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纪吟倒是希望燕国讲究些,这样说不定她早自由了。
“她们现在还住宫里吗?”
“在啊,只是都被迁到东北角的多罗宫去了。”
听到这儿,纪吟的脑海里隐约冒出个想法,虽还不明朗,但她感觉这或许是个机会,她按捺住激动的心绪,若无其事地继续聊下去。
-
“头儿,夫人这几日出门次数越来越多了。”
下面的人来向元都禀告。
“她都去哪儿了,干了什么?”
“就去了玉祥宫和花园,倒也没干什么,要不找媞兰公主说话,要不就看花喂鱼。”六虎老老实实回道。
元都皱眉思索了会儿。主上出征,将宫中禁军都交给了他,他不得不绷紧了皮,每日巡查各处,自然也不可能时时刻刻跟在夫人身边,只派了得力手下严密看管,主上吩咐过不能让她出宫,但她现在只在宫里闲逛,他也无法阻止。
他表情变幻几许,最终道:“加强宫门各处的防备,没有令牌不许放行,还有,只要夫人外出,一定要保证人在我们眼皮子底下,入夜之后但凡有进出玉樨宫的,全都给我扣住盘问清楚了。”
把这
一系列安排下去,元都想,除非她真插翅膀了,不然怎么也不可能逃得出去。
纪吟发现,盯着自己的眼睛又变多了,不过无所谓,她如今的目标也不是逃跑。
盛夏酷暑,悬挂在天空的火球终于西坠,天边云霞如火,大地还残留着蒸腾的暑气,闷得人一身汗,纪吟却在这时说要去花园赏花。
她既发话,下面的人不敢不从,忙准备起来。
待到了花园,纪吟跨进一个临湖的八角凉亭,“天热,就在这儿歇歇吧。”然后径自坐到靠水那面的围栏上,懒洋洋地斜倚着旁边的柱子,随手端起一旁的青石鱼碗,捻起少许鱼食丢到水里,池里的鲤鱼便争相涌过来抢食。
不远处,守在外围的几个太监一眨不眨地盯着亭子里的动静,却也没看出什么不对。
他们当然看不出来,因为纪吟本来也没想做什么。
天热,纪吟又说渴了,随行宫女忙奉上凉茶,纪吟却不喜欢,“我想吃冰酪。”
郑姑姑劝道:“夫人体质弱,冰酪太寒凉,该少食才是。”
纪吟才不管,非要吃冰酪。
无法,郑姑姑只得派菱儿去厨房吩咐一声。
候在外面的六虎听到她这个要求,后颈皮一下就绷起来了,眼神暗暗从她身上扫过,又亲自派了人跟着菱儿去了趟厨房。
回来后,跟去的太监朝他摇了摇头,表示并没发现异常,六虎挥挥手,示意菱儿把纪吟要的冰酪送过去。
纪吟坐在凉亭中,吃着冰酪,享受着湖面吹来的凉风,倒也不觉热,只是苦了监视她的人了,浑身都要被汗水湿透了。
一直坐到暮色渐沉,云霞都变成了深紫色,郑姑姑劝了两三回,纪吟才终于起身回宫了。
接下来几天,她依旧不停外出,每次必要吩咐些什么,要不是说自己想作画,叫人去拿纸笔颜料,要不就说想吃什么……如此折腾了三四回,见她当真没有异常,负责监视她的人精神上也终于忍不住松懈了些。
这日,纪吟一大早起来,说要去花园里剪点花草回来插花,众人不疑有他,照例护送。
不过这次巧了,她遇到了旁人。
“见过夫人。”
纪吟看去,只见一个约莫二十出头的女子,模样姣好,虽梳了汉人发髻穿了汉人服饰,仍看得出她并非汉族女子,只是难得一个鲜卑人竟会说汉话。
撒了这么多天的饵,可算出现一只鱼儿了。
第30章
纪吟目露好奇:“你是……”
“我叫乌兰姑。”她道,看到纪吟提篮里只装着稀稀拉拉的花材,又看自己篮子里大朵大朵的鲜花,忙朝她请罪,“我实在不知道夫人要来花园,不小心采了夫人的花,您若看得上眼,我愿将这些花献给夫人,只希望夫人不要嫌弃。”
纪吟的眼神在她花篮上顿了几秒,乌兰姑来得比她早,采的花儿确实比她的好,开得又大又艳,沾着晨露,娇艳欲滴。
“你这是做什么,我又没怪你,这花园又不是我一个人的花园,难不成只有我采得花儿,你却采不得?”纪吟笑盈盈地说,上前两步,亲自将她扶起来。
乌兰姑顺势起身,抬头的瞬间,似瞧见了对方别有深意的眼神,她眸光一闪,却还是按捺住了心里的情绪。
“多谢夫人宽仁。”
纪吟笑容和煦,认真看了眼她篮子里的花儿,“你既然向我献花儿,那我就挑上一支吧,也叫你安心。”
