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嫁高门 第68节
“后天我们去一趟袁府再说。”赵瑞灵不打算直接跟韩太傅打交道。
到了于旻沐休这日,赵瑞灵一大早就叫人去国子监传了消息,让于旻去袁府。
太子因为换季病了,这阵子袁修永一直在府里不用入宫,赵瑞灵也一大早就到了袁府等着,袁夫人出面招待她。
还没等于旻回来,袁修永就叫人将赵瑞灵请到了书房。
一看到赵瑞灵,袁修永便开门见山道:“我知道韩延年要做什么,他只是让他妻弟帮他传了个消息。”
赵瑞灵挑眉,韩延年先前还让自己的夫人光明正大登门,解释了一通莫名其妙的话,表示自己还忠心于太后。
现在怎的又绕这么大圈子?
她通过穆长舟在幔帐里跟她分析过的情况猜测,“他是被人拿捏住了把柄,受人所制?”
袁修永欣慰点头:“差不多,他和杨矛延的门生众多,圣都和大昭各地都有不少,你们湖州府的知府陈清源就是他的门生。”
“如今朝廷改制,从十三道往下,各州、郡、县现在都在争权夺势,只不过所有的暗流都被巡察司和各道驻军给压下去了。”
赵瑞灵不解:“那跟韩延年背着太后投靠圣人有什么关系?”
原先赵瑞灵不知,但现在却早就明白了,虽然太后和圣人都高坐庙堂,可在京外,各道的知州也都是他们的人手。
如今州郡县改制,就相当于太后和圣人的又一轮争夺。
到时候谁手底下掌控的刺史多,谁就能掌控更多的兵权,一旦圣都有异,各道起兵也能威慑朝廷。
按理说门生众多的韩延年和杨矛延,这时候正是争夺从龙之功的好时候,这突然倒筏,总有些怪异。
“门生多有门生多的好处,可要知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袁修永意味深长笑道。
“你又怎知那些明面上尊师重道的门生,有多少背信弃义之辈,就拿范梁、戚云继那几个进入太府寺和光禄寺任职的人来说,些许六品七品的小官,也用不着韩延年亲自开口安排。”
赵瑞灵恍然:“您是说,韩延年是被自己人背叛了?那他为何不直接跟太后说?”
袁修永:“那他总得能把人抓出来,有了证据才能说,否则太后凭什么信他。”
“他找到我这儿来,其实也是在打你的主意。”袁修永铺垫完了,这才将韩延年的来意说明白。
“他如今低调行事,也是为了抓出内鬼,可内鬼虽然已经有了眉目,却涉及了京城外的局势,甚至还牵扯到一个不该牵扯的人。”
“证据他摆到小老儿面前来,是想用袁氏的势力去查清楚,然后用你在太后跟前的体面,说服太后相信他的判断。”
赵瑞灵屏住呼吸:“牵扯到了谁?”
袁修永没卖关子:“你二舅母的阿耶,中书侍郎杨矛延,韩延年断定,他是先圣安插在太后身边的钉子。”
赵瑞灵:“……”那跟韩延年背叛太后也没啥区别了。
这俩人不是姨母的左膀右臂吗?
有许多事太后应该都是通过这两人去做的,渭王和太子能分庭抗礼,也是因为这两人。
杨矛延对太后和渭王手下的势力估计比任何人都清楚,他一旦反水,渭王能夺得储位的机会就更小了。
只是杨矛延是她阿娘举荐给太后的,从微末时候就跟在太后身边,明着暗着做过许多与圣人作对的事情,摆明车马将全族的身家性命都赌在了渭王身上。
一旦韩延年的证据提交上去,杨矛延也不会坐以待毙。
真要狗咬狗起来,要让太后相信他背叛,太后估计宁愿相信韩延年背叛。
赵瑞灵的脑子是理不清这里头的利害了,她干脆问袁修永。
“那您以为,他们两个到底谁才是不忠的那个?”
