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鸷暴君他人很好呀! 第23节
所以那位何太医说“你算什么医者”这句话并没说错,医女确实不算医者。
她们这样的医女也不是彻底没希望,若想成为医者,需要在太医院供职三至五年,由太医院尚宫姑姑和提督太监共同举荐,参加太医院的考试,包括《素问》、《难经》、《本草》、《脉经》以及各样重要方书,这些考试还分为笔写口答,通过考试后,才能成为预备女医,成为预备医女后,又要经过五年三试,三试一次比一次严格,宁缺不补,要三次通过,才终于熬成正式的女医。
医女和女医,同样两个字,可那是十年的刻苦煎熬,以及一些寻常人没有的幸运。
但是如果阿柠直接能被一个大御医收为弟子,那就不一样了,就直接省略了太医院几年的苦熬,也不必需要尚宫姑姑和提督太监的联名举荐,直接就可以参加太医院考试!
一旦考试通过,可以直接成为预备女医。
而如果能被大御医收为女弟子,跟随大御医身边,耳濡目染,自然比一般人更容易通过考试,也可以因为见识阅历而增加经验,为以后的行医之路打下基础。
总之,如果被大御医相中收为弟子,那是一步登天的事!
阿柠可从来没想过自己能有这种好事,她望着孟凤春:“真的假的?莫大先生为什么收我?怎么会突然有这种好事?”
若说孟凤春帮自己,无缘无故的,他怎么会这么帮衬自己?
孟凤春自然看出阿柠的疑惑,负手,淡淡地道:“他见过你,就是那一晚。”
他说得含蓄,不过阿柠一下子懂了。
阿柠拼命回忆,可实在不记得了,那一晚的函德殿御榻前,晃着的都是人影,许多御医都在,还有宫娥太监,她根本顾不上看人脸,况且灯光那么昏暗。
孟凤春略垂下眼,道:“今日我和莫大先生提起你,他说他知道你,也听何太医提过,说何太医夸过你。”
何太医是刻薄难缠的性子,整个太医院都知道,他能开口夸一个人,自是难得。
阿柠:“啊?然后?”
孟凤春:“他也恰好需要寻觅一位女弟子,传承他的衣钵,修习妇科和针灸。”
这么说的时候,他看到阿柠眼睛亮闪闪地望着自己。
孟凤春哑然失笑:“要去吗?”
阿柠猛点头:“当然要!我试试!”
第19章 机会
孟凤春提起这件事后, 阿柠并不敢声张,生怕不行,回头倒是闹个笑话。
她只是和孙姑姑提起来, 孙姑姑一听, 开始时有些震惊,之后便明白了。
原来如今太医院设有十三科, 分大方脉, 小方脉,妇人,疮疡,针灸, 按摩和祝由等,这些科目自然都有专门的子弟学习, 且按照常理应该自医家子弟中选拔,并分入十三科中从师学习, 但是一些科目却无人问津,比如妇人科, 寻常男子并不愿意学, 或者那些高门女眷并不愿意要男大夫来诊治,如此一来, 太医院妇科人才凋零,青黄不接。
莫先洲一直在寻找合适的女弟子来继承衣钵, 不过他眼高于顶,宁缺毋滥,所以一直不曾寻到。
那一晚帝王寝殿前,莫先洲也在,他留意到了阿柠, 就此动了心思?当然这里面少不了孟凤春的推波助澜?
孙姑姑拧眉,颇有深意地看了一眼阿柠。
阿柠觉得她的眼神有些古怪,她疑惑。
孙姑姑:“没什么,你去试试吧。”
她没多说,不过心里却觉得,那孟凤春出身医学名家,形貌俊美,才学横溢,将来自有一番前途,他素来眼高于顶,至今未曾婚配。
若他看中了阿柠,对于阿柠来说自然是天大的好事,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宫中医女最好的归宿了。
她倒是乐见其成的,怕就怕孟家那种家风古板的人家未必愿意接纳阿柠。
阿柠自然没多想,她之前是低落的,是忐忑的,突然间这么一桩好事从天而降,头顶的阴云瞬间被驱散了,通过孟凤春的引荐,她拜见了莫先洲。
最初阿柠是有些忐忑的,不过出乎她的预料,莫先洲颇为和蔼,简单问了她几个问题。
这些问题于阿柠来说倒是信手拈来,她都一一回了,莫先洲很是满意。
他又取了银针来,简单教了阿柠几个持针之法,拿来一个小泥人,要她按照穴位下针。
阿柠一一照办,莫先洲只从旁看着,不置可否。
这让阿柠有些忐忑,她到底是过关了还是没过关呢?
