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中午,两人在寺里用过斋饭,歇了会儿,便准备下山了。
纪吟来时已经耗费了全部力气,现在腿还软着,加上雪天路滑,每走一步小腿都在打颤,段伏归实在看不下去了,一把将人揽到背上,拖住她的臀,背她下山。
纪吟起先挣扎了几下,后来实在挣不过,只好将脸埋在他肩上,不叫路过的香客看到自己的脸。
回城时已接近申时,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城里的灯火反显得越发璀璨,街上热闹极了,到处都是卖灯的小贩,还有各种吃食、泥人、小玩意儿。
有年轻夫妻携手同游的,有一家子男女老少一起出行的,有兄弟几个吵吵闹闹的,也有些年轻姑娘相互挽着手,痴迷地看着四周如星河般璀璨的花灯,不时发出惊叹……
“那个兔子灯好看。”
“阿娘,我想要那个老虎灯。”
……
纪吟被段伏归牵着手走在大街上,算是明白男人为什么要换衣裳了,他们身上的衣料虽也名贵,但并没有特殊的图案绣纹,随行的禁军早装作普通百姓混入了人群中,乍一看仿佛只是普通富贵家庭的年轻夫妻出来游玩。
“你看这街上可有什么喜欢的?”段伏归一边走,一边问她。
纪吟只摇头,忽然,她余光瞥见不远处两个追逐打闹的小孩儿,其中一个不知怎的好像没站稳,“吨”的一下,屁股摔到了地上。
另一个见状,“哈哈”嘲笑起来,然而才笑了两声,脚下一滑,同样“吨”的摔了个四脚朝天。
两人坐在地上,花着脸,面面相觑。
有看客笑出了声,纪吟也忍不住轻笑了声。
段伏归循声朝她看过来,纪吟感受到男人的视线,立马收住笑,冷下脸来。
那笑仿佛一尾灵活的鱼儿,一眨眼就不见了,却越发挠得人心痒痒。
很快,那两个小童就被他们的家人领走了。
两人继续走在街上,偶尔纪吟看到什么有趣的事露了笑,可等男人的视线追过来,她又刻意板起脸,偏不肯在他面前笑,倒是在刻意针对他似的。
不过这点针对比起从前反显得几分小女儿气,落在男人眼里竟也别有一番趣味。
不知不觉,两人来到城中最热闹的一条主街上,前面挤满了人,几乎将整条街堵了个水泄不通,想要前进一步都困难。
抬头望去,只见一家绸缎行的店铺面前竟扎了两层楼高的木架,上面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灯笼,宛如一片灯墙,挂得越高,那灯笼就越大越精致,最上面那个竟是一只硕大的莲花灯,花瓣重重叠叠,几乎能容纳一个成人坐上去。
时下佛教兴盛,于是与佛教有关的图样纹案也颇受人喜爱。
纪吟倒不是没见过这么大的灯,只是好奇以古代的工艺是怎么做的,便多看了两眼,段伏归注意到,低下头来问:“你喜欢?”
纪吟正想摇头,然而男人根本不等她回答,便径自带着她往前走去。
装作普通侍卫的元都十分有眼色地跑到前面开路,嘴里喊着“让一让让一让”,前面的人不满,回过头来,却见段伏归高大的身躯和冷峻逼人的五官,顿时为他气势所摄,下意识让出一条路来。
来到前面才发现,原来这灯不是卖的,而是东家为了博名气讨热闹,特意设了灯谜,吸引人来猜,只要猜中就能带走相应的灯。
不过北地胡人甚多,许多人不识汉字,只猜灯谜对他们实在不公平,于是又设了投壶、射箭等武试。
段伏归扫了元都一眼,元都会意,上前询问那主家,“东家,我家公子若想要最大的那盏莲花灯,有什么条件?”
哟,张口就要最大的那盏灯,好大的口气。众人暗想。
“那就看郎君是要文试还是武试了,文试的话要连续猜中十个灯谜,武试的话要连续射中十次靶心。”那主家笑着回。
众人看去,因在街上,场地有限,那射靶的距离倒不算太远,大约只有五十步,然而那靶心却实在小得过分,中间只有拇指大点的红心,此时天色又昏暗,更是难上加难。
先前亦有人试过,只是能中一两
次就不错了,哪里有人能中十靶。
就在这时,段伏归自人群中而出。
“这位郎君,您可要来试试?”主家笑着问。虽这么说,但他并不觉得随便来个人都能射中十靶。
段伏归没有多话,只是看清箭靶所在的位置和射箭的地方,低头朝纪吟说了句“你在这里等我”,便大步走过去,拿起主家准备的弓空拉了下试试手感,然后抽出羽箭。
搭箭的瞬间,男人的气场也随之一变,衣料下的肌肉一寸寸绷起,下颌线条笔直,一双凤眸精光乍现,凌厉、杀气,原本站在他附近的人竟都忍不住往后退去。
下一秒,段伏归扣箭的拇指一松,箭矢挣脱束缚,破空而去,众人尚未看清,只听“哆”的一声,箭矢已牢牢扎在靶上,箭尖正中靶心。
“好!”
