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石尘归喝酒之后,意识不清,随意抱怨了两句现在的情况,正巧被邻居的红小兵听见,再加上家里还收藏了那么多“敏感”物品。
  前一天晚上喝醉了胡言乱语,第二天一早酒还没醒透,就被人绑起来游街了,游街了一个月,最后被判定下牛棚改造。
  石尘归出手救人,在大队引起了轰动,当然影响最大的,还是赤脚大夫本人。
  黄庄大队的赤脚大夫是半路出家的,自己也清楚自己医术不好,平常常见的头疼脑热,他还敢根据自己学过的知识和经验拿药,但其余的病症,基本上就是束手无策,也不敢轻易给人治病,大队的人也知道他的情况,并不是很相信这位赤脚大夫。
  赤脚大夫也是有进取心的,他也想在医术上精进,每次县城有医学培训,这位赤脚大夫一定是最积极的,平常没事儿的时候,也会经常找附近几个大队的大夫学习。
  但到底是太零散了,不够系统。
  况且有时候人和人说得还不一样,他有种越学越混乱的感觉,更不敢给人治病。
  但是如今不同了,石尘归这人一看就是高人,只是平日里低调不出手,一出手就是一鸣惊人。
  赤脚大夫准备了一份厚重的拜师礼,还和大队长通了气儿,准备拜石尘归为师。
  结果石尘归认死理儿,不肯收这个徒弟,还将带过去的东西全都送了回去。
  黄阿奶那边也是三天一小谢,五天一大谢,还琢磨着搞个认干亲的仪式,想让石尘归给黄祖成当干爷爷。
  其实按照习俗,当干爹才是常理。
  但石尘归的年纪看起来都和黄阿奶差不多大了,要是真认了当干爹,这不是占人家石尘归便宜嘛。
  黄阿奶在家里搞得认干亲仪式,声势浩大,结果石尘归不认,并且对黄阿奶一家也没什么好脸,黄阿奶一家不管说什么,石尘归都没有个好脸。
  不知不觉间,大队又有了石尘归的流言,说他看不起人,恃才傲物,不想和乡下人打交道,看不起他们这些泥腿子。
  这些流言蜚语直接说到了石尘归脸上,但石尘归听到后,也面不改色,似乎完全不知道主人公是自己一般。
  黄阿奶听到有人说这些话,总要跳出来和人吵一架,心中琢磨着怎么感谢石尘归,最后从小学校长那里讨了个主意。
  石尘归救的是黄祖成,当然是黄祖成亲自登门道谢,带上一些略表自己心意的东西,才能真正表达自己的感谢。
  石尘归既然当时愿意插手,将黄祖成从鬼门关救回来,那么黄祖成的谢意,估计也不会拒绝。
  还真叫小学校长说对了,黄祖成带着自己编好的背篓当成谢礼,登门道谢,石尘归这次不仅没再甩脸色,还将礼物留了下来。
  石尘归在黄庄大队的名声再次变了,从看不起乡下人,到两袖清风。
  大人们更愿意让孩子们接触牛棚里的人。
  牛棚里除了石尘
  归,还有好几个人呢,石尘归平常看着不声不响,都能是个神医,其余几个,说不定也有什么绝技,还没使出来呢。
  万一接触多了,看自己家孩子顺眼,愿意把绝技交给自家孩子,那自家孩子以后说不定也能山鸡变凤凰呢。
  孩子的行动,刺激到了赤脚大夫。
  他也不再一次次提着礼物找石尘归,而是直接把自己这些年积累下来疑惑全都写在一个本子上,只要有机会就去找石尘归。
  开口就是耍无赖一样问问题,问一遍石尘归不答,那就问两遍问三遍,十个问题里,石尘归总归能回一个的。
  这也足够赤脚大夫学了。
  “听说这段时间赤脚大夫已经开始自顾自喊石尘归老师了。”别管石尘归认不认这个徒弟,但赤脚大夫自己认定了这个老师。
  故事讲完,药膏也上好了,听了故事的杨黛注意力也被转移,没再折腾,老老实实上了药,开始补觉。
  韩霖摸了摸自己额头上的冷汗,这药上的,也不知道是在为难杨黛,还是在为难他自己。
  看杨黛睡熟,韩霖将房间里的灯关上了。
  想了想,还是换衣服出门,向牛棚的方向走去。
  他总归是要多了解几分,才能真正放心。
  第62章
  为了早去早回,韩霖专门骑上自行车,闷头向牛棚那边赶路。
  自从石尘归出手救人之后,大家对牛棚里的这几个人,态度都十分热络亲切。
  大队长还专门来了牛棚一趟。
  牛棚的生活条件不好,这是大家公认的事情。
