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那天陈挽峥是什么时候走的岳临漳完全不知,为支开奶奶,他跟奶奶一同出门,等回到家,房间收拾的干干净净,床上被子枕头叠得整整齐齐,就连闹钟也回归原位立在床头柜上。
昨夜际遇犹如一场梦,他摸了下自己嘴唇,那里仿佛还留有今早的余温。
第20章
这天后陈挽峥连续好几天不见岳临漳人影,有时很早能听见他的自行车叮叮当当的声音,有时也能看见他的窗口亮起的灯,但他们没再遇到过一次,更没联系过。
不过对陈挽峥来说并没什么太大影响,顶多是少了一个人逗乐子。
二楼走廊阳光很好,光照时间长,古人智慧无穷,走廊通风,适合养花,跟小师叔提起,得到他的一句回复:“随便,只要别把房子拆了,你养花还是养鱼,养鸟还是养鸡,都可。”
陈挽峥跟小店的大爷打听哪里卖绿植花卉,大叔砸巴着嘴里的茶叶沫子:“檐角野蔷薇,墙缝凤仙草,中意哪株,移了去,横竖都是无主的,随便挖。”
还不想当那偷花贼,陈挽峥四下打听,得知他上次下车的附近有一家卖盆栽的,打算寻个好日子去挑一盆,这天起早,打开大门,门口摆着一整排粉色芍药。
他只想种一盆,有人给他送了二十盆。
没当成偷花贼,被另一个偷心贼差点偷了心。
搬完花一身汗,粉色的花朵在阳光中摇曳,从一楼望上去,像是给天井四周镶了花边,像极是绣娘亲手绣给情郎的手帕。
站在天井拍下照片,发到老实人qq:“听说芍药的花语是情有所钟。”
没有等到回复,陈挽峥心情比花美丽,点开微信,发朋友圈:“想恋爱了。”
新的一天,他又化着花旦妆穿着戏服出门唱戏。
这次换了个地儿,跑去溪边唱。
今天唱的《霸王别姬》,溪边洗衣服的大娘大嫂们纷纷停下手里的活儿往他那边看,陈挽峥只当她们是坐在观众席的观众,他走他的台步,唱他的戏词,做他的动作。
一曲毕,溪边洗衣服的人陆续离开,有人在议论:“听说来的是一对龙凤胎姐弟,弟弟长的那叫一个俊俏,姐姐脸上涂的粉太厚,看不清,带妆看是怎么都好看的,不过既然弟弟那么好看想必姐姐也差不到哪里去。”
“现在还有面试人唱戏啊,我们这里都没什么年轻人愿意唱戏了,辛苦不说,也没几个人愿意听戏……”
声音越来越远,陈挽峥坐到溪边的树下沉思,是啊,听戏的人越来越少,唱戏的人也越来越少了,若干年后又有几个人能记得京剧。
想着想着靠着树干迷迷瞪瞪的睡了过去,朦胧中他总感觉有个人在盯着他,向后看又什么都没有,转过头继续睡,厚重的衣服和头冠压的他浑身难受,可他实在太累,累到什么都顾不上。
半睡半醒中他感觉到有一个人走到他面前,帮他挡住强烈的阳光,他想睁眼,奈何眼皮太重,只能任由大脑控制进入深眠。
再次醒来是被一阵嘻嘻哈哈的打闹声唤醒,抬起带着厚重戏妆的眼皮,面前放着一把伞,遮挡住大部分阳光。
刚刚确实有人来过。
站起来身四处望,只看到几个小朋友在溪水里嬉戏。
他撑着伞走过去才发现岸边还坐着个看衣服的小男孩,陈挽峥站在岸边喊:“有人想吃冰淇淋吗?”
“有!”
“有有有,我我我!”
几个小不点争先恐后往岸边跑,其中两个还光着屁股。
陈挽峥认出来还是上次那几个给他带过路的小朋友。
他轻轻掐着最眼熟的那个小朋友脸颊,“老师没跟你们说不能玩水吗?”
“说了,可是现在是放暑假啊,老师又管不着,而且我们不是玩水,我们在抓鱼!”
“老师管不着啊,那我告诉你们父母,玩水不行,抓鱼更不行。”
“漂亮姐姐,我爸爸妈妈都在很远的地方工作,要过年才回,他们也管不着。”
陈挽峥忽略那句“漂亮姐姐”,不是自家孩子,打不能打,骂不能骂,可玩水实在危险,想了想,说:“刚才有人没下水吗?”
一直在岸边看衣服的小男孩弱弱地开口:“我、我没下水,他们让我看着衣服。”
“那好,没下水的待会跟我走,请你吃冰淇淋。”
“漂亮姐姐你不是说我们上来就请我们吃吗?你不能骗小孩儿,我们爸妈和老师都管不着,你也别管我们了。”
远处过来一个男人,男人跑的气喘吁吁,“谁说老师管不着?你们几个给我站好,站一排!”
