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你们刚才猜的不假,这大裕使臣确实不是我,国书是我伪造的。甚至于连大黎储君的这个身份,我都已经没有了。”
  他的嘴角处挂着一抹说不好的笑容,仇恨和不甘心占据了主场。但是偏偏他的眼神极其清醒,带着孤注一掷的疯狂。
  “李呈修,你也与我打过不少回的交道。我是个什么样的心性,你大概也是清楚的。
  只要你帮我一把让我顺利继承皇位的话,那么我以后绝对不会随意的挑起两国纷争。但是换成段绍轩上位的话,那你们大裕肯定消停不了!”
  “呸,你搁这儿吓唬谁呢?你们老段家的事情跟我老李家有个毛的关系,我凭什么要帮你啊?”
  “就凭他的心头肉,是你们前朝顾氏的公主!”
  想起那个女人,段绍言冷笑了数声。
  “你们大概是不知道,顾潇潇那女人手段可高明了。不仅顺利混成了冥王侧妃,还跟不少男人搞得不清不楚。但是她依旧是段绍轩的心头至宝,已经爱她爱到愿意容忍顾潇潇的那些情郎。
  而且段绍轩脑子有病的厉害,从小就以虐杀奴仆为乐,甚至于他最喜欢手剥人皮,在民间混出了个鬼王的名号。
  就这么个人间恶鬼若是登基为大黎皇帝,你猜他会不会为顾潇潇来攻打你们大裕?
  所以裕皇还有江皇后,愿不愿意助段某人一臂之力虽然只在你们的一念之间,可实际上这也关乎你们自己的利益不是吗?
  大裕立朝没多少年根基本就不稳,正是急于让百姓休养生息的时候。现在,你们当真愿意与大黎开战吗?”
  对方言语之间的蛊惑和恐吓,让江晚的脸色彻底冷了下来。
  “你在威胁我们?”
  “不敢,段绍言是在恳求。求江皇后念在两国百姓属实无辜的份上,莫要让他们卷进战火之中。还望皇后娘娘善心大德!”
  “本宫发不发善心积不积德行,那都是本宫的事情,不劳太子殿下操心。
  还请你能牢牢的记住一件事,我大裕不挑起战火,不是因为不会打更不是因为不敢打,而是因为我们不想打。这两者之间的差别,你懂吗?”
  “懂!江皇后很体恤百姓,知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道理。
  不过江皇后,若是能够把某些不该发生的事情提前扼杀在摇篮里,这未尝不是一种大功德,你说呢?”
  这家伙深谙谈判之道,明明是来求援也叫他说的一片大义凛然,偏偏江晚还不得不同意对方的某些说辞。
  与丈夫对视了一眼之后,她才再次询问,目光清冷通透。
  “那你想让我们怎么做?总不能直接出兵去大黎帮你夺位吧?”
  段绍言忙不迭摇头,这女的想的可真美,当我不知道请神容易送神难的道理呢?
  “自然不是,只需裕皇能够往我大黎修一封国书,表明支持我的立场即可。这样国内那些心思摇摆不定的墙头草们,必定会倾向于我。”
  “这不妥。”
  江晚立刻摇头否决。
  李呈修也冷哼了一声。
  “瞧瞧这上下嘴皮子一吧唧说得多轻巧?还修书一封即可。
  要是被我家里人知道了怎么办?
  哦,我一个大裕的皇帝,吃饱了撑得闲着没事儿干,硬去插手旁人家换不换储君的破事?
  人家不得骂我欠登儿的慌?”
  一听话音李蠢狗明显的就是不想管,段绍言瞬间便些急了。
  “此乃双方互利互赢之时,何必在意旁人言语中一时之是非?”
  “呵,你肯定是不在意了,反正骂的又不是你。”
  “裕皇此言差矣,我在大黎被骂的难道少了?现在正好我有经验劝你,需知人活一世自身潇洒才是真潇洒,委实是真不必在意流言蜚语。”
  “呵呵呵,你人还怪好的呢,可真他娘的洒脱。但是朕是个好皇帝,绝对不干那种没爪子的事情。
  谢邀,你自己另外想辙去吧!来人,把这身份不明的家伙给我拽出去!
  看在咱俩那兵器多少还有点交情的份上,就当雨没下过你没来过。老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赶紧走!”
  “裕皇…”
  “你叫我大帝都没用,赶紧给我麻溜儿的抬爪走人!”
