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咱们食品厂修的是家属院,要是能早一天修好,咱们厂子的人就能早一天住进去,所以这工地上肯定还是要有自己人的。”
“我就是工地的自己人,您放心工地有我在,我肯定让咱们食品厂的家属区盖得又快又好,让县城的同志都羡慕咱们食品厂。”
郑华生其实并不认可韩霖的借口,但是韩霖又确实说到了他的心上。
等这次新家属区盖完,厂里的领导也会集中搬迁,也就是说家属区的房子也有郑华生一套,郑华生当然希望能够尽快住进去。
再加上韩霖已经不是第一次拒绝,郑华生也明白韩霖是真的不想去销售科工作,只能放弃继续劝说。
不过放弃归放弃,郑华生还是有了满肚子吐槽,回家之后忍不住和家里人说,韩霖这个人实在是太注重儿女情长,一点都没有奋斗精神,怪不得一直跟在杨黛身后跑。
这些话不知道怎么就传出来了,传来传去这些话已经彻底变了味,说韩霖完全靠媳妇养,所以他怕媳妇,家里的事情不管大事还是小事,都是媳妇说的算,说韩霖在家里连个屁都不敢放。
而这个流言,韩霖自然也听到了,对此他得意洋洋,觉得这些流言说得十分有道理。
杨黛恨恨给了他两拳。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此时的杨黛和韩霖准备在上班之前,去一趟胡平家里。
韩霖从首都回来之后,就去了一趟胡平家里,给胡平送特产,而如今和杨黛一起去胡家,是因为有另外的消息想要告诉胡平。
胡平最近又在家里休息,看到韩霖过来,十分高兴。
“听说这两天食品厂的工地就要开工了,你要是去的话,我也一起去,到时候还是咱们俩一起。”胡平说着露出回忆的表情。
他在家里休息的时间有点长了,家里人一直在催他出去工作,但是那些工作,他实在是没兴趣。
而没兴趣的工作,他一向都是做不长的。
既然知道自己做不下去,他就不去糟蹋他家里人那点人脉了,省的被他折腾没了,到时候落难也没人愿意帮一把。
“你真准备在工地干下去了?”韩霖坐了下来,同胡平寒暄。
胡平百无聊赖地摆摆手,“主要是暂时也不知道想干啥,就当个临时工都试试,说不定哪天就不干了。”
胡平不是对工地感兴趣,他是觉得韩霖这个人值得交,韩霖如今准备去工地,所以他也准备去工地,如果是他自己的话,他肯定也是不愿意的。
“你们夫妻俩这次过来是有事儿?”胡平看看韩霖又看看杨黛,主动询问意图。
毕竟他和韩霖刚刚见过,而且同杨黛也不是很熟悉。
夫妻两个完全没必要因为杨黛回家,而又专门过来一趟。
韩霖说:“这次过来也是想
问问你,首都那边有个招工机会,你有没有兴趣?”
“什么工作?说来听听。”胡平来了兴趣,连身体都坐直了几分,头也向韩霖的方向靠近。
“首都那边的客机准备招收新的空乘,男女各要18人,你要是有兴趣的话,可以先打电话把名报上。”韩霖简单说了一下情况。
之前航空部门的空乘人员基本上都是文工团或者是百货大楼出来的,一些形象气质比较好的成员。
经过杨黛的礼仪培训之后,这些人的气质变得更好,空乘这边也终于找准了风格,准备招收一批新的人员,一点点扩充空乘队伍,而且这次的人员招收面向全国。
不过虽然是这么说,但是全国的信息传递并没有那么快,所以重点基本还是首都附近的区域。
如今的招工声明还没有发出来,杨黛和韩霖便想着先来问问胡平,毕竟胡平和胡家有意无意帮了他们不少。
如果胡平对这个招工感兴趣的话,杨黛这边可以提前联系领导,将名字记上。
在面试之前也可以提前帮胡平做一下培训。
“这事儿我得想想。”胡平明显对这件事很意动,但这对胡平来说是件大事。
这不是县城的临时工,而是要前往首都,肯定要和家里人商量一下。
“那行,你好好考虑。”韩霖和杨黛也不可能让胡平立即作出决定,总归还有时间,胡平还能好好考虑。
重新回到食品厂上班,对于杨黛而言是一种极为新奇的体验,毕竟她来食品厂坐班的时间似乎是相当于没有。
而杨黛也丝毫不愧对食品厂众人对她的印象,每次都能给食品厂带来惊喜。
杨黛上班打卡的第一天,食品厂又再次炸锅了,杨黛的文章作品又上报纸了,这次上的还是全国性的报纸,每家厂子单位都会统一订购的报纸。
而且报纸上的内容,还和他们食品厂有关,他们食品厂又要出名了!