就在这时,莫先洲指了指那边的一本书:“这本书,你先拿着看吧。”
阿柠忙双手捧起来,却见这是一本关于针灸的抄记,里面略显凌乱,有些地方还有密密麻麻的小字注释,或者画了图示,一看便是在行医过程中花费心思记录的。
莫先洲道:“这都是我往日的手抄笔记,虽说记录得并不齐整,不过都是确切的案例,是我经手的病患,你先学看看。”
阿柠听着,明白这是要开始教导她的意思,她自是受宠若惊,连忙恭敬地道是。
莫先洲又拿出一本医书:“这里面涉及释方,诊断,针灸和本草,包括女科,小儿科和外科,你若能学精,融会贯通,被学以致用,假以时日,必有所成。”
阿柠激动不已,连忙郑重地受了。
她当然知道,莫先洲并不是正式收她为弟子,是要她先学着,学过后,看她考核通过,才能正式收,不过这于她来说已经是天大的机会了。
她抱着这些书回到太医院,白日依然炮制药材,分拣药材,晚间在别的医女回去歇息时,她便在太医院挑灯夜读,孙姑姑见她如此上进,倒也给她行了便利,让人收拾了一处耳房,那里可以借到隔壁侧殿的宫灯,她正好在那里看书。
她记性好,几乎过目不忘,但是那些行医案例于她来说到底晦涩难懂,有时候虽然记住了,但是并不能理解,这时候便要翻看医书,反复琢磨,融会贯通。
她看得并不快,但也不慢,偶尔遇到什么不懂的,也会请教太医院的御医。
她也遇到过几次孟凤春,并向他请教,孟凤春也会给她讲讲里面的释方,孟凤春见多识广,且实地到过许多药草产地,踏过深山老岭,阿柠问一个,他能答十个,对阿柠来说,自然受益匪浅。
之前阿柠虽然能记住医书,但其实许多都是死记硬背,如今这么看案例,又一番请教,长进不少。
她甚至觉得自己像是吸饱了水的花束,鼓鼓囊囊的,随时可以爆开!
这种感觉自然极好,以至于她不再去想穆清公主,上辈子的夫君,还有元熙帝。
当沉浸在医书之中时,她的心踏实下来,开始觉得,那些天骄贵子距离自己很遥远,哪怕元熙帝是自己上辈子的夫君又如何,她永远不能跑过去问他。
所以,死了这条心,安分地当医女才是。
而就在太医院中,一日日过去,原本紧绷的气氛也终于和缓下来了。
看起来函德殿的那件事算是过去了,没人再提起,大家都没被连累,也不会秋后算账了。
等到了重阳节,太医院更是整个放松下来,太医院给医女太监们分发了各样过节表里,还分了吉事盒,有柿饼、荔枝、圆眼和栗子等,整个气氛和融。
按照往日习惯,六局女官和内监四司八局会一起举办各样戏耍游戏,诸如荡秋千、踢毽子和抖空竹的,若是比赛中能得个名次,还会有各样奖赏。
太医院的医女当然也可以参加,大家叽叽喳喳讨论起来,想报这个的,想报那个的。
玉卿问阿柠想报哪个,阿柠笑得眼睛都亮了:“我之前说过的啊,我要踢毽子!”
之前双喜给她的那鸭毛,她特意寻了两个最合适的铜钱拿来做了毽子,正想试试呢。
瑞香一听:“你?踢毽子?”
她上下打量了一番阿柠,阿柠身段匀称,也算是好看,但那张脸白白糯糯,总给人一种软乎乎的感觉,这样的人你很难想象她利索踢毽子的样子。
她纳闷:“你行吗?”
阿柠:“我往日在家里,还教我弟弟妹妹踢毽子呢,大家都说我踢得好!”
瑞香好笑:“那是你弟弟妹妹,小孩而已,你不知道,宫里头踢毽子比赛麻烦着呢,和你家里不一样。”
阿柠:“啊?怎么不一样?”
瑞香:“你试试就知道了。”
阿柠便有些忐忑,不过她想想,还是大着胆子报名了。
反正试试嘛,实在不行就算了,那什么荡秋千,什么抖空竹,她更不行!
