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我要招赘 第42节
  只见她将照片藏在身后,掩口笑道:“照片把你拍得太好看了!真的!而且这相纸二毛钱一张,挺贵的,咱们要不要把这张相片给留下来?”
  她脸上那抹笑容实在晃人眼,晶莹的眼眸里透着一丝狡黠。陆赞啜了啜牙花子,懒得理她,伸出胳膊绕过她的身体,想从她手里把相片抢过来。
  盼娣转过身子,偏不给他看,一脸坏笑:“再帅有什么用!就你那天拍照那个样子,我估计这相片你八成是不想要了,我还是撕了吧!”
  陆赞俊脸崩得紧紧的,面无表情,两只耳朵却不争气地红了。偏偏她还在扭来扭去,他只能一手按住她的肩膀,一手绕到她身后去抢那张照片。
  林母站在门口准备喊女儿女婿吃饭,冷不丁瞅见女婿一大早将女儿紧紧揽在怀里,女儿腰抵在桌沿上,脸上带着笑,嘴里却道:“你的手是铁做的吧?”
  这小夫妻就是如胶似漆,一大早就在这打情骂俏。林母也觉臊得慌,退后几步,站在门外喊道:“时间不早了,你们俩快出来吃饭,还要上班呐!”
  盼娣忙伸长脖子应了一声,陆赞趁她分神的空当,从她手里将照片抢了过来。
  照片上,他站得笔直,微笑着注视着前方,一派矜持。果然——黑白相纸都掩盖不了的英俊。。。
  陆赞不由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视线挪到身旁那位身上。她头歪向他那一边,咧着嘴笑得有些傻……那明晃晃的笑容几乎快要溢出相纸,简直是没心没肺的灿烂,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嫁给自己心上人了。
  只有他知道——她那只是算计得逞的开心罢了。
  陆赞随手将相纸揣进自己兜里,清了清喉咙:“底片在你那吧,相片就归我了!张大秋把我拍得挺好看!”
  盼娣:“……”
  这人还真是一点亏不肯吃!连一张相纸都算得清清楚楚!
  *
  矿山公社唯一一家集体性质的修理自行车合作社也在十里大道上,离供销社不算远。
  偌大一间门面房,挂满了各家品牌和型号的自行车轮胎和零配件。凤凰、永久、红旗、飞鸽这些国产老品牌的自行车,是修车社的常客。
  陆赞推着自行车进去,里面已经挤了几位赶在上班前来修车的顾客。
  “王师傅,我这个轮胎帮我补一下。”
  “王师傅,右边脚蹬要换一下皮。”
  “……”
  都是在附近上班的职工,约着下班来取自行车,将自行车留在修车社里便离开了。
  这年月人们对自行车都很爱惜,有些人几乎天天都将车子擦拭得锃明瓦亮,稍有点毛病就会推到维修社修理。
  王师傅跟陆赞很熟,看他推着一辆女式自行车进来,问道:“这是你家那口子的自行车吧?哪里坏了?”
  陆赞笑道:“换车了,这辆车用不上,打算修一修,转手卖掉。”
  王师傅里里外外查看了一下,这辆车保养得还可以,不过需要给车链子抹点油,换下前后闸,换脚蹬轴。
  他将收费表递给陆赞:“前闸2毛,后闸3毛,脚蹬轴3毛,一共8毛钱,链条保养就不收你钱了。”
  陆赞付了钱,王师傅开了个发-票给他。
  正好这会店里没人,王师傅小声道:“你这车打算转手,可以放我这寄卖,卖出去了我抽了几块钱的场地费怎么样?”
  陆赞原本打算这次出门,将这辆车捎到外地转手的,听他这么说,便问道:“你这寄卖一般可以卖到多少钱啊?”
  王师傅:“你这是凤凰的,买来一百五十块吧?转手估计可以卖八十块钱。”
  “那我还是自己想办法吧。”陆赞闻言抬脚便要往外走。
  这年月自行车很抢手,商店里根本没货,凑了钱,还得手里有票。好不容易钱和票都有了,还得上供销社登记。
  也有个别厉害的能人,隔三差五到商店、修车社买配件,花上一二年的时间才能攒上一辆自行车。所以,即便是二手自行车也根本不愁卖。
  王师傅忙一把拽住他,伸出手指头比划道:“一百块!”