第81章
报纸的抵达比杨黛还要早几分钟。
报纸这个东西厂子都会订购,但是基本只在办公楼流通,放在领导的办公桌上。
而郑华生自从经过宣传科的人推荐,认识杨黛之后,对待报纸上的文章就更加认真。
试图再次当一回伯乐,在报纸上发现尚未出名的千里马。
因此这个时候的郑华生,不管日常有多忙,来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仍旧是先看报纸。
而且为了不错过千里马,现在食品厂将自己能订到的报纸全都定了,当然放在最上面的仍旧是全国日报。
这是辐射范围最广的报纸,而且从报纸上的内容,郑华生也会简单判断接下来的趋势,顺应潮流适时调整如今食品厂的节奏。
郑华生给自己倒了杯茶,抖了抖报纸开始看。
看报纸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看着看着,郑华生的呼吸开始急促起来。
猛然间从椅子上站起来,激动得双脚离地,站都站不稳。
身后的椅子因为他的剧烈运动,同桌子发生撞击,发出巨大的声响。
听到动静的秘书推门进来,正好看到自家领导激动到稍显狼狈的模样,当即就要关门离开。
郑华生及时叫住了秘书,“你把这个报纸贴到咱们厂里的宣传栏去,让大家都看看。”
韩霖上班直接去食品厂新划分出来的家属区,杨黛则直接从食品厂的大门进去。
走到宣传栏的时候,发现众人都围在宣传栏之前,正在议论纷纷。
杨黛停了一下脚步,又判断了一下眼前的人群,最终还是决定先去办公楼找郑华生。
但还没来得及离开,就已经被眼尖的人发现了。
“杨黛同志来了,杨黛同志来了。”人群中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杨黛瞬间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
“杨黛同志太厉害了,你的文章又上报纸了。”有人指着宣传栏新贴上的报纸,脸上的表情与有荣焉。
虽然上报纸的文章不是他写的,但是文章里提到了他们食品厂,他又是食品厂的一员,说出去同样光荣骄傲。
杨黛这才将视线落到报纸上,说实话她也有些惊讶,她没想到这篇文章能够被刊登出来。
杨黛离开首都的时候,一共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关于空乘方面的宣传,另外一篇则是依靠食品厂和航空基地的合作为基础,说这种合作是一种创新精神,让两个单位都能有更好的发展。
第一篇是先写出来的,投给了日报,但是最终日报的编辑并没有通过这篇文章,杨黛转而重新投到了首都本地的报纸上,倒是成功刊登。
临走的时候,除了航空基地给她的基本工资,还以为这篇文章,额外给了她一笔奖励。
因为第一篇文章被拒绝,杨黛也顺带了解日报审稿的严格,第二次投稿的时候并没有报太大希望被通过,没想到竟然这么快就刊登了。
“不愧是你,不愧是你。”到了办公室里,郑华生一直在对着杨黛感叹,他完全不知道杨黛写了文章,这篇文章完全就是意外之喜。
而且他们食品厂直接上了全国的日报,那么接下来省市的报社肯定也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也会趁机采访他们食品厂。
短短十几分钟的时间,郑华生已经开始让宣传科的人准备自己的采访稿了,原本这件事情交给杨黛来说最合适。
毕竟食品厂里的人,提起写文章,谁也比得过杨黛呢,但想了想还是不太合适,所以这活儿还是交到了宣传科手里。
除了准备接下来的采访稿,郑华生还通知了销售科,让销售科务必一直留着人守在电话跟前,如果有单位打电话,一定要第一时间接到。
如今整个食品厂都因为报纸上的文章,全面运动起来,时刻准备着战斗。
看着食品厂在自己手里越来越好,郑华生激动无比。
“杨黛同志,从今天起,你就是咱们食品厂的正式员工了,一会儿我让秘书重新带你去人事科办理职工关系。”