到了重阳节,宫中按规矩赏茱萸、蓬饵和菊花酒等,又在坤宁宫前,以彩缯作山,大家都拿了簪子等投着玩,算是应了重阳登高的民俗,除了这个,各样把戏也终于开场了。
诸位宫人都竟然有序地各自到场,阿柠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场面,只觉衣带飘香,人头攒动,
她往高处看过去,负责主持这场宫戏的是明太妃,打扮得雍容华贵,明太妃一侧便是太子和穆清公主。
其实阿柠早见过太子和穆清公主,不过这是她第一次见到两个人在一起。
他们是龙凤胎,那便应该是同样的年纪,可如此对比之下,太子明显生得比穆清公主更高一些,健朗一些,高高挑挑的,多少已经有些少年的模样,不像穆清公主,还带着些许孩儿气。
她暗暗打量了好一番,才挪开视线。
其实她对穆清公主依然有些异样的怜惜,可她压制下来了。
她得记住,那不是她可以随便操心的人!
很快到了踢毽子比赛,今日比的是五人踢,所以踢毽子的都要准备分组了。
负责比赛的女官把众人打眼扫过,便指派了分组,阿柠,双喜,瑞香和另外两个小太监一组。
瑞香看这情景,眼珠一转,和女官说了,换到了另一组。
双喜对着阿柠咬耳朵:“她不想和咱们一组。”
阿柠便悄悄拉瑞香的袖子,低声说:“你怎么要换组,我们在一个组不挺好的吗?”
瑞香叹了一声:“你不知道吗,今天如果能踢赢了,好多赏呢。”
阿柠:“啊?”
瑞香笑:“五人踢,若是哪个踢不好,必是要输!我还想得些赏赐啊!”
阿柠:“还没踢呢,你就开始说输了,怎么可以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瑞香:“若和你一组,必输无疑,因为有你啊!”
双喜从旁挑气:“阿柠姐姐,她这是嫌弃你!”
阿柠当然听出瑞香的意思,都说那么明白了,她能不懂?
她也有些不高兴了,又不太服气,嘟哝道:“我踢得挺好的,凭什么有我就输?”
瑞香懒得搭理她,白眼:“反正不和你一块!”
阿柠:“……”
双喜安慰阿柠:“别理她,咱们踢咱们的,输了就输了,也没什么大不了。”
阿柠愣了下,之后打量双喜一眼。
双喜:“怎么了?”
阿柠实在有些生气了:“原来你也不信我,你也以为我会输!”
双喜心虚,咳了声,哄着她道:“没有不信你,可胜败兵家常事,不一定赢呢。”
她们这样的医女也不是彻底没希望,若想成为医者,需要在太医院供职三至五年,由太医院尚宫姑姑和提督太监共同举荐,参加太医院的考试,包括《素问》、《难经》、《本草》、《脉经》以及各样重要方书,这些考试还分为笔写口答,通过考试后,才能成为预备女医,成为预备医女后,又要经过五年三试,三试一次比一次严格,宁缺不补,要三次通过,才终于熬成正式的女医。
医女和女医,同样两个字,可那是十年的刻苦煎熬,以及一些寻常人没有的幸运。
但是如果阿柠直接能被一个大御医收为弟子,那就不一样了,就直接省略了太医院几年的苦熬,也不必需要尚宫姑姑和提督太监的联名举荐,直接就可以参加太医院考试!
一旦考试通过,可以直接成为预备女医。
而如果能被大御医收为女弟子,跟随大御医身边,耳濡目染,自然比一般人更容易通过考试,也可以因为见识阅历而增加经验,为以后的行医之路打下基础。
总之,如果被大御医相中收为弟子,那是一步登天的事!
阿柠可从来没想过自己能有这种好事,她望着孟凤春:“真的假的?莫大先生为什么收我?怎么会突然有这种好事?”
若说孟凤春帮自己,无缘无故的,他怎么会这么帮衬自己?
孟凤春自然看出阿柠的疑惑,负手,淡淡地道:“他见过你,就是那一晚。”
他说得含蓄,不过阿柠一下子懂了。
阿柠拼命回忆,可实在不记得了,那一晚的函德殿御榻前,晃着的都是人影,许多御医都在,还有宫娥太监,她根本顾不上看人脸,况且灯光那么昏暗。
孟凤春略垂下眼,道:“今日我和莫大先生提起你,他说他知道你,也听何太医提过,说何太医夸过你。”
何太医是刻薄难缠的性子,整个太医院都知道,他能开口夸一个人,自是难得。
阿柠:“啊?然后?”
孟凤春:“他也恰好需要寻觅一位女弟子,传承他的衣钵,修习妇科和针灸。”
这么说的时候,他看到阿柠眼睛亮闪闪地望着自己。
孟凤春哑然失笑:“要去吗?”
