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再后来,他故意冤枉他偷东西,随便寻了一个由头,将他赶了出去。
  将郁川赶出去时,晏无忧是怎么也不会想到,仅仅几年光景,那个丑八怪竟学了一身好本事,投入了军中,还成了大将军…
  *
  “……二姑娘?”
  摇摇晃晃的花轿似乎终于抵达了将军府,外面的人还在大声喊着晏无忧,“二姑娘,二姑娘,到了,您该下轿了…”
  这是晏无忧第二次听到如此熟悉的唢呐,之前那一次,他没心思去听,这时才听清吹的什么,是首极为喜庆,寓意极好的曲子。
  他的目光一点点扫过整个花轿,朱漆铺底的轿子内部并不怎么拥挤,还略显宽敞。
  可能是因为皇家御用的关系,里面的装饰格外奢华,雕花栩栩如生,随处可见用金线绣成的喜庆图案。
  “……二小姐?”
  是陪嫁丫鬟的声音,她其实算是知情的,知道里面的人其实不是二小姐,是三公子,但没办法,还是要硬着头皮,继续喊着。
  “二小姐,到了,下轿吧…”
  外面还有一些大嗓门的男声,估计是郁川的某个属下吧,看喜轿内一直没动静,出声调笑道:“哎,小娘子莫怕莫怕…我们将军不吃人的,快快下来吧!”
  *
  轿帘被人从外面掀开,隔着红盖头,晏无忧隐约能看到外面叽叽喳喳看热闹的人群,及轿前一条由红绸铺成的地面。
  按照习俗,作为新娘子的他这会儿是不能自己走下轿子,她的脚在踏入正堂之前,是不能沾地的,需要她的兄弟背着下轿。
  虽然晏无忧也不懂为什么,
  但习俗就是如此。
  但问题来了,本该出现在自家二姐姐婚宴、理应背着姐姐下轿的三公子本人,现下正穿着嫁衣坐在花轿里头,实在是分身乏术。
  最后的最后,众人估计是没找到晏无忧,也只得新郎自己掀开轿帘,他朝新娘子伸手,看样子是打算亲自抱新娘下轿。
  *
  成亲这种事儿,一回生二回熟。晏无忧这次没有犹豫,将手搭上郁川伸过来的手掌。
  短暂的肌肤接触下,他清楚感受到手心粗糙的厚茧,和晏无忧养尊处优,柔软白皙的手形成鲜明对比。
  是啊,他是正儿八经从一介草民一路杀上来的武将,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和晏无忧这种成天游手好闲的富家子弟可不同。
  上辈子他也是被郁川抱下轿的?
  记不太清了,由于那会儿的他实在是太过于紧张,又惊又怕,故而晏无忧完全忘记上次牵手时是什么感觉了。
  红盖头完美的将他的大半张脸都遮住了,只露出了一小半尖尖的下巴,以及半露出来的纤纤细指。
  他被新郎抱起来后,也顺势将手搭在对方肩膀上,看到他这样,周围起哄的声音是越来越大了。
  其他人看不到晏无忧的表情,只瞧见新娘子一度很害羞的样子依附在新郎身上,将头垂得低低的。
  见此此情此景,但凡稍微有点眼色的人都知道那会儿应该说什么。一连串的喜庆话跟不要钱似的往外送…
  一些不知是新郎这边,还是新娘这边的仆从开始给周围散喜糖,拿到糖的小孩子更高兴了,大声喊着百年好合早生贵子的吉祥话儿。
  *
  在被郁川抱着走的那一路上,两边各种各样的祝福的话往晏无忧耳朵里钻。
  那些他认识的,不认识的,纷纷都在祝贺他们两人新人永结同心,百年好合…
  还有宫里拍出来的太监在两侧手拿花斗,边念叨着什么,边撒着花斗里装着的谷、豆、铜钱、彩果等物。
  晏无忧隔着盖头能看到的东西并不多,
  那会儿的他被新郎抱着,他们两人的距离是最近的,哪怕隔着布料,他也能感受到对方结实有力的小臂。
  果然是郁川啊,他以前力气就大,后来学了本事,力气就更大了,把他这个大男人抱起来就像抱着一张纸一样。
  正在晏无忧腹诽之际,耳畔传来一道沉稳的男声:“别怕…没事的。”那声音说着又顿了顿,带着一丝丝显而易见的揶揄,又刻意的补充上了称呼:“夫人…”
  晏无忧:“……”
  他是故意的吗?
  *
  上辈子他有对自己说话吗?