“还有之前糕点方子的收益,我也会让财务科这边帮你结一笔钱。”郑华生越说越激动。
“我就是工地的自己人,您放心工地有我在,我肯定让咱们食品厂的家属区盖得又快又好,让县城的同志都羡慕咱们食品厂。”
郑华生其实并不认可韩霖的借口,但是韩霖又确实说到了他的心上。
等这次新家属区盖完,厂里的领导也会集中搬迁,也就是说家属区的房子也有郑华生一套,郑华生当然希望能够尽快住进去。
再加上韩霖已经不是第一次拒绝,郑华生也明白韩霖是真的不想去销售科工作,只能放弃继续劝说。
不过放弃归放弃,郑华生还是有了满肚子吐槽,回家之后忍不住和家里人说,韩霖这个人实在是太注重儿女情长,一点都没有奋斗精神,怪不得一直跟在杨黛身后跑。
这些话不知道怎么就传出来了,传来传去这些话已经彻底变了味,说韩霖完全靠媳妇养,所以他怕媳妇,家里的事情不管大事还是小事,都是媳妇说的算,说韩霖在家里连个屁都不敢放。
而这个流言,韩霖自然也听到了,对此他得意洋洋,觉得这些流言说得十分有道理。
杨黛恨恨给了他两拳。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此时的杨黛和韩霖准备在上班之前,去一趟胡平家里。
韩霖从首都回来之后,就去了一趟胡平家里,给胡平送特产,而如今和杨黛一起去胡家,是因为有另外的消息想要告诉胡平。
胡平最近又在家里休息,看到韩霖过来,十分高兴。
“听说这两天食品厂的工地就要开工了,你要是去的话,我也一起去,到时候还是咱们俩一起。”胡平说着露出回忆的表情。
他在家里休息的时间有点长了,家里人一直在催他出去工作,但是那些工作,他实在是没兴趣。
而没兴趣的工作,他一向都是做不长的。
既然知道自己做不下去,他就不去糟蹋他家里人那点人脉了,省的被他折腾没了,到时候落难也没人愿意帮一把。
“你真准备在工地干下去了?”韩霖坐了下来,同胡平寒暄。
胡平百无聊赖地摆摆手,“主要是暂时也不知道想干啥,就当个临时工都试试,说不定哪天就不干了。”
胡平不是对工地感兴趣,他是觉得韩霖这个人值得交,韩霖如今准备去工地,所以他也准备去工地,如果是他自己的话,他肯定也是不愿意的。
“你们夫妻俩这次过来是有事儿?”胡平看看韩霖又看看杨黛,主动询问意图。
毕竟他和韩霖刚刚见过,而且同杨黛也不是很熟悉。
夫妻两个完全没必要因为杨黛回家,而又专门过来一趟。
韩霖说:“这次过来也是想
问问你,首都那边有个招工机会,你有没有兴趣?”
“什么工作?说来听听。”胡平来了兴趣,连身体都坐直了几分,头也向韩霖的方向靠近。
“首都那边的客机准备招收新的空乘,男女各要18人,你要是有兴趣的话,可以先打电话把名报上。”韩霖简单说了一下情况。
之前航空部门的空乘人员基本上都是文工团或者是百货大楼出来的,一些形象气质比较好的成员。
经过杨黛的礼仪培训之后,这些人的气质变得更好,空乘这边也终于找准了风格,准备招收一批新的人员,一点点扩充空乘队伍,而且这次的人员招收面向全国。
不过虽然是这么说,但是全国的信息传递并没有那么快,所以重点基本还是首都附近的区域。
如今的招工声明还没有发出来,杨黛和韩霖便想着先来问问胡平,毕竟胡平和胡家有意无意帮了他们不少。
如果胡平对这个招工感兴趣的话,杨黛这边可以提前联系领导,将名字记上。
在面试之前也可以提前帮胡平做一下培训。
“这事儿我得想想。”胡平明显对这件事很意动,但这对胡平来说是件大事。
这不是县城的临时工,而是要前往首都,肯定要和家里人商量一下。
“那行,你好好考虑。”韩霖和杨黛也不可能让胡平立即作出决定,总归还有时间,胡平还能好好考虑。
重新回到食品厂上班,对于杨黛而言是一种极为新奇的体验,毕竟她来食品厂坐班的时间似乎是相当于没有。
而杨黛也丝毫不愧对食品厂众人对她的印象,每次都能给食品厂带来惊喜。
杨黛上班打卡的第一天,食品厂又再次炸锅了,杨黛的文章作品又上报纸了,这次上的还是全国性的报纸,每家厂子单位都会统一订购的报纸。
而且报纸上的内容,还和他们食品厂有关,他们食品厂又要出名了!