阿柠猛点头:“当然要!我试试!”
第19章 机会
孟凤春提起这件事后, 阿柠并不敢声张,生怕不行,回头倒是闹个笑话。
她只是和孙姑姑提起来, 孙姑姑一听, 开始时有些震惊,之后便明白了。
原来如今太医院设有十三科, 分大方脉, 小方脉,妇人,疮疡,针灸, 按摩和祝由等,这些科目自然都有专门的子弟学习, 且按照常理应该自医家子弟中选拔,并分入十三科中从师学习, 但是一些科目却无人问津,比如妇人科, 寻常男子并不愿意学, 或者那些高门女眷并不愿意要男大夫来诊治,如此一来, 太医院妇科人才凋零,青黄不接。
莫先洲一直在寻找合适的女弟子来继承衣钵, 不过他眼高于顶,宁缺毋滥,所以一直不曾寻到。
那一晚帝王寝殿前,莫先洲也在,他留意到了阿柠, 就此动了心思?当然这里面少不了孟凤春的推波助澜?
孙姑姑拧眉,颇有深意地看了一眼阿柠。
阿柠觉得她的眼神有些古怪,她疑惑。
孙姑姑:“没什么,你去试试吧。”
她没多说,不过心里却觉得,那孟凤春出身医学名家,形貌俊美,才学横溢,将来自有一番前途,他素来眼高于顶,至今未曾婚配。
若他看中了阿柠,对于阿柠来说自然是天大的好事,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宫中医女最好的归宿了。
她倒是乐见其成的,怕就怕孟家那种家风古板的人家未必愿意接纳阿柠。
阿柠自然没多想,她之前是低落的,是忐忑的,突然间这么一桩好事从天而降,头顶的阴云瞬间被驱散了,通过孟凤春的引荐,她拜见了莫先洲。
最初阿柠是有些忐忑的,不过出乎她的预料,莫先洲颇为和蔼,简单问了她几个问题。
这些问题于阿柠来说倒是信手拈来,她都一一回了,莫先洲很是满意。
他又取了银针来,简单教了阿柠几个持针之法,拿来一个小泥人,要她按照穴位下针。
阿柠一一照办,莫先洲只从旁看着,不置可否。
这让阿柠有些忐忑,她到底是过关了还是没过关呢?
就在这时,莫先洲指了指那边的一本书:“这本书,你先拿着看吧。”
阿柠忙双手捧起来,却见这是一本关于针灸的抄记,里面略显凌乱,有些地方还有密密麻麻的小字注释,或者画了图示,一看便是在行医过程中花费心思记录的。
莫先洲道:“这都是我往日的手抄笔记,虽说记录得并不齐整,不过都是确切的案例,是我经手的病患,你先学看看。”
阿柠听着,明白这是要开始教导她的意思,她自是受宠若惊,连忙恭敬地道是。
莫先洲又拿出一本医书:“这里面涉及释方,诊断,针灸和本草,包括女科,小儿科和外科,你若能学精,融会贯通,被学以致用,假以时日,必有所成。”
阿柠激动不已,连忙郑重地受了。
她当然知道,莫先洲并不是正式收她为弟子,是要她先学着,学过后,看她考核通过,才能正式收,不过这于她来说已经是天大的机会了。
她抱着这些书回到太医院,白日依然炮制药材,分拣药材,晚间在别的医女回去歇息时,她便在太医院挑灯夜读,孙姑姑见她如此上进,倒也给她行了便利,让人收拾了一处耳房,那里可以借到隔壁侧殿的宫灯,她正好在那里看书。
她记性好,几乎过目不忘,但是那些行医案例于她来说到底晦涩难懂,有时候虽然记住了,但是并不能理解,这时候便要翻看医书,反复琢磨,融会贯通。
她看得并不快,但也不慢,偶尔遇到什么不懂的,也会请教太医院的御医。
她也遇到过几次孟凤春,并向他请教,孟凤春也会给她讲讲里面的释方,孟凤春见多识广,且实地到过许多药草产地,踏过深山老岭,阿柠问一个,他能答十个,对阿柠来说,自然受益匪浅。
之前阿柠虽然能记住医书,但其实许多都是死记硬背,如今这么看案例,又一番请教,长进不少。
她甚至觉得自己像是吸饱了水的花束,鼓鼓囊囊的,随时可以爆开!
