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沪上发家日常[弹幕] 第185节
  其实如果是线下求购,这些人融入数百万的城市人口中,可能激不起什么水花。
  但这时候网民拢共不过几十万,而网络上沉默的总是大多数,各大论坛的浏览量总是远远高于实际注册人数,发帖数量就更少了。
  一天几个求购贴,看起来就很多了,何况这些求购贴里面,还有跟帖求购的。
  那些刚开始接触网络就摸进论坛,或者听说过《西行记》,但因为对游戏不感兴趣的人,看到这么多人求购,不由心痒起来,询问这游戏真有这么好玩?
  而大多数人都会对自己了解的东西更感兴趣,所以看到类似帖子,许多玩过游戏的人都会忍不住点进去。
  慢慢的,类似帖子就变成了安利贴。
  到了三月末,《西行记》在网上又火了一把。
  陈霁云知道这件事,连忙把握机会,在报纸上登了一则消息,宣布云端将于四月中旬推出《西行记》典藏版游戏光盘。
  又详细介绍了下典藏版和之前版本的区别,重点强调增加了难度模式,调整了部分技能,打斗场景有些也重新制作了,玩起来会更热血。
  不仅在报纸刊登了消息,陈霁云还在时下最火的论坛注册了公司同名账号,又和论坛背后的公司谈合作,发布了一则活动贴。
  活动内容很简单,《西行记》典藏版上市后,论坛用户可以把自己玩游戏时的感受以及建议,撰写成帖子发布。
  云端公司会从帖子的收藏量、回帖量、关注度以及内容质量等多个方面选出前三名,并给予奖励。
  而这前三名的奖励,都是笔记本电脑加游戏光盘,只是笔记本电脑根据名次,档次依次从高端到中端再到低端。
  游戏光盘倒是没差别,都是典藏版套装。
  因为第一名的电脑价值两万,第三名的虽然是低端机型,但价值也是大多数人半年的工资,帖子发布后,瞬间吸引了无数跟帖。
  帖子热度起来后,陈霁云又联系的各省销量最大的报纸,在上面打了一则广告。
  这一通下来,看着花钱不少,实际上电脑都是谈下的赞助,报纸广告呢版面又不需要太大,千把块就能登一则消息。
  论坛合作更不用说,云端出钱又出力,而他们作为官方出面为活动背书,再把活动贴制定,其余的什么都不用干,什么钱也不用花,就能躺收热度,白得用户,天大的好事,自然不可能找云端要钱。
  所以算下来,云端这场活动的总开支也不到三万块。
  但活动效果很好,报纸广告过后,论坛用户的注册量急速上升,在活动贴后面发帖的也越来越多。
  到《西行记》典藏版上市那天更不得了,早上店铺还没开门,有些热门地段的专卖店就排起了长队。
  前来排队的顾客中,玩过游戏的是少数,更多的是不怎么玩游戏,甚至连网络都没怎么接触过的人。
  而这些人,基本都是被报纸广告上的奖品吸引来的。
  两万块不是小数目,就算不吃不喝,大多数人也要两年才能存下这么多钱。而大多数人不可能做到不吃不喝,所以想存到两万需要更长时间。
  想也知道,这场活动的奖品对普通人有多大的诱惑力。
  要是参与活动的门槛很高,大家可能会犹豫一下,但六十八是绝大多数人都能轻易拿出的数字,愿意花钱去赌一把的人自然多。
  而玩过游戏的人中,其实有不少人之前买的是盗版光碟,但这次活动有正版限制,所以他们咬咬牙,也花钱买了正版。
  毕竟如果真的能拿到奖品,不管是将电脑留着自用,还是转手卖掉,对他们来说都不亏。
  专卖店门口排队的人蓄势待发,店铺里面坐着的老板则都笑开了花。
  哦,也不是都有这么高兴。