袁修永曾经做过先圣的军师,对先圣再了解不过,那是个走一步想十步的男人,而且先圣对谢氏的警惕袁修永也知道原因。
因为谢如霜七星灵童转世的身份,都说灵童转世多在龙气诞生之地,偏偏谢如霜却不是皇家人。
先皇对谢氏的杀意哪怕藏得再好,袁修永当年常伴左右,也隐约察觉到了一星半点的。
包括先圣想让谢如霜成为殷氏妇,跟太后姐妹相争的想法,袁修永也知道。
所以当年谢如霜坠崖,七年后又寄信到他手中,袁修永一点都不惊讶。
越了解先圣的为人,袁修永就越清楚,韩延年背叛与否不好说,可杨矛延却比韩延年更有可能是那个不忠之人。
“杨矛延乃是前朝世家,他当年求学在外,但杨氏整个家族是为殷氏所灭,这是太后信任他多过韩延年的最主要原因。”袁修永淡淡道。
“可当年你阿娘是在淮南道遇到他的,他跟随大部队到达当时先圣驻扎的黔南道时,籍籍无名了好一阵子,才被举荐到了太后身边。”
在这期间,他一直都以谢氏门客自居,但也保不准会有其他人接触他。
那个时候天天打仗,他也不是时刻都在谢如霜身边,也有跟随飞龙军作战的时候,先圣让人接触他一点也不难。
“如果杨矛延因为家仇不肯投靠殷氏,却又识时务为俊杰,倒也说得过去。”袁修永眸底闪过微讽。
“可先圣眼里不揉沙子,他能逼得你阿娘坠崖,一个心怀家仇国恨的世家余孽,他能任由对方在自己的妻子身边当差,若说他没有任何制衡的手段,你信吗?”
赵瑞灵不信,“那姨母也不该信吧?”
她觉得太后挺聪明的。
“先圣还在时,他一直被打压,直到圣人继位,太后靠着那些从龙的老臣龙口夺食,在朝中安插了许多自己的人,才将杨矛延和韩延年给推了上去。”袁修永解释。
在旁人眼中,杨矛延已经受过家世所累了。
只有袁修永这个军师明白,先圣如果想杀一个人,不动声色的法子有多少。
“虽为身在局中之故,但太后手段够狠,看人的眼光……却不及你阿娘。”
赵瑞灵明白了,“所以您也觉得杨矛延才是那个背叛太后的人……”
那可就坏菜了。
如今各州郡派下去的刺史,一大半的人都是韩、杨两家门生,还有一部分是勋贵子弟,其中就包括各国公府的姻亲。
如果杨氏和杨矛延的门生不忠于太后,约等于大昭大半已被圣人掌控在手里。
一旦圣人有个不测,圣人完全可以对三省六部的大臣和宗亲权贵托孤。
杨矛延完全可以凭借太后的信任提前布局,到时太后和渭王就只有门下省首辅一人支持。
一旦让太子继位,再找出渭王造反的证据……太后也许不会死,可英国公府和谢氏就别想活了。
她猛地站起身:“那我现在就去跟姨母说,我的话,还有袁翁的判断,姨母总会相信的吧?”
袁修永叹了口气,拦住赵
瑞灵:“韩延年目前掌控的证据,只能证明手下人的背叛,却没办法往杨矛延身上推,毕竟他没有为殷氏效力的理由。”
“杨矛延如今在朝中,一力坚持为渭王请封京畿一带为封地,在各地也多为渭王一脉筹谋,你让太后如何相信?”
事实上,韩延年隐晦地表明,一旦他往深了查……身在中书省,这些年杨矛延能做的事情太多了,反过来坐实韩延年不忠之名也并非难事。
赵瑞灵蹙起眉:“那就只能眼睁睁看着杨矛延继续在背地里算计?”
“那小老儿我也可以直接埋地里去了。”袁修永翻了个白眼。
“你当韩延年为什么要绕着弯子来告诉我?”
“对哦,最擅长动心眼子的可是您啊!”赵瑞灵冲袁翁嘿嘿笑。
“姜当然还是您辣,那您快说,咱们到底该怎么做?”
袁修永:“……先前几家部曲不是给你舀了帖子,你想办法放出消息去,就说谢氏的金玉符节被你阿娘留在了谢家。”
赵瑞灵心下一凛,迟疑了下,小声道:“可金玉符节在……”
“在谁手里并不重要,眼下也不是金玉符节出现的时候!”袁修永快速打断赵瑞灵的话,他意有所指看着赵瑞灵。
“为符节所能号召的那些人,多在飞龙军、虎头军,狼覃军少一些也不是没有,所以这符节有用,但要看在谁手里。”
就算这小娘子能拿出金玉符节来,三军将士也不可能对她一呼百应。
可若是在出过灵童的谢氏手里,抑或是飞龙军、虎头军和狼覃军任何一个大将军的手里,凭着他们的军功和手中的兵权,就又是另外一番天地。
圣人犹在,也曾跟随先圣打天下,积威渐重,金玉符节这时候出现,只会被圣人想办法拿到自己手里,谁也不敢轻易背叛。
但若圣人不在了,一个托孤的体弱太子,和能得大将支持的渭王,且掌控着号令三军的金玉符节,傻子都知道怎么选。
如果杨矛延背叛,他一定不会放过这个获得金玉符节的机会,定会私下里有所动作。
到时候凭借袁氏的势力,袁修永就有办法得知这人到底是为何不忠,才有办法反制这人。
赵瑞灵被打断话后,沉默片刻,看着袁修永的眼眶微微泛红。
“袁翁……我是不是让您为难了?”
