,不会让你受冻,前些日子不是还总想出去透透气?”
“现在不想了,裴大人若是在这里待腻了,离去便好。”她语气太冷淡,冷淡得裴砚忱摩挲她手腕的动作都停住。
裴砚忱看她片刻。
良久,低笑一声。
像是没听到她那句赶人的话,只回应她那句怕冷,“快年底了,街巷上逐渐添了许多喜气热闹的新鲜事物,既然晚晚怕冷,我让人挑些新奇的东西送来别院。”
命令吩咐下去后,不到傍晚,各种新奇的物件就接连被送来了别院中。
裴砚忱让季弘他们送来的东西许多,都是根据平时观察姜映晚的喜好挑选的,只是尽管如此,她也没什么兴趣。
她真正想要的,是离开这里。
她当下最缺的,是足够的避子药。
可这两样东西,他一个也不会允她。
腊月二十三,老夫人派人送来了信,说年关将至,让他快些回府。
裴砚忱并未理会,只让季弘回复一句“手头上的事情还未处理完,过些日子回去”。
老夫人没再让人回信。
但腊月二十五的黄昏,陈氏让人急送来一封催促的家书,说老夫人年事已高、身体大不如从前硬朗,又逢年底,老夫人日日挂念他,让他快些回府。
书房中,裴砚忱握着家书,站在窗前沉默良久。
窗外,近些日子越发懒得动的姜映晚,今日难得愿意出来卧房在外面走走转转。
许是为了避开和他碰面,她不去前院,出去透气也专门挑了后面竹林中的廊亭。
只是这间书房的位置特殊。
坐落在水榭最南临,视野最佳,从后窗往外,正好能将竹林廊亭那一片区域尽收眼底。
裴砚忱推开窗棱,抬眸看着廊亭中、背靠着亭柱、瓷白指尖捏着一片竹叶,仰头透着竹林的缝隙望着天际出神的姑娘。
裴砚忱没出去打扰她。
她在那里待了多久,他就在窗前看了她多久。
直到天色一点点暗下来。
姜映晚松开手中那片竹叶,转身带着紫烟回了房。
姜映晚离去后,裴砚忱看向手中家书,去了桌案前,落笔写了回信,让季弘送出去。
第73章 她偏头,躲开他的吻
深夜。
骤雨初歇。
裴砚忱将汗津津的姑娘搂进怀里。
他不去看她眼底冰冷的抗拒,抚着那截尚还低低颤栗着的细软腰肢过分地往怀里按,滚烫长指轻轻拭去她眼尾的泪痕,薄唇压着她微红肿的唇,温柔缱绻地吻着。
姜映晚排斥极了这种亲密。
恢复一些力气后,她偏头,躲开他的吻。
他也不恼,不再强迫着吻她唇。
蜻蜓点水的啄吻顺势落在她细白的颈上。
姜映晚避开视线,挣扎着想从他怀里出来躺去里面睡觉,他却重重一按她侧腰,不准她离去。
骨节分明的手指从软枕下摸出一个什么东西,扶着她脑袋,动作熟稔却也轻柔地戴在了她发间。
这样的场景,曾经有过一次。
所以哪怕没看到那是什么,姜映晚也能猜出几分。
她压住不耐,抬手去拔。
但指尖还未碰上簪子,就被他半路压下手腕按在床褥上。
“明日一早,我回京城。”他忽然说了句。
姜映晚动作顿住,转眸看过去。
裴砚忱视线定格在那支簪子上,似乎是想在她没摘下之前,多看几眼这支鎏金发簪戴在她身上的样子。
注意到她看过来的视线,他回眸看过来,薄唇轻勾着,问她:
“年底将至,晚晚想回去吗?”
姜映晚并未回答。
他们彼此,都清楚那是一个什么样的答案。
裴砚忱没强迫她说,只轻柔抚着她眉眼,哄小孩那样,缓声说:
“祖母身子不好,又逢年底,府中会有些忙,我要过几天才能来陪你,季弘与季白都会留下,想要什么,直接吩咐他们。”
姜映晚没什么想要的,别院中本就什么都不缺,经过他这几日不间断地持续往别院中添东西,现在更是什么都不缺。
就说外面那些铺子,凡是街上有的,这座别院中,一应都有。
裴砚忱说完,轻捏了捏她后颈。
低眸看着她,话音一转,向她提要求:
“晚晚,再喊声夫君,可好?”
姜映晚闭着眼,装作睡着。
根本未理会。
裴砚忱眼底微涩,晕出几分自嘲。
他没再提第二遍,臂弯收紧,新的一年来临前,最后抱了她一次。
第二天姜映晚再醒来时,身边床榻的位置已空。
她偏头瞥了一眼,脸上看不出情绪。
只唯独,绷得快要断裂的神经终于迎来喘息空间,松缓几分。
裴砚忱不在,她不必再度秒如年地一夜一夜熬那些她根本无招架之力的房事,也不必再日日心惊胆战的喝避子药,就连做梦都唯恐被他识破,被迫怀上孩子。
……
没了裴砚忱在别院中,无需日日担心晚上如何度过,日子好像一瞬间变得快了起来。
府中的侍卫日日打着十二分精神,生怕在裴砚忱下了明令后再让他们主母跑了。
他们守得严,在一次次逃跑失败之后、没有下一步切实的出逃计划前,姜映晚也没有闲心再实施无谓的出逃。
而且近来她总觉得身子疲累得很,不知是房事太多,还是她接连快一个月闷在房间中甚少出门的缘故,总是精神萎顿,打不起什么精神。
一转眼,四天过去。
在所有人团圆欢庆的新年喜庆中,别院也迎来了新年。
院中的下人忙活着贴福字、挂春联、放爆竹。
平时安静得几乎没有人气的别院,在这一天,也难得迎合着外面的喜庆,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不断。
春兰兴高采烈地喊着姜映晚出去,小厨房做了很多的糕点和菜品,还温了酒,院中里里外外更是挂满了精致的红灯笼,甚是好看,年味十足。
想让她一道出去转转走走,顺道也散散心。
姜映晚身子疲累,懒得动。
只让春兰送了温酒过来,独自坐在窗前,透过半开的窗子,看外面萦着新年气象的爆竹和迎着微风摇曳的灯笼。
小厨房温的酒并不是很烈。
只是姜映晚酒量不好,酒液入腹,从喉咙到胃,一路都觉得火辣辣的。
窗子开着,凛冽的冷风灌进来,许是酒的缘故,迎面吹着冷风,她头一次没有觉出那种刺骨的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