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春莺 第17节
老板听着她模糊不明的回答,只当眼前的姑娘是面皮薄的新妇。
温幸妤顶着老板揶揄的目光,最终按照记忆,挑了一匹月白云纹锦缎,和一匹绛紫提花棉布。
付完钱出来,她呼出一口气,朝约定的街口走去。
即将入冬,街道上风呼呼吹,温幸妤手里的东西太多,手指冻得有些发红。
路过一处巷口时,忽然冲出个蓬头垢面的孩子,她匆匆闪躲,却还是被撞到,手中的布掉在地上,沾了些灰尘。
她把布拾起来,抱在怀里拍了拍上面的尘土,有些心疼。
这些布匹可不便宜,抵得上她卖几十个香囊的钱了。
叹了口气,正准备抬步继续走,身后的衣摆忽然被拽住了。
她回过头,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约莫十一二岁的少年站在她身后,脏兮兮的脸上看不清神色,唯独一双眼睛亮得惊人。
“姐姐,你钱袋掉了。”
温幸妤一愣,看向他手中青底绣荷花的钱袋子。
她摸了摸腰间,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钱袋掉了。
蓦然想起方才撞她的孩子,她后知后觉反应过来,是遇到扒手了。
“谢谢你啊。”
她接过钱袋,弯了弯眼睛,笑容和煦温柔。
那乞丐少年摇了摇头,却没有离开的意思。
温幸妤看着少年冻到皲裂的手足,莫名想到了幼时父母双亡,流落街头的自己。
她有些心软,从钱袋里摸出两块碎银子,柔声道:“去买些吃的吧。”
少年没找到眼前这个看着清贫的女子,居然这么大手笔。
可这些银子,他不能收。
他没有能力保住它。
镇上还有很多年纪大的乞丐,最喜欢抢他们这些年纪不大孩子的东西。
他后退半步,没有收。
:=
温幸妤笑了笑,温声道:“拿着吧,找个地方,学些手艺,不要再做坑蒙拐骗的事情了。”
少年猛地抬头,视线撞上女人温柔的杏眼,顿时羞愧起来。
原来…她看出来了。
小镇子上乞讨困难,他和几个伙伴也不愿意抢钱,只好选择这样的方式——瞅准面善的路人,年纪小的去摸钱袋,摸到了,再由他还回去,装作是捡到的样子。
一般情况下,他站着不动,这路人碍于面子也罢,善心也罢,都会给他一点报酬。
哪怕偶尔遇到脾气不好的辱骂他,也没有关系。毕竟这样来钱的速度,要比乞讨快很多。
他抿着唇,想要开口道歉,那女人却已经转身离开了。
明媚的天光下,女人的身影仿佛被镀了一层金光。
他低下头,面前正放着方才那个荷包。捡起来打开,里头静静躺着两块碎银子,足足有三两。
三两银子,够普通百姓几个月的吃穿用度了。
他从小在乞丐窝长大,见过善人,却未见过善良到如此地步的。
她明明…看起来并不宽裕。
少年捏着荷包的手渐渐收紧,直到伙伴在巷子里低声呼唤,他才回过神来。
他看着女人离开的方向,喃喃自语。
手艺吗……他会去学的。
温幸妤和刘婶子汇合后,二人乘牛车回村。
她不知道,方才那一切,被人尽收眼底。
街道边的茶楼上,祝无执临窗而立。
今日来镇上办事,没想到竟碰到了温幸妤,还看了这么一出戏。
他目光遥遥落在温幸妤离开的地方,俄而嗤笑一声。
倒是一如既往的烂好心。
他睨着街道,冷白如玉的指节在窗沿轻叩,神色晦暗不明。