袁翁当年离京,恐怕就是不想掺和进这储位之争里来。
可为了她,袁翁还是重新回了圣都,身为太子师,却要为她和谢氏血脉所出的渭王筹谋,其中的煎熬,不必说赵瑞灵也能想得出来。
袁修永失笑,轻描淡写点了点赵瑞灵。
“少在这儿跟小老儿撒娇卖痴,袁氏虽为忠义世家,却也得讲个先来后到,我先欠的可不是……”殷氏。
如果没有谢如霜,没有谢颖淮,定江郡袁氏早就没机会跟程氏齐名,成为过眼云烟了。
再说,渭王也是殷氏血脉,他只是在忠于殷氏的前提下,想保住恩人血脉而已。
至于张皇后和圣人所出这一脉……自古忠义两难全,他袁修永也早知道会有这一天。
大不了到地底下再赎罪就是了。
他挥挥手:“好了,去吧!”
“切记,刚才我与你说的事儿,却不能由你亲自开口,但知道的人越多越好,其他的我会安排。”
赵瑞灵:“……”感情最为难的是她,那她怎么让人知道啊!
她苦着脸回到醇国公府后,赵安素立刻上前禀报。
“郡主,您先前让我推了各家的帖子,我已经派人送消息过去了。”
赵瑞灵脸上苦色更重,幽幽抬起小脸儿来,看着赵安素。
“你觉得,我要说醇国公离京后我突然发现,一个人独守空房的滋味儿实在是太自在了,太让人开心了,所以我又能去赴宴了,她们会不会觉得我疯了?”
赵安素:“……”这是不是人话,您自个儿觉得呢?
被阿桥引着过来禀报府中事务的甄保,脚步也是微微一顿。
主母突然发现了什么不重要,他突然知道给郎君的信上要写什么了。
到了于旻沐休这日,赵瑞灵一大早就叫人去国子监传了消息,让于旻去袁府。
太子因为换季病了,这阵子袁修永一直在府里不用入宫,赵瑞灵也一大早就到了袁府等着,袁夫人出面招待她。
还没等于旻回来,袁修永就叫人将赵瑞灵请到了书房。
一看到赵瑞灵,袁修永便开门见山道:“我知道韩延年要做什么,他只是让他妻弟帮他传了个消息。”
赵瑞灵挑眉,韩延年先前还让自己的夫人光明正大登门,解释了一通莫名其妙的话,表示自己还忠心于太后。
现在怎的又绕这么大圈子?
她通过穆长舟在幔帐里跟她分析过的情况猜测,“他是被人拿捏住了把柄,受人所制?”
袁修永欣慰点头:“差不多,他和杨矛延的门生众多,圣都和大昭各地都有不少,你们湖州府的知府陈清源就是他的门生。”
“如今朝廷改制,从十三道往下,各州、郡、县现在都在争权夺势,只不过所有的暗流都被巡察司和各道驻军给压下去了。”
赵瑞灵不解:“那跟韩延年背着太后投靠圣人有什么关系?”
原先赵瑞灵不知,但现在却早就明白了,虽然太后和圣人都高坐庙堂,可在京外,各道的知州也都是他们的人手。
如今州郡县改制,就相当于太后和圣人的又一轮争夺。
到时候谁手底下掌控的刺史多,谁就能掌控更多的兵权,一旦圣都有异,各道起兵也能威慑朝廷。
按理说门生众多的韩延年和杨矛延,这时候正是争夺从龙之功的好时候,这突然倒筏,总有些怪异。
“门生多有门生多的好处,可要知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袁修永意味深长笑道。
“你又怎知那些明面上尊师重道的门生,有多少背信弃义之辈,就拿范梁、戚云继那几个进入太府寺和光禄寺任职的人来说,些许六品七品的小官,也用不着韩延年亲自开口安排。”
赵瑞灵恍然:“您是说,韩延年是被自己人背叛了?那他为何不直接跟太后说?”