  晏无忧忘了,但在靠在男人宽厚臂弯的那会儿,一段原本早就遗忘在犄角旮旯里的记忆里突然又窜上他的脑海。
  他想起来他爹曾经和他说起过陛下为何赐婚给二姐姐的缘由。理由是新将军对贤亲王府的二姑娘一见钟情,非她不娶。
  这场婚事是男方特意求的赐婚。
  刚好那时前方大捷,陛下正不知封赏什么的时候,听到郁川如是说,即可就想全这个成人之美,这段婚事也就这么成了。
  “这个原因我觉得不可信,你想啊。那新将军常年在外征战,鲜少入京,而你二姐姐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他又何时见过你二姐姐的,又来的哪门子的一见钟情?”
  郁川是陛下提拔上来的,没什么显赫的出身,就是一介草民,和那些世家贵族更是没有任何牵连,这种人是陛下最放心的。
  很多时候他的很多行为就代表了陛下的意图,所以他主动求次婚,这件事情就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说话的贤亲王说到最后,越想越不对劲,直接对这件事做了一个盖棺定论:“大抵还是陛下有疑,存心想试探一番罢了…”
  第32章 纨绔攻重生以后2
  晏无忧虽是男子,但他自小被娇惯得很,寻常男子该学习的舞刀弄剑,他从未摆弄过一次。
  据说在他满月之际,在抓周宴上,小小的晏无忧随手抓的东西不是什么笔墨,也不是什么金银,不是官印,而是一堆香喷喷的脂粉。
  仿佛是一语成谶,晏无忧在长大以后果然文不成武不就的纨绔子弟。
  哪怕有一张不错的皮囊,但有谁提起他,也都是不住的摇头叹气,直说他是个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是个无用的酒囊饭袋…
  而现在这个绣花枕头穿着一身火红的嫁衣,在不少人目光的见证下,被一位戴着面具的新郎抱着一步步走向堂屋。
  *
  贤亲王家的二小姐虽然不怎么出门,但经着一些好事之人的口口相传,他的容貌也算是京中小姐里数得上号的绝色人物。
  哪怕那些宾客并未见到新娘子的全貌,还是有不少连声夸貌美的声音此起彼伏。
  听着那些夸赞,晏无忧面上烧得慌,下意识将脸往新郎身上埋了埋,手紧紧地攥着对方的衣襟。
  然而外面不知道是哪一方宴请的宾客,见这副场面,还起哄了一句:
  “哎呀,你们快别说了,没看到人家新娘子都害羞了嘛…”
  外头的笑声愈发大声起来…
  *
  从花轿到堂屋一截路并不长,很快就到了。而在他们还没走到的时候,屋前的火盆就已经准备恰当。
  郁川将晏无忧小心地放下来,立马就有人牵着他的手,引导着他如何从火盆上跨过去。
  还有婆子小声在晏无忧耳边说着为何这样的缘由,无外乎趋吉避凶,变祸为福,兴旺红火的意思呗。
  跨完了火盆,又踩完了瓦片,这才终于到了拜堂环节。
  晏无忧和郁川各自手持一个红绸绾成的同心结,而两个同心结的中间则被一条红丝绸连着。
  他抓着同心结,在礼官的指示下缓步前行,直到听到说停下方才止住步子,
  *
  在太监尖细的声音下,晏无忧和郁川依次先拜了天地,后拜了高堂,又互相对着,摆了最后的夫妻之拜。
  第二拜时,因为郁川的父母早亡,坐在高堂之上的并不是郁川的父母,而是郁川的兄嫂。当然不是亲的兄弟,据说是郁川在军中认的结义大哥,平时里对郁川多有照拂。
  哪怕晏无忧看不到,上面两位的表情,但也从两位喊他快起来的声音中听出喜悦。
  “弟妹快起来,快起来…”
  说话的是郁川的嫂嫂,她大抵是想夸一夸晏无忧的,但她的目光在晏无忧比寻常女子高些的个头上迟疑了一瞬,很快又恢复正常。
  “这…不愧是贤亲王的女儿…”
  *
  经过好一通折腾,晏无忧终于被几个丫鬟婆子们搀扶着送进去了洞房。
  他进去时,新房早已经被将军府的下人们布置妥当了,里头四处贴着红双喜,簇新的锦被上绣着栩栩如生的鸳鸯戏水。
  他被丫鬟搀扶着坐到床沿边,刚一伸手,还摸出不少红枣花生、桂圆之类的,这些似乎寓意早生贵子?他刚想摸一个,手上动作还没做出来,宫里来的嬷嬷冷声嘱咐他别乱动。
  晏无忧登时缩回了手。
  几个丫鬟忙忙碌碌的,有为他整理红盖头的,也有为他整理衣袖的。
  晏无忧闭着眼睛像个木偶一般任由她们摆弄,等了一会儿,才刻意捏着嗓子,把人打发下去。“你们先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