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皇后,新思想 第50节
小云氏觉得也有道理,便拉着潘妤的手称赞:
“那便辛苦你了。”
潘妤俏皮一笑:“应该的,谁让我做了她们嫂嫂呢。”
又留下与小云氏说了会儿话,潘妤才从长乐宫离开,没有回自己的长秋宫,而是去了魏铎的奉天殿。
在他的后殿中吃了些茶点,便去内室寝房小憩片刻后,魏铎才姗姗来迟。
“稀客啊。终于忙完,想起自己还有个夫君了?”魏铎一坐下就开始打趣潘妤。
这个月潘妤忙里忙外,魏铎白日里想见她一面都不得空,夫妻俩只能趁着夜色多多交流。
所幸潘妤如今业务能力提高了不少,哪怕魏铎有时收不住,多折腾些时候,潘妤也能从容应对,甚至还能举一反三,与魏铎展开更深入的交锋。
“夫君这话说的,让妾好生伤心。”潘妤做捧心状,魏铎心道不妙,早早屏退张顺等伺候之人,待殿中清场后,潘妤才起身攀上魏铎的肩,在他耳边呢喃:
“早知如此,妾昨夜便该更勤奋努力些,叫君说不出此等负心之言。”
魏铎被她撩拨得心痒难耐,放下床帐便凶猛的将人扑倒,誓要好生教训一番这故意撩人的小坏蛋。
第49章 中秋宫宴。
这是魏家登基后的举办的第一场宫宴,又借着中秋之名,宴请文武百官及家眷,自然要办得有声有色。
潘妤从魏铎那儿要来了百官的食癖。
至于魏铎身为皇帝,为什么会有这种记录百官食癖的东西,倒也不稀奇。
毕竟他从小就知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道理,既然决定造反,那当然要做好万全准备,只有对盛京众臣足够了解,才能精准的打击到个人,让他甘心臣服。
除了百官食癖之外,据说魏铎还掌握着盛京众臣家的各种八卦,但那些涉及私隐及国事,潘妤没能要过来。
离中秋之日还有一个月,有足够的时间筹备,这也是裁减过的后宫第一次承办这种大型宴会,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幸好潘妤亲自调度,制定了一系列的高效责任制岗位。
宴会流程稍加精简,但每一道关卡的责任却明确到个人,一旦把事情责任化,那些消极怠工或存心不良之人便无所遁形,因为周围每个怕把事情搞砸受牵连的人,都会互相监督。
转眼到了中秋当日。
申时刚过,丹凤长街上的车马便络绎不绝。
百官着礼服携家眷入宫,穿过张灯结彩的宫道时,总角孩童们不时发出惊叹——
汉白玉栏杆上,十分应景的缠着绢纱制成的桂花枝,每隔十步就悬着一盏花灯,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星河月影……应有尽有。
太和殿内,一张张紫檀案几呈月牙形排开,两侧坐席能汇聚成圆月形状,一侧为百官席,一侧为命妇席,子随父,女随母,男女双席同观一景,却互不干涉。
大殿正中央,还搭着一只三丈高的灯山,上千盏琉璃灯组成广寒宫模样,玉兔捣药的机关还会转动,憨态可掬。
这是潘妤画好设计图,自掏腰包让工部的能工巧匠赶制出来的。
所有官员命妇们刚入殿就被这灯山震惊到,孩子们更是忍不住对那会自行捣药的玉兔投以注目,但也只敢好奇打量,不敢上前细看。
大殿内没有宫婢接引,但每个人都能找到相应的坐席。
因为每张坐席上都写着臣子与命妇的名字,按照皇宫送出请柬后,得到的各家回执名单安排的。
坐席以品级区分,高官在前,官位略低些的在后,这一点倒是无人置喙。
按品大妆的命妇们拉着自家姑娘小子的手找到各自坐席,觉得这样的自主寻位方式十分有趣,既省了引路人工,又条理分明,互不打扰。
待各家落座后,殿外传来司礼监的一声长吟:
“皇上驾到——皇后娘娘驾到——太后娘娘驾到——”