袁修永:“那他总得能把人抓出来,有了证据才能说,否则太后凭什么信他。”
“他找到我这儿来,其实也是在打你的主意。”袁修永铺垫完了,这才将韩延年的来意说明白。
“他如今低调行事,也是为了抓出内鬼,可内鬼虽然已经有了眉目,却涉及了京城外的局势,甚至还牵扯到一个不该牵扯的人。”
“证据他摆到小老儿面前来,是想用袁氏的势力去查清楚,然后用你在太后跟前的体面,说服太后相信他的判断。”
赵瑞灵屏住呼吸:“牵扯到了谁?”
袁修永没卖关子:“你二舅母的阿耶,中书侍郎杨矛延,韩延年断定,他是先圣安插在太后身边的钉子。”
赵瑞灵:“……”那跟韩延年背叛太后也没啥区别了。
这俩人不是姨母的左膀右臂吗?
有许多事太后应该都是通过这两人去做的,渭王和太子能分庭抗礼,也是因为这两人。
杨矛延对太后和渭王手下的势力估计比任何人都清楚,他一旦反水,渭王能夺得储位的机会就更小了。
只是杨矛延是她阿娘举荐给太后的,从微末时候就跟在太后身边,明着暗着做过许多与圣人作对的事情,摆明车马将全族的身家性命都赌在了渭王身上。
一旦韩延年的证据提交上去,杨矛延也不会坐以待毙。
真要狗咬狗起来,要让太后相信他背叛,太后估计宁愿相信韩延年背叛。
赵瑞灵的脑子是理不清这里头的利害了,她干脆问袁修永。
“那您以为,他们两个到底谁才是不忠的那个?”
袁修永曾经做过先圣的军师,对先圣再了解不过,那是个走一步想十步的男人,而且先圣对谢氏的警惕袁修永也知道原因。
因为谢如霜七星灵童转世的身份,都说灵童转世多在龙气诞生之地,偏偏谢如霜却不是皇家人。
先皇对谢氏的杀意哪怕藏得再好,袁修永当年常伴左右,也隐约察觉到了一星半点的。
包括先圣想让谢如霜成为殷氏妇,跟太后姐妹相争的想法,袁修永也知道。
所以当年谢如霜坠崖,七年后又寄信到他手中,袁修永一点都不惊讶。
越了解先圣的为人,袁修永就越清楚,韩延年背叛与否不好说,可杨矛延却比韩延年更有可能是那个不忠之人。
“杨矛延乃是前朝世家,他当年求学在外,但杨氏整个家族是为殷氏所灭,这是太后信任他多过韩延年的最主要原因。”袁修永淡淡道。
“可当年你阿娘是在淮南道遇到他的,他跟随大部队到达当时先圣驻扎的黔南道时,籍籍无名了好一阵子,才被举荐到了太后身边。”
在这期间,他一直都以谢氏门客自居,但也保不准会有其他人接触他。
那个时候天天打仗,他也不是时刻都在谢如霜身边,也有跟随飞龙军作战的时候,先圣让人接触他一点也不难。
“如果杨矛延因为家仇不肯投靠殷氏,却又识时务为俊杰,倒也说得过去。”袁修永眸底闪过微讽。
“可先圣眼里不揉沙子,他能逼得你阿娘坠崖,一个心怀家仇国恨的世家余孽,他能任由对方在自己的妻子身边当差,若说他没有任何制衡的手段,你信吗?”
赵瑞灵不信,“那姨母也不该信吧?”
她觉得太后挺聪明的。
“先圣还在时,他一直被打压,直到圣人继位,太后靠着那些从龙的老臣龙口夺食,在朝中安插了许多自己的人,才将杨矛延和韩延年给推了上去。”袁修永解释。
在旁人眼中,杨矛延已经受过家世所累了。
只有袁修永这个军师明白,先圣如果想杀一个人,不动声色的法子有多少。
“虽为身在局中之故,但太后手段够狠,看人的眼光……却不及你阿娘。”
赵瑞灵明白了,“所以您也觉得杨矛延才是那个背叛太后的人……”
那可就坏菜了。
如今各州郡派下去的刺史,一大半的人都是韩、杨两家门生,还有一部分是勋贵子弟,其中就包括各国公府的姻亲。
如果杨氏和杨矛延的门生不忠于太后,约等于大昭大半已被圣人掌控在手里。
一旦圣人有个不测,圣人完全可以对三省六部的大臣和宗亲权贵托孤。
杨矛延完全可以凭借太后的信任提前布局,到时太后和渭王就只有门下省首辅一人支持。
一旦让太子继位,再找出渭王造反的证据……太后也许不会死,可英国公府和谢氏就别想活了。
她猛地站起身:“那我现在就去跟姨母说,我的话,还有袁翁的判断,姨母总会相信的吧?”
