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江蓝是个大嘴巴,嘴里兜不住话,一听这话就没忍住:“你还真别说,温执明这么有能力的人,圈里都少见。这就是传说中的学习好干什么都好,温执明可是s大法律系毕业,郑文彬那半瓶子醋,不卖肉就活不了了,拿什么跟他比?”
那晚,祝茗回家之后抱着手机翻了一夜,温执明这个名字不算大众,很容易就翻到几年前s大的公众号,把人老底翻了个底朝天。
他陷入沉思:温执明这么优秀的人,到底为什么非要跟着白歌干?哪怕白歌和他是养兄弟,至于做到这份上吗?
是因为真的和剧本里一样,喜欢白歌而不自知,还是因为……上次在病房里,白歌提到的那件事?
他当时按下不表,却基于对白歌人品的刻板印象,觉得事情一定不是白歌所说的那样,有心把这件事弄个明白,刚好提起上大学的事,不如从这里撬个口子。
手机屏幕上是五年前的公众号推文,标题是“法学院名人采访/温执明:你若盛开,清风自来”,首图是一张十分古早的ccd生活照,中二期的温执明染着一头黄毛,戴着骚包的窄框墨镜,双手插兜,一副拽天拽地的模样,背景是一片蔚蓝的大海,一只经过训练的海鸥停在他肩膀上,温执明脖子往后缩,但表情仍然很酷,海风吹乱黄毛,十足的杀马特。
如果这张照片有配音,应该是“我是要成为海贼王的男人”。
温执明:……
青年神色僵硬。
那时候他还没被名利场完全腌入味,个性张扬、特立独行,说好听了是天不怕地不怕,少年气爆棚,说难听了就是中二期毕业太晚,妥妥的黑历史。
只是看一眼就觉得耳朵根发烫,温执明冷着脸把手机倒扣在桌面上:“都是八百年前的事了,你翻这个干什么。”
——哎呀,又闹别扭了。
祝茗看他耳朵尖红了,心里生出一丝朦胧的愉悦,从善如流地收回手机,装可怜:“我家里人不支持我读书,所以大学一直在打工,天天在影视城啃馒头,根本没享受过生活。温哥,上大学是不是很快乐?”
温执明:……
虽然语气明显是在装乖,但温执明眨眨眼,心中还是生出几分不忍。
大学时光确实很快乐,他那时已经开始兼职做经纪人,但还没彻底磨平少年心性,与娱乐圈的名利纵横相比,每天上课、写作业,和室友约饭喝酒聊八卦的日子单纯得不太真实。
但祝嘉木没遇到愿意托举他的长辈,从小没有良好的引导,误入歧途也并非他自己所愿,温执明忍不住觉得自己刚刚说重了话,温柔地笑了笑:“是很快乐,不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嘉木,你这样也很好。”
但祝茗醉翁之意不在酒,无辜的小鹿眼扑闪扑闪,长驱直入地抛出下一个问题:“那温哥,上大学这么好,你为什么不继续读书呀?”
这个问题放在别人身上,或许会觉得冒犯,但放在祝嘉木身上却很正常。他的人设是不知社会险恶的单纯小白花,有什么就说什么,温执明对后辈十分包容,即使不想回答,顶多就是婉转地糊弄过去,却不会生气。
让他没想到的是,温执明沉默了一会儿,直截了当地回答了他的问题。
“因为当经纪人。”
祝茗没想到能这么轻易地得到回答,愣了一下,看见温执明低下头,眼睛里的光一点一点黯淡下去。
“这件事我可没跟别人说过,”温执明扯动嘴角,笑得有点苦涩,“其实我高中读的是国际部,国内高考和国外申请都有参加。高三那年,我拿到了h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什么?”