帝后二人着玄底金纹的龙凤礼袍自御道携手而来,二人像刚从月宫下凡的谪仙,尊贵不凡,身后三十六位宫女皆提着一杆鎏金宫灯,将此行照耀得璀璨明亮。
太后与他们同行在后,身边跟着宁平王魏超和两位盛装出席的公主。
众臣跪拜间,有不少好奇目光落在魏铎与潘妤身上,都想一睹新帝新后之风采。
“众卿平身。”魏铎与潘妤携手登上龙凤宝座后,抬手示意:“今日中秋佳节,朕与皇后设宴,与诸位爱卿共享天伦之乐。”
众臣拜谢后,起身回坐。
潘远山作为宰辅,自然位列第一梯队,身边坐着一位年轻郎君,是潘远山之子潘旸,他弱冠之年,体康身健,容貌也生得英俊,华服之下更是如谦谦君子般惹人注目。
他学着父亲的模样,向前来致礼的下官们回礼,神采飞扬,似乎颇为享受此等受人恭维的场景。
潘家二房、三房皆位列后方,女眷们则由陈氏带领坐在命妇席间,潘娆和潘锦坐在她身侧,再旁边则是二夫人安氏,她不禁环首,将太和殿纵观眼底,由衷感慨:办得还真不错。
要知道,在皇宫传出要办宫宴之前,京中所有接到请柬的人家,都觉得这场宫宴会闹笑话。
毕竟皇后娘娘入主中宫后就*大发雌威,将宫人裁去了八成有余,还不另招新人入宫,这么一场大型宫宴,所耗靡费,没有足够的宫人支撑,估计连上菜引路都要乱作一团了。
然而从大家进宫的那一刻开始,等着看笑话的心就渐渐淡了,看来皇后娘娘并非无的放矢,而是真有两把刷子。
开宴前,礼部按礼请魏铎致辞,被魏铎婉拒,下令直接开宴。
雅乐声自太和殿的四面八方传来,身着宫装的窈窕舞姬们自各个方向鱼贯而入,在中央那座三丈高的花灯前汇集。
地上不知何故冒出白烟,加上身后那巨型花灯的照耀,舞姬们在灯光与白雾中起舞,跳的虽然还是那段霓裳羽衣曲,却缥缈若幻、空灵绝俗、仙气飘飘。
歌舞间,精致御膳也被一一呈送。
餐饮方面潘妤倒是没费什么心思,只是将对应坐席的号码与食癖交给御膳司,让他们根据号码上写得食癖斟酌发挥,菜肴上无需过多创新,只要别太铺张、别太失礼就成。
毕竟文武百官入宫赴宴,更多是为交际、为信息交换、为探测风向、为联络感情、为各家相看……就是没有多少人,是单纯为了吃饭的。
这种场合的吃食,只要保证干净卫生不失礼,让他们说累了想吃点东西的时候有东西下肚就足够了。
“大嫂和麒儿还是没来。”
开宴后,潘妤才有机会跟魏铎说起此事。
作为燕王妃的宋氏及燕王世子魏麒,自然是在宫宴的受邀之列。
“无妨,大嫂不喜此等场合,礼道了就好。”
帝后亲密自然的说话方式,落在众臣命妇眼中,也像是某种风向,让从前那些不看好潘氏二嫁女为后之人,都有了别样的看法。
不管潘氏女曾经如何,但她确实拿住了圣心,大魏立国后的第一次重大宫宴交给她全权督办,足见新帝对其信任。
一时间,潘家众人也备受关注,就连前阵子潘远山与夫人义绝之事都无人再提。
潘锦已经被李家千金请去说话,潘娆也想加入,但李家那边十分看重嫡庶,并不愿带庶出的潘娆一起。
其实若非潘远山和陈氏特许,不管是潘旸还是潘娆,都没机会出息这种场合,放眼望去,谁家带的都是正室夫人所生子女,像潘家这样高调带着庶子庶女出席宫宴的人家,实为少数。
“李家规矩太大,教出来的子孙也目光短浅,不交往也罢。”陈氏怕潘娆失落,特意安慰了一句。
“是。”潘娆应了一声。
目光却总忍不住往那坐在高位上,明艳动人的潘妤看去,她发间垂下的明珠浑圆硕大、光彩夺目,恰如广寒宫里落下的星子般耀眼,令潘娆看得十分眼热。
比起与李家千金她们玩耍,其实潘娆更想去给帝后敬酒。
她心中悔恨不已,早知道最终登上后位的是潘妤,她之前就不为了什么劳什子玉玺,拉上潘锦去找潘妤麻烦了。
不过,潘妤对她素来关爱,在汝阳时两人也时常通信,潘妤给她送过不少好东西,可见是真把她当妹妹的,只要自己诚心与她道歉,她定会原谅自己。
潘娆年纪虽小,但很清醒。
她当然不会放着现成的皇后阿姊不去交往,反而去结交什么李家千金,哼,这帮狗眼看人低的也配她结交!