第81章
报纸的抵达比杨黛还要早几分钟。
报纸这个东西厂子都会订购,但是基本只在办公楼流通,放在领导的办公桌上。
而郑华生自从经过宣传科的人推荐,认识杨黛之后,对待报纸上的文章就更加认真。
试图再次当一回伯乐,在报纸上发现尚未出名的千里马。
因此这个时候的郑华生,不管日常有多忙,来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仍旧是先看报纸。
而且为了不错过千里马,现在食品厂将自己能订到的报纸全都定了,当然放在最上面的仍旧是全国日报。
这是辐射范围最广的报纸,而且从报纸上的内容,郑华生也会简单判断接下来的趋势,顺应潮流适时调整如今食品厂的节奏。
郑华生给自己倒了杯茶,抖了抖报纸开始看。
看报纸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看着看着,郑华生的呼吸开始急促起来。
猛然间从椅子上站起来,激动得双脚离地,站都站不稳。
身后的椅子因为他的剧烈运动,同桌子发生撞击,发出巨大的声响。
听到动静的秘书推门进来,正好看到自家领导激动到稍显狼狈的模样,当即就要关门离开。
郑华生及时叫住了秘书,“你把这个报纸贴到咱们厂里的宣传栏去,让大家都看看。”
韩霖上班直接去食品厂新划分出来的家属区,杨黛则直接从食品厂的大门进去。
走到宣传栏的时候,发现众人都围在宣传栏之前,正在议论纷纷。
杨黛停了一下脚步,又判断了一下眼前的人群,最终还是决定先去办公楼找郑华生。
但还没来得及离开,就已经被眼尖的人发现了。
“杨黛同志来了,杨黛同志来了。”人群中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杨黛瞬间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
“杨黛同志太厉害了,你的文章又上报纸了。”有人指着宣传栏新贴上的报纸,脸上的表情与有荣焉。
虽然上报纸的文章不是他写的,但是文章里提到了他们食品厂,他又是食品厂的一员,说出去同样光荣骄傲。
杨黛这才将视线落到报纸上,说实话她也有些惊讶,她没想到这篇文章能够被刊登出来。
杨黛离开首都的时候,一共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关于空乘方面的宣传,另外一篇则是依靠食品厂和航空基地的合作为基础,说这种合作是一种创新精神,让两个单位都能有更好的发展。
第一篇是先写出来的,投给了日报,但是最终日报的编辑并没有通过这篇文章,杨黛转而重新投到了首都本地的报纸上,倒是成功刊登。
临走的时候,除了航空基地给她的基本工资,还以为这篇文章,额外给了她一笔奖励。
因为第一篇文章被拒绝,杨黛也顺带了解日报审稿的严格,第二次投稿的时候并没有报太大希望被通过,没想到竟然这么快就刊登了。
“不愧是你,不愧是你。”到了办公室里,郑华生一直在对着杨黛感叹,他完全不知道杨黛写了文章,这篇文章完全就是意外之喜。
而且他们食品厂直接上了全国的日报,那么接下来省市的报社肯定也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也会趁机采访他们食品厂。
短短十几分钟的时间,郑华生已经开始让宣传科的人准备自己的采访稿了,原本这件事情交给杨黛来说最合适。
毕竟食品厂里的人,提起写文章,谁也比得过杨黛呢,但想了想还是不太合适,所以这活儿还是交到了宣传科手里。
除了准备接下来的采访稿,郑华生还通知了销售科,让销售科务必一直留着人守在电话跟前,如果有单位打电话,一定要第一时间接到。
如今整个食品厂都因为报纸上的文章,全面运动起来,时刻准备着战斗。
看着食品厂在自己手里越来越好,郑华生激动无比。
“杨黛同志,从今天起,你就是咱们食品厂的正式员工了,一会儿我让秘书重新带你去人事科办理职工关系。”
“还有之前糕点方子的收益,我也会让财务科这边帮你结一笔钱。”郑华生越说越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