虽然已经把温执明的黑历史扒了个底朝天,但这事祝茗确实不知道,手一抖,叉子掉进餐盘里,发出一声醒目的脆响。
s大是国内的老牌强校,响当当的名校招牌,能靠高考考进去的学生都是各省佼佼者,但与h大学相比,仍不免相形见绌。
h大学坐落在a国,是全球排行前十的名校,无数有志于留学的学生做梦都想申上的学府,但与名声相匹配,它对申请人的要求极高,托福110只是标配,各方面履历都要极其优秀,才有希望接住这所大学的橄榄枝。
哪怕是祝茗这个世外来客,也在无数现代精英职场偶像剧的熏陶下对这个名字耳熟能详。
他先是惊叹,而后又察觉不对。
温执明申到了这所国际名校,却为了给白歌当经纪人,放弃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温执明的神色却很平静。
说出这句话,比他想象中容易很多。
他在圈里闯了这么多年,早就已经财富自由、名利双收,名校光环对现在的温执明而言,应当已经不再重要,即使偶尔跟学生时代的朋友提起,对方也鲜少把这些过分幼稚的心思当真,无非玩笑两句。
“温大经纪人就别说这话啦,我们倒是出国读了名校,连学费都赚不回来,哪一个混得比你好?隔壁班小马混得够好了,一年也就七八十个达不溜,你一个月就赚到了吧?都混成这样了,还惦记什么名校情结。”
朋友们纷纷长大进入社会,已经不再是当年无话不谈的小伙伴,下意识的比较在他们之间筑起一道无形的藩篱。温执明已经很久不再和朋友们提起年少的遗憾,但不知为什么,他今天很想把这些遗憾翻出来晒一晒,让已经腐烂的心事见一见阳光。
他莫名觉得,祝嘉木不会说这样的话。
他是个古灵精怪的孩子,甚至稍微有些恶劣,但却并不坏,相反,还很真诚。
他像一把小锤子,一点一点地把自己凿开一个口,让那些压抑已久的情绪找到了出路。
温执明笑了笑,语气幽默:“没想到吧?我是为了伺候你的白歌老师,才留在s大读书的。同样,毕业之后,因为他那边的行程越来越忙,我实在没时间兼顾学业,所以没读研究生。”
祝茗简直要崩溃了,真是春蚕到死丝方尽,白歌身上到底有什么,值得温执明置自己的前程于不顾?
他险些要绷不住人设,好半天才艰难地吐出几个字:“那个……温哥,你这样做,是因为白歌老师吗?”
这句话到这里已经足够,符合一个普通朋友的社交礼仪,但祝茗忍不住就多了一句嘴:“是因为……你喜欢他吗?”
温执明愣住。
片刻,他很坦荡地笑了:“没有,你可以放心,我只是把他当弟弟。”
面上没什么变化,然而嘴里的奶茶变得有些咸涩无味。
他咬扁了吸管,颇有些大彻大悟地想,对了,祝嘉木是喜欢白歌的。
而且不是一般的喜欢,任谁都看得出他的心思并非粉丝对偶像般单纯。
暗恋中的人总是疑神疑鬼,把他当做情敌来试探,也是理所应当的事。
但温执明后知后觉感到了一丝失落。
嘴角向上翘,眉眼却低垂下来,祝茗盯着温执明这副神情,拿不准对方的回答是真是假,却知道自己这个问题让他感到不快。
及时轻拿轻放才是明智之举,但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祝茗忍不住想要得到那个答案。
他轻声问:“你对他这么好,只是因为他是你的弟弟吗?”
话冲动出口,祝茗紧接着笑嘻嘻地打上补丁:“只是随便问问啦,温哥不想说就不说。”
温执明张了张口,犹豫片刻,彻底放弃了掩饰。
“不算是,”他说,“白歌的妈妈救过我的命。”
第29章 敞开心扉
救命之恩, 这样的话题实在有些沉重,饶是祝茗再怎么不正经,也不由得坐直了身体, 端正起神色。
温执明自己反倒笑起来:“不用这么严肃,是好多年前的事了,你就当听故事吧。”
“那个时候我和白歌是邻居,”他的语调很平淡,不像是回忆童年, 倒像是在播报什么晚间新闻,“他父亲早逝, 母亲是刑警, 工作忙起来黑白颠倒,没时间照顾他, 我爸妈就经常帮她看孩子, 也经常让我带着他一起玩。”
祝茗起初还有点不爽。
他无从解释这种不爽的由来, 只能在心里愤愤吐槽:三岁看到老,就白歌那个德行, 小时候肯定是个猫憎狗嫌的小屁孩,也就是温执明人好,还带他一起玩,要是我跟他当邻居……
吵得033不胜其烦:“禁止交头接耳!这可是剧情重要线索,你再这样我就要报警了!”
祝将军吭吭唧唧地闭脑。
但随着温执明的讲述, 他无暇再顾及这些微妙的个人情绪。
——这实在是个让人没心情开玩笑的故事。
“……那天碰到一个不认识的小男孩, 哭得挺惨, 说妈妈不见了,问我能不能帮帮他,”温执明笑了一声, “我也不记得那时候怎么想的了,可能就是年纪小吧,不懂事,觉得自己是大哥哥,大包大揽地说要帮忙。”
“白歌跟我吵了一架,没有去,我跟着那孩子走了一段路,越走越偏,发现自己被骗已经来不及了,被几个人抓上了面包车,那是伙流窜作案的人贩子,就用那个会哭的小孩当饵,把新的孩子骗上车。”
那晚,祝茗回家之后抱着手机翻了一夜,温执明这个名字不算大众,很容易就翻到几年前s大的公众号,把人老底翻了个底朝天。
他陷入沉思:温执明这么优秀的人,到底为什么非要跟着白歌干?哪怕白歌和他是养兄弟,至于做到这份上吗?