  林盼娣这辆旧车爱惜得还可以,换了配件性能还是很好的。陆赞想了想道:“一百二十块。给你五块钱寄卖费。”
  王师傅脸上的笑容僵了僵,手指着他的鼻子,笑骂道:“我说小陆啊,不愧是供销社的老把式!猴精的!这车想卖一百二十块,我还得好好给你整整!”
  陆赞脸上瞬间堆起笑容,连称呼都改了:“老王,那我把车放你这了!回头你出手了,上供销社找我就成!”
  ……
  到了供销社,一楼已经开始做起生意了。烟酒糖柜台只有一个马师傅在看柜台,粮油副食品柜台也只有一个师傅。
  陆赞跟两人打过招呼,便上了二楼。
  毛师傅看到他,活像看到个大救星,一把拽住他小声道:“小陆啊,咱俩咋办?楼下两个柜台都在搞小动作,你看到了吧?老马神神秘秘的,肯定是卖掺水酒了。副食品的今天卖砂糖垫两层毛边纸,占心渣儿都收拢起来卖了!一斤一包,卖3毛钱……”
  陆赞:“他们有他们的法子,咱们有咱们的法子,你手也可以崩紧点。”
  毛师傅直拍大腿,急道::“咱们二楼百货柜台,客人只有他们的一半!崩紧点也就那样啊!”
  这个倒也是。毕竟民以食为天,这年月大家都是顾嘴不顾腚的。管住嘴巴和肚皮已经不容易了,哪能见天来扯布买日用品呢?
  陆赞抿唇道:“老毛,这几天你看柜台吧,我下去想想办法。”
  毛师傅听他这么说,瞬间转忧为喜,忙拍着胸脯保证:“好嘞!你尽管去,柜台这边交给我。”陆赞这家伙路子广,见识多,又识货,肯定是已经想到办法了!
  陆赞嘱咐完毛师傅,便去李主任办公室,找他要了张农民自产自销证明。
  供销社经常会收本地农民的自产粮。为了防止投机倒把的行为,农民将自己收获的农产品卖给供销社需要大队开自产自销证明。社里为了应对上面检查,李主任也找几个大队开了空白的自产自销证明备用。
  陆赞这回打算去平西市隔壁的长水市下面的公社收点皮子,再转手给收购站。转手的过程中,自产自销证明是必不可少的。
  李主任听说他要下去收皮子,不由唬了一跳:“这风险也太大了!现在皮货生意难做,搞不好就折本……”
  陆赞双手插兜,淡声道:“主任,我不去也行,您赶紧把供销社的内贼抓到。眼皮底下少了一匹布一条烟,不是自己人干的我真不信!”
  李主任愁眉不展:“这事就算破案了,真是店里人干的,你说店里这几个师傅一个锅里搅勺这么多年,我是举报还是不举报?”
  陆赞垂头不做声,半晌咕哝道:“我就知道您那天说的去县供销社举报是吓唬我们的……”
  “哎!出了问题,现在只能一起担。实在要是到了月底帐对不齐,大家只能自掏腰包填窟窿了,到时候我多出点……”
  李主任叹了口气,又嘱咐陆赞注意安全,办完尽快回来。
  *
  安丰县是个高氟地区,生态环境不能说好,当地老人中很多牙齿发黑,患有氟斑牙,肺病也是个常见病。
  即便如此,大部分工人还是嫌麻烦,再加上矿上的安全防护意识也不够。能好好戴口罩的矿工是少之又少。
  盼娣摘掉口罩,只有鼻子和嘴巴是干净的,头发上、衣服上、脸上甚至睫毛上都全色白色粉末。她看了眼工作组的其他人,也跟她差不多。
  省地质队的队员和专家们装备显然要好一些,除了防尘口罩,他们还戴着一种特制的眼镜。独特的装备在矿井格人引人注目,大家一眼能看出谁是省里来的专家,谁是红星的职工。休息的时候,沈子骞看盼娣在好奇地看着他的眼镜,便摘下来给她看。
  沈子骞:“这个是部队用的风镜,挡风沙用的。”
  盼娣拿在手里的掂了掂:“难怪。在南林我还没见过呢。”
  这风镜很像早期飞行员用的护目镜。除了镜片和金属的镜框,其它部位主要材质是帆布。密封效果肯定是赶不上后世的护目镜,但戴上比不戴的保护效果好太多了。
  沈子骞看她饶有兴致地研究了半天,似乎有些爱不释手的样子,便笑道:“你要是喜欢,这副送你了。我有两副一模一样的。”
  盼娣眼睛亮了,她真的很想弄一副风镜给母亲,但凭白收人家这么贵的东西,又觉十分不好意思。
  她想了想道:“这个很贵吧?我跟你买吧。”
  沈子骞笑道:“不用。这个是省地质直接找部队要的,我们每年都会发一副。”