几个小朋友吓得不敢说话,赶紧穿好裤子站成一排。
男人喘匀气,打量着陈挽峥,向他道谢,“我是他们老师,我刚刚在对面看见了,谢谢你。”
陈挽峥向他点头,没说话,毕竟刚刚才被叫过“漂亮姐姐”,现在一开腔怕吓到这位看起来弱不经风的老师。
趁着老师教训那几个小朋友,他带着刚刚承诺过请吃冰淇淋的小不点离开现场:“小不点儿,这里有卖金鱼的吗?”
“有啊,那边有一家,姐姐……不对, 是哥哥,你要买鱼吗?”
“要啊,带哥哥去。”
穿着戏服领着小不点去到榕树小卖部,再次吸引所有人目光,不同的是现场一片哑然,只有扑扇子的声音和偶尔夹杂在中的老年咳嗽声。
沉默的与老板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冰淇淋,然后跟着小不点去卖金鱼的地方。
路过一户人家,门口几人推推搡搡吵吵嚷嚷的,看情形是有人吵架,刚想径直路过,一个熟悉的人影闯入视线,岳临漳正夹在吵架的两人间,护着身后老人在劝着什么。
陈挽峥停下脚步,大致听懂意思,正在挥着拳头的年轻人向父亲要钱,父亲说没钱,年轻人嫌弃家里穷,大声吼着:“凭什么别人生下来家里就什么都有,我们家要什么没什么,还不是因为你没用,你穷!”
陈挽峥皱眉,实在听不下去,岳临漳适时说出他想说的话:“你这话不对,父母给了你生命,给了你双手,穷不怨父,苦不责妻,怒不及子,你想要的得靠自己争取,而不是怨天尤人。”
“你谁啊?管着着吗?我的家事你废什么话。”
“我只是听不惯你说的话,你可以骂我,但不要骂你父母,等你成为父母的那一天你会为今天所说的话而愧疚,你扪心自问,你又能给你的下一代什么?金钱,权利,还是地位?”
那人讪讪没说话,气焰比刚刚那是降了不知道多少个度,他抹了把脸,“上哪说理去,我那哥儿们,人一生下来就是富二代,拿着家里给的创业资金自己成立公司,走哪都是焦点,我呢,出生就是农民,这辈子也就是农民的命了。”
“农民有什么丢脸的吗?你靠的是你的双手吃饭,没有人看不起你,除了你自己。”
怎么办,对他的好感又多一分。
那把伞被他带了回去,跟戏服一起洗干净挂在后院的晾衣杆上,下午继续处理工作,没有老实人的日子好像是稍微有那么一点枯燥。
瓦片被太阳烤得发烫,岳临漳替一老人修完房顶,踩着竹梯往下爬时,听见瓷缸相撞的叮咚声,老人的孙子抱着玻璃鱼缸仰头看他,几条小金鱼正顶着圆鼓鼓的眼睛吐泡泡。
老人问:“哪来的鱼?”
“别人送的。”孩子把鱼缸举得更高,“是会唱戏的那个漂亮哥哥送的,他给我们所有人都送了鱼,他还说了,只要我们不去玩水不去抓鱼,每个人都能去找他领冰淇淋。”
岳临漳弯腰凑近鱼缸,倒影里的金鱼正用红绸般的尾鳍搅动水面,恍惚间竟与某人戏服上的流苏重叠,那个突然出来在小镇的外来客,给小镇添上的彩色不止一分,给岳临漳的更是接近满分。
傍晚,陈挽峥坐在门口的石墩上托着下巴望着渐落的太阳发呆,已经连续吃了三天小餐馆了,看瞅着裤腰带紧了一圈,得想个办法自己做饭,低油低脂才能保持身材。
给小师叔打过电话,这次大概缘分深,响铃几声后电话接通:“我亲爱的小师叔,你几时回,盼归。”
他还是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说:“时机未到,时机一到马上回,你等不了可以原路返回,好走,不送。”
陈挽峥在梅枫晚面前向来没大没小:“放心,我一定在这里等你,哪怕天荒地老。”
“天荒地老不是这样用的,我的雪片莲有没有帮我照看?”
“对了,我倒是想问,小师叔,你说的雪片莲,是井边那排大蒜吗?”
“那不是大蒜,”梅枫晚无奈道,“也不是大葱,更不是韭菜,那是还没开花的雪片莲,好好照顾,还有事吗?”
