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就不能是爹娘心情好?”韩霖捉住杨黛胡乱作怪的手,拿到嘴边轻吻。
“不止像心情好。”杨黛任由韩霖捉着,但还在想韩母这两天的态度。
分家后,韩母虽然依旧会时不时来这边,担心夫妻两个刚刚分家过得不好,可是这会儿的态度比刚刚分家的时候还要热络,而且每次看向她或者韩霖的时候,总有一种欲言又止的感觉。
杨黛看得分明,但她只当自己不知道。
只要对方没有明说,她绝对不会多问。
两人晃晃悠
悠去吃饭,家里人都已经全了,正热闹围在一起,看到两人进来,表情更加热络。
“你大嫂二嫂也都怀孕了。”韩母喜不自禁,还不等杨黛和韩霖在板凳上坐定,就迫不及待宣布这个好消息。
韩霖没什么表情,倒是杨黛看了看两位嫂子。
“这可是好事儿,家里要添丁进口了。”
“是是是,好事儿都是扎堆来的,是咱们家的福分。”韩母将话头接了过去,只是目光却忍不住在杨黛身上略过,只不过又很快移开。
大嫂孙巧云和二嫂黄凤霞坐在那里,虽然都没说话,但是脸上的光彩骗不了人,两人此时都松了一口气。
尤其是二嫂黄凤霞更加明显。
不管怎么说,孙巧云还有一份妇联的工作,哪怕是临时工,也可以说是听从单位安排——晚婚晚育,优生优育。
但是黄凤霞没有工作,没有娘家撑腰,虽然婆婆没有明确催过她,丈夫对她也不错,但是心里压力依旧很大,担心日后的自己,无处可去,如今有了这个孩子,日后的生活也算是有指望了。
杨黛坐在两个嫂子和韩丹跟前,小声询问三人的感受,毕竟家里一口气出了三个孕妇,这可不常见。
所有人都喜气洋洋的。
只不过杨黛的视线再次落到了韩母身上,三个人同时怀孕,生产日子肯定也接近,两个儿媳,一个女儿,也不知道到时候生产坐月子的时候,韩母要怎么安排。
只不过这些事情还太远了,只在杨黛脑海中一闪而过,眼里含笑同大家说起孩子的事情。
倒是韩母有些忍不住,“韩霖,你和你媳妇这几天各处走动想必也累了,不如趁着明天没事儿,去牛棚那里找石大夫看看?”
“这不是要去首都了吗?总得有个好身体才行。”韩母嘴上虽然是关心杨黛的身体,但是眼神却很明显。
杨黛只是笑着,仿佛完全不知道韩母是什么意思。
“不用那么折腾,牛棚那边的人越来越多,辛辛苦苦排上半天也不一定能见到石大夫。”
“再说我们刚去过关舅舅家里,舅舅给我们两个把过脉,我们身体都好得很。”韩霖说着眉头忍不住皱起。
他觉得韩母这几天可能是高兴过了头,但毕竟他是个晚辈,有些话不能说。
只不过语气中已经有了不悦。
“身体没问题就好,娘也是担心你们夫妻,天天东奔西跑,又觉得自己年轻力壮,不注重身体健康,老了以后要受不了的。”韩丹瞟了一眼韩霖和杨黛,将话头接了过去。
随后又赶紧问道:“杨黛要去首都了?买票了吗?准备什么时候走?”
杨黛只当听不懂各种暗示,只管接上韩丹的问题,自己是明晚的火车,航空部门的领导大方,说了路费全包,还额外申请了卧铺。
卧铺车厢人少,这次坐火车不用那么遭罪,杨黛还是很高兴的。
只是杨黛没想到,韩母会如此直接。
知道杨黛马上要走后,韩母立即将目光转向韩霖。
“等杨黛走了,家里只有你自己,一个人住着难免冷清,不如搬回来和大家住一起?”