  盼娣听他这么说不由有些羡慕,要是红星的矿工每人也能发一副风镜多好!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5-2401:08:32~2022-05-2601:56:1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风来过这里、九歌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51
  第51章
  ◎心眼◎
  伊春公社东风萤石矿今天装扮一新,广播里播放着铿锵有力的欢迎语,广场两旁的树上挂着火红的欢迎横幅。穿着簇新工作服的职工代表早早等在门口,迎接日本考察团一行。
  上午九时,日本考察团在当地干部和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出现在东风萤石矿。
  这是六六年东风萤石矿成立以来,第一次接待外国考察团。手捧鲜花的工人代表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既友好又好奇地打量着队伍里的日本外宾。
  日本考察团成员很好辨认,男士系着花花绿绿的领带,头上戴着白色圆礼帽,女士则穿着鲜艳的套裙。在一片黑白灰蓝打扮的人群中,十分鲜明醒目。
  陆贺站在人群中间,他是临时被点名来参与接待的。这次所有参与接待的中方工作人员都接受了集中培训,他三天前才接到通知,连培训都不来及参加。
  整个安丰供销系统就他一个人接到通知,上头领导神秘兮兮问他和市革委的汪主任什么关系。后来他才知道是汪有亲自点名让他参与接待的。
  此刻平西市革委副主任汪有正站在干部队伍之首,刚从安丰县老干部工作处升调到平西市市革委,他一脸的春风得意。周围簇拥的都是以前比自己职位高的安丰当地的干部们,汪有不由生出一种衣锦还乡的荣耀之感。
  陆贺的目光和正在扫视人群的汪有撞个正着。
  “小陆,你过来!”汪有朝他招了招手,笑容和蔼:“这次随团来的有不少日本商社的外宾,你在供销系统这么多年,对安丰的经济情况比较了解,这几天你跟在我身边!”
  陆贺连忙应下。一时间安丰所有干部的视线都落在他身上,有羡慕的,有好奇的,还有各种意味不明的目光,揣度着他和汪有之间的关系。
  上次听盼娣说汪有即将升任市革委副主任一职,陆贺便拎了两瓶茅台去对方家拜访,解释了钢筋指标一事。
  汪有听说陆贺将钢筋指标上交了市供销社,心下微讶。看来这年轻人不傻,恐怕是从哪得到消息,自己即将调至市革委会,索性将指标给了市里。500吨钢筋指标最重还是落到自己手里了,汪有心头最后那点不快彻底烟消息云散。
  ……
  日本考察团的成员主要是日本化学工业协会专家和日本几大商社的代表。佐藤康夫所在的丸红株式会社是日本十大商社之一,这次他陪同副社长田中先生一起来考察安丰的萤石矿。
  日本国内化工、钢铁、玻璃等行业飞速发展,每年萤石的需求量在一百万吨左右。往年多是向巴西、墨西哥等国家进口,去年仍然有三十万吨的缺口。
  丸红株式会社代表这一行的目的主要是和安丰当地的萤石矿签定一个十万吨左右的订单。佐藤康夫和田中先生在翻译的陪同下,认真听取着东风萤石矿负责人江兴德介绍着东风的年产量、各项质量指标,不由有些失望。
  东风萤石矿一年的年产量约在十万吨,大多供应给本地的钢铁厂,显然无法满足丸红商社的需求。
  同行的岩井商社代表对东风很感兴趣,他们每年的需求量大约为六千吨,东风的产量规模刚好和他们的需求匹配。
  佐藤看老板有些失望,小声道:“东风萤石矿的产量在安丰并不是最大的,安丰全县有十几个萤石矿,其中规模最大的是红星萤石矿。我们可以跟中国接待团要求去红星看看。”
  田中有些犹豫:“临时提出去红星参观,会不会给他们添麻烦?”
  佐藤:“我们可以要求丸红商社单独拜访红星萤石矿的行程,不是官方的正式拜访。”
  田中看着前方岩井商社代表和东风萤石矿的负责人江兴德相谈甚欢,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