  眼瞅着李呈修劝说不动,段绍言只好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江晚的身上。
  第436章 君臣商议
  还没等他组织好语言开始发挥三寸不烂之舌呢,倒是看见江晚轻轻拍了拍李呈修的手,先开了口。
  “你先别急,这国与国之间的事情可从来没有小事。也不可能就凭咱们说这么三言两语,便定下章程来。
  不如你先去休息休息洗一洗风尘仆仆,换一身得体的衣衫,咱们稍后再聊如何?”
  “江皇后…”
  “去吧,虽然我们很同情你的遭遇,但是此事需要从长计议,我们总也得有自己的考量不是?所以容后再议吧!”
  段绍言虽然心里有些着急,但是也知道现在是自己有求于人,哪里又真的敢出言逼迫催促?
  只能分外不甘心应下,然后抬手行礼告退,转身随宫人出去先去换一身得体装束再说。
  等他走了以后,李呈修才忍不住的皱着眉头嘟嘟囔囔。
  “媳妇儿你答应他干啥?这种明摆着我们占不到便宜的事情,我为什么要帮他?”
  江晚却轻轻摇了摇头,目光沉静的蹙眉思索。
  “夫君你先别急,容我好生想一想。此人莫名其妙的跑到我大裕来借势,背后所图恐怕不止表面上说的这些。
  不过,这个事情如果操作好了,我们也不是一点利益都捞不着,还是需要先派人查探清楚才行。”
  “…什么事?”
  “国事!”
  江晚抬头吩咐门外随从。
  “李进忠,着人去宣丞相令国公六部尚书和几位王爷速速进宫议事。对了,把鸿胪寺卿再一同召过来。”
  “是,奴才这就去办!”
  大总管干活儿麻溜惯了,他手底下的那些传召小太监们更是腿脚勤快的不行,半个时辰不到,大裕君臣们便齐聚一堂。
  皇帝把自己知道的前因后果这样那样的大概一说,果然朝臣们发出了极为热烈的讨论。
  “启禀皇上启禀皇后,老臣觉得我大裕不可贸然搅和进他国内政。第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这于礼不合, 第二个,咱们凭什么出白工替段绍言助力?”
  吏部尚书赵大人是个急性子,直接跳出来第一个反对。本来说的也就是,自己家手里千头万绪的杂事都还没处理好呢,去管旁人家锅底有没有灰干什么?
  “赵大人这说法,老臣不赞同。”
  千古贤臣柳尚书,皱着眉头站了出来。
  “什么叫名不正言不顺?只要段绍言他能成功登位,那我们这就是于礼很合!
  毕竟他是确确实实的中宫嫡出又是嫡长,不论搁哪条道上的说法,他也该是板上钉钉的继任之人。也就是大黎那老皇帝年纪大了,行事真是越来越不讲究。
  不过话说回来,这大黎储君被废之事,我大裕这边怎么没有收到丝毫消息呢?敢问诸位同僚,你们可有谁听到过什么风声?这个事儿是真的吗?”
  站在前面的几个人都摇摇头,表示自己未曾听闻过。
  此时鸿胪寺卿站了出来。
  “启禀皇上启禀皇后,微臣有几句话想说。很多年前,微臣曾经出使过大黎。其实他们那边的风俗国情,跟咱们这里有些不大一样。
  大黎人,并没有那么在乎嫡庶正统,他们更讲究的是凭手段说话,谁能抢到就是谁的。而且这位昔日的大黎太子,恐怕并没有说实话,或者说他没有说太多的实话。”
  “怎么说?还请肖爱卿说明白一些,省的我们都一头雾水的。知己知彼,方才好定下一步应对之策。”
  江晚示意鸿胪寺卿畅所欲言,果然就看见这小老头儿,双眼噌亮的昂首挺胸激情发言。
  嘿,就说跟在皇后手底下才能混出头吧?瞧瞧,老肖我终于也有英雄用武之地了!
  “皇后娘娘您有所不知,大黎国的皇室宗亲其实力量极大,因为他们手中基本上都握着实权。
  他们非常讲究血统制度,基本上皇室中人都是互相联姻,才会牢牢掌住权利在段氏手中,以保证皇权的稳固。
  如果段绍言真的如他所说那样,在大黎国已经没有丝毫助力了,那他根本也没可能成功溜达到咱们这里来。
  所以,他的话里有瑕疵。
  其一,大黎储君被废这种大事情,怎么可能没有丝毫风声传出来?
  其二,段绍言前来借势,如果其所言不实的话,他是不是又在里面挖了什么坑等着我们?
  所以微臣也赞同吏部尚书所言,如果弄不清楚里面的事情,那我大裕确实没有必要卷入他国纷争。”
  江晚善听谏言,所以微微点头。
  “鸿胪寺卿所言有理。本宫亦觉得当务之急是先派人秘密潜入大黎探查真相。不知诸卿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