  虽然这次云端搞的活动预热已经有一段时间,但对典藏版的游戏光盘销量,大多数专卖店老板都不怎么看好。
  原因很简单,《西行记》是半年前上市的,这半年里已经出了四万多套游戏光盘,在近几年上市的游戏中,正版光盘的销量至少能排进前三。
  也就是说,这个本就不大的市场,差不多饱和了。
  而像《西行记》这样的游戏操作难度比较大,没那么容易上手,所以就算刚开始能吸引到一些头脑发热的人,但这热度肯定长久不了。
  所以这些和云端合作的专卖店,进货都不怎么多,有些甚至和云端谈的是代销。
  于是到了典藏版开售这天,这些专卖店的老板都傻眼了,尤其是以代销方式和云端合作的,想到每卖出一份光盘自己就要少赚好几块,顿时后悔不迭。
  进货不多的则赶紧打电话给云端,提出要进更多货。
  但类似的事不止发生在一家专卖店,临时打电话想加大进货量的,也不止一家专卖店的老板,云端要出货,自然会优先那些关系更好,或者让利更多的专卖店。
  第118章 典藏版热卖 “三万!《西行记》典藏版……
  “三万!《西行记》典藏版上市才三天, 销量就突破了三万套!”叶薇刚接通电话,陈霁云激动的声音就通过话筒传了出来。
  虽然通过之前预热活动的热度,叶薇已经猜到典藏版上市后销量不会差,但三天销量破三万也实在出乎她的意料。
  要知道, 《西行记》上市至今已经超过半年时间, 而它之前的版本, 半年销量才四万两千套。
  当然, 之前版本销量只有四万二,是因为云端只联系厂家生产了四万两千套,但按照趋势, 就算有库存, 老版本销量也肯定超不过四万五千套。
  而典藏版上市才三天,就卖出了之前版本半年销量的三分之二!
  叶薇不由笑道:“恭喜!”
  “同喜同喜!”陈霁云笑呵呵说完, 语气里满是感激道, “要不是叶总你,我肯定想不到做典藏版,还有这次活动, 也多亏你帮忙出主意。”
  陈霁云是典型的理工男,只知道埋头做产品,并不懂宣传。所以他之前做的办公软件功能虽然不错,但销量只能说过得去,成绩最好的也就卖出了几千套。
  到《西行记》上市时,他在宣传方面也没什么长进, 只在报纸刊登了一则广告。
  要不是运气好,有关注量多的贴主玩了这款游戏,并在论坛上发帖,吸引了大量关注, 说不定这款游戏的结果连他之前做的办公软件都不如,最后卖出几百上千套草草收场。
  不过,带火这款游戏的人会发帖,本身就是因为游戏制作好,所以也不能把《西行记》的火爆归因给运气好。
  埋头做产品也并不是一件坏事,如果陈霁云不是这样的人,就根本不会有《西行记》这款游戏。
  而宣传,恰好是叶薇的强项。
  叶薇是公司股东,发行典藏版游戏光盘的主意又是她提的,进度自然不可能瞒着他。
  前面商量怎么调整游戏技能,增加难度模式这些专业性的问题她不懂,就没怎么插嘴,连会都没去开。
  只有预算出来时,叶薇才稍微留意了一下。
  实际预算和陈霁云之前估的差不多,虽然过完年,叶薇就把投资款都打了过来,但这钱的大头要拨给《西行记》第二部 。
  而且他对典藏版能不能赚钱这件事一直存疑,确定游戏要调整的内容时,他没敢太放开,所以这预算控制得很好。
  叶薇原本做好了实际预算比陈霁云之前估的更高的准备,结果两者相差无几,而调整内容也和之前聊到的差不多,可见陈霁云没有乱花她这个投资人的钱,自然不打算管。
  直到游戏调整完成,典藏版将要生产上市,知道云端的宣传策略就是没有宣传,好与不好全听天由命,叶薇忍不住了。
  其实她真的没有计划,也不想插手云端公司的事务,自己公司的事情都忙不过来,她哪有心思管其他公司?