韩丹闭了闭眼睛,不愿意承认这个迫不及待的人,是自己的母亲。
杨黛和韩霖对视一眼,一时间两人谁都没说话。
第69章
“时间不早了,今天大家都累了,咱们就早点吃完早点休息。”在家中一向沉默的韩父突然开口,视线落在韩母身上。
韩母动动嘴皮子,眼神却还停留在韩霖身上,希望韩霖给出自己答复。
但韩父似乎已经不耐烦了,他起身推了推韩母,“快去吧,总不能因为老三做饭好吃,就天天让老三做饭。”
杨黛垂眸,只当什么都不知道,低头看着自己衣袖上的针脚,仿佛能看出一朵花来。
“我来做饭。”韩霖依旧笑着,仿佛方才的蹙眉和不耐烦毫不存在。
“不用,不用,我们去就行了,人多,做饭也不费什么功夫。”大嫂孙巧云意识到气氛不对,悄悄碰了碰黄凤霞的胳膊。
婆婆明显是有话想要对韩霖说,但是公公不想让婆婆说出来,这个时候她们做儿媳妇的,继续留在这里就不太合适了。
孙巧云拉着黄凤霞的胳膊想往外走,视线略过自己的丈夫韩敬,有新想要喊上韩敬一起上厨房做饭。
以前这种让丈夫进厨房帮自己一起做饭的活儿,她肯定是不会做的。
但是现在这不是不同了吗?她还怀着韩敬的孩子呢,韩敬当然要更照顾她。
但是还不等孙巧云开口,韩父的声音便继续道:“老大老二老三,你们三个跟我进来一趟,我有话跟你们说。”
韩父说完率先回了自己房间,坐在炕沿上等着三个儿子进来。
韩母脸上露出不赞同的表情,但看看儿子,又看看儿媳,最后又看看闺女,什么话都没说,带着几个人去了厨房。
不过即便是到了厨房,她也依旧是心神不安的。
“我去看看你爹他们在说什么。”韩母将围裙放在一旁,心神不宁离开。
厨房里只剩下四个人,而除了杨黛之外,其余三个都是孕妇。
杨黛站在厨房,左看右看,还是选择了择菜,多多少少总是要干活的。
四个人干脆围城一个圈,一边说话一边干活儿。
大家眼神飞舞,孙巧云和黄凤霞好奇公公把三个儿子叫到房间里到底是想说什么。
韩丹则更好奇杨黛这个人。
杨黛的名声和韩霖其实差不多,都属于闻名大队的人。
但是韩霖到底是个男同志,虽然好吃懒做的名声传的响亮,但是家里也确实都能干,还是有媒人上门打听情况的,只不过韩霖不愿意。
曾经韩丹还想过,实在不行在公社给韩霖找个厉害的岳家,到时候韩霖去当上门女婿,岳家总会管住韩霖的,就算管不住,以后韩霖也不至于等爹娘走了之后,把自己饿死。
不过这种想法还没来得及告诉韩父韩母,就先被陈永年否决了。
再后来韩霖碰上了杨黛,两人似乎就那么顺理成章结婚,韩丹知道杨黛的名声,也曾经担忧过,这样的两个人凑到一起,以后的日子应该怎么办。
但是婚后两个人似乎是相互影响,脱胎换骨,越过越好,这是韩丹没有想到的。
因此韩丹对杨黛的态度很亲热,如果不是两人结婚,韩霖说不定还是之前那副样子,那样的韩霖,说实话,韩丹也很有压力。
况且韩丹知道韩母想要做什么,韩霖那边的情况不明,韩丹就想着先从杨黛口中打听一下。
说实话,韩丹也觉得韩母有点异想天开。
都已经分家了,为什么还要反悔?这种事情没几个人愿意的。
韩丹将这些道理掰开揉碎了同韩母讲,但是韩母听不进去,并且对着韩丹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
韩丹是被韩母捡回家的,自小就对韩母感情深厚,看韩母在自己面前哭得这么后悔和凄惨。
韩丹明知道这不是一件正确的事情,也知道韩父反对这件事,但她还是站到了母亲这边。
而后安慰自己,万一呢,万一夫妻两个愿意呢。
况且搬回来,一家子吃住都在一起,反而让夫妻两个省事儿了,家里有人照顾,没有后顾之忧。
韩丹想着这些理由,似乎都要将自己说服了,况且杨黛去首都,对他们来说确实是个机会。