潘妤并未察觉潘娆的热切目光,毕竟今晚关注她和魏铎的人太多了。
恰逢大臣们来向魏铎敬酒,潘妤也端起酒杯,来到太后小云氏身旁,接过宫婢手中酒壶,亲自为太后斟酒说:
“今晚青年才俊、名门贵女汇聚一堂,太后可有心仪之人?”
中秋宫宴的目的之一,便是让太后亲眼看一看京中的贵子贵女们,将来为子择媳,为女择婿时能有个大概的印象。
小云氏今日也很雍容华贵,颇有太后风范:
“我瞧着都好,但光是我瞧着好没用。”
潘妤明白太后的意思:
“御花园里还有各种赏月的余兴节目,待会儿让王爷和公主们也去园子里看看,总是要给年轻人机会的。”
太后觉得不错,夸赞不已:
“还是你想的周到。”
正如潘妤所言,当宴席中的年轻人听说了御花园有余兴节目,纷纷向往不已,便是那规矩最重的人家,也不再拘着孩子们,让他们自去御花园里玩耍。
只要在宫宴范围之内,到处都是司礼监的宫婢和太监,不怕年轻人闹出什么乱子。
潘妤分别看向魏超及魏嫣、魏姌,提醒他们也可去御花园转转,魏超和魏姌都跃跃欲试,魏嫣却兴致缺缺。
魏姌好声劝说了几句,魏嫣才无奈随他们一起。
三人一到御花园中,园中游玩的郎君和女郎们纷纷向他们行礼,三人皆毫无架子,还以礼仪。
有那灵活胆大的女郎前来邀请两位公主一同观赏花灯,猜灯谜,魏姌喜欢热闹,欣然加入。
郎君那边也有邀请魏超去投壶射箭的,魏超虽谨记要端严持重,不可失天家威仪,但毕竟年轻,在一声声的赞美中敞开了心扉,与众人打成一片。
唯有年岁最大的魏嫣有些尴尬,虽然身边也围着不少人,但说的大多奉承之词,她听得乏味。
仰头观月,莫名就想到一人,也不知中秋佳节,他是否仍旧一人过,若真如此,那也太心酸孤寂了。
想到此处,魏嫣命宫人去殿内给潘妤传了个话,说自己贪杯饮多了,有些头疼,便先回宫休息。
潘妤应了声后,吩咐兰乔嬷嬷去御膳房给魏嫣煮些解酒安神汤送去。
待到月上中天,所有人齐聚太和殿广场外,看千朵焰火骤然齐发,霹雳破空,化作流星赶月、百花献瑞。
在这仿佛能照亮夜空的焰火中结束了宫宴,离宫的臣子们手中,都提着一只由御膳房早就准备好的月饼食盒,君臣尽欢。
第50章 竞卖之后,我只收回成本……
大魏立国后第一场中秋宫宴圆满成功,彰显了大魏朝承天受命的文明盛景,让那些对魏氏朝廷仍抱有疑虑之人彻底释怀。
潘妤趁热打铁,在宫宴结束后的第二天,就把曲东来传唤入宫,请他帮忙在城中开一场拍卖会,将宫宴上的那盏三丈高的琉璃灯脱手出去。
“那便辛苦你了。”
潘妤俏皮一笑:“应该的,谁让我做了她们嫂嫂呢。”
又留下与小云氏说了会儿话,潘妤才从长乐宫离开,没有回自己的长秋宫,而是去了魏铎的奉天殿。
在他的后殿中吃了些茶点,便去内室寝房小憩片刻后,魏铎才姗姗来迟。
“稀客啊。终于忙完,想起自己还有个夫君了?”魏铎一坐下就开始打趣潘妤。
这个月潘妤忙里忙外,魏铎白日里想见她一面都不得空,夫妻俩只能趁着夜色多多交流。
所幸潘妤如今业务能力提高了不少,哪怕魏铎有时收不住,多折腾些时候,潘妤也能从容应对,甚至还能举一反三,与魏铎展开更深入的交锋。
“夫君这话说的,让妾好生伤心。”潘妤做捧心状,魏铎心道不妙,早早屏退张顺等伺候之人,待殿中清场后,潘妤才起身攀上魏铎的肩,在他耳边呢喃:
“早知如此,妾昨夜便该更勤奋努力些,叫君说不出此等负心之言。”