袁修永叹了口气,拦住赵
瑞灵:“韩延年目前掌控的证据,只能证明手下人的背叛,却没办法往杨矛延身上推,毕竟他没有为殷氏效力的理由。”
“杨矛延如今在朝中,一力坚持为渭王请封京畿一带为封地,在各地也多为渭王一脉筹谋,你让太后如何相信?”
事实上,韩延年隐晦地表明,一旦他往深了查……身在中书省,这些年杨矛延能做的事情太多了,反过来坐实韩延年不忠之名也并非难事。
赵瑞灵蹙起眉:“那就只能眼睁睁看着杨矛延继续在背地里算计?”
“那小老儿我也可以直接埋地里去了。”袁修永翻了个白眼。
“你当韩延年为什么要绕着弯子来告诉我?”
“对哦,最擅长动心眼子的可是您啊!”赵瑞灵冲袁翁嘿嘿笑。
“姜当然还是您辣,那您快说,咱们到底该怎么做?”
袁修永:“……先前几家部曲不是给你舀了帖子,你想办法放出消息去,就说谢氏的金玉符节被你阿娘留在了谢家。”
赵瑞灵心下一凛,迟疑了下,小声道:“可金玉符节在……”
“在谁手里并不重要,眼下也不是金玉符节出现的时候!”袁修永快速打断赵瑞灵的话,他意有所指看着赵瑞灵。
“为符节所能号召的那些人,多在飞龙军、虎头军,狼覃军少一些也不是没有,所以这符节有用,但要看在谁手里。”
就算这小娘子能拿出金玉符节来,三军将士也不可能对她一呼百应。
可若是在出过灵童的谢氏手里,抑或是飞龙军、虎头军和狼覃军任何一个大将军的手里,凭着他们的军功和手中的兵权,就又是另外一番天地。
圣人犹在,也曾跟随先圣打天下,积威渐重,金玉符节这时候出现,只会被圣人想办法拿到自己手里,谁也不敢轻易背叛。
但若圣人不在了,一个托孤的体弱太子,和能得大将支持的渭王,且掌控着号令三军的金玉符节,傻子都知道怎么选。
如果杨矛延背叛,他一定不会放过这个获得金玉符节的机会,定会私下里有所动作。
到时候凭借袁氏的势力,袁修永就有办法得知这人到底是为何不忠,才有办法反制这人。
赵瑞灵被打断话后,沉默片刻,看着袁修永的眼眶微微泛红。
“袁翁……我是不是让您为难了?”
袁翁当年离京,恐怕就是不想掺和进这储位之争里来。
可为了她,袁翁还是重新回了圣都,身为太子师,却要为她和谢氏血脉所出的渭王筹谋,其中的煎熬,不必说赵瑞灵也能想得出来。
袁修永失笑,轻描淡写点了点赵瑞灵。
“少在这儿跟小老儿撒娇卖痴,袁氏虽为忠义世家,却也得讲个先来后到,我先欠的可不是……”殷氏。
如果没有谢如霜,没有谢颖淮,定江郡袁氏早就没机会跟程氏齐名,成为过眼云烟了。
再说,渭王也是殷氏血脉,他只是在忠于殷氏的前提下,想保住恩人血脉而已。
至于张皇后和圣人所出这一脉……自古忠义两难全,他袁修永也早知道会有这一天。
大不了到地底下再赎罪就是了。
他挥挥手:“好了,去吧!”
“切记,刚才我与你说的事儿,却不能由你亲自开口,但知道的人越多越好,其他的我会安排。”
赵瑞灵:“……”感情最为难的是她,那她怎么让人知道啊!
她苦着脸回到醇国公府后,赵安素立刻上前禀报。
“郡主,您先前让我推了各家的帖子,我已经派人送消息过去了。”
赵瑞灵脸上苦色更重,幽幽抬起小脸儿来,看着赵安素。
“你觉得,我要说醇国公离京后我突然发现,一个人独守空房的滋味儿实在是太自在了,太让人开心了,所以我又能去赴宴了,她们会不会觉得我疯了?”
赵安素:“……”这是不是人话,您自个儿觉得呢?
被阿桥引着过来禀报府中事务的甄保,脚步也是微微一顿。
主母突然发现了什么不重要,他突然知道给郎君的信上要写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