“好!厉害!”
顷刻间,四周响起潮水般的喝彩声。
段伏归充耳不闻,神情没有丝毫变化,继续摸出下一支箭,同样搭弓、瞄准、射出,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丝毫阻滞。
旧的尾羽被新至的箭头破开,势如破竹,直抵红心。
一箭又一箭,围观百姓从一开始的惊艳,到后来,全都呆滞在了原地,原本热闹的大街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沉寂中。
直至最后一箭,段伏归所持的弓梢两头的榫头,因为多次吃力,已是不堪重荷,发出轻微的咯吱震颤,就在那弓弦绷得仿佛下一秒就要断裂之时,他猛地松开拇指,箭矢离弦的瞬间,弓身再也承受不住,应声而裂。
与此同时,携了段伏归最后一箭力道的箭矢如流星般坠向箭靶,轰然一下,箭靶四分五裂。
众人沉浸在这场堪称惊艳绝世的箭术中回不过神,这时,段伏归忽的扭过头,朝纪吟看了一眼。
四周花灯璨璨,明暗交错的光影中,男人深邃的眉眼似也蒙上了层温深情的神色,他看着她,好像在跟她说,看,我给你赢下了。
百姓们看到这一幕,渐渐回过味来,原来这位郎君是为了他的娘子。
“这位娘子生得如此姿容脱俗,难怪那郎君肯为她费心。”
“我要是这位娘子,只怕一颗心都要给这位郎君了。”
“哼,你看人家的夫君怎么就这么厉害。”有妇人心生羡艳,不满地推了推自家郎君。
“哎呀,我的娘子,你就不能有点自知之明吗,你自己选的夫君你不知道他有多大本事?”
“……”
纪吟听着四周的窃窃私语,脸上微微羞恼起来,似嫌男人自作主张,瞪了他一眼,转身就要离开。
段伏归忙从后面追上来,拉住她的手,“怎的,我给你赢灯,你还生气了。”
“我又没说要,也没让你去。”她掰着他的手,只可惜她这点力道对男人来说根本不痛不痒。
“好好好,是我非要去的,难得出来一趟,想叫你开心些。”男人好脾气地哄。
纪吟垂下眸,人都是有虚荣心的,身为一国皇帝,他不仅放下身份,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为她赢下最大一盏花灯,现在还前所未有地温柔起来,若她从未经历过先前那些,恐怕也要忍不住沉沦在这虚幻的美好中。
“既赢了灯,那我们放灯去。”男人又说。
段伏归射完十靶,元都就立即上前跟主家交涉,等取了灯,第一时间追了上来。
纪吟被段伏归牵着来到一处河边,已过了年,河水开始慢慢解冻,城中百姓为了今日的上元节,提前凿开了河面,此时河面上正漂浮着大大小小的河灯,随着水波上下起伏,宛如一颗颗星子点缀在大地上。
“上元点灯,将你的心愿写在灯上,就能得到天官赐福,来,写一个。”
段伏归向来不信这些,不过有她在旁,无聊的事也变得有趣起来。
纪吟心知自己不写男人是不会罢休了,况且她从前虽不信鬼神,但自己经历过这遭后也不免生出敬畏之心,又想起前世的家人,不知他们现在是否安好,若天神当真能听到她的祈愿,她只希望他们都好好的。
最终,纪吟提起笔,一笔一划,极缓慢极认真地在灯上写下几个字。
“家人康乐。”段伏归看到她写下的祝福,下意识拧了下眉,这跟他想要的截然不同。
“没了?”他问,明显不甘心。
“没了。”纪吟淡淡道。
段伏归的眼神在她脸上转了一圈,看着女孩儿素白沉静的脸庞隐隐透着忧伤,吐出一口气,决定暂时不跟她计较。
一切才开始,慢慢来。
“你写完了,该我写了。”他从她手中取过笔。
纪吟一切随他。
段伏归手臂挥舞,笔走龙蛇,不过三五息就写完了。
“你不想知道我写了什么?”