这种感觉自然极好,以至于她不再去想穆清公主,上辈子的夫君,还有元熙帝。
当沉浸在医书之中时,她的心踏实下来,开始觉得,那些天骄贵子距离自己很遥远,哪怕元熙帝是自己上辈子的夫君又如何,她永远不能跑过去问他。
所以,死了这条心,安分地当医女才是。
而就在太医院中,一日日过去,原本紧绷的气氛也终于和缓下来了。
看起来函德殿的那件事算是过去了,没人再提起,大家都没被连累,也不会秋后算账了。
等到了重阳节,太医院更是整个放松下来,太医院给医女太监们分发了各样过节表里,还分了吉事盒,有柿饼、荔枝、圆眼和栗子等,整个气氛和融。
按照往日习惯,六局女官和内监四司八局会一起举办各样戏耍游戏,诸如荡秋千、踢毽子和抖空竹的,若是比赛中能得个名次,还会有各样奖赏。
太医院的医女当然也可以参加,大家叽叽喳喳讨论起来,想报这个的,想报那个的。
玉卿问阿柠想报哪个,阿柠笑得眼睛都亮了:“我之前说过的啊,我要踢毽子!”
之前双喜给她的那鸭毛,她特意寻了两个最合适的铜钱拿来做了毽子,正想试试呢。
瑞香一听:“你?踢毽子?”
她上下打量了一番阿柠,阿柠身段匀称,也算是好看,但那张脸白白糯糯,总给人一种软乎乎的感觉,这样的人你很难想象她利索踢毽子的样子。
她纳闷:“你行吗?”
阿柠:“我往日在家里,还教我弟弟妹妹踢毽子呢,大家都说我踢得好!”
瑞香好笑:“那是你弟弟妹妹,小孩而已,你不知道,宫里头踢毽子比赛麻烦着呢,和你家里不一样。”
阿柠:“啊?怎么不一样?”
瑞香:“你试试就知道了。”
阿柠便有些忐忑,不过她想想,还是大着胆子报名了。
反正试试嘛,实在不行就算了,那什么荡秋千,什么抖空竹,她更不行!
到了重阳节,宫中按规矩赏茱萸、蓬饵和菊花酒等,又在坤宁宫前,以彩缯作山,大家都拿了簪子等投着玩,算是应了重阳登高的民俗,除了这个,各样把戏也终于开场了。
诸位宫人都竟然有序地各自到场,阿柠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场面,只觉衣带飘香,人头攒动,
她往高处看过去,负责主持这场宫戏的是明太妃,打扮得雍容华贵,明太妃一侧便是太子和穆清公主。
其实阿柠早见过太子和穆清公主,不过这是她第一次见到两个人在一起。
他们是龙凤胎,那便应该是同样的年纪,可如此对比之下,太子明显生得比穆清公主更高一些,健朗一些,高高挑挑的,多少已经有些少年的模样,不像穆清公主,还带着些许孩儿气。
她暗暗打量了好一番,才挪开视线。
其实她对穆清公主依然有些异样的怜惜,可她压制下来了。
她得记住,那不是她可以随便操心的人!
很快到了踢毽子比赛,今日比的是五人踢,所以踢毽子的都要准备分组了。
负责比赛的女官把众人打眼扫过,便指派了分组,阿柠,双喜,瑞香和另外两个小太监一组。
瑞香看这情景,眼珠一转,和女官说了,换到了另一组。
双喜对着阿柠咬耳朵:“她不想和咱们一组。”
阿柠便悄悄拉瑞香的袖子,低声说:“你怎么要换组,我们在一个组不挺好的吗?”
瑞香叹了一声:“你不知道吗,今天如果能踢赢了,好多赏呢。”
阿柠:“啊?”
瑞香笑:“五人踢,若是哪个踢不好,必是要输!我还想得些赏赐啊!”
阿柠:“还没踢呢,你就开始说输了,怎么可以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瑞香:“若和你一组,必输无疑,因为有你啊!”
双喜从旁挑气:“阿柠姐姐,她这是嫌弃你!”
阿柠当然听出瑞香的意思,都说那么明白了,她能不懂?
她也有些不高兴了,又不太服气,嘟哝道:“我踢得挺好的,凭什么有我就输?”
瑞香懒得搭理她,白眼:“反正不和你一块!”
阿柠:“……”
双喜安慰阿柠:“别理她,咱们踢咱们的,输了就输了,也没什么大不了。”
阿柠愣了下,之后打量双喜一眼。
双喜:“怎么了?”
阿柠实在有些生气了:“原来你也不信我,你也以为我会输!”
双喜心虚,咳了声,哄着她道:“没有不信你,可胜败兵家常事,不一定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