魏铎被她撩拨得心痒难耐,放下床帐便凶猛的将人扑倒,誓要好生教训一番这故意撩人的小坏蛋。
第49章 中秋宫宴。
这是魏家登基后的举办的第一场宫宴,又借着中秋之名,宴请文武百官及家眷,自然要办得有声有色。
潘妤从魏铎那儿要来了百官的食癖。
至于魏铎身为皇帝,为什么会有这种记录百官食癖的东西,倒也不稀奇。
毕竟他从小就知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道理,既然决定造反,那当然要做好万全准备,只有对盛京众臣足够了解,才能精准的打击到个人,让他甘心臣服。
除了百官食癖之外,据说魏铎还掌握着盛京众臣家的各种八卦,但那些涉及私隐及国事,潘妤没能要过来。
离中秋之日还有一个月,有足够的时间筹备,这也是裁减过的后宫第一次承办这种大型宴会,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幸好潘妤亲自调度,制定了一系列的高效责任制岗位。
宴会流程稍加精简,但每一道关卡的责任却明确到个人,一旦把事情责任化,那些消极怠工或存心不良之人便无所遁形,因为周围每个怕把事情搞砸受牵连的人,都会互相监督。
转眼到了中秋当日。
申时刚过,丹凤长街上的车马便络绎不绝。
百官着礼服携家眷入宫,穿过张灯结彩的宫道时,总角孩童们不时发出惊叹——
汉白玉栏杆上,十分应景的缠着绢纱制成的桂花枝,每隔十步就悬着一盏花灯,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星河月影……应有尽有。
太和殿内,一张张紫檀案几呈月牙形排开,两侧坐席能汇聚成圆月形状,一侧为百官席,一侧为命妇席,子随父,女随母,男女双席同观一景,却互不干涉。
大殿正中央,还搭着一只三丈高的灯山,上千盏琉璃灯组成广寒宫模样,玉兔捣药的机关还会转动,憨态可掬。
这是潘妤画好设计图,自掏腰包让工部的能工巧匠赶制出来的。
所有官员命妇们刚入殿就被这灯山震惊到,孩子们更是忍不住对那会自行捣药的玉兔投以注目,但也只敢好奇打量,不敢上前细看。
大殿内没有宫婢接引,但每个人都能找到相应的坐席。
因为每张坐席上都写着臣子与命妇的名字,按照皇宫送出请柬后,得到的各家回执名单安排的。
坐席以品级区分,高官在前,官位略低些的在后,这一点倒是无人置喙。
按品大妆的命妇们拉着自家姑娘小子的手找到各自坐席,觉得这样的自主寻位方式十分有趣,既省了引路人工,又条理分明,互不打扰。
待各家落座后,殿外传来司礼监的一声长吟:
“皇上驾到——皇后娘娘驾到——太后娘娘驾到——”
帝后二人着玄底金纹的龙凤礼袍自御道携手而来,二人像刚从月宫下凡的谪仙,尊贵不凡,身后三十六位宫女皆提着一杆鎏金宫灯,将此行照耀得璀璨明亮。
太后与他们同行在后,身边跟着宁平王魏超和两位盛装出席的公主。
众臣跪拜间,有不少好奇目光落在魏铎与潘妤身上,都想一睹新帝新后之风采。
“众卿平身。”魏铎与潘妤携手登上龙凤宝座后,抬手示意:“今日中秋佳节,朕与皇后设宴,与诸位爱卿共享天伦之乐。”
众臣拜谢后,起身回坐。
潘远山作为宰辅,自然位列第一梯队,身边坐着一位年轻郎君,是潘远山之子潘旸,他弱冠之年,体康身健,容貌也生得英俊,华服之下更是如谦谦君子般惹人注目。