乌兰姑见她挑了花儿,也不再问话,似乎并不在意自己,心里一时拿不定主意,仿佛刚才那一眼只是自己的错觉,正犹豫着要不要继续说点什么,看到她身后跟着的一大群宫女太监,似乎明白过来,见状只好提出告辞。
纪吟笑着点了点头。
乌兰姑只在她面前报了名字,却没说职位,看打扮并不是宫女之流,结合年龄也不可能是公主,那就只能是另一种身份了——先皇的女人。
那日听媞兰说起先皇后宫,纪吟便又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她最近常来花园,每次阵仗都不小,只要有心,提前等在这里,必定能见着她,这不,第一条鱼儿便游出来了。
只是她谋划的事万不能走漏风声,这乌兰姑究竟可不可信,能不能合作,还待细细考察,幸好段伏归暂时不能回来,她还有时间。
接下来,纪吟又时不时外出,因这段时日段伏归不在,她脸上的笑多了起来,表现出一副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儿模样,采花扑蝶,玩儿得不亦乐乎,郑姑姑一时也没怀疑。
这期间纪吟又与乌兰姑偶遇了一回,依旧没待太久,只说了几句话便分开了,蜻蜓点水般,却悄悄荡起圈圈细微涟漪。
郑姑姑是宫里老人,以前伺候过不少宫妃,认得乌兰姑,两次相遇让她起了疑心,于是私底下劝纪吟,“乌兰姑是先帝时的美人,她现在故意接近夫人,恐怕没安好心,夫人下次再遇到大可以不理会她。”
“是吗?我觉得她人挺好的啊,而且,我身上有什么可图谋的?”纪吟把弄着手里的花材,一脸天真,“再说了,整日闷在宫里,无聊得很,说不定她也只是想找人说说话,郑姑姑别把人想这么坏。”
郑姑姑一脸无奈,却又不好阻止。
直到一日,纪吟又来花园散步,天上突然乌云翻滚,哗啦啦下起了暴雨,雨势大得仿佛天上破了个洞似的,纪吟一行人猝不及防,忙跑到先前的亭子里避雨,恰巧遇到了同在此处避雨的乌兰姑。
“唉,这雨来得真突然,我衣裳都湿了。”纪吟抱怨道,一边跺着脚,掸了掸衣摆上的水珠。
菱儿一看,果见她身上好几处衣料都变成了深色,虽是夏日,骤然淋雨也可能感染风寒,当即便道:“夫人稍等,我这就回去给夫人取衣裳。”
纪吟看着外面哗啦啦的大雨,有些犹豫,所幸夏日的雷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不到一刻钟这雨竟就停了,纪吟这才同意,又道:“我看你的衣裳也湿了,你也不用急,把衣服换了再回来,也免得像郑姑姑那样病了。”
菱儿原是想快去快回,经她一提醒才改了想法,这两日郑姑姑就是因为不小心病了才不能近身伺候夫人,自己可不能再病了。
“夫人心善,还惦记着我们呢。”菱儿奉承了句。
菱儿一走,纪吟身边就只剩一个宫女新桃。
纪吟以袖掩唇,咳了两声,新桃果然一脸紧张。
“夫人怎么了?”
纪吟:“可能是淋了雨有点咳嗽。”
“那奴婢这就去叫张太医。”
纪吟抓住她的手,“不用,哪里就到请太医的地步了。”
新桃依旧不放心,主子病了,她照看不周也要受罚,纪吟便道,“这样吧,你去厨房要桶姜汤来,正好让其他人也喝上一碗驱驱寒。”
如此,新桃只得去了。
纪吟并不喜欢让太监近身伺候,加上她衣裳湿了,他们也不敢靠得太近,只远远站在外面,确保纪吟在他们的视线范围内。
这么远的距离,混杂着树叶上滴滴答答的雨声,若声音够低,他们是听不见的。
她走到乌兰姑身旁,两人离得极近,肩膀几乎都要挨到一起。
“我几次与你相遇,不是偶然吧?”纪吟率先开口了,然而第一句就格外犀利。
恰在此时,空中劈下一道惊雷,“轰隆”一声,几欲震破人
的耳膜,雪亮的电光照在纪吟脸上一闪而过,鬼魅冰冷。
乌兰姑吓了一大跳,以为她要发难,正想为自己辩解,便又听她继续说,“想来你是有求于我,正好,我也想跟你做个交易。”
方才停歇的雨,此时又滚珠似的落了下来,再顺着檐角汇成涓涓细流,雨声潺潺,正好遮掩住了二人的声音。
“她们现在还住宫里吗?”
