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护照和结婚证大小差不多,个人信息那页需要横过来看,他看到自己前些天刚拍的证件照,没有了过长的刘海,整个人的眼神气质,似乎都和以前不同了。
他不自觉笑起来,合上护照,开车回家。
天色全黑的时候,孟朝从电梯上来,到客厅放下挎包。
叔叔阿姨们在厨房忙碌,饭香飘得满屋都是,马上就该吃饭了,书房的门却紧闭着,陆徐行还没有出来。
孟朝抱起蹭着脚踝的七月,来到书房前,尚未敲门,就听见里面传来的脚步声。
这几秒的时间里,他突然心下一动,抱着七月躲在房门侧边。
“吱呀”,门开了,一只脚迈出了房门。
“先生!”
孟朝猛然跳出来,拦在陆徐行面前。
陆徐行先是愣了一下,差点后退半步,却看到少年仰起的脸上狡黠的笑。
心里像是被什么戳中,只觉得眼前的孟朝,可爱到让他想用力揉捏。
他带着笑意抬手,揉了揉孟朝的脸,“朝朝回来啦。”
“嗯。”孟朝声音被先生揉得模糊,“先生,该吃饭啦。”
他没有真的想吓陆徐行。
陆徐行用的力气很小,揉了一会儿就放开手,看孟朝的脸没有红,才放下心来。
他拉着孟朝的手去到餐桌边,将筷子递给少年。
“朝朝,我决定投资那家研究所了。”
“嗯?”孟朝刚吃了一筷子肉,“考察结束了,这么快?”
他以为考察一个研究所,需要一个月起步,毕竟制药不是小事,投资数额也比其他项目都要大。
陆徐行解释道:“我派去的都是相关专业人士,他们觉得可以,我就决定投资了。”
决定得这么快,他也有私心。
除了临时标记这样的小事,他没办法再为孟朝的病情做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只能在钱这方面出出力。
相关的治疗项目,就算亏本他也要投。
孟朝不懂投资,他只相信先生,既然是先生的决定,那就没什么可质疑的。
面对这样全心全意的信任,陆徐行心中说不出的舒坦。
孟朝从口袋中取出护照,“先生,我护照好了,今天下午刚去拿的。”
陆徐行摸着那红色的小本,“还有一个半月,我们就可以出去玩了。”
江大的寒假,一般在一月上旬开始。
一个半月听起来似乎很长,但是和孟朝在一起,这点时间也不算什么。
孟朝点点头,好奇道:“先生,我们第一站去哪里啊?”
他没出过国,想去的地方,就是小时候陆徐行跟他说过的那些,让陆徐行决定更好一点,他更了解那些地方什么时候更适合旅行。
陆徐行倒是犹豫了一会儿,“美国吧。”
他望着孟朝的眼睛,“我还没开始做规划,现在只是设想。第一次和你一起出去的地方,要好好选。”
“选美国是因为研究所在那边,我们可以亲自去看,心里有个底。再者,我在那边生活了五年,想让你看看我看过最多的风景。”
“好啊。”孟朝凑近了陆徐行,“你生活过的地方,我想去。我还想去你的大学看看,美国的大学和国内区别很大么?”
陆徐行忍不住摸了摸孟朝的腰,少年凑近他的时候,他总想和对方更紧密一点。
“国外大学毕业更难一点,学习强度和难度也很大,就算效率很高,每天的学习时间也都在六小时以上。”
孟朝大为震惊,难以想象陆徐行这样的人,都需要学习那么久。
能让先生说出“强度和难度很大”,那该是多恐怖的课业?
“难怪你工作一整天,看起来好像都不是很累,原来是大学的时候锻炼出来了。”
陆徐行道:“其实也累。只是习惯了,不会表现出来。”
他不会向外人表达这种情绪,在他的处境里,一旦展露出一丝一毫的软弱和无法担责的倾向,就会被环伺的群狼群起攻之。
但眼前的人是孟朝,他是不一样的。
“先生辛苦。”孟朝有点心疼,“我能不能做点什么,帮你缓解一下?”