让韩霖回家住一个月,有人照顾,等韩霖习惯这种生活后,哪怕杨黛从首都回来后,估计也还是会继续住在家里,到时候韩母的目的就达成了。
韩丹觉得自己问得拐弯抹角,但其实在杨黛耳朵里,这跟直接挑明没有多大区别。
如果说起初韩母的话,还只是让杨黛有些疑惑,这会儿韩丹的话,已经让她确定下来。
她有些想笑,但是忍住了。
她相信这种事
情,韩霖也不会脑子发抽,所以她完全没必要表明自己的态度,一切只说听韩霖的。
至于韩母想要接下来一个月韩霖回家住?这是韩霖的事情,她即便和韩霖夫妻一体,也不可能替韩霖做决定。
毕竟韩霖的腿又不长在她身上。
“要不然咱们晚上再添一道丝瓜汤?少放点盐,喝起来滋味也不错的。”孙巧云的视线在韩丹和杨黛身上扫过,声音突然大了起来。
“不止像心情好。”杨黛任由韩霖捉着,但还在想韩母这两天的态度。
分家后,韩母虽然依旧会时不时来这边,担心夫妻两个刚刚分家过得不好,可是这会儿的态度比刚刚分家的时候还要热络,而且每次看向她或者韩霖的时候,总有一种欲言又止的感觉。
杨黛看得分明,但她只当自己不知道。
只要对方没有明说,她绝对不会多问。
两人晃晃悠
悠去吃饭,家里人都已经全了,正热闹围在一起,看到两人进来,表情更加热络。
“你大嫂二嫂也都怀孕了。”韩母喜不自禁,还不等杨黛和韩霖在板凳上坐定,就迫不及待宣布这个好消息。
韩霖没什么表情,倒是杨黛看了看两位嫂子。
“这可是好事儿,家里要添丁进口了。”
“是是是,好事儿都是扎堆来的,是咱们家的福分。”韩母将话头接了过去,只是目光却忍不住在杨黛身上略过,只不过又很快移开。
大嫂孙巧云和二嫂黄凤霞坐在那里,虽然都没说话,但是脸上的光彩骗不了人,两人此时都松了一口气。
尤其是二嫂黄凤霞更加明显。
不管怎么说,孙巧云还有一份妇联的工作,哪怕是临时工,也可以说是听从单位安排——晚婚晚育,优生优育。
但是黄凤霞没有工作,没有娘家撑腰,虽然婆婆没有明确催过她,丈夫对她也不错,但是心里压力依旧很大,担心日后的自己,无处可去,如今有了这个孩子,日后的生活也算是有指望了。
杨黛坐在两个嫂子和韩丹跟前,小声询问三人的感受,毕竟家里一口气出了三个孕妇,这可不常见。
所有人都喜气洋洋的。
只不过杨黛的视线再次落到了韩母身上,三个人同时怀孕,生产日子肯定也接近,两个儿媳,一个女儿,也不知道到时候生产坐月子的时候,韩母要怎么安排。
只不过这些事情还太远了,只在杨黛脑海中一闪而过,眼里含笑同大家说起孩子的事情。
倒是韩母有些忍不住,“韩霖,你和你媳妇这几天各处走动想必也累了,不如趁着明天没事儿,去牛棚那里找石大夫看看?”
“这不是要去首都了吗?总得有个好身体才行。”韩母嘴上虽然是关心杨黛的身体,但是眼神却很明显。
杨黛只是笑着,仿佛完全不知道韩母是什么意思。
“不用那么折腾,牛棚那边的人越来越多,辛辛苦苦排上半天也不一定能见到石大夫。”
“再说我们刚去过关舅舅家里,舅舅给我们两个把过脉,我们身体都好得很。”韩霖说着眉头忍不住皱起。
他觉得韩母这几天可能是高兴过了头,但毕竟他是个晚辈,有些话不能说。
只不过语气中已经有了不悦。
“身体没问题就好,娘也是担心你们夫妻,天天东奔西跑,又觉得自己年轻力壮,不注重身体健康,老了以后要受不了的。”韩丹瞟了一眼韩霖和杨黛,将话头接了过去。
随后又赶紧问道:“杨黛要去首都了?买票了吗?准备什么时候走?”
杨黛只当听不懂各种暗示,只管接上韩丹的问题,自己是明晚的火车,航空部门的领导大方,说了路费全包,还额外申请了卧铺。
卧铺车厢人少,这次坐火车不用那么遭罪,杨黛还是很高兴的。
只是杨黛没想到,韩母会如此直接。
知道杨黛马上要走后,韩母立即将目光转向韩霖。
“等杨黛走了,家里只有你自己,一个人住着难免冷清,不如搬回来和大家住一起?”