是因为真的和剧本里一样,喜欢白歌而不自知,还是因为……上次在病房里,白歌提到的那件事?
他当时按下不表,却基于对白歌人品的刻板印象,觉得事情一定不是白歌所说的那样,有心把这件事弄个明白,刚好提起上大学的事,不如从这里撬个口子。
手机屏幕上是五年前的公众号推文,标题是“法学院名人采访/温执明:你若盛开,清风自来”,首图是一张十分古早的ccd生活照,中二期的温执明染着一头黄毛,戴着骚包的窄框墨镜,双手插兜,一副拽天拽地的模样,背景是一片蔚蓝的大海,一只经过训练的海鸥停在他肩膀上,温执明脖子往后缩,但表情仍然很酷,海风吹乱黄毛,十足的杀马特。
如果这张照片有配音,应该是“我是要成为海贼王的男人”。
温执明:……
青年神色僵硬。
那时候他还没被名利场完全腌入味,个性张扬、特立独行,说好听了是天不怕地不怕,少年气爆棚,说难听了就是中二期毕业太晚,妥妥的黑历史。
只是看一眼就觉得耳朵根发烫,温执明冷着脸把手机倒扣在桌面上:“都是八百年前的事了,你翻这个干什么。”
——哎呀,又闹别扭了。
祝茗看他耳朵尖红了,心里生出一丝朦胧的愉悦,从善如流地收回手机,装可怜:“我家里人不支持我读书,所以大学一直在打工,天天在影视城啃馒头,根本没享受过生活。温哥,上大学是不是很快乐?”
温执明:……
虽然语气明显是在装乖,但温执明眨眨眼,心中还是生出几分不忍。
大学时光确实很快乐,他那时已经开始兼职做经纪人,但还没彻底磨平少年心性,与娱乐圈的名利纵横相比,每天上课、写作业,和室友约饭喝酒聊八卦的日子单纯得不太真实。
但祝嘉木没遇到愿意托举他的长辈,从小没有良好的引导,误入歧途也并非他自己所愿,温执明忍不住觉得自己刚刚说重了话,温柔地笑了笑:“是很快乐,不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嘉木,你这样也很好。”
但祝茗醉翁之意不在酒,无辜的小鹿眼扑闪扑闪,长驱直入地抛出下一个问题:“那温哥,上大学这么好,你为什么不继续读书呀?”
这个问题放在别人身上,或许会觉得冒犯,但放在祝嘉木身上却很正常。他的人设是不知社会险恶的单纯小白花,有什么就说什么,温执明对后辈十分包容,即使不想回答,顶多就是婉转地糊弄过去,却不会生气。
让他没想到的是,温执明沉默了一会儿,直截了当地回答了他的问题。
“因为当经纪人。”
祝茗没想到能这么轻易地得到回答,愣了一下,看见温执明低下头,眼睛里的光一点一点黯淡下去。
“这件事我可没跟别人说过,”温执明扯动嘴角,笑得有点苦涩,“其实我高中读的是国际部,国内高考和国外申请都有参加。高三那年,我拿到了h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什么?”