他学着父亲的模样,向前来致礼的下官们回礼,神采飞扬,似乎颇为享受此等受人恭维的场景。
潘家二房、三房皆位列后方,女眷们则由陈氏带领坐在命妇席间,潘娆和潘锦坐在她身侧,再旁边则是二夫人安氏,她不禁环首,将太和殿纵观眼底,由衷感慨:办得还真不错。
要知道,在皇宫传出要办宫宴之前,京中所有接到请柬的人家,都觉得这场宫宴会闹笑话。
毕竟皇后娘娘入主中宫后就*大发雌威,将宫人裁去了八成有余,还不另招新人入宫,这么一场大型宫宴,所耗靡费,没有足够的宫人支撑,估计连上菜引路都要乱作一团了。
然而从大家进宫的那一刻开始,等着看笑话的心就渐渐淡了,看来皇后娘娘并非无的放矢,而是真有两把刷子。
开宴前,礼部按礼请魏铎致辞,被魏铎婉拒,下令直接开宴。
雅乐声自太和殿的四面八方传来,身着宫装的窈窕舞姬们自各个方向鱼贯而入,在中央那座三丈高的花灯前汇集。
地上不知何故冒出白烟,加上身后那巨型花灯的照耀,舞姬们在灯光与白雾中起舞,跳的虽然还是那段霓裳羽衣曲,却缥缈若幻、空灵绝俗、仙气飘飘。
歌舞间,精致御膳也被一一呈送。
餐饮方面潘妤倒是没费什么心思,只是将对应坐席的号码与食癖交给御膳司,让他们根据号码上写得食癖斟酌发挥,菜肴上无需过多创新,只要别太铺张、别太失礼就成。
毕竟文武百官入宫赴宴,更多是为交际、为信息交换、为探测风向、为联络感情、为各家相看……就是没有多少人,是单纯为了吃饭的。
这种场合的吃食,只要保证干净卫生不失礼,让他们说累了想吃点东西的时候有东西下肚就足够了。
“大嫂和麒儿还是没来。”
开宴后,潘妤才有机会跟魏铎说起此事。
作为燕王妃的宋氏及燕王世子魏麒,自然是在宫宴的受邀之列。
“无妨,大嫂不喜此等场合,礼道了就好。”
帝后亲密自然的说话方式,落在众臣命妇眼中,也像是某种风向,让从前那些不看好潘氏二嫁女为后之人,都有了别样的看法。
不管潘氏女曾经如何,但她确实拿住了圣心,大魏立国后的第一次重大宫宴交给她全权督办,足见新帝对其信任。
一时间,潘家众人也备受关注,就连前阵子潘远山与夫人义绝之事都无人再提。
潘锦已经被李家千金请去说话,潘娆也想加入,但李家那边十分看重嫡庶,并不愿带庶出的潘娆一起。
其实若非潘远山和陈氏特许,不管是潘旸还是潘娆,都没机会出息这种场合,放眼望去,谁家带的都是正室夫人所生子女,像潘家这样高调带着庶子庶女出席宫宴的人家,实为少数。
“李家规矩太大,教出来的子孙也目光短浅,不交往也罢。”陈氏怕潘娆失落,特意安慰了一句。
“是。”潘娆应了一声。
目光却总忍不住往那坐在高位上,明艳动人的潘妤看去,她发间垂下的明珠浑圆硕大、光彩夺目,恰如广寒宫里落下的星子般耀眼,令潘娆看得十分眼热。
比起与李家千金她们玩耍,其实潘娆更想去给帝后敬酒。
她心中悔恨不已,早知道最终登上后位的是潘妤,她之前就不为了什么劳什子玉玺,拉上潘锦去找潘妤麻烦了。
不过,潘妤对她素来关爱,在汝阳时两人也时常通信,潘妤给她送过不少好东西,可见是真把她当妹妹的,只要自己诚心与她道歉,她定会原谅自己。
潘娆年纪虽小,但很清醒。
她当然不会放着现成的皇后阿姊不去交往,反而去结交什么李家千金,哼,这帮狗眼看人低的也配她结交!