“有,我打你电话是想问你家的灶台要怎么用,我要煮饭。”
倒不是他矫情,是真的从来没见过这种灶台,他出生在城里,小时候家里忙几乎没人做饭,跟着爸妈吃食堂,后来一段时间跟随爷爷生活,爷爷用的是烧煤的炉子,再往后用的就是煤气灶了,像这种灶还是头一回见。
昨夜际遇犹如一场梦,他摸了下自己嘴唇,那里仿佛还留有今早的余温。
第20章
这天后陈挽峥连续好几天不见岳临漳人影,有时很早能听见他的自行车叮叮当当的声音,有时也能看见他的窗口亮起的灯,但他们没再遇到过一次,更没联系过。
不过对陈挽峥来说并没什么太大影响,顶多是少了一个人逗乐子。
二楼走廊阳光很好,光照时间长,古人智慧无穷,走廊通风,适合养花,跟小师叔提起,得到他的一句回复:“随便,只要别把房子拆了,你养花还是养鱼,养鸟还是养鸡,都可。”
陈挽峥跟小店的大爷打听哪里卖绿植花卉,大叔砸巴着嘴里的茶叶沫子:“檐角野蔷薇,墙缝凤仙草,中意哪株,移了去,横竖都是无主的,随便挖。”
还不想当那偷花贼,陈挽峥四下打听,得知他上次下车的附近有一家卖盆栽的,打算寻个好日子去挑一盆,这天起早,打开大门,门口摆着一整排粉色芍药。
他只想种一盆,有人给他送了二十盆。
没当成偷花贼,被另一个偷心贼差点偷了心。
搬完花一身汗,粉色的花朵在阳光中摇曳,从一楼望上去,像是给天井四周镶了花边,像极是绣娘亲手绣给情郎的手帕。
站在天井拍下照片,发到老实人qq:“听说芍药的花语是情有所钟。”
没有等到回复,陈挽峥心情比花美丽,点开微信,发朋友圈:“想恋爱了。”
新的一天,他又化着花旦妆穿着戏服出门唱戏。
这次换了个地儿,跑去溪边唱。
今天唱的《霸王别姬》,溪边洗衣服的大娘大嫂们纷纷停下手里的活儿往他那边看,陈挽峥只当她们是坐在观众席的观众,他走他的台步,唱他的戏词,做他的动作。
一曲毕,溪边洗衣服的人陆续离开,有人在议论:“听说来的是一对龙凤胎姐弟,弟弟长的那叫一个俊俏,姐姐脸上涂的粉太厚,看不清,带妆看是怎么都好看的,不过既然弟弟那么好看想必姐姐也差不到哪里去。”
“现在还有面试人唱戏啊,我们这里都没什么年轻人愿意唱戏了,辛苦不说,也没几个人愿意听戏……”
声音越来越远,陈挽峥坐到溪边的树下沉思,是啊,听戏的人越来越少,唱戏的人也越来越少了,若干年后又有几个人能记得京剧。
想着想着靠着树干迷迷瞪瞪的睡了过去,朦胧中他总感觉有个人在盯着他,向后看又什么都没有,转过头继续睡,厚重的衣服和头冠压的他浑身难受,可他实在太累,累到什么都顾不上。
半睡半醒中他感觉到有一个人走到他面前,帮他挡住强烈的阳光,他想睁眼,奈何眼皮太重,只能任由大脑控制进入深眠。
再次醒来是被一阵嘻嘻哈哈的打闹声唤醒,抬起带着厚重戏妆的眼皮,面前放着一把伞,遮挡住大部分阳光。
刚刚确实有人来过。
站起来身四处望,只看到几个小朋友在溪水里嬉戏。
他撑着伞走过去才发现岸边还坐着个看衣服的小男孩,陈挽峥站在岸边喊:“有人想吃冰淇淋吗?”
“有!”
“有有有,我我我!”
几个小不点争先恐后往岸边跑,其中两个还光着屁股。
陈挽峥认出来还是上次那几个给他带过路的小朋友。
他轻轻掐着最眼熟的那个小朋友脸颊,“老师没跟你们说不能玩水吗?”
“说了,可是现在是放暑假啊,老师又管不着,而且我们不是玩水,我们在抓鱼!”
“老师管不着啊,那我告诉你们父母,玩水不行,抓鱼更不行。”
“漂亮姐姐,我爸爸妈妈都在很远的地方工作,要过年才回,他们也管不着。”
陈挽峥忽略那句“漂亮姐姐”,不是自家孩子,打不能打,骂不能骂,可玩水实在危险,想了想,说:“刚才有人没下水吗?”
一直在岸边看衣服的小男孩弱弱地开口:“我、我没下水,他们让我看着衣服。”
“那好,没下水的待会跟我走,请你吃冰淇淋。”
“漂亮姐姐你不是说我们上来就请我们吃吗?你不能骗小孩儿,我们爸妈和老师都管不着,你也别管我们了。”
远处过来一个男人,男人跑的气喘吁吁,“谁说老师管不着?你们几个给我站好,站一排!”