“在啊,只是都被迁到东北角的多罗宫去了。”
听到这儿,纪吟的脑海里隐约冒出个想法,虽还不明朗,但她感觉这或许是个机会,她按捺住激动的心绪,若无其事地继续聊下去。
-
“头儿,夫人这几日出门次数越来越多了。”
下面的人来向元都禀告。
“她都去哪儿了,干了什么?”
“就去了玉祥宫和花园,倒也没干什么,要不找媞兰公主说话,要不就看花喂鱼。”六虎老老实实回道。
元都皱眉思索了会儿。主上出征,将宫中禁军都交给了他,他不得不绷紧了皮,每日巡查各处,自然也不可能时时刻刻跟在夫人身边,只派了得力手下严密看管,主上吩咐过不能让她出宫,但她现在只在宫里闲逛,他也无法阻止。
他表情变幻几许,最终道:“加强宫门各处的防备,没有令牌不许放行,还有,只要夫人外出,一定要保证人在我们眼皮子底下,入夜之后但凡有进出玉樨宫的,全都给我扣住盘问清楚了。”
把这
一系列安排下去,元都想,除非她真插翅膀了,不然怎么也不可能逃得出去。
纪吟发现,盯着自己的眼睛又变多了,不过无所谓,她如今的目标也不是逃跑。
盛夏酷暑,悬挂在天空的火球终于西坠,天边云霞如火,大地还残留着蒸腾的暑气,闷得人一身汗,纪吟却在这时说要去花园赏花。
她既发话,下面的人不敢不从,忙准备起来。
待到了花园,纪吟跨进一个临湖的八角凉亭,“天热,就在这儿歇歇吧。”然后径自坐到靠水那面的围栏上,懒洋洋地斜倚着旁边的柱子,随手端起一旁的青石鱼碗,捻起少许鱼食丢到水里,池里的鲤鱼便争相涌过来抢食。
不远处,守在外围的几个太监一眨不眨地盯着亭子里的动静,却也没看出什么不对。
他们当然看不出来,因为纪吟本来也没想做什么。
天热,纪吟又说渴了,随行宫女忙奉上凉茶,纪吟却不喜欢,“我想吃冰酪。”
郑姑姑劝道:“夫人体质弱,冰酪太寒凉,该少食才是。”
纪吟才不管,非要吃冰酪。
无法,郑姑姑只得派菱儿去厨房吩咐一声。
候在外面的六虎听到她这个要求,后颈皮一下就绷起来了,眼神暗暗从她身上扫过,又亲自派了人跟着菱儿去了趟厨房。
回来后,跟去的太监朝他摇了摇头,表示并没发现异常,六虎挥挥手,示意菱儿把纪吟要的冰酪送过去。
纪吟坐在凉亭中,吃着冰酪,享受着湖面吹来的凉风,倒也不觉热,只是苦了监视她的人了,浑身都要被汗水湿透了。
一直坐到暮色渐沉,云霞都变成了深紫色,郑姑姑劝了两三回,纪吟才终于起身回宫了。
接下来几天,她依旧不停外出,每次必要吩咐些什么,要不是说自己想作画,叫人去拿纸笔颜料,要不就说想吃什么……如此折腾了三四回,见她当真没有异常,负责监视她的人精神上也终于忍不住松懈了些。
这日,纪吟一大早起来,说要去花园里剪点花草回来插花,众人不疑有他,照例护送。
不过这次巧了,她遇到了旁人。
“见过夫人。”
纪吟看去,只见一个约莫二十出头的女子,模样姣好,虽梳了汉人发髻穿了汉人服饰,仍看得出她并非汉族女子,只是难得一个鲜卑人竟会说汉话。
撒了这么多天的饵,可算出现一只鱼儿了。
第30章
纪吟目露好奇:“你是……”
“我叫乌兰姑。”她道,看到纪吟提篮里只装着稀稀拉拉的花材,又看自己篮子里大朵大朵的鲜花,忙朝她请罪,“我实在不知道夫人要来花园,不小心采了夫人的花,您若看得上眼,我愿将这些花献给夫人,只希望夫人不要嫌弃。”
纪吟的眼神在她花篮上顿了几秒,乌兰姑来得比她早,采的花儿确实比她的好,开得又大又艳,沾着晨露,娇艳欲滴。
“你这是做什么,我又没怪你,这花园又不是我一个人的花园,难不成只有我采得花儿,你却采不得?”纪吟笑盈盈地说,上前两步,亲自将她扶起来。
乌兰姑顺势起身,抬头的瞬间,似瞧见了对方别有深意的眼神,她眸光一闪,却还是按捺住了心里的情绪。
“多谢夫人宽仁。”
纪吟笑容和煦,认真看了眼她篮子里的花儿,“你既然向我献花儿,那我就挑上一支吧,也叫你安心。”
乌兰姑见她挑了花儿,也不再问话,似乎并不在意自己,心里一时拿不定主意,仿佛刚才那一眼只是自己的错觉,正犹豫着要不要继续说点什么,看到她身后跟着的一大群宫女太监,似乎明白过来,见状只好提出告辞。
