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许传胪确实很是不错!”
  “那可不?都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他也就比我差那么一丁点吧。这全都是太傅他教的好哇!所以大哥,秦大人当丞相这事儿一点毛病都没有。你听我的,准没错!”
  皇帝的话可信度不高,安王沉默的把目光转向皇后。
  “皇后娘娘觉得呢?”
  “我们觉得没什么用,是不是还得征求一下秦大人的意见?”
  皇后操心的很在理,所以大半个时辰之后,一身正气的秦大人被唤到了御前来。
  听着这群李家人把事情这样那样一说,秦振宁抬眸看了看自己的女儿思虑了几息之后,方才开口回道。
  “此事对于老臣来说,实在是来的有些措手不及。老臣不妨直言,在此之前我从不曾肖想过相位…”
  “不是,你得肖想啊!
  为啥不肖想?!”
  狍子皇帝一听老头儿这想拒绝的话音,立马就急了。
  “秦大人,你听我跟你唠。
  这丞相不是谁想当,想当就能当的!你可是我急头白脸推荐出来的人选,咋也不能落了我这当皇帝的面子啊。
  是吧,太傅?
  肖想肖想啊,真的,你一定要好好肖想肖想!”
  秦振宁被皇帝这急切的样子弄得哭笑不得,只得再次拱手道。
  “皇上莫要着急,有话缓着说便可。
  老臣也并非是不愿为国效力,只是这丞相之位实在责任重大,老臣是怕有负圣恩呐!”
  皇后依旧坐在那儿沉默不语,不知道是在想些什么。
  静王与顺王安安静静的做着一对闲臣,于是只剩下安王在一边接下话茬。他看着自家老四一力推崇秦振宁的急切样子,想想现在确实也找不到什么更合适的人选,所以只能妥协的跟着劝说道。
  “秦大人,本王知晓你这是谨慎稳重惯了,不想再平添重责。
  但是秦大人你也不妨换一面想想,舟大者任重,马骏者远驰。
  难得皇上他如此信任你,本王相信秦大人肯定有不凡过人之处。
  况且如今朝堂局势算不得分明,世家子出仕者会越来越多。而这一众新贵旧臣,恰恰正需您这样清正不阿之人来平衡各方势力。
  还请秦大人三思,思君,思国,思社稷啊!”
  由此可见,李元修确实曾经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储君。不管是大局观还是决断力,他都十分出众。你看看现在确定了路子之后,开口就能劝说的头头是道。
  “大人不必太过勉强。”
  皇后终于出了声。
  “您如今手里管着吏部,又身兼太傅之职,且大皇子日后大概也还需要大人亲力教导。本就已经忙得分身乏术,倒也不必硬逼自己另外揽活计。大人您遵从本心即可,不必为难。”
  正是因为知道大人不贪恋相位,江晚才没有先提吏部尚书的名字。果然,现在倒是弄的大人为难了。
  秦振宁沉思片刻后,又看了看自己的女儿。心中权衡再三,才轻轻的叹息出声。
  “唉,非是老臣想躲懒躲责,实在是这百官之首的位置太过重要。老臣并不是嫌政事缠身,也不是怕自己没有能耐驾驭百官,老臣是担心呐…”
  第423章 秦振宁的回忆
  担心什么也不好直言,看看皇后又看看皇帝那眼巴巴的样子,再想一想自己那万分可爱的大胖外孙子。
  秦振宁最终只能妥协的又叹了口气。
  唉,罢了罢了。
  他抬起双手揖了一礼。
  “启禀皇上皇后安王殿下,老臣也不是不能接任此职,只是有一二为难之处还望皇上你们能体谅体谅。”
  “别说是一二为难了,就是三四为难朕也能帮你摆平!”
  一听太傅愿意站出来扛雷,皇帝立马高兴的拍着胸脯打包票,然后就听见秦大人开口放雷。
  “多谢皇上,请允老臣休沐一个月…”
  “不行!”
  秦振宁早料到皇帝不会轻易放手底下的牛马们离开,所以他不急不缓地继续说道。
  “还请皇上莫急,且听老臣一言…”
  “这怎么能不急呢?这非常急!”
  不等对方说完,皇帝又气急败坏的打断他的话。
  “大人,现在都是什么重要时候,你不知道吗?怎么能说出这种丧心病狂的话呢?
  老天奶诶,休沐一个月?!
  真的,朕连睡着的时候说梦话都不敢许这么大的愿!
  我跟你说不行,肯定不行!撑死了我给你放十天就了不得了,哪儿还敢要一个月…”
  “成交!”