韩丹闭了闭眼睛,不愿意承认这个迫不及待的人,是自己的母亲。
杨黛和韩霖对视一眼,一时间两人谁都没说话。
第69章
“时间不早了,今天大家都累了,咱们就早点吃完早点休息。”在家中一向沉默的韩父突然开口,视线落在韩母身上。
韩母动动嘴皮子,眼神却还停留在韩霖身上,希望韩霖给出自己答复。
但韩父似乎已经不耐烦了,他起身推了推韩母,“快去吧,总不能因为老三做饭好吃,就天天让老三做饭。”
杨黛垂眸,只当什么都不知道,低头看着自己衣袖上的针脚,仿佛能看出一朵花来。
“我来做饭。”韩霖依旧笑着,仿佛方才的蹙眉和不耐烦毫不存在。
“不用,不用,我们去就行了,人多,做饭也不费什么功夫。”大嫂孙巧云意识到气氛不对,悄悄碰了碰黄凤霞的胳膊。
婆婆明显是有话想要对韩霖说,但是公公不想让婆婆说出来,这个时候她们做儿媳妇的,继续留在这里就不太合适了。
孙巧云拉着黄凤霞的胳膊想往外走,视线略过自己的丈夫韩敬,有新想要喊上韩敬一起上厨房做饭。
以前这种让丈夫进厨房帮自己一起做饭的活儿,她肯定是不会做的。
但是现在这不是不同了吗?她还怀着韩敬的孩子呢,韩敬当然要更照顾她。
但是还不等孙巧云开口,韩父的声音便继续道:“老大老二老三,你们三个跟我进来一趟,我有话跟你们说。”
韩父说完率先回了自己房间,坐在炕沿上等着三个儿子进来。
韩母脸上露出不赞同的表情,但看看儿子,又看看儿媳,最后又看看闺女,什么话都没说,带着几个人去了厨房。
不过即便是到了厨房,她也依旧是心神不安的。
“我去看看你爹他们在说什么。”韩母将围裙放在一旁,心神不宁离开。
厨房里只剩下四个人,而除了杨黛之外,其余三个都是孕妇。
杨黛站在厨房,左看右看,还是选择了择菜,多多少少总是要干活的。
四个人干脆围城一个圈,一边说话一边干活儿。
大家眼神飞舞,孙巧云和黄凤霞好奇公公把三个儿子叫到房间里到底是想说什么。
韩丹则更好奇杨黛这个人。
杨黛的名声和韩霖其实差不多,都属于闻名大队的人。
但是韩霖到底是个男同志,虽然好吃懒做的名声传的响亮,但是家里也确实都能干,还是有媒人上门打听情况的,只不过韩霖不愿意。
曾经韩丹还想过,实在不行在公社给韩霖找个厉害的岳家,到时候韩霖去当上门女婿,岳家总会管住韩霖的,就算管不住,以后韩霖也不至于等爹娘走了之后,把自己饿死。
不过这种想法还没来得及告诉韩父韩母,就先被陈永年否决了。
再后来韩霖碰上了杨黛,两人似乎就那么顺理成章结婚,韩丹知道杨黛的名声,也曾经担忧过,这样的两个人凑到一起,以后的日子应该怎么办。
但是婚后两个人似乎是相互影响,脱胎换骨,越过越好,这是韩丹没有想到的。
因此韩丹对杨黛的态度很亲热,如果不是两人结婚,韩霖说不定还是之前那副样子,那样的韩霖,说实话,韩丹也很有压力。
况且韩丹知道韩母想要做什么,韩霖那边的情况不明,韩丹就想着先从杨黛口中打听一下。
说实话,韩丹也觉得韩母有点异想天开。
都已经分家了,为什么还要反悔?这种事情没几个人愿意的。
韩丹将这些道理掰开揉碎了同韩母讲,但是韩母听不进去,并且对着韩丹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
韩丹是被韩母捡回家的,自小就对韩母感情深厚,看韩母在自己面前哭得这么后悔和凄惨。
韩丹明知道这不是一件正确的事情,也知道韩父反对这件事,但她还是站到了母亲这边。
而后安慰自己,万一呢,万一夫妻两个愿意呢。
况且搬回来,一家子吃住都在一起,反而让夫妻两个省事儿了,家里有人照顾,没有后顾之忧。
韩丹想着这些理由,似乎都要将自己说服了,况且杨黛去首都,对他们来说确实是个机会。
让韩霖回家住一个月,有人照顾,等韩霖习惯这种生活后,哪怕杨黛从首都回来后,估计也还是会继续住在家里,到时候韩母的目的就达成了。
韩丹觉得自己问得拐弯抹角,但其实在杨黛耳朵里,这跟直接挑明没有多大区别。
如果说起初韩母的话,还只是让杨黛有些疑惑,这会儿韩丹的话,已经让她确定下来。
她有些想笑,但是忍住了。
她相信这种事
情,韩霖也不会脑子发抽,所以她完全没必要表明自己的态度,一切只说听韩霖的。
至于韩母想要接下来一个月韩霖回家住?这是韩霖的事情,她即便和韩霖夫妻一体,也不可能替韩霖做决定。
毕竟韩霖的腿又不长在她身上。
“要不然咱们晚上再添一道丝瓜汤?少放点盐,喝起来滋味也不错的。”孙巧云的视线在韩丹和杨黛身上扫过,声音突然大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