  何况投资前她和陈霁云说好了,不干涉公司发展。
  但真到了这种时候,让她眼睁睁看着云端上下白忙活一通,她实在办不到。何况他们白忙活是小,真按他们的计划进行,她投资的这五百万说不定都要打水漂,这可是大事。
  于是她打电话给陈霁云,提出想跟他好好聊聊宣传的事。
  而陈霁云也没有那么固执,陈霁云不喜欢投资人插手公司事务,是因为有些人喜欢不懂装懂瞎指挥。
  叶薇知道自己不懂做游戏,投资后根本不过问这些,再加上典藏版的主意是她出的,所以他很愿意听她的意见。
  见面后,叶薇也没有上来就把他们的宣传策略批得一文不值——虽然这就是事实,但忠言逆耳,而她不想和摇钱树闹掰。
  她先在不涉及商业机密的基础上,简单讲了下宝贝星球发展过程中做的几次重要宣传,而这些宣传,又给宝贝星球带来了什么影响。
  陈霁云是八十年代的大学生,读大学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所以毕业后直接进了研究所。后来跳出来做生意,虽然算不上顺风顺水,但好歹把公司规模从几个人拉扯到了现在几十人。
  叶薇讲这些例子的目的,陈霁云自然能听懂,并总结道:“叶总的意思是,宣传和产品同样重要。”
  “没错,以前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现在时代变了,计算机相关的算是新行业,游戏更是小众中的小众,可每年上市的游戏数量也不少。大家有这么多选择,你不宣传,别人都不知道你的游戏哪里好,你凭什么指望别人选择你,而不是别人做的游戏?”
  陈霁云叹了口气,虽然《西行记》火了,但他之前做的软件都成绩平平,所以对叶薇的话,他深有感触。
  他也知道叶薇不会无缘无故说这些,便有些踌躇道:“叶总的意思我都明白,后面《西行记2》上市,我也打算多投入点资金做宣传。至于这次发行典藏版游戏光盘,我准备在沪市、首都这样的大城市买几个发行量大报纸版面。”
  “陈总打算买多少报纸版面?每个版面多大?”
  “可能买四五个版面,我倾向于买黑色的半版广告。”
  说到这里,陈霁云有些不好意思,“为了调整游戏难度和配乐,已经投入了不少资金,在宣传上投入太多钱,我担心后续收不回成本。”
  叶薇没有急着发表意见,只问:“广告内容了?陈总想好怎么写了吗?”
  “还是跟之前一样……”大致介绍游戏背景和玩法,再罗列购买地址。
  但后半句还没出口,陈霁云便想到了什么,问道,“叶总有什么想法?”
  叶薇没有谦虚,直接分析道:“以《沪市晚报》为例,这样的报纸黑白半版广告,登一期至少要八、九千,按照四五个版面算,陈总计划投入的宣传费用是三四万。”
  “差不多。”
  “三四万的宣传费算不上多,但也不少了,如果《西行记》是新游戏,也许能吸引到一些人购买。”
  陈霁云接话说:“但《西行记》上市已经半年,光正版销量就有四万多,盗版更是已经泛滥,所以这广告效果……”
  “可能约等于无。”
  办公室里安静下来。
  几秒后,陈霁云苦笑道:“你说得对。”
  叶薇话音一转道:“但好在钱还没有花出去。”
  陈霁云抬起头:“叶总的意思是?”
  “我想陈总做游戏,肯定不会只考虑个人喜好,而会先找准游戏受众,搞清楚他们对游戏有什么期待,再根据受众的喜好,调整游戏技能甚至剧情。”
  见陈霁云点头,叶薇继续说,“做宣传也是一样的,想要效果好,就要先找准受众,陈总还记得《西行记》是怎么火起来的吗?”
  “当然记得!”
  《西行记》的爆火,可以说是陈霁云事业上重要的转折点,何况事情过去才半年,他怎么可能忘记,立刻讲了一遍经过。
  叶薇嗯了声说:“没错,《西行记》是从网络论坛上火起来的,而这时候能接触到游戏的,本身就是比较资深的网民,混迹论坛的人很多,所以我想在典藏版的宣传上,我们能不能从网络着手。”
  陈霁云思索着问:“叶总的意思是,在论坛发帖宣传典藏版要上市?”
  “可以,但我认为这还不够。”叶薇说道,“我们的目的不仅是提高游戏知名度,更重要的,是怎么让更多人愿意买典藏版的游戏光盘。”
  陈霁云当然知道这一点,但正因为知道,他才觉得为难。
  他是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能询问叶薇的意见。
  话说到这里,叶薇不再绕弯子,说道:“我的建议是以游戏开发商的身份,在论坛上办一场活动,《西行记》不是游戏爱好者发帖火的吗?这一次,我们让论坛上的所有人参与其中,不!”