纪吟笑着点了点头。
乌兰姑只在她面前报了名字,却没说职位,看打扮并不是宫女之流,结合年龄也不可能是公主,那就只能是另一种身份了——先皇的女人。
那日听媞兰说起先皇后宫,纪吟便又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她最近常来花园,每次阵仗都不小,只要有心,提前等在这里,必定能见着她,这不,第一条鱼儿便游出来了。
只是她谋划的事万不能走漏风声,这乌兰姑究竟可不可信,能不能合作,还待细细考察,幸好段伏归暂时不能回来,她还有时间。
接下来,纪吟又时不时外出,因这段时日段伏归不在,她脸上的笑多了起来,表现出一副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儿模样,采花扑蝶,玩儿得不亦乐乎,郑姑姑一时也没怀疑。
这期间纪吟又与乌兰姑偶遇了一回,依旧没待太久,只说了几句话便分开了,蜻蜓点水般,却悄悄荡起圈圈细微涟漪。
郑姑姑是宫里老人,以前伺候过不少宫妃,认得乌兰姑,两次相遇让她起了疑心,于是私底下劝纪吟,“乌兰姑是先帝时的美人,她现在故意接近夫人,恐怕没安好心,夫人下次再遇到大可以不理会她。”
“是吗?我觉得她人挺好的啊,而且,我身上有什么可图谋的?”纪吟把弄着手里的花材,一脸天真,“再说了,整日闷在宫里,无聊得很,说不定她也只是想找人说说话,郑姑姑别把人想这么坏。”
郑姑姑一脸无奈,却又不好阻止。
直到一日,纪吟又来花园散步,天上突然乌云翻滚,哗啦啦下起了暴雨,雨势大得仿佛天上破了个洞似的,纪吟一行人猝不及防,忙跑到先前的亭子里避雨,恰巧遇到了同在此处避雨的乌兰姑。
“唉,这雨来得真突然,我衣裳都湿了。”纪吟抱怨道,一边跺着脚,掸了掸衣摆上的水珠。
菱儿一看,果见她身上好几处衣料都变成了深色,虽是夏日,骤然淋雨也可能感染风寒,当即便道:“夫人稍等,我这就回去给夫人取衣裳。”
纪吟看着外面哗啦啦的大雨,有些犹豫,所幸夏日的雷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不到一刻钟这雨竟就停了,纪吟这才同意,又道:“我看你的衣裳也湿了,你也不用急,把衣服换了再回来,也免得像郑姑姑那样病了。”
菱儿原是想快去快回,经她一提醒才改了想法,这两日郑姑姑就是因为不小心病了才不能近身伺候夫人,自己可不能再病了。
“夫人心善,还惦记着我们呢。”菱儿奉承了句。
菱儿一走,纪吟身边就只剩一个宫女新桃。
纪吟以袖掩唇,咳了两声,新桃果然一脸紧张。
“夫人怎么了?”
纪吟:“可能是淋了雨有点咳嗽。”
“那奴婢这就去叫张太医。”
纪吟抓住她的手,“不用,哪里就到请太医的地步了。”
新桃依旧不放心,主子病了,她照看不周也要受罚,纪吟便道,“这样吧,你去厨房要桶姜汤来,正好让其他人也喝上一碗驱驱寒。”
如此,新桃只得去了。
纪吟并不喜欢让太监近身伺候,加上她衣裳湿了,他们也不敢靠得太近,只远远站在外面,确保纪吟在他们的视线范围内。
这么远的距离,混杂着树叶上滴滴答答的雨声,若声音够低,他们是听不见的。
她走到乌兰姑身旁,两人离得极近,肩膀几乎都要挨到一起。
“我几次与你相遇,不是偶然吧?”纪吟率先开口了,然而第一句就格外犀利。
恰在此时,空中劈下一道惊雷,“轰隆”一声,几欲震破人
的耳膜,雪亮的电光照在纪吟脸上一闪而过,鬼魅冰冷。
乌兰姑吓了一大跳,以为她要发难,正想为自己辩解,便又听她继续说,“想来你是有求于我,正好,我也想跟你做个交易。”
方才停歇的雨,此时又滚珠似的落了下来,再顺着檐角汇成涓涓细流,雨声潺潺,正好遮掩住了二人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