几个小朋友吓得不敢说话,赶紧穿好裤子站成一排。
男人喘匀气,打量着陈挽峥,向他道谢,“我是他们老师,我刚刚在对面看见了,谢谢你。”
陈挽峥向他点头,没说话,毕竟刚刚才被叫过“漂亮姐姐”,现在一开腔怕吓到这位看起来弱不经风的老师。
趁着老师教训那几个小朋友,他带着刚刚承诺过请吃冰淇淋的小不点离开现场:“小不点儿,这里有卖金鱼的吗?”
“有啊,那边有一家,姐姐……不对, 是哥哥,你要买鱼吗?”
“要啊,带哥哥去。”
穿着戏服领着小不点去到榕树小卖部,再次吸引所有人目光,不同的是现场一片哑然,只有扑扇子的声音和偶尔夹杂在中的老年咳嗽声。
沉默的与老板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冰淇淋,然后跟着小不点去卖金鱼的地方。
路过一户人家,门口几人推推搡搡吵吵嚷嚷的,看情形是有人吵架,刚想径直路过,一个熟悉的人影闯入视线,岳临漳正夹在吵架的两人间,护着身后老人在劝着什么。
陈挽峥停下脚步,大致听懂意思,正在挥着拳头的年轻人向父亲要钱,父亲说没钱,年轻人嫌弃家里穷,大声吼着:“凭什么别人生下来家里就什么都有,我们家要什么没什么,还不是因为你没用,你穷!”
陈挽峥皱眉,实在听不下去,岳临漳适时说出他想说的话:“你这话不对,父母给了你生命,给了你双手,穷不怨父,苦不责妻,怒不及子,你想要的得靠自己争取,而不是怨天尤人。”
“你谁啊?管着着吗?我的家事你废什么话。”
“我只是听不惯你说的话,你可以骂我,但不要骂你父母,等你成为父母的那一天你会为今天所说的话而愧疚,你扪心自问,你又能给你的下一代什么?金钱,权利,还是地位?”
那人讪讪没说话,气焰比刚刚那是降了不知道多少个度,他抹了把脸,“上哪说理去,我那哥儿们,人一生下来就是富二代,拿着家里给的创业资金自己成立公司,走哪都是焦点,我呢,出生就是农民,这辈子也就是农民的命了。”
“农民有什么丢脸的吗?你靠的是你的双手吃饭,没有人看不起你,除了你自己。”
怎么办,对他的好感又多一分。
那把伞被他带了回去,跟戏服一起洗干净挂在后院的晾衣杆上,下午继续处理工作,没有老实人的日子好像是稍微有那么一点枯燥。
瓦片被太阳烤得发烫,岳临漳替一老人修完房顶,踩着竹梯往下爬时,听见瓷缸相撞的叮咚声,老人的孙子抱着玻璃鱼缸仰头看他,几条小金鱼正顶着圆鼓鼓的眼睛吐泡泡。
老人问:“哪来的鱼?”
“别人送的。”孩子把鱼缸举得更高,“是会唱戏的那个漂亮哥哥送的,他给我们所有人都送了鱼,他还说了,只要我们不去玩水不去抓鱼,每个人都能去找他领冰淇淋。”
岳临漳弯腰凑近鱼缸,倒影里的金鱼正用红绸般的尾鳍搅动水面,恍惚间竟与某人戏服上的流苏重叠,那个突然出来在小镇的外来客,给小镇添上的彩色不止一分,给岳临漳的更是接近满分。
傍晚,陈挽峥坐在门口的石墩上托着下巴望着渐落的太阳发呆,已经连续吃了三天小餐馆了,看瞅着裤腰带紧了一圈,得想个办法自己做饭,低油低脂才能保持身材。
给小师叔打过电话,这次大概缘分深,响铃几声后电话接通:“我亲爱的小师叔,你几时回,盼归。”
他还是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说:“时机未到,时机一到马上回,你等不了可以原路返回,好走,不送。”
陈挽峥在梅枫晚面前向来没大没小:“放心,我一定在这里等你,哪怕天荒地老。”
“天荒地老不是这样用的,我的雪片莲有没有帮我照看?”
“对了,我倒是想问,小师叔,你说的雪片莲,是井边那排大蒜吗?”
“那不是大蒜,”梅枫晚无奈道,“也不是大葱,更不是韭菜,那是还没开花的雪片莲,好好照顾,还有事吗?”
“有,我打你电话是想问你家的灶台要怎么用,我要煮饭。”
倒不是他矫情,是真的从来没见过这种灶台,他出生在城里,小时候家里忙几乎没人做饭,跟着爸妈吃食堂,后来一段时间跟随爷爷生活,爷爷用的是烧煤的炉子,再往后用的就是煤气灶了,像这种灶还是头一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