  在石尘归展露自己的医术之前,大家虽然已经开始转变对牛棚这些人的态度,但还是有些根深蒂固的想法在的。
  在大部分心里,牛棚这些人,重要程度还不如大队的黄牛。
  因此这些人虽然和牛同住在牛棚里,但是人和牛的待遇条件却全然不同。
  但大家都觉得这是正常的,毕竟别的大队那些人的住宿条件,可能还比不上黄庄大队这里。
  而大队长在看到牛棚这些人身上有价值之后,也立刻改变了态度。
  “天逐渐转冷,要是冬天还住在牛棚里,怕是大家会受不了,正好小学那边还有两间空房,不如大家搬过去住?”大队长对待牛棚这些人态度很客气,这个方法也是他和小学校长商量好的。
  大家都看到了牛棚里这些人的用处,再加上县里的领导人更换,和牛棚这些人有着同样的背景,大队长愿意结善缘,给这些人一个面子。
  当然还有一点最重要的是,因为胡平一直积极主动来黄庄大队这边,大队长和胡家人的关系也比以前熟络多了。
  胡家在县城根深蒂固,也是这位新上任领导的支持者,通过胡家,大队长能够更好揣摩县领导的想法。
  虽说现在看起来县领导对同样下放牛棚这些人不闻不问,但从偶尔的举动中,胡家人也能品出来,这位领导是记挂着牛棚那些人的。
  之前县领导没有换人的时候,县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出现游街,又或者时不时有各个大队交到县城的批斗书。
  但是这位新领导上任之后,这件事情突然销声匿迹,游街这种事情已经很久没有发生了,县里不是没人提起过,毕竟多地都有这种风气。
  不过每次被人提起来,都会被这位县领导不声不响挡下来,几次下来大家也都清楚了领导的态度。
  而领导之所以看起来丝毫不关注牛棚这些人,也只是因为根基尚浅,时机未到。
  但这个时候也正是给领导卖好的时候,大队长自然不遗余力。
  可是这种事情也不可能做的太明显。
  如果昨天还睡牛棚,今天就好端端被请到知青点,又或者被安排到和大队的人同住,那么瞎子也能看出来不对劲,黄庄大队瞬间就能成为风口浪尖。
  大队长思来想去,又找了校长讨主意,终于决定安排这些人住在小学。
  小学那边还有两个空房间,只是破旧不堪,没划到学校的范围内,有些胆小的学生都说那两间屋是鬼屋,平常下课绝对不往那个方向去。
  而且小学校长就住在学校里,两边都属于文化人,到时候有什么事情也好沟通。
  万一还有石尘归这种突然发善心的人,说不定还能给学校里的学生上上课。
  毕竟自从黄庄大队的小学开课以来,能够正儿八经考上公社初中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
  之前成绩不好,虽然也丢人,但只有黄庄大队的自己人才知道。
  可是如今情况不同了,黄庄大队的小学联合了周围几个大队的学生,要是到时候还一个公社初中都考不上,黄庄大队在周围几个大队的名声说不定都要变臭了。
  大队长抱着万一的心态,想让牛棚的人住到学校里,到时候再把这些人的工作量减轻一些。
  说不定这些人心情好,就愿意教学生两手。
  但是大队长注定要失落了,刚说起想要几个人换地方的事情,就被几个人异口同声拒绝了。
  “大队长,我们都知道您是好心,也清楚黄庄大队的大家都是好心帮助我们,但是我们自己的身份自己清楚。”
  “我们不能给您和大队添麻烦啊!”
  “再者说了牛棚这地方虽然看着旧,但实际上我们也都住得惯了。”
  “牛是咱们大队多宝贵的财富啊,牛还好好住在这里呢,我们几个自然也能住。”
  “大队长的好意,我们几个心领了,但越是这样,我们越不能给大队长添麻烦。”
  牛棚里的几个人不愧是知识分子,你一言我一语,将话说得十分好听,但表达的意思也十分明显,不会搬家的。
  大队长注定失落而归。
  韩霖骑车来牛棚的时候,正好碰上大队长稍显垂头丧气地往回走。
  “你来找牛棚这几个人有事儿?”大队长和韩霖打了声招呼,态度友好。
  毕竟韩霖刚刚帮了大队里的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