陆徐行若有所思,低下头在他耳边道:“多给我点信息素就好。”
孟朝本来还凑近了,竖起耳朵听解决方案,谁知道听到的是这个。
他一下子弹开,耳尖骤然发烫,又觉得先生说的有道理。
标记过后,对方的信息素就是很有用,能缓解疲累和焦虑,像是什么神药。
他摸了摸耳垂,“那、那就多标记几次吧……”
他还控制不了信息素,没办法自己放信息素出来给陆徐行闻。
孟朝的腺体发育不全,又受了损伤,根本不知道怎么放信息素,也找不到那种感觉。
每个omega和alpha生来就会的东西,他需要在信息素液恢复正常水平后,慢慢练习,才能做到。
陆徐行笑着揉了一把孟朝的脑袋。
到了周末,孟朝开车带着陆徐行去往郊区的墓园。
今天是个迁坟的吉日,他找好了新的墓园,也跟旧的墓园打好了招呼。
一个半小时后,车子停在墓园外,相关的负责人迎上前来,带他们上山。
天气阴沉了许多天,今日终于放晴,孟朝听到周边的林中传来清脆的鸟叫。
工作人员忙前忙后,把骨灰盒从墓碑下面挖了出来,交给了他。
他捧着盒子,手上的重量很轻很轻,像是捧着一团羽毛,里面却曾经是一个在这个世上存在过的人。
村里的老人死后,大多都是土葬,在此之前,孟朝没有见过、摸过骨灰盒。
整个盒子都雕刻着图案,很是精美。
他本来想给妈妈换一个新的盒子,可真正看到骨灰盒的这一瞬间,却犹豫了。
“朝朝?”
陆徐行在耳边的呼唤,让孟朝回过神来。
他望向先生,低声道:“换了盒子,妈妈会不会住不惯?”
而且骨灰是很难全部移到新盒子里的,总有再细小的刷子都扫不到的角落。
他想让妈妈完整地去新家,即便这个“完整”指的,只是一团尘埃。
“如果担心,可以不换,妈妈不会怪你的。”
陆徐行伸手,抵在孟朝的腰间,给他支撑。
孟朝的拇指摸着冰冷的骨灰盒,心里泛着密密麻麻的疼痛。
“不换了吧。”
他抱着骨灰盒,和陆徐行并肩出了墓园,把盒子套了袋子放在后排,系上安全带。
开车去新墓园时,孟朝看着前面和侧边的车流,莫名道:“人死后,原来都只有这么小。”
他说话没什么逻辑,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山石村的人死后都是土葬,我参加过几次葬礼,好几个人抬着一口很大的棺材,在吹吹打打的声音里,把棺材放进早就挖好的大洞里,再封起来。”
“每年春节、元宵、清明、中秋、中元的时候,全家都会去上坟,养父母不喜欢我,但每次也都带我去,可能是觉得,我毕竟还是妈妈的孩子。”
“上坟的时候要烧很多黄纸和元宝,但今年中秋我在江城,放学那会儿,我看到很多人在街边烧东西,忽然觉得城里也没那么好,落叶归根,他们却只能凭空纪念亲人,连一个正儿八经烧纸的地方都没有。”
孟朝从小生长在农村,不可避免被村里的观念所影响。
大家纪念的方式各不相同,其实没有什么好坏之分,只是他更喜欢对着亲人去纪念和缅怀,而不是只能看着一团空气。
陆徐行没说话,但他知道,先生在听。
有时候,陪伴不意味着一定要说话,只要先生在他身边,他就觉得内心安定。
到了新的墓园,孟朝捧起骨灰盒,陆徐行从后备箱取出早就准备好的新的花束,跟在他身后。
在工作人员指导下,他把骨灰盒放进了墓碑之下的深坑中。
孟朝起身,从花束里挑出一只开得最鲜艳的花,放在了骨灰盒上。
他看着几个人高马大的alpha把坑填上,褐色的土壤一点点将骨灰盒与鲜花一同掩埋。
深坑被填平,孟朝接过陆徐行手中的花束,放在墓碑前。
他的声音低到融进冬天的冷风里。
“妈妈,入住新家快乐。”
第73章 传言
江城的深冬没有山石村那么冷, 但孟朝每天都穿得很厚。
说起来,这是他过的第一次很少感受到寒冷的冬天。
十二月十号,是青艺赛校级评选出结果的日子, 上午十点,学校的公众号会发布入围作品。
他不自觉笑起来,合上护照,开车回家。
天色全黑的时候,孟朝从电梯上来,到客厅放下挎包。
叔叔阿姨们在厨房忙碌,饭香飘得满屋都是,马上就该吃饭了,书房的门却紧闭着,陆徐行还没有出来。
孟朝抱起蹭着脚踝的七月,来到书房前,尚未敲门,就听见里面传来的脚步声。
这几秒的时间里,他突然心下一动,抱着七月躲在房门侧边。
“吱呀”,门开了,一只脚迈出了房门。
“先生!”
