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沪上发家日常[弹幕] 第208节
  但儿童乐园的生意有点疲。
  在宝贝星球刚成立时,儿童乐园可以说是新概念,哪怕大世界和锦江乐园和它模式有点类似,重合度也不是很高。
  所以那时候,儿童乐园是吸引顾客目光的存在,童装和玩具店的生意能起来,全靠儿童乐园引流。
  但这些年跟风开儿童乐园的实在是太多了,而且因为儿童乐园场地有限,就算宝贝星球有专业的设计团队,也很难在游乐项目上推陈出新。
  如今宝贝星球的儿童乐园依然能客似云来,一是品牌效应,二是动画片带动,三则是童装玩具引流。
  没错,如今宝贝星球旗下三大主要业务已经风水轮流转,变成童装玩具给儿童乐园引流了。
  短期看这似乎没什么问题,儿童乐园生意依然很好,童装和玩具营收更是节节攀升,公司前景依然很好嘛。
  但儿童乐园一直都是宝贝星球的根据,瘸了这条腿,宝贝星球的整个业务形态都要变。
  到那时候,宝贝星球还会是宝贝星球吗?
  如果不再是宝贝星球,它还能继续壮大吗?
  叶薇烦恼的时候,主题乐园有关的弹幕打开了她的思路。
  对啊,如果能建成主题乐园,宝贝星球儿童乐园当下面临的困境,都会迎刃而解。
  主题乐园占地面积大,项目多,游客很难一次玩腻,像锦江乐园,开了这么多年,客流依然在涨。
  而且主题乐园的客流,不会像儿童乐园那么单一,像迪士尼乐园,就吸引了从幼儿到老年人的广泛客群。[1]
  甚至建了主题乐园后,儿童乐园也不必关闭,毕竟前者投资动辄数以亿计,建起来后可能像锦江乐园一样,普通人一年也就能玩几次。
  而后者几十万就能开一家,门票便宜,大多数家庭能每周带着孩子去消费一次。
  双线并行,也可以互相引流。
  但也有问题,迪士尼乐园能形成品牌效应,是因为母公司华特迪士尼旗下有众多经典ip,这些ip的存在,会让观众对主题乐园心生向往。
  而主题乐园又会通过独特的主题设定、精彩的表演和优质的服务,与游客建立深厚的情感连接。[2]
  这种情感连接建立起来后,无疑会为迪士尼这个品牌带来一批忠实粉丝,并让品牌旗下ip保持长久的活力,不至于被遗忘;[3]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可宝贝星球目前只有一个ip,而这ip也没有到人尽皆知的程度,显然无法支撑宝贝星球兴建主题乐园。
  但弹幕没有说主题公园近几年就会建起来,叶薇也没有这个想法,所以经典ip数量不够,可以慢慢补足。
  比如先把弹幕提到的《阿宝历险记》做出来。
  另外,主题乐园投资很大,仅靠营收,短期内宝贝星球肯定无法拿出这笔钱。
  这个短期,指的不是一两年,而是三五年甚至十年。
  就算以后有钱了,建主题公园也可能伤筋动骨,所以叶薇想做成这件事,最好能在近几年促成公司上市。
  叶薇并不排斥上市,但在她看来上市是有风险的,而且她不确定上市后,形势能否像她想的那样发展。
  所以她原本想再等几年。
  但建主题公园是投资上亿的大事,关系到公司未来十年甚至二三十年的发展,需要提前布局。
  而上市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就算是国营企业,一切顺利可能都要一两年时间,何况宝贝星球是民营企业。
  现在开始筹备,两年后能上市都算快的。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主题公园,到底值不值得她提前筹备公司上市事宜?
  根据弹幕透露的信息,宝贝星球建主题公园这步棋应该是走对了,但弹幕没说主题公园到底是哪一年开始建的,所以从弹幕叶薇很难得到答案。
  而她本人对主题公园,又实在不怎么了解。
  虽然这时候国内已经有不少主题乐园,比如深市的锦绣中华和世界之窗,但这些都是以微缩景观为主题。
  这些主题公园的盈利模式,和宝贝星球未来建的主题公园,相似度并不高。
  所以放眼全世界,能拿来当参考的只有迪士尼公园。
  叶薇查过不少迪士尼公园的资料,也让手下员工做过主题乐园对迪士尼整体发展的利弊分析,心里已经有了一定想法。
  但做决定前,叶薇觉得还是要去迪士尼乐园体验一下。尽管她并不确定,作为游客前往迪士尼游玩,是否能让她茅塞顿开。
  而截止到今年,迪士尼分别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和弗洛里达州,以及法国和日本两个国家,建了共四座迪士尼乐园。
  假期有限,叶薇不想把近三分之一时间浪费在飞机上,便选择前往离得最近的东京迪士尼进行体验。
  第132章 《阿宝历险记》 来迪士尼的游客,基本……
  来迪士尼的游客, 基本都是因为童年回忆。
  但叶薇的童年回忆里没有迪士尼,她出生于一九七一年,当时正值大运动,电视上播放的文艺节目主要是八个样板戏, 以及被成为“老三战”的三部电影。[1]
