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这样啊,可我想洗澡,怎么办呢。”
“明天找人来修水泵,今晚先打水。”
陈挽峥跟着岳临漳来到井边,井旁边的石墩子上放着洗发水、沐浴露、塑料盆等日用品,陈挽峥绕井走一圈,古老的压水井,以前只在课本上见过,一截大铁管,铁管上一个铁手柄,陈挽峥试压上下撬动手柄,还是跟刚才试过的一样,没水出来。
岳临漳走过去,“不是这样,这种压水井需要加水引水。”
“我有矿泉水,我去拿。”
将矿泉水拿给岳临漳,蹲在一旁看他操作,先将矿泉水倒进那些铁管,再上下提动手柄,咕噜咕噜声音中水满满涌上来。
“过来试试?”岳临漳说。
陈挽峥站起身去握撬架手柄,岳临漳的手还没来得及收回,二人手擦过,陈挽峥明显感觉他收手的速度快了几倍。
水缓缓流水,前面一截水不要,待干净的水流出来岳临漳拿来桶接,陈挽峥指着旁边的塑料盆,问他:“你们这里人喜欢用这么大的盆装水吗?”
“不是,”岳临漳说,“那是用来洗澡的盆。”
陈挽峥看着他把桶洗干净继续打水,“我那小师父还真有意思,洗澡盆,沐浴露,洗发水全放院子里,也不怕晒坏。”
岳临漳丝毫没意识到他话里藏着钩子,回他:“镇上的人喜欢在院子里洗澡,就像这样边打水边洗。”
“哦,”陈挽峥放缓声线,凑到岳临漳面前,“那临哥儿也是在院子里洗澡吗?”
“哗——”
刚接到的一桶水被岳临漳不小心打翻,他面不改色地扶起桶接着打水,“我家有浴室。”
陈挽峥目的达到,过去帮忙扶桶,揶揄:“你手抖啊?”
“手滑。”
第二次接满水,陈挽峥起身拎水桶,岳临漳抢先一步拎起桶往屋子里走:“我来吧, 哪个房间?”
这个问题难倒陈挽峥,二楼的房间没有洗手间,他想起以前在一档介绍古建筑的节目看过,旧时的人洗澡都是在屋内,女眷以屏风作挡,木桶坐浴,男丁多在冲凉房或屋外冲洗身体。
“我还真不知道能在哪个房间洗,要不,”陈挽峥故意顿了下,“入乡随俗,我也在院子里冲吧。”
“夜深了,凉,容易感冒,一楼应该有冲凉房。”
果不其然,一楼走廊尽头有一间冲凉房,单纯只作冲凉用的房间,里面没有水龙头,只有大大的木桶,毛巾架等物品,被称之为冲凉房的原因可能是那间房的地板全是缝隙,水会往院子里流。
岳临漳事无巨细,怎么打水,怎么烧水,怎么排水,哪里上洗手间一五一十告诉陈挽峥。
陈挽峥好奇:“你奶奶家格局跟宋宅完全不一样,你是怎么知道这房子格局的?还是说翻墙不是头一回?在这之前越墙私会过?”
岳临漳听着他的玩笑话倒也不恼,“我学建筑,专攻古建筑,往前三百年,千溪镇这类房子构造基本大同小异,基本都遵循着相似的格局,青砖院墙围出四方天地,雕花木栏隔开内外空间,一方天井纳四时风雨,正厅永远端坐在中轴线上,就连一楼的冲凉房都藏在差不多的位置,不过细节处总要因地制宜,毕竟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古建筑修复?”陈挽峥挑了挑眉,“这专业可够冷门的。你该不会还是个学生吧?”