本打算把温幸妤丢村里不管,好方便他谋划做事,但现在他却改主意了,决定今晚回胡杨村一趟。
因为方才他看到她怀里抱着布匹。
如果没看错,那花色显然是男人用的。
他不免猜测起来,她是要给谁做衣裳。
是村里某个得了她青眼的男人,亦或者……是他。
11
第11章
◎“我现在就是陆观澜”◎
祝无执本想着入夜回胡杨村,哪知中途又出了些事情。朝邑县县令陈文远听说了婚书一事,怀疑他的身份,派人请他去县衙问话。
他早有准备,让陈文远放下的戒心的同时,得到了允诺。约莫来年初春,等知府下县乡巡查,陈文远就会引荐他去州学。
与陈文远交锋完,天好巧不巧下了暴雨,回村一事只好搁置下来。
后来连续几天,他忙得抽不开身,将温幸妤的事就暂且抛到脑后。
直到又过了七八天,他才有了些空闲,想起来要回去一趟。
十月初的天彻底冷了,天阴沉沉的,路上的草木枯败了大半,半黄不绿的叶子缀在树枝上,在北风下晃晃悠悠,飘然落下。
回到胡杨村时,时辰已晚。
天际浓稠如墨,疏星淡月。
祝无执翻身下马,将马儿栓在门口的梨树上,踩着满地枯叶进了院门。
院子里黑漆漆的,唯独东厢房亮着一盏微弱灯火,里面却不见那道纤细的身影。
祝无执的手搭在剑鞘上,环顾四周。
屋檐下晾着的菜干自簸筐洒落,墙角放着鸡蛋的箩筐侧翻,鸡蛋碎了一地,蛋清蛋黄沾着尘土,滴滴塔塔顺着台阶往下流。
“温幸妤?”
他低唤了一声。
回应他的只有耳边的风声。
祝无执皱了皱眉,不确定是周王两家的人寻到了此处,还是说发生了什么其他变故。
他阔步走到檐下,一把推开了厢房门。炕沿小几上放着做了一半的香囊,针线却落在炕上,显然是着急做什么,才随手丢下。
青年脸色微沉,思索几息后,走出厢房。他绕过堆柴的夹道,推开前往屋后的一道小门,脚步微顿。
月色苍冷,女人背对着他,挎着竹篮,弯腰捡拾着地上七零八落的菜。
背影萧瑟可怜。
小小一块菜地,布满深深浅浅的凌乱脚印,刚抽穗的萝卜苗,被人碾进泥里,有些长好的菜,或被人拔下来,或踩倒折断。
祝无执记得,刚来胡杨村时,温幸妤就忙里忙外的开垦了屋后的小片菜地,还养了鸡。
后来偶尔在饭桌上,她会指着盘子里的菜,说那是她种的。说这些的时候她不同于以往的胆怯和小心翼翼,眼睛亮晶晶的,连同眼睑处的小痣也跟着晃动。
每当她提到这些一副满足样子时,他都很嫌弃。
他不懂怎么有人能因为一块破菜地,和几只呆愣愣的鸡鸭,就能心满意足,高兴不已。
真没出息。
可现在,这块菜地被人糟践了。
他沉默着站了一会,朝温幸妤走过去。
“别捡了。”
冷不丁的一声,温幸妤吓了一跳,转过身看他。
银辉洒落,女人白皙的脸颊上有几道蹭破皮的印子,额头还肿起个青色的包。
待看清是祝无执时,温幸妤同他冷漠的凤眼对视了片刻,呆愣几息后,沉默垂下了眼,声音低低的,却很平静。
“你回来了。”
“吃过饭了吗?我再捡一些就回去做饭。”
说完,她转回头,继续一步一弯腰的捡那些被人拔下来的菜,好似浑不在意脸上的伤,和一地狼藉。
祝无执看着她的背影,没有作声,也没有离开。
半晌,他鬼使神差的,几步上前攥住她的手腕,将人强行转过来,视线落在她腮边的泪珠上,旋即转开。
“我说,叫你别捡了。”
温幸妤挣不开他的手,只好扯出个笑。
“我没事的,你不用管我。”
嗓音闷闷的,含着浓重的鼻音。
祝无执薄唇紧抿,松开她的手腕,问道:“发生什么了?”