纪吟来时已经耗费了全部力气,现在腿还软着,加上雪天路滑,每走一步小腿都在打颤,段伏归实在看不下去了,一把将人揽到背上,拖住她的臀,背她下山。
纪吟起先挣扎了几下,后来实在挣不过,只好将脸埋在他肩上,不叫路过的香客看到自己的脸。
回城时已接近申时,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城里的灯火反显得越发璀璨,街上热闹极了,到处都是卖灯的小贩,还有各种吃食、泥人、小玩意儿。
有年轻夫妻携手同游的,有一家子男女老少一起出行的,有兄弟几个吵吵闹闹的,也有些年轻姑娘相互挽着手,痴迷地看着四周如星河般璀璨的花灯,不时发出惊叹……
“那个兔子灯好看。”
“阿娘,我想要那个老虎灯。”
……
纪吟被段伏归牵着手走在大街上,算是明白男人为什么要换衣裳了,他们身上的衣料虽也名贵,但并没有特殊的图案绣纹,随行的禁军早装作普通百姓混入了人群中,乍一看仿佛只是普通富贵家庭的年轻夫妻出来游玩。
“你看这街上可有什么喜欢的?”段伏归一边走,一边问她。
纪吟只摇头,忽然,她余光瞥见不远处两个追逐打闹的小孩儿,其中一个不知怎的好像没站稳,“吨”的一下,屁股摔到了地上。
另一个见状,“哈哈”嘲笑起来,然而才笑了两声,脚下一滑,同样“吨”的摔了个四脚朝天。
两人坐在地上,花着脸,面面相觑。
有看客笑出了声,纪吟也忍不住轻笑了声。
段伏归循声朝她看过来,纪吟感受到男人的视线,立马收住笑,冷下脸来。
那笑仿佛一尾灵活的鱼儿,一眨眼就不见了,却越发挠得人心痒痒。
很快,那两个小童就被他们的家人领走了。
两人继续走在街上,偶尔纪吟看到什么有趣的事露了笑,可等男人的视线追过来,她又刻意板起脸,偏不肯在他面前笑,倒是在刻意针对他似的。
不过这点针对比起从前反显得几分小女儿气,落在男人眼里竟也别有一番趣味。
不知不觉,两人来到城中最热闹的一条主街上,前面挤满了人,几乎将整条街堵了个水泄不通,想要前进一步都困难。
抬头望去,只见一家绸缎行的店铺面前竟扎了两层楼高的木架,上面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灯笼,宛如一片灯墙,挂得越高,那灯笼就越大越精致,最上面那个竟是一只硕大的莲花灯,花瓣重重叠叠,几乎能容纳一个成人坐上去。
时下佛教兴盛,于是与佛教有关的图样纹案也颇受人喜爱。
纪吟倒不是没见过这么大的灯,只是好奇以古代的工艺是怎么做的,便多看了两眼,段伏归注意到,低下头来问:“你喜欢?”
纪吟正想摇头,然而男人根本不等她回答,便径自带着她往前走去。
装作普通侍卫的元都十分有眼色地跑到前面开路,嘴里喊着“让一让让一让”,前面的人不满,回过头来,却见段伏归高大的身躯和冷峻逼人的五官,顿时为他气势所摄,下意识让出一条路来。
来到前面才发现,原来这灯不是卖的,而是东家为了博名气讨热闹,特意设了灯谜,吸引人来猜,只要猜中就能带走相应的灯。
不过北地胡人甚多,许多人不识汉字,只猜灯谜对他们实在不公平,于是又设了投壶、射箭等武试。
段伏归扫了元都一眼,元都会意,上前询问那主家,“东家,我家公子若想要最大的那盏莲花灯,有什么条件?”
哟,张口就要最大的那盏灯,好大的口气。众人暗想。
“那就看郎君是要文试还是武试了,文试的话要连续猜中十个灯谜,武试的话要连续射中十次靶心。”那主家笑着回。
众人看去,因在街上,场地有限,那射靶的距离倒不算太远,大约只有五十步,然而那靶心却实在小得过分,中间只有拇指大点的红心,此时天色又昏暗,更是难上加难。
先前亦有人试过,只是能中一两
次就不错了,哪里有人能中十靶。
就在这时,段伏归自人群中而出。
“这位郎君,您可要来试试?”主家笑着问。虽这么说,但他并不觉得随便来个人都能射中十靶。
段伏归没有多话,只是看清箭靶所在的位置和射箭的地方,低头朝纪吟说了句“你在这里等我”,便大步走过去,拿起主家准备的弓空拉了下试试手感,然后抽出羽箭。
搭箭的瞬间,男人的气场也随之一变,衣料下的肌肉一寸寸绷起,下颌线条笔直,一双凤眸精光乍现,凌厉、杀气,原本站在他附近的人竟都忍不住往后退去。
下一秒,段伏归扣箭的拇指一松,箭矢挣脱束缚,破空而去,众人尚未看清,只听“哆”的一声,箭矢已牢牢扎在靶上,箭尖正中靶心。
“好!”