“早毕业了。”岳临漳低头掸了掸袖口并不存在的灰尘,声音里带着几分自嘲,“确实冷门,冷到连我导师都说这是‘文物界的极地科考’。”
算起来,研究生文凭已经在抽屉里躺了整整两年。
“看不出来啊,年轻有为。”
岳临漳不习惯被人夸,轻咳一声:“晚了,我该回去了,明天过来帮你修大门锁。”
“谢了。”
陈挽峥送他出门,严格来说是送他出院墙,在他翻身上墙时故意捏着嗓子喊:“小郎君,常来啊。”
然后,陈挽峥听见墙外重物落地的声音以及匆忙离开的脚步声,他在墙内笑得肆意。
岳临漳急步走好远才放缓脚步。
那个叫陈挽峥的男人,身上带着种危险的吸引力,直觉告诉岳临漳远离这类人。
第6章
洗完澡想起小师叔的嘱托,帮他浇雪片莲。
雪片莲长什么样他都不知道,打着手电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别说雪片莲,连根他能叫得出名字并能称之为“花”的植物都不曾见,倒是离井不远处放着一排花盆,每个盆里种着一棵像大蒜又像韭菜的植物,也不知道是不是那什么雪片莲,照着花盆每盆浇透,这才放心上楼。
全部收拾妥当已是晚上十点,陈挽峥临窗而坐,掏出爷爷留给他的老怀表,怀表中央是一张小小的照片,照片中女子头顶镶珠凤冠,贴片描眼,黛眉如烟,照片可见眉间浅浅的哀怨。
微微叹息,将怀表收起,他托着下巴望着窗外月,也不知道小师叔什么时候回,他还等着跟小师叔学艺。
晒够月光,赚得一身凉意,打着哈欠跳下窗台往床走,又想起那个翻墙的正经人,翻墙他都会脸红,不知道翻窗他会不会就地打个洞钻进去。
早晨,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溜进卧室,床上的人懒洋洋的眯着起,打开手机听了一段《长坂坡》,在字正腔圆、韵味醇厚的戏腔中起床洗漱。
陈挽峥不算专业的,自小的爱好支撑着他走到现在,两年前以一曲《玉堂春》顺利进入长盛京剧剧院,这两年听戏的人越来越少,每次谢幕后,都能在后台听到观众们拉着戏院班主感慨,他们的戏友又走了一位,人到老年,走一位少一位。
今年上半年,戏班迎来寒冬,几乎连工资都发不出,戏班宣布暂停营业,说白了就是让大伙儿自谋生路,待年底行情好,或许重开戏院。
一曲听完,陈挽峥开启今天的练习。
早年爷爷那番话,至今仍烙在他心上:“京剧这门功夫,是拿岁月一寸寸磨出来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能吃苦,能坚持,唱念做打四桩基本功,少一样都成不了角儿。”
今日主练“唱”字诀 这戏曲四功之首,讲究的是“字正腔圆”四个字,先得吊嗓,把喉底那口气从丹田提到百会,像打井水般将音域一寸寸拓宽再练咬字归韵,每个字都得在唇齿间碾过三遍:辨四声阴阳,分尖圆清浊,讲究的是“五音”(喉、舌、齿、牙、唇)与“四呼”(开、齐、撮、合)的功夫。
最后才是润腔,但唱更重要的则是善于运用声乐技巧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感情和精神状态,让每个音都裹着情,像给青瓷上釉,要的是那份水磨的细腻。