温幸妤用干净的小臂,蹭掉眼泪,平静回道:“没什么大事,村中孩童顽劣罢了。”
温幸妤顶着老板揶揄的目光,最终按照记忆,挑了一匹月白云纹锦缎,和一匹绛紫提花棉布。
付完钱出来,她呼出一口气,朝约定的街口走去。
即将入冬,街道上风呼呼吹,温幸妤手里的东西太多,手指冻得有些发红。
路过一处巷口时,忽然冲出个蓬头垢面的孩子,她匆匆闪躲,却还是被撞到,手中的布掉在地上,沾了些灰尘。
她把布拾起来,抱在怀里拍了拍上面的尘土,有些心疼。
这些布匹可不便宜,抵得上她卖几十个香囊的钱了。
叹了口气,正准备抬步继续走,身后的衣摆忽然被拽住了。
她回过头,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约莫十一二岁的少年站在她身后,脏兮兮的脸上看不清神色,唯独一双眼睛亮得惊人。
“姐姐,你钱袋掉了。”
温幸妤一愣,看向他手中青底绣荷花的钱袋子。
她摸了摸腰间,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钱袋掉了。
蓦然想起方才撞她的孩子,她后知后觉反应过来,是遇到扒手了。
“谢谢你啊。”
她接过钱袋,弯了弯眼睛,笑容和煦温柔。
那乞丐少年摇了摇头,却没有离开的意思。
温幸妤看着少年冻到皲裂的手足,莫名想到了幼时父母双亡,流落街头的自己。
她有些心软,从钱袋里摸出两块碎银子,柔声道:“去买些吃的吧。”
少年没找到眼前这个看着清贫的女子,居然这么大手笔。
可这些银子,他不能收。
他没有能力保住它。
镇上还有很多年纪大的乞丐,最喜欢抢他们这些年纪不大孩子的东西。
他后退半步,没有收。
:=
温幸妤笑了笑,温声道:“拿着吧,找个地方,学些手艺,不要再做坑蒙拐骗的事情了。”
少年猛地抬头,视线撞上女人温柔的杏眼,顿时羞愧起来。
原来…她看出来了。
小镇子上乞讨困难,他和几个伙伴也不愿意抢钱,只好选择这样的方式——瞅准面善的路人,年纪小的去摸钱袋,摸到了,再由他还回去,装作是捡到的样子。
一般情况下,他站着不动,这路人碍于面子也罢,善心也罢,都会给他一点报酬。
哪怕偶尔遇到脾气不好的辱骂他,也没有关系。毕竟这样来钱的速度,要比乞讨快很多。
他抿着唇,想要开口道歉,那女人却已经转身离开了。
明媚的天光下,女人的身影仿佛被镀了一层金光。
他低下头,面前正放着方才那个荷包。捡起来打开,里头静静躺着两块碎银子,足足有三两。
三两银子,够普通百姓几个月的吃穿用度了。
他从小在乞丐窝长大,见过善人,却未见过善良到如此地步的。
她明明…看起来并不宽裕。
少年捏着荷包的手渐渐收紧,直到伙伴在巷子里低声呼唤,他才回过神来。
他看着女人离开的方向,喃喃自语。
手艺吗……他会去学的。
温幸妤和刘婶子汇合后,二人乘牛车回村。
她不知道,方才那一切,被人尽收眼底。
街道边的茶楼上,祝无执临窗而立。
今日来镇上办事,没想到竟碰到了温幸妤,还看了这么一出戏。
他目光遥遥落在温幸妤离开的地方,俄而嗤笑一声。
倒是一如既往的烂好心。
他睨着街道,冷白如玉的指节在窗沿轻叩,神色晦暗不明。
本打算把温幸妤丢村里不管,好方便他谋划做事,但现在他却改主意了,决定今晚回胡杨村一趟。
因为方才他看到她怀里抱着布匹。
如果没看错,那花色显然是男人用的。