孟朝猛然跳出来,拦在陆徐行面前。
陆徐行先是愣了一下,差点后退半步,却看到少年仰起的脸上狡黠的笑。
心里像是被什么戳中,只觉得眼前的孟朝,可爱到让他想用力揉捏。
他带着笑意抬手,揉了揉孟朝的脸,“朝朝回来啦。”
“嗯。”孟朝声音被先生揉得模糊,“先生,该吃饭啦。”
他没有真的想吓陆徐行。
陆徐行用的力气很小,揉了一会儿就放开手,看孟朝的脸没有红,才放下心来。
他拉着孟朝的手去到餐桌边,将筷子递给少年。
“朝朝,我决定投资那家研究所了。”
“嗯?”孟朝刚吃了一筷子肉,“考察结束了,这么快?”
他以为考察一个研究所,需要一个月起步,毕竟制药不是小事,投资数额也比其他项目都要大。
陆徐行解释道:“我派去的都是相关专业人士,他们觉得可以,我就决定投资了。”
决定得这么快,他也有私心。
除了临时标记这样的小事,他没办法再为孟朝的病情做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只能在钱这方面出出力。
相关的治疗项目,就算亏本他也要投。
孟朝不懂投资,他只相信先生,既然是先生的决定,那就没什么可质疑的。
面对这样全心全意的信任,陆徐行心中说不出的舒坦。
孟朝从口袋中取出护照,“先生,我护照好了,今天下午刚去拿的。”
陆徐行摸着那红色的小本,“还有一个半月,我们就可以出去玩了。”
江大的寒假,一般在一月上旬开始。
一个半月听起来似乎很长,但是和孟朝在一起,这点时间也不算什么。
孟朝点点头,好奇道:“先生,我们第一站去哪里啊?”
他没出过国,想去的地方,就是小时候陆徐行跟他说过的那些,让陆徐行决定更好一点,他更了解那些地方什么时候更适合旅行。
陆徐行倒是犹豫了一会儿,“美国吧。”
他望着孟朝的眼睛,“我还没开始做规划,现在只是设想。第一次和你一起出去的地方,要好好选。”
“选美国是因为研究所在那边,我们可以亲自去看,心里有个底。再者,我在那边生活了五年,想让你看看我看过最多的风景。”
“好啊。”孟朝凑近了陆徐行,“你生活过的地方,我想去。我还想去你的大学看看,美国的大学和国内区别很大么?”
陆徐行忍不住摸了摸孟朝的腰,少年凑近他的时候,他总想和对方更紧密一点。
“国外大学毕业更难一点,学习强度和难度也很大,就算效率很高,每天的学习时间也都在六小时以上。”
孟朝大为震惊,难以想象陆徐行这样的人,都需要学习那么久。
能让先生说出“强度和难度很大”,那该是多恐怖的课业?
“难怪你工作一整天,看起来好像都不是很累,原来是大学的时候锻炼出来了。”
陆徐行道:“其实也累。只是习惯了,不会表现出来。”
他不会向外人表达这种情绪,在他的处境里,一旦展露出一丝一毫的软弱和无法担责的倾向,就会被环伺的群狼群起攻之。
但眼前的人是孟朝,他是不一样的。
“先生辛苦。”孟朝有点心疼,“我能不能做点什么,帮你缓解一下?”