小镇醒的早,陈挽峥蹲在井边洗漱,鸟叫声和虫鸣声从墙外传来,洗漱完毕他爬上墙头,那棵黄色的腊肠树比夜晚看起来更灿烂,薄雾蒙蒙,炊烟袅袅,陈挽峥清了清嗓,吐出婉转的声音:“清清冷落在广寒宫,啊,在广寒宫,玉石桥斜倚把栏杆靠……”
岳临漳五点半起床,奶奶昨天说过想吃李记豆浆油条,岳临漳不喜欢跟人挤,早早骑着二叔那辆老古董二八自行车往李记赶。
原本只打算两份,突然的想起昨晚的外来客,顺手给他也带上一份。
晨起风爽,带着早餐慢悠悠往回骑,一路经过都是老房子,没人住的房子无人打理无人保养,木材变形房子跟着倾斜,岳临漳看得直叹气,人就是房子的气,人走它就归于天地。
远远看见黄色树,经过宋宅前门隐隐约约听见一阵缠绵细腻的戏曲声传入耳中,车轮向前转,下一个拐角声音愈发逼近,吐字清晰,运气自然,那悠悠的声音在唱:“鸳鸯来戏水,金色鲤鱼在水面朝……”
岳临漳刹住车抬头看向声源处,那个浑身带着香气的男人此刻正坐在墙头,赤着的脚垂在墙外随着韵律一晃一晃的,阳光照在他的脚上,不偏不倚,刚好够岳临漳看清他脚踝处的一道v字形疤痕,很淡,像花纹。
他穿着昨晚那套白色绸缎睡衣,晨光落在他周身,白色仿佛成为金色,细白的脚在光线中晃动,岳临漳定在原处听着。
突如其来的一阵风灌进他衣服里,衣服被吹的鼓起来,透过光能看到他身体的曲线,脊背挺直,与修长的脖子连成漂亮的流线,岳临漳立在原地,想,他可能遇到狐仙了。
住在山林里的狐仙小公子讨厌跑到人间,机缘巧合被自己遇到,狐仙公子褪掉皮毛幻化人形,坐在墙头练习迷惑人心的法术。
陈挽峥也看到了停在墙外抬头看他的岳临漳,他没有停下来,继续唱:“雁儿并飞腾,闻奴的声音落花荫,这景色撩人欲醉,不觉来到百花亭。”
最后一个尾音还悬在屋檐上,他收回脚,冲下面喊:“诶,你喜欢听京剧吗?”
岳临漳猛然惊醒,这才发觉自己不知何时已屏住了呼吸,“喜欢。”
话脱口而出时才惊觉,这竟是真心话。
“明天找人来修水泵,今晚先打水。”
陈挽峥跟着岳临漳来到井边,井旁边的石墩子上放着洗发水、沐浴露、塑料盆等日用品,陈挽峥绕井走一圈,古老的压水井,以前只在课本上见过,一截大铁管,铁管上一个铁手柄,陈挽峥试压上下撬动手柄,还是跟刚才试过的一样,没水出来。
岳临漳走过去,“不是这样,这种压水井需要加水引水。”
“我有矿泉水,我去拿。”
将矿泉水拿给岳临漳,蹲在一旁看他操作,先将矿泉水倒进那些铁管,再上下提动手柄,咕噜咕噜声音中水满满涌上来。
“过来试试?”岳临漳说。
陈挽峥站起身去握撬架手柄,岳临漳的手还没来得及收回,二人手擦过,陈挽峥明显感觉他收手的速度快了几倍。
水缓缓流水,前面一截水不要,待干净的水流出来岳临漳拿来桶接,陈挽峥指着旁边的塑料盆,问他:“你们这里人喜欢用这么大的盆装水吗?”
“不是,”岳临漳说,“那是用来洗澡的盆。”
陈挽峥看着他把桶洗干净继续打水,“我那小师父还真有意思,洗澡盆,沐浴露,洗发水全放院子里,也不怕晒坏。”
岳临漳丝毫没意识到他话里藏着钩子,回他:“镇上的人喜欢在院子里洗澡,就像这样边打水边洗。”
“哦,”陈挽峥放缓声线,凑到岳临漳面前,“那临哥儿也是在院子里洗澡吗?”
“哗——”
刚接到的一桶水被岳临漳不小心打翻,他面不改色地扶起桶接着打水,“我家有浴室。”
陈挽峥目的达到,过去帮忙扶桶,揶揄:“你手抖啊?”