潘妤并未察觉潘娆的热切目光,毕竟今晚关注她和魏铎的人太多了。
恰逢大臣们来向魏铎敬酒,潘妤也端起酒杯,来到太后小云氏身旁,接过宫婢手中酒壶,亲自为太后斟酒说:
“今晚青年才俊、名门贵女汇聚一堂,太后可有心仪之人?”
中秋宫宴的目的之一,便是让太后亲眼看一看京中的贵子贵女们,将来为子择媳,为女择婿时能有个大概的印象。
小云氏今日也很雍容华贵,颇有太后风范:
“我瞧着都好,但光是我瞧着好没用。”
潘妤明白太后的意思:
“御花园里还有各种赏月的余兴节目,待会儿让王爷和公主们也去园子里看看,总是要给年轻人机会的。”
太后觉得不错,夸赞不已:
“还是你想的周到。”
正如潘妤所言,当宴席中的年轻人听说了御花园有余兴节目,纷纷向往不已,便是那规矩最重的人家,也不再拘着孩子们,让他们自去御花园里玩耍。
只要在宫宴范围之内,到处都是司礼监的宫婢和太监,不怕年轻人闹出什么乱子。
潘妤分别看向魏超及魏嫣、魏姌,提醒他们也可去御花园转转,魏超和魏姌都跃跃欲试,魏嫣却兴致缺缺。
魏姌好声劝说了几句,魏嫣才无奈随他们一起。
三人一到御花园中,园中游玩的郎君和女郎们纷纷向他们行礼,三人皆毫无架子,还以礼仪。
有那灵活胆大的女郎前来邀请两位公主一同观赏花灯,猜灯谜,魏姌喜欢热闹,欣然加入。
郎君那边也有邀请魏超去投壶射箭的,魏超虽谨记要端严持重,不可失天家威仪,但毕竟年轻,在一声声的赞美中敞开了心扉,与众人打成一片。
唯有年岁最大的魏嫣有些尴尬,虽然身边也围着不少人,但说的大多奉承之词,她听得乏味。
仰头观月,莫名就想到一人,也不知中秋佳节,他是否仍旧一人过,若真如此,那也太心酸孤寂了。
想到此处,魏嫣命宫人去殿内给潘妤传了个话,说自己贪杯饮多了,有些头疼,便先回宫休息。
潘妤应了声后,吩咐兰乔嬷嬷去御膳房给魏嫣煮些解酒安神汤送去。
待到月上中天,所有人齐聚太和殿广场外,看千朵焰火骤然齐发,霹雳破空,化作流星赶月、百花献瑞。
在这仿佛能照亮夜空的焰火中结束了宫宴,离宫的臣子们手中,都提着一只由御膳房早就准备好的月饼食盒,君臣尽欢。
第50章 竞卖之后,我只收回成本……
大魏立国后第一场中秋宫宴圆满成功,彰显了大魏朝承天受命的文明盛景,让那些对魏氏朝廷仍抱有疑虑之人彻底释怀。
潘妤趁热打铁,在宫宴结束后的第二天,就把曲东来传唤入宫,请他帮忙在城中开一场拍卖会,将宫宴上的那盏三丈高的琉璃灯脱手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