  直到一九七九年, 国内才引入了日本动画电影《龙子太郎》。[2]
  但那时候电视机价格昂贵, 还需要专门的票证, 普通人家基本买不起,也没有能弄到票证的渠道。
  当时整个机械厂大院,有电视机的家庭一个巴掌都能数得过来。
  而这些家庭一般都有人当干部。
  虽然都说人人平等, 甚至一线职工更光荣, 都是厂子弟,他们这些普通工人子女并不比干部子女低一头。
  但玩闹过程中发生矛盾, 干部本身明理还好说, 要是不明理,就算挑事的是干部子女,倒霉的也是他们这些普通工人的孩子。
  在大运动时期, 这种看身份定结果的事还不多,那会就算是当领导的,也要夹着尾巴做人,否则被人一封举报信告上去,再大的领导也要下台,甚至是被扣帽子下放。
  大运动结束后, 时代就变了,看人下菜碟的事渐渐多了起来。
  慢慢的,大院里的孩子分成了两伙,一伙主要由干部子女组成, 一伙主要是工人子女。
  叶薇在后一个小团伙中,所以那会除了逢年过节,大院里有电视的,愿意将电视搬出来跟大家一起看,其他时候她基本没看过电视。
  她的童年,是在一本又一本小人书中度过的。
  她家的第一台电视,是她爸去世前买的,但当时她已经上高中,很少有看电视的时间。
  等高中毕业了,父亲又去世了,她一夜长大,就算看电视,也很少会看动画片。
  但迪士尼的这些卡通明星角色太经典,哪怕叶薇看过的不多,也都能认出来,甚至可以说出他们出自哪部影视作品。
  而整个园区,也确实像一个造梦工厂,每个区域的建筑都很有特色,如果不是身边走过的人都穿着常服,叶薇都要以为自己穿越了。
  和造景比起来,游乐项目倒不是很吸引叶薇。
  游乐项目倒不是不好玩,叶薇他们玩的每个项目,一起的都是不同的人,但其他人都笑容洋溢,显然体验感不错。
  没那么吸引叶薇,主要她不是小朋友,也不是迪士尼影视作品的忠实观众,她很难从这些项目造景中发掘出惊喜。
  而作为一个成年人,她判断项目好不好玩的标准其实只有一个,够不够刺激。
  迪士尼乐园的目标游客上至头发花白的老人,下至牙牙学语的幼儿,项目肯定不会设置得太刺激。
  剧场表演倒是很不错,演员非常专业,现场布景更是美轮美奂。晚上的表演秀和烟花表演,更是给了叶薇很大惊喜。
  总的来说,这次迪士尼之旅,叶薇的感受是不虚此行。
  她都如此,更不用说那些看着迪士尼的作品长大,或者还没长大的人,他们对这里简直毫无抵抗力。
  这一天,看着那些或兴奋或惊喜的陌生脸庞,叶薇也会想,如果未来宝贝星球的主题乐园也能吸引这么多人,从世界各地而来,并沉浸其中,觉得不虚此行,她这辈子也算值得了吧?
  结束迪士尼的行程后,叶薇和杨征明在日本又待了几天。
  但他们没去多少地方,第一天在东京,去了晴空塔和涩谷,第二天是富士山一日游。
  不得不说,富士山确实很美,尤其是这个季节来看,是用相机随便拍的照片都可以洗出来珍藏的程度。
  在这里,叶薇照相也是最多的。
  游完富士山,叶薇和杨征明就转去了北海道。
  北海道行程期间两人去了《情书》的取景地小樽,然后又去了札幌滑雪。
  沪市是有雪的,甚至有的年份雪还很厚,但沪市没有滑雪场,气温也没冷到湖面能结冰的程度,所以叶薇别说滑雪,她连冰都没滑过。
  倒是会滑旱冰,但也玩的不多,菜得很。
  突然上强度到滑雪,叶薇有点紧张,过程中摔了好几次。好在他们是初学者,被安排得场地坡度不大,摔倒也不怎么疼。
  这方面杨征明比叶薇强不少,他小时候生活在西北,会滑冰。
  而滑冰和滑雪受力方式和运动载体虽然不同,但也有相似之处,和叶薇比起来,他算是有基础的。
  他在运动方面也有些天分,基本听教练讲完注意事项后,就无师自通了。
  别说,他滑雪的样子还挺帅。
  虽然滑雪服将他裹得很严实,再戴上护目镜,他从头到脚一点皮肤都没露出来,但那种游刃有余的姿态很吸引人。
  于是叶薇摔累了后,便去行李中翻出了相机给杨征明拍照。
  滑完雪,两人在本地找了家饭馆吃东西。
  叶薇能吃得惯日餐,像寿司生鱼片天妇罗她都觉得不错,但也有不能接受的,比如直接把生鸡蛋打进饭里,搅拌后直接开吃。
  虽然店家说是无菌蛋,但叶薇仍有些受不了。
  而且寒冬腊月,室内温度再暖和,她也更想吃热乎的食物,所以除了前两天尝鲜多,后面恨不得一天三顿拉面。
  吃得肚子暖和起来,两人便回了旅馆。
  难得运动,次日起床果然腰酸背痛,叶薇和杨征明商量后,直接放弃后面行程,提前去登别泡温泉,一直到返程回沪市。
  ……
  落地是傍晚,休息一夜后,次日两人直接去上班。
  到单位后,叶薇先让助理将带回来的特产发下去,其实也不是什么贵重东西,都是些吃的,饼干、生巧等。
  没办法,公司人太多了,哪怕只算办公室的员工,带工艺品回来的话两个箱子都要装不下去。
  而给一部分人带,另一部分人什么都没有,也不太合适。
  还是吃的好,大家分一分,每个人都能尝到。
  分完吃的,叶薇让助理通知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