虽然已经把温执明的黑历史扒了个底朝天,但这事祝茗确实不知道,手一抖,叉子掉进餐盘里,发出一声醒目的脆响。
s大是国内的老牌强校,响当当的名校招牌,能靠高考考进去的学生都是各省佼佼者,但与h大学相比,仍不免相形见绌。
h大学坐落在a国,是全球排行前十的名校,无数有志于留学的学生做梦都想申上的学府,但与名声相匹配,它对申请人的要求极高,托福110只是标配,各方面履历都要极其优秀,才有希望接住这所大学的橄榄枝。
哪怕是祝茗这个世外来客,也在无数现代精英职场偶像剧的熏陶下对这个名字耳熟能详。
他先是惊叹,而后又察觉不对。
温执明申到了这所国际名校,却为了给白歌当经纪人,放弃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温执明的神色却很平静。
说出这句话,比他想象中容易很多。
他在圈里闯了这么多年,早就已经财富自由、名利双收,名校光环对现在的温执明而言,应当已经不再重要,即使偶尔跟学生时代的朋友提起,对方也鲜少把这些过分幼稚的心思当真,无非玩笑两句。
“温大经纪人就别说这话啦,我们倒是出国读了名校,连学费都赚不回来,哪一个混得比你好?隔壁班小马混得够好了,一年也就七八十个达不溜,你一个月就赚到了吧?都混成这样了,还惦记什么名校情结。”
朋友们纷纷长大进入社会,已经不再是当年无话不谈的小伙伴,下意识的比较在他们之间筑起一道无形的藩篱。温执明已经很久不再和朋友们提起年少的遗憾,但不知为什么,他今天很想把这些遗憾翻出来晒一晒,让已经腐烂的心事见一见阳光。
他莫名觉得,祝嘉木不会说这样的话。
他是个古灵精怪的孩子,甚至稍微有些恶劣,但却并不坏,相反,还很真诚。
他像一把小锤子,一点一点地把自己凿开一个口,让那些压抑已久的情绪找到了出路。
温执明笑了笑,语气幽默:“没想到吧?我是为了伺候你的白歌老师,才留在s大读书的。同样,毕业之后,因为他那边的行程越来越忙,我实在没时间兼顾学业,所以没读研究生。”
祝茗简直要崩溃了,真是春蚕到死丝方尽,白歌身上到底有什么,值得温执明置自己的前程于不顾?
他险些要绷不住人设,好半天才艰难地吐出几个字:“那个……温哥,你这样做,是因为白歌老师吗?”
这句话到这里已经足够,符合一个普通朋友的社交礼仪,但祝茗忍不住就多了一句嘴:“是因为……你喜欢他吗?”
温执明愣住。
片刻,他很坦荡地笑了:“没有,你可以放心,我只是把他当弟弟。”
面上没什么变化,然而嘴里的奶茶变得有些咸涩无味。
他咬扁了吸管,颇有些大彻大悟地想,对了,祝嘉木是喜欢白歌的。
而且不是一般的喜欢,任谁都看得出他的心思并非粉丝对偶像般单纯。
暗恋中的人总是疑神疑鬼,把他当做情敌来试探,也是理所应当的事。
但温执明后知后觉感到了一丝失落。
嘴角向上翘,眉眼却低垂下来,祝茗盯着温执明这副神情,拿不准对方的回答是真是假,却知道自己这个问题让他感到不快。
及时轻拿轻放才是明智之举,但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祝茗忍不住想要得到那个答案。
他轻声问:“你对他这么好,只是因为他是你的弟弟吗?”
话冲动出口,祝茗紧接着笑嘻嘻地打上补丁:“只是随便问问啦,温哥不想说就不说。”
温执明张了张口,犹豫片刻,彻底放弃了掩饰。
“不算是,”他说,“白歌的妈妈救过我的命。”
第29章 敞开心扉
救命之恩, 这样的话题实在有些沉重,饶是祝茗再怎么不正经,也不由得坐直了身体, 端正起神色。
温执明自己反倒笑起来:“不用这么严肃,是好多年前的事了,你就当听故事吧。”
“那个时候我和白歌是邻居,”他的语调很平淡,不像是回忆童年, 倒像是在播报什么晚间新闻,“他父亲早逝, 母亲是刑警, 工作忙起来黑白颠倒,没时间照顾他, 我爸妈就经常帮她看孩子, 也经常让我带着他一起玩。”
祝茗起初还有点不爽。
他无从解释这种不爽的由来, 只能在心里愤愤吐槽:三岁看到老,就白歌那个德行, 小时候肯定是个猫憎狗嫌的小屁孩,也就是温执明人好,还带他一起玩,要是我跟他当邻居……
吵得033不胜其烦:“禁止交头接耳!这可是剧情重要线索,你再这样我就要报警了!”
祝将军吭吭唧唧地闭脑。
但随着温执明的讲述, 他无暇再顾及这些微妙的个人情绪。
——这实在是个让人没心情开玩笑的故事。
“……那天碰到一个不认识的小男孩, 哭得挺惨, 说妈妈不见了,问我能不能帮帮他,”温执明笑了一声, “我也不记得那时候怎么想的了,可能就是年纪小吧,不懂事,觉得自己是大哥哥,大包大揽地说要帮忙。”
“白歌跟我吵了一架,没有去,我跟着那孩子走了一段路,越走越偏,发现自己被骗已经来不及了,被几个人抓上了面包车,那是伙流窜作案的人贩子,就用那个会哭的小孩当饵,把新的孩子骗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