“好!厉害!”
顷刻间,四周响起潮水般的喝彩声。
段伏归充耳不闻,神情没有丝毫变化,继续摸出下一支箭,同样搭弓、瞄准、射出,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丝毫阻滞。
旧的尾羽被新至的箭头破开,势如破竹,直抵红心。
一箭又一箭,围观百姓从一开始的惊艳,到后来,全都呆滞在了原地,原本热闹的大街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沉寂中。
直至最后一箭,段伏归所持的弓梢两头的榫头,因为多次吃力,已是不堪重荷,发出轻微的咯吱震颤,就在那弓弦绷得仿佛下一秒就要断裂之时,他猛地松开拇指,箭矢离弦的瞬间,弓身再也承受不住,应声而裂。
与此同时,携了段伏归最后一箭力道的箭矢如流星般坠向箭靶,轰然一下,箭靶四分五裂。
众人沉浸在这场堪称惊艳绝世的箭术中回不过神,这时,段伏归忽的扭过头,朝纪吟看了一眼。
四周花灯璨璨,明暗交错的光影中,男人深邃的眉眼似也蒙上了层温深情的神色,他看着她,好像在跟她说,看,我给你赢下了。
百姓们看到这一幕,渐渐回过味来,原来这位郎君是为了他的娘子。
“这位娘子生得如此姿容脱俗,难怪那郎君肯为她费心。”
“我要是这位娘子,只怕一颗心都要给这位郎君了。”
“哼,你看人家的夫君怎么就这么厉害。”有妇人心生羡艳,不满地推了推自家郎君。
“哎呀,我的娘子,你就不能有点自知之明吗,你自己选的夫君你不知道他有多大本事?”
“……”
纪吟听着四周的窃窃私语,脸上微微羞恼起来,似嫌男人自作主张,瞪了他一眼,转身就要离开。
段伏归忙从后面追上来,拉住她的手,“怎的,我给你赢灯,你还生气了。”
“我又没说要,也没让你去。”她掰着他的手,只可惜她这点力道对男人来说根本不痛不痒。
“好好好,是我非要去的,难得出来一趟,想叫你开心些。”男人好脾气地哄。
纪吟垂下眸,人都是有虚荣心的,身为一国皇帝,他不仅放下身份,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为她赢下最大一盏花灯,现在还前所未有地温柔起来,若她从未经历过先前那些,恐怕也要忍不住沉沦在这虚幻的美好中。
“既赢了灯,那我们放灯去。”男人又说。
段伏归射完十靶,元都就立即上前跟主家交涉,等取了灯,第一时间追了上来。
纪吟被段伏归牵着来到一处河边,已过了年,河水开始慢慢解冻,城中百姓为了今日的上元节,提前凿开了河面,此时河面上正漂浮着大大小小的河灯,随着水波上下起伏,宛如一颗颗星子点缀在大地上。
“上元点灯,将你的心愿写在灯上,就能得到天官赐福,来,写一个。”
段伏归向来不信这些,不过有她在旁,无聊的事也变得有趣起来。
纪吟心知自己不写男人是不会罢休了,况且她从前虽不信鬼神,但自己经历过这遭后也不免生出敬畏之心,又想起前世的家人,不知他们现在是否安好,若天神当真能听到她的祈愿,她只希望他们都好好的。
最终,纪吟提起笔,一笔一划,极缓慢极认真地在灯上写下几个字。
“家人康乐。”段伏归看到她写下的祝福,下意识拧了下眉,这跟他想要的截然不同。
“没了?”他问,明显不甘心。
“没了。”纪吟淡淡道。
段伏归的眼神在她脸上转了一圈,看着女孩儿素白沉静的脸庞隐隐透着忧伤,吐出一口气,决定暂时不跟她计较。
一切才开始,慢慢来。
“你写完了,该我写了。”他从她手中取过笔。
纪吟一切随他。
段伏归手臂挥舞,笔走龙蛇,不过三五息就写完了。
“你不想知道我写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