  老奸巨猾的秦大人立刻应承下来,把口吐狂言的皇帝给架在了当场。反应了约摸五息左右,他才一脸后悔的使劲儿拍了把大腿。
  艹,价给高了哇!
  要哭不哭的瞅着嫡亲老师父。
  “我说秦大人,你刚才是不是在漫天要价,就等着我坐地还钱呢?你给我这么个老实人现挖现埋,是不是多少有一点不讲究了?”
  秦振宁抚了一把短须,笑的云淡风轻。
  “皇上您想多了,非是老臣不讲究,实在是真的有家事要处理。
  毕竟老臣的老母亲年纪大了,需要我这当儿子的多多嘘寒问暖。日后我若是忙起来,怕是很难再有空闲陪伴她老人家。
  再者,老臣的身体近日也略有些不适,若不休沐调养一番,恐难以胜任此要职。”
  皇后闻言眉头一皱,眼中闪过担忧。
  “大人何处不适?正好今日太医令在宫中当值,不若宣他过来给大人瞧看瞧看?”
  除了心里有数的皇帝,其他人看着皇后如此关心秦振宁,倒也没有太多的侧目。毕竟皇后娘娘她是一位明君,哦不对,她是一位嗯,贤良的国母,素来很会关怀臣工。
  刚刚才被关怀过的安王觉得没什么毛病,还跟在皇后的话尾处接了几句。
  “秦大人可是太过操劳官员入京述职之事,才会积劳成疾?不然本王带你去找找孙老大人吧,他对于如何调养身体这一方面颇有几分手段。本王吃着他开的药方,如今都觉得好了许多。”
  “多谢皇后关怀,老臣只是略感疲乏,还请娘娘毋须为老臣担忧。”
  被女儿的关心之态给暖热了心窝的秦大人,心满意足的又笑着向安王道谢。
  “老臣也多谢安王殿下的惦记,不过老臣身上的毛病都是一些老毛病了,以前也是吃了孙老大人给开的调养方子,所以问题不大。安心休息几日,便可缓解头疼之症。”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皇帝即使再不甘愿,也不可能让秦大人带病上职不是?只能苦逼的在心里挥着小手绢,放他的嫡亲老师父归家。
  秦振宁出宫后换下官服,捧着一只黄色木匣子登车离府。
  车轮勤快的滚动了一路,然后在半个时辰以后停在了秦家老宅的大门口。
  “老爷,到了。”
  下人恭敬的在车门外禀报,闭眸端坐于车中的秦振宁才缓缓睁开眼睛,推开车门踩着木凳下得车来。
  站在秦家大门口,抬起头眯着眼睛打量门楣上那铁画银钩的字迹。这两个字,还是他爹秦相,当年意气风发之时亲手所提。
  记忆被拉回了很多年前。
  那个时候,他还只是秦相的嫡幼子。
  秦家与许家因为政见相合,且两家的当家人又有当初的同榜之谊在,所以家里的女眷及孩子们也都互相比较熟悉,说一句通家之好也不为过。
  特别是秦家嫡幼子与许家嫡长女,般大般小的一对金童玉女。
  两家大人也曾玩笑过,说一个是陇西小子一个是高阳姑娘,家世相当美貌也势均力敌,若是不出什么岔子合该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良缘才是。
  初初听到大人说的这种玩笑话时,小小男子汉的秦振宁是一千一万个不愿意的。
  就许若瑾那个总是爱欺负自己的坏姑娘,哪个好小子会想娶她啊?
  是大哥偷藏的小人书武打场面不够好看,还是二哥养的鹦鹉学人说话不够逗趣儿?谁会想娶个又爱使坏又爱欺负自己的姑娘回家?
  不娶不娶,我才不娶!
  这个坚定的念头一直伴随了他好多年,特别是每次被那个讨厌的家伙给气到哭的时候,他总是一边生气一边发愿。
  你等着,你看我娶不娶你就完了?
  就这么一个闹一个跳,哭哭笑笑着长大的一对小儿女,后来慢慢他的语气就变了。
  你等着,你看我娶不娶你就完了!
  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就抖了个机灵,发誓要把许若瑾这个爱欺负人的坏姑娘给娶回家来,以后他要把她欺负他的那些给全欺负回来!
  每次都是这么偷偷激励自己的,但是每次当许若瑾瞪着眼睛喊,秦小三儿你赶紧给我过来的时候,他又总是屁颠屁颠的跑过去,把自己塞进人家手里可着劲儿的搓圆揉扁。
  这种欠登儿的口不对心,也曾几次三番把他爹娘给气的哭笑不得。但是自家打小聪慧好看又嘴甜讨喜的嫡幼子哟,怎么能狠下心来不娇宠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