他不免猜测起来,她是要给谁做衣裳。
是村里某个得了她青眼的男人,亦或者……是他。
11
第11章
◎“我现在就是陆观澜”◎
祝无执本想着入夜回胡杨村,哪知中途又出了些事情。朝邑县县令陈文远听说了婚书一事,怀疑他的身份,派人请他去县衙问话。
他早有准备,让陈文远放下的戒心的同时,得到了允诺。约莫来年初春,等知府下县乡巡查,陈文远就会引荐他去州学。
与陈文远交锋完,天好巧不巧下了暴雨,回村一事只好搁置下来。
后来连续几天,他忙得抽不开身,将温幸妤的事就暂且抛到脑后。
直到又过了七八天,他才有了些空闲,想起来要回去一趟。
十月初的天彻底冷了,天阴沉沉的,路上的草木枯败了大半,半黄不绿的叶子缀在树枝上,在北风下晃晃悠悠,飘然落下。
回到胡杨村时,时辰已晚。
天际浓稠如墨,疏星淡月。
祝无执翻身下马,将马儿栓在门口的梨树上,踩着满地枯叶进了院门。
院子里黑漆漆的,唯独东厢房亮着一盏微弱灯火,里面却不见那道纤细的身影。
祝无执的手搭在剑鞘上,环顾四周。
屋檐下晾着的菜干自簸筐洒落,墙角放着鸡蛋的箩筐侧翻,鸡蛋碎了一地,蛋清蛋黄沾着尘土,滴滴塔塔顺着台阶往下流。
“温幸妤?”
他低唤了一声。
回应他的只有耳边的风声。
祝无执皱了皱眉,不确定是周王两家的人寻到了此处,还是说发生了什么其他变故。
他阔步走到檐下,一把推开了厢房门。炕沿小几上放着做了一半的香囊,针线却落在炕上,显然是着急做什么,才随手丢下。
青年脸色微沉,思索几息后,走出厢房。他绕过堆柴的夹道,推开前往屋后的一道小门,脚步微顿。
月色苍冷,女人背对着他,挎着竹篮,弯腰捡拾着地上七零八落的菜。
背影萧瑟可怜。
小小一块菜地,布满深深浅浅的凌乱脚印,刚抽穗的萝卜苗,被人碾进泥里,有些长好的菜,或被人拔下来,或踩倒折断。
祝无执记得,刚来胡杨村时,温幸妤就忙里忙外的开垦了屋后的小片菜地,还养了鸡。
后来偶尔在饭桌上,她会指着盘子里的菜,说那是她种的。说这些的时候她不同于以往的胆怯和小心翼翼,眼睛亮晶晶的,连同眼睑处的小痣也跟着晃动。
每当她提到这些一副满足样子时,他都很嫌弃。
他不懂怎么有人能因为一块破菜地,和几只呆愣愣的鸡鸭,就能心满意足,高兴不已。
真没出息。
可现在,这块菜地被人糟践了。
他沉默着站了一会,朝温幸妤走过去。
“别捡了。”
冷不丁的一声,温幸妤吓了一跳,转过身看他。
银辉洒落,女人白皙的脸颊上有几道蹭破皮的印子,额头还肿起个青色的包。
待看清是祝无执时,温幸妤同他冷漠的凤眼对视了片刻,呆愣几息后,沉默垂下了眼,声音低低的,却很平静。
“你回来了。”
“吃过饭了吗?我再捡一些就回去做饭。”
说完,她转回头,继续一步一弯腰的捡那些被人拔下来的菜,好似浑不在意脸上的伤,和一地狼藉。
祝无执看着她的背影,没有作声,也没有离开。
半晌,他鬼使神差的,几步上前攥住她的手腕,将人强行转过来,视线落在她腮边的泪珠上,旋即转开。
“我说,叫你别捡了。”
温幸妤挣不开他的手,只好扯出个笑。
“我没事的,你不用管我。”
嗓音闷闷的,含着浓重的鼻音。
祝无执薄唇紧抿,松开她的手腕,问道:“发生什么了?”
温幸妤用干净的小臂,蹭掉眼泪,平静回道:“没什么大事,村中孩童顽劣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