陆徐行若有所思,低下头在他耳边道:“多给我点信息素就好。”
孟朝本来还凑近了,竖起耳朵听解决方案,谁知道听到的是这个。
他一下子弹开,耳尖骤然发烫,又觉得先生说的有道理。
标记过后,对方的信息素就是很有用,能缓解疲累和焦虑,像是什么神药。
他摸了摸耳垂,“那、那就多标记几次吧……”
他还控制不了信息素,没办法自己放信息素出来给陆徐行闻。
孟朝的腺体发育不全,又受了损伤,根本不知道怎么放信息素,也找不到那种感觉。
每个omega和alpha生来就会的东西,他需要在信息素液恢复正常水平后,慢慢练习,才能做到。
陆徐行笑着揉了一把孟朝的脑袋。
到了周末,孟朝开车带着陆徐行去往郊区的墓园。
今天是个迁坟的吉日,他找好了新的墓园,也跟旧的墓园打好了招呼。
一个半小时后,车子停在墓园外,相关的负责人迎上前来,带他们上山。
天气阴沉了许多天,今日终于放晴,孟朝听到周边的林中传来清脆的鸟叫。
工作人员忙前忙后,把骨灰盒从墓碑下面挖了出来,交给了他。
他捧着盒子,手上的重量很轻很轻,像是捧着一团羽毛,里面却曾经是一个在这个世上存在过的人。
村里的老人死后,大多都是土葬,在此之前,孟朝没有见过、摸过骨灰盒。
整个盒子都雕刻着图案,很是精美。
他本来想给妈妈换一个新的盒子,可真正看到骨灰盒的这一瞬间,却犹豫了。
“朝朝?”
陆徐行在耳边的呼唤,让孟朝回过神来。
他望向先生,低声道:“换了盒子,妈妈会不会住不惯?”
而且骨灰是很难全部移到新盒子里的,总有再细小的刷子都扫不到的角落。
他想让妈妈完整地去新家,即便这个“完整”指的,只是一团尘埃。
“如果担心,可以不换,妈妈不会怪你的。”
陆徐行伸手,抵在孟朝的腰间,给他支撑。
孟朝的拇指摸着冰冷的骨灰盒,心里泛着密密麻麻的疼痛。
“不换了吧。”
他抱着骨灰盒,和陆徐行并肩出了墓园,把盒子套了袋子放在后排,系上安全带。
开车去新墓园时,孟朝看着前面和侧边的车流,莫名道:“人死后,原来都只有这么小。”
他说话没什么逻辑,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山石村的人死后都是土葬,我参加过几次葬礼,好几个人抬着一口很大的棺材,在吹吹打打的声音里,把棺材放进早就挖好的大洞里,再封起来。”
“每年春节、元宵、清明、中秋、中元的时候,全家都会去上坟,养父母不喜欢我,但每次也都带我去,可能是觉得,我毕竟还是妈妈的孩子。”
“上坟的时候要烧很多黄纸和元宝,但今年中秋我在江城,放学那会儿,我看到很多人在街边烧东西,忽然觉得城里也没那么好,落叶归根,他们却只能凭空纪念亲人,连一个正儿八经烧纸的地方都没有。”
孟朝从小生长在农村,不可避免被村里的观念所影响。
大家纪念的方式各不相同,其实没有什么好坏之分,只是他更喜欢对着亲人去纪念和缅怀,而不是只能看着一团空气。
陆徐行没说话,但他知道,先生在听。
有时候,陪伴不意味着一定要说话,只要先生在他身边,他就觉得内心安定。
到了新的墓园,孟朝捧起骨灰盒,陆徐行从后备箱取出早就准备好的新的花束,跟在他身后。
在工作人员指导下,他把骨灰盒放进了墓碑之下的深坑中。
孟朝起身,从花束里挑出一只开得最鲜艳的花,放在了骨灰盒上。
他看着几个人高马大的alpha把坑填上,褐色的土壤一点点将骨灰盒与鲜花一同掩埋。
深坑被填平,孟朝接过陆徐行手中的花束,放在墓碑前。
他的声音低到融进冬天的冷风里。
“妈妈,入住新家快乐。”
第73章 传言
江城的深冬没有山石村那么冷, 但孟朝每天都穿得很厚。
说起来,这是他过的第一次很少感受到寒冷的冬天。
十二月十号,是青艺赛校级评选出结果的日子, 上午十点,学校的公众号会发布入围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