“手滑。”
第二次接满水,陈挽峥起身拎水桶,岳临漳抢先一步拎起桶往屋子里走:“我来吧, 哪个房间?”
这个问题难倒陈挽峥,二楼的房间没有洗手间,他想起以前在一档介绍古建筑的节目看过,旧时的人洗澡都是在屋内,女眷以屏风作挡,木桶坐浴,男丁多在冲凉房或屋外冲洗身体。
“我还真不知道能在哪个房间洗,要不,”陈挽峥故意顿了下,“入乡随俗,我也在院子里冲吧。”
“夜深了,凉,容易感冒,一楼应该有冲凉房。”
果不其然,一楼走廊尽头有一间冲凉房,单纯只作冲凉用的房间,里面没有水龙头,只有大大的木桶,毛巾架等物品,被称之为冲凉房的原因可能是那间房的地板全是缝隙,水会往院子里流。
岳临漳事无巨细,怎么打水,怎么烧水,怎么排水,哪里上洗手间一五一十告诉陈挽峥。
陈挽峥好奇:“你奶奶家格局跟宋宅完全不一样,你是怎么知道这房子格局的?还是说翻墙不是头一回?在这之前越墙私会过?”
岳临漳听着他的玩笑话倒也不恼,“我学建筑,专攻古建筑,往前三百年,千溪镇这类房子构造基本大同小异,基本都遵循着相似的格局,青砖院墙围出四方天地,雕花木栏隔开内外空间,一方天井纳四时风雨,正厅永远端坐在中轴线上,就连一楼的冲凉房都藏在差不多的位置,不过细节处总要因地制宜,毕竟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古建筑修复?”陈挽峥挑了挑眉,“这专业可够冷门的。你该不会还是个学生吧?”
“早毕业了。”岳临漳低头掸了掸袖口并不存在的灰尘,声音里带着几分自嘲,“确实冷门,冷到连我导师都说这是‘文物界的极地科考’。”
算起来,研究生文凭已经在抽屉里躺了整整两年。
“看不出来啊,年轻有为。”
岳临漳不习惯被人夸,轻咳一声:“晚了,我该回去了,明天过来帮你修大门锁。”
“谢了。”
陈挽峥送他出门,严格来说是送他出院墙,在他翻身上墙时故意捏着嗓子喊:“小郎君,常来啊。”
然后,陈挽峥听见墙外重物落地的声音以及匆忙离开的脚步声,他在墙内笑得肆意。
岳临漳急步走好远才放缓脚步。
那个叫陈挽峥的男人,身上带着种危险的吸引力,直觉告诉岳临漳远离这类人。
第6章
洗完澡想起小师叔的嘱托,帮他浇雪片莲。
雪片莲长什么样他都不知道,打着手电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别说雪片莲,连根他能叫得出名字并能称之为“花”的植物都不曾见,倒是离井不远处放着一排花盆,每个盆里种着一棵像大蒜又像韭菜的植物,也不知道是不是那什么雪片莲,照着花盆每盆浇透,这才放心上楼。
全部收拾妥当已是晚上十点,陈挽峥临窗而坐,掏出爷爷留给他的老怀表,怀表中央是一张小小的照片,照片中女子头顶镶珠凤冠,贴片描眼,黛眉如烟,照片可见眉间浅浅的哀怨。
微微叹息,将怀表收起,他托着下巴望着窗外月,也不知道小师叔什么时候回,他还等着跟小师叔学艺。
晒够月光,赚得一身凉意,打着哈欠跳下窗台往床走,又想起那个翻墙的正经人,翻墙他都会脸红,不知道翻窗他会不会就地打个洞钻进去。
早晨,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溜进卧室,床上的人懒洋洋的眯着起,打开手机听了一段《长坂坡》,在字正腔圆、韵味醇厚的戏腔中起床洗漱。
陈挽峥不算专业的,自小的爱好支撑着他走到现在,两年前以一曲《玉堂春》顺利进入长盛京剧剧院,这两年听戏的人越来越少,每次谢幕后,都能在后台听到观众们拉着戏院班主感慨,他们的戏友又走了一位,人到老年,走一位少一位。
今年上半年,戏班迎来寒冬,几乎连工资都发不出,戏班宣布暂停营业,说白了就是让大伙儿自谋生路,待年底行情好,或许重开戏院。
一曲听完,陈挽峥开启今天的练习。
早年爷爷那番话,至今仍烙在他心上:“京剧这门功夫,是拿岁月一寸寸磨出来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能吃苦,能坚持,唱念做打四桩基本功,少一样都成不了角儿。”
今日主练“唱”字诀 这戏曲四功之首,讲究的是“字正腔圆”四个字,先得吊嗓,把喉底那口气从丹田提到百会,像打井水般将音域一寸寸拓宽再练咬字归韵,每个字都得在唇齿间碾过三遍:辨四声阴阳,分尖圆清浊,讲究的是“五音”(喉、舌、齿、牙、唇)与“四呼”(开、齐、撮、合)的功夫。
最后才是润腔,但唱更重要的则是善于运用声乐技巧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感情和精神状态,让每个音都裹着情,像给青瓷上釉,要的是那份水磨的细腻。
小镇醒的早,陈挽峥蹲在井边洗漱,鸟叫声和虫鸣声从墙外传来,洗漱完毕他爬上墙头,那棵黄色的腊肠树比夜晚看起来更灿烂,薄雾蒙蒙,炊烟袅袅,陈挽峥清了清嗓,吐出婉转的声音:“清清冷落在广寒宫,啊,在广寒宫,玉石桥斜倚把栏杆靠……”
岳临漳五点半起床,奶奶昨天说过想吃李记豆浆油条,岳临漳不喜欢跟人挤,早早骑着二叔那辆老古董二八自行车往李记赶。
原本只打算两份,突然的想起昨晚的外来客,顺手给他也带上一份。
晨起风爽,带着早餐慢悠悠往回骑,一路经过都是老房子,没人住的房子无人打理无人保养,木材变形房子跟着倾斜,岳临漳看得直叹气,人就是房子的气,人走它就归于天地。
远远看见黄色树,经过宋宅前门隐隐约约听见一阵缠绵细腻的戏曲声传入耳中,车轮向前转,下一个拐角声音愈发逼近,吐字清晰,运气自然,那悠悠的声音在唱:“鸳鸯来戏水,金色鲤鱼在水面朝……”
岳临漳刹住车抬头看向声源处,那个浑身带着香气的男人此刻正坐在墙头,赤着的脚垂在墙外随着韵律一晃一晃的,阳光照在他的脚上,不偏不倚,刚好够岳临漳看清他脚踝处的一道v字形疤痕,很淡,像花纹。
他穿着昨晚那套白色绸缎睡衣,晨光落在他周身,白色仿佛成为金色,细白的脚在光线中晃动,岳临漳定在原处听着。
突如其来的一阵风灌进他衣服里,衣服被吹的鼓起来,透过光能看到他身体的曲线,脊背挺直,与修长的脖子连成漂亮的流线,岳临漳立在原地,想,他可能遇到狐仙了。
住在山林里的狐仙小公子讨厌跑到人间,机缘巧合被自己遇到,狐仙公子褪掉皮毛幻化人形,坐在墙头练习迷惑人心的法术。
陈挽峥也看到了停在墙外抬头看他的岳临漳,他没有停下来,继续唱:“雁儿并飞腾,闻奴的声音落花荫,这景色撩人欲醉,不觉来到百花亭。”
最后一个尾音还悬在屋檐上,他收回脚,冲下面喊:“诶,你喜欢听京剧吗?”
岳临漳猛然惊醒,这才发觉自己不知何时已屏住了呼吸,“喜欢。”
话脱